登陆注册
3222800000017

第17章 钱锺书(4)

钱锺书对张爱玲的看法又如何?我们可以参考安迪的文章。安迪去访问钱锺书时,问他对一些作家的看法,谈到了张爱玲,钱对她评价不高。但是1979年钱锺书访美时,明明对学者水晶讲过:“She is very good,她非常非常好。”为何对安迪又是另一套口吻呢?安迪当时也立刻质疑,钱锺书说他回答水晶的提问时的确曾夸过张爱玲,原因是“不过是应酬,那人(指水晶)是捧张爱玲的”。

我家里有幅钱锺书与水晶合影的照片,相片中水晶抓住钱的手不放。水晶随后将这照片寄给张爱玲,她又寄给了我父亲,并加上寥寥数语:“钱锺书出国好像没经过香港?水晶跟他合拍照片,寄了一张给我,比报上的清楚,真不见老,转寄给你们,不用还我了。”

父亲凑巧是钱锺书和张爱玲的共同朋友,他给钱锺书写信,有时不免提到张爱玲;写信给张爱玲时,自然也会提及钱锺书。有一次父亲跟张爱玲谈及卞之琳-写给张爱玲的信中指名道姓,但他和钱锺书通信时多数只戏称他为“鱼目诗人”,先批评他国语坏,英文满口南音,跟外界情形完全隔膜,所以访美和来港时做的演讲都反应极差。信中说:“他对夏志清大献殷勤,因为如志清不帮忙,他未必出得成。钱锺书云:他对志清publicly excommunicate,privately communicate.(请不要告诉别人。)钱非常看不起他。”

我查看钱的原信,果然有此一段:“志清亦已半年无只字;《围城》重印前言已被《文汇报》月刊索去先发表,文中坦白致谢志清,稍不同于卞某之流public excommunication,private communication。自信尚算得有骨力者。”所谓“public excommunication,private communication”,字面义即“当众逐出教会,私下保持联络”,是钱氏文字游戏。

1979年,我父亲写信给张爱玲,提及钱锺书访美情况:“钱抢尽镜头……出口成章,咬音正确,把洋人都吓坏了。大家对他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志清、水晶都各写长文大捧。我起先有点担心,怕为钱惹祸,但钱如此出风头,即使有人怀恨,也不敢对他如何,何况钱表面上词锋犀利,内心颇工算计,颇知自保之道。”

我父亲和张爱玲都研究《红楼梦》,杨绛也曾经写过有关《红楼梦》的论文,所以他们之间的通信也很自然地聊起“红学”。钱锺书在1980年2月2日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兄治红学之造诣,我亦稍有管窥,兄之精思妙悟,touch nothing that you don‘t adorn(触手生辉)……弟尝曰:近日考据者治《红楼梦》乃’红楼‘梦呓,理论家言Red Chamber Dream (红楼梦)乃Red Square Nightmare (红场梦魇)。此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何谓“红场梦魇”呢?这应该是嘲笑某些人将西方文艺理论硬套在《红楼梦》之上。钱锺书在后来一封信上曾说:“国内讲文艺理论者,既乏直接欣赏,又无理论知识,死啃第四五手之苏联教条,搬弄似懂非懂之概念名词,不足与辩,亦不可理喻也。”

之后父亲便回信说:“锺书先生所言红楼梦魇和呓,足以令人深省。手抄本各本一字一句,此异彼同,争来争去,必无结果,所以有人研究版本,我就建议用红楼梦魇为书名,可见所见略同,不过先生是英雄,下走则为狗熊耳。”

父亲说的“有人”,自然是张爱玲了。她的《红楼梦魇》在1977年出版,自序说:“这是八九年前的事了。我寄了些考据《红楼梦》的大纲给宋淇看,有些内容看上去很奇特。宋淇戏称为Nightmare in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魇)。”父亲为什么不指名道姓,而只隐晦地说“有人”呢?他大概是猜到钱锺书看不起这类琐屑的考据,便无谓提及自己另一个好友的名字了。这亦看到父亲的世故。

果然不出所料,钱锺书下一封信便对这类考证者冷嘲热讽:“《管锥编》第三册1097-8页即隐为曹雪芹诗而发(拙著中此类’微言‘不少);illiterate knaves conspiring with learned fools,又不仅曹诗而已。此间红学家有为’红学梦呓‘者,有为’红楼梦魇‘者,更有为’红楼梦遗‘(nocturnal emission)者,有识者所以’better dead than Red‘。一笑。”

这里的“illiterate knaves conspiring with learned fools”,在《管锥编》有一句相对应的文言,即“不读书之黠子作伪,而多读书之痴汉为圆谎焉”。至于“better dead than Red”(宁死不红)是美国流行语,dead与red押韵,意思是美国当时有人反共,美国人说宁愿死,都不加入共产党。故钱锺书引用此语,说宁愿死都不去研究《红楼梦》。

我看过《管锥编》那两页,表面是评论“关羽张飞能画”之说穿凿附会,但主旨不外乎说“稍解文词风格者到眼即辨,无俟考据”,又嘲弄那些拘泥于年月考据的学者为“闻乐之鸟兽”。如此说来,研究版本考据的张爱玲在钱锺书眼中又算不算“鸟兽”呢?钱锺书当然不会向父亲明言,他只会叫父亲看《管锥编》,信中即使提到“红楼梦魇”也可以当成俏皮话,究竟是泛指一般版本学者,抑或实指张爱玲呢,一切就全凭读信者想象了。我觉得这类文字游戏很精彩-怎么可以当着一个朋友面,似有还无地嘲弄他另一个朋友呢?也许钱锺书在这里做了一次完美的示范。

事隔一年,父亲在1981年5月22日致函钱锺书时,终于直接提到张爱玲:“读《红楼梦》者必须是解人,余英时其一,张爱玲其一,杨绛其一,俞平伯有时不免困于俗见,可算半个,其余都是杂学,外学。”

父亲认为《红楼梦》的解人,数来数去就只有三个半,他这次把杨绛和张爱玲并列,又是否会招来钱锺书责难呢?杨绛又会否跟我父亲说“你怎么把我和张爱玲放在一起捧啊”?结果没什么戏剧性,也是意料之内。钱锺书的回信只若无其事地讲别的话题,对于父亲的红学界“煮酒论英雄”,他则只字未评。

究竟钱锺书和杨绛是否真如网络传闻中那么瞧不起张爱玲呢?你不可能在父亲和他们的通信中找到真凭实据,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些蛛丝马迹而已。但我家中有一本书,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那本书叫《浪漫都市物语:上海、香港’40s》,1991年出版,是一部日文的现代中国文学选集,而合著者正是张爱玲和杨绛两人。杨绛当年一定是同意这安排的。换言之,如果杨绛真说过张爱玲“下三滥,她的东西我从来不看,恶心死了”这种话,那么要她跟张的作品辑成一书,这又让她情何以堪呢?

月旦文坛学界人物

父亲和钱锺书每谈到不甚喜欢的人时,都会给那人起一个诨号,例如鱼目诗人、打手心或花岂洁等。但钱锺书也不是逢人便骂的,有些老友和后辈,他私下也曾大加赞赏。当然,有几分只是出于客气,具体情况那就不得而知了。

例如柯灵,张爱玲曾在《小团圆》中影射他在公交车上对自己性骚扰,但在钱锺书眼中他却是另一种人。1981年,钱给我父亲写信说:“贵校于本月下旬将举行‘抗战时期文学讨论会’,老友柯灵君亦在邀请之列,人极诚笃敦厚,水深火热,从未出卖任何人(渠主编《万象》《周报》,认识人多极),与愚夫妇多年交好,亦怒庵(傅雷)至交(怒庵在《万象》上曾发表文章),久闻尊翁春舫先生及兄大名,弟特乐为介绍。”

字下有线的内容在信中都是钱锺书自己逐字打圈的,作为强调。可见他确实视柯灵为好友,否则绝不会这样做。

钱锺书对一些后辈的态度远较对他的同辈温和。他评余英时是这样的:“余君英时之中国学问,博而兼雅,去年所晤海外学人,当推魁首,国内亦无伦比,颇有书札往来。”评黄国彬:“国彬先生撰著,弟曾读过,极佩才识,论拙著文,语多溢美,弟读之惭惶,亦老朽而未丧廉耻之心,尚知惭愧也。”

父亲曾寄刘殿爵译的《论语》给钱锺书,那时父亲在信中说了一件逸事:“刘殿爵到英国,发现在港大所学之英文完全错误,第一件事就是将之unlearn(丢掉),然后从头学起。酷爱读字典,每新出一种字典,必从A阅到Z,其英文用字之精确,修改英国学生之习作令他们大惊失色。”最后更说:“此人为学者中之隐侠,不可轻视。”仿佛在写武侠小说。

钱锺书回信时评刘殿爵:“刘先生译《论语》,已快读其序文一过,真深思卓识之通人,岂仅移译高手而已!书前介绍未言其生年,想极四十许人;才不可及,年更不可及也!”

有一次,是1982年,他们讨论起学界接班人的问题。父亲是爱才之人,在信中便表扬了几位后起之秀,也语重心长地评论了学界大势:“中国年轻学者中尚一时无人可以接承志清和英时两兄之成就。所谓接班人不是不用功,不是没有才能,但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所受训练亦不同,欲发扬光大前贤之业绩则为另一回事。余国藩有神学与比较文学之根柢,通希腊、拉丁古典文艺,且具旧学渊源,所译《西游记》有时仍需刘殿爵教授审阅。李欧梵最近为芝加哥大学挖去,原随费正清读中国现代史,近改修现代文学;人天分极高,文字亦潇洒,尚有待进一步苦修方可成大器。其余诸子或有一技之长,或徒有虚名,自郐以下,更无论矣。柳存仁兄曾云:寅恪先生之后有谁?默存先生之学现又有谁可获其心传?我们都已愧对前辈,谁知我们以勤补拙得来的一点粗知浅学都难以觅到接棒人。目前流行电脑、传播,文学则唯结构派马首是瞻,趋之若鹜,令人浩叹!”

钱锺书的回复也很发人深省,尤其是说名利也可摧毁人才:“今晨奉长书,循诵数遍,为之慨叹。生才难,而育才成器更难,饥寒挫辱以及富贵名利均为Cyril Connolly3所谓‘Enemies of Promise’也。无以为生,不得世知,固如严霜之杀草;过早享盛名,发大财,亦如烈日之蔫花。窃怪兄历数当世才士,而未道己身,虽君子谦谦,然非当仁不让之旨,固敬代兄屈一指焉。”

这已经是三十年前的对话了,像看《神雕侠侣》最后的华山论剑,当年的张君宝现在也理应变成了张三丰,但他们的接棒人真的出现了吗?学风又是否每况愈下?这些也许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同类推荐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生,他的名字随着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问世开始誉满世界。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悍妇

    重生悍妇

    本文爽文,重生,宅斗,绝对的宠文,欢迎入坑啊!前世,她是名门淑女,嫁入侯府十余载,虽无所出,却贤良淑德,亦是妇德典范。奈何早逝,原以为会风光大葬,却落得个草席裹尸,暴尸荒野,尸骨无存的下场。一朝惨死,得知真相,她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蓄谋已久,而她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重生一世,她誓不做贤良妇,即使背上悍妇之名又如何?小剧场:某日,茶馆内。“听说了吗?王爷又被撵出府了,而且还鼻青脸肿的。”“听说又是王妃打的。”“又?”“王妃是出了名的悍妇,偏偏王爷又是个惧内的。”“听说这次被揍,是因为王爷被个打更的看了一眼。”“……”
  • Eben Holden

    Eben Hold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火影之旅

    我的火影之旅

    穿越到火影,这是一个悲催的宅男,无奈之下不得不成为忍者的故事……(并不严谨,闲暇看看,切勿认真。)
  • 游戏婚姻:总裁半夜来敲门

    游戏婚姻:总裁半夜来敲门

    “女人,你还要不要脸?”“嘿,是我不要脸,还是你不要脸?看到有人站在你面前,你竟然不穿衣服,显摆你鸟大?”梁静桐情绪很激动。顾一航面色突变,一步上前,站在她的面前。“到底大不大,试试不就知道了?”
  • 快穿之世界之王

    快穿之世界之王

    211-286章废章。 秋亓自从进了主神空间后,就梦想着成为世界之王,却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被人暗算,一切功亏一篑。从天之骄女变成了依靠系统辗转于各个世界的偷渡者,从单枪匹马闯世界的征服者变成了运筹帷幄夺人心的攻略者,就算再多艰难,秋亓发誓,她定要成为世界之王,掌控万千世界。
  •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重要本义的学理论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等。
  • 最受欢迎的卡耐基口才课

    最受欢迎的卡耐基口才课

    本书以卡耐基的经典口才著作《语言的艺术》《演讲与口才》为蓝本,同时综合了卡耐基历年在演讲活动和口才培训课中的内容,体系明晰,完整、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卡耐基口才课的精髓。书中倾囊相授卡耐基口才训练与当众讲话的秘籍,帮助你突破语言与心理的双重障碍,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练就更为出色的口才,改善与外界的沟通能力, 在人际关系中脱颖而出,在爱情婚姻中如鱼得水,在事业工作中游刃有余。
  • 当歌问醉之五门神捕

    当歌问醉之五门神捕

    大师兄“杨霜凌”被称之为“武林败类”,却被邀请参加“南武林盟主大会”,全武林人为之惊诧!此次大会,背后居然牵扯出一件陈年恶事!一场阴谋,形形色色,一场交战,孰是孰非?五位身怀绝技之人因缘相会,齐聚于当今圣上所设武林朝堂调节机构“五门飘逸府”中。多年以后,江湖再难有人不知他们的名字—五门神捕!
  • 战族传说(全集)

    战族传说(全集)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然而世事难料,天机无常,在阴阳二气互冲之时,群魔并起,浩劫迫在眉睫,十大名门中数大门派在战族魔威之下,竟灭于弹指之间。谁曾料,扶武林之危倾者,竟是千古一邪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