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2800000005

第5章 我的祖父宋春舫(2)

对这图书馆的确切藏书量,说法不一。有资料说共有五千一百一十一册(有些书会分成几册),但我也不能确定,因为图书的编号已经编到七千多册了。为什么大家对这个藏书量莫衷一是呢?可能是因为点算的时间不同。开始时,我祖父从欧洲带回来的书有三千多本,其后藏书又不断增加。我父亲在《两周年祭》中说:“听母亲说,从前在北大时,父亲常常会领到薪水就去买书,关于戏剧的书,连家用都不够,这种苦况只有母亲知道。”可见他当年购书是多么狂热。

我曾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找到一本《褐木庐藏剧目》,由我祖父编订。扉页有他用文言文写的《自序》,全文如下:

予自始冠西行,听讲名都,探书邻国,尔时所好,尽在戏曲,图府之秘籍,私家之珍本,涉猎所及,殆近万卷。民国四年,初游法京,入Bibliothèque de l‘Opéra(歌剧院图书馆),寝馈其间,三月忘返。六年返沪,择所爱好,挟与俱归。十年再渡,道出德奥,时则大战甫平,币值下降,遂罄囊橐,捆载而东。后因疾疹,并束高阁。近五六载,沪杭平津,奔走往来,不宁厥处。去岁斥金四千,始建褐木庐于青岛之滨,聚书其中。今春复辞青市参事,扃户写目,匝月乃竟。盖二十年来,辛苦搜求,所获不过三千余册,财力不足,闻见有限,无足怪也。犹幸所藏仅限一类,范围既隘,择别较易,即此区区,已为难得。以言戏曲,粗备梗要,中土所藏,此或居首,持较法京,才百一耳。至于网罗四部,掇拾遗亡,充栋汗牛,事属公家,要非私人所能为力也。且铢累寸积,聚散无常,远者无论,近如聊城之海源,扬州之测海,累世菁英,终归散佚。今兹所有,当难永保,矧烽火连天,迫于眉睫耶?编次既讫,忧心如捣,辄记所感如右。民国二十有一年,吴兴宋春舫记。

祖父的褐木庐,可谓当时青岛的一个文化地标。在那个年代的中国,私人能藏有七千多本外文书,且大都有关西洋戏剧,是件殊不简单的事。据说胡适组织人员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时,曾到青岛参观褐木庐,看见很多莎翁作品,仅《哈姆雷特》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时任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梁实秋,收藏了很多国外戏剧及莎翁研究资料,向来以此自豪,但他一参观褐木庐,立即被祖父藏书之广所折服。当时在青岛的文学家、戏剧家、翻译家众多,包括梁实秋、杨振声、闻一多、洪深、章铁民、张友松、孙大雨等,可以推想他们都曾经是褐木庐的读者。

此外,祖父应该是中国最早自制藏书票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我外祖父邝富灼。他的不少原版外文书的扉页上都贴有藏书票,票上印了“褐木庐”字样、一些图案以及一个号码,那应该代表书目的编号。

海洋科学奇缘

根据杨洪勋《宋春舫: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先驱》一文所述,1927年暑假,我祖父到青岛找到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的老朋友蒋丙然,探讨在青岛建设第一个中国海洋研究所,经过商讨,决定在青岛观象台设立“海洋科”,并由宋春舫担任首任科长。商定后,由蒋丙然向青岛市政府请示,很快得到批准。于是,我祖父便开始任职青岛观象台海洋科科长。

根据我父亲的说法,祖父当时在青岛政府是第四把交椅。我觉得不合情理,一个海洋科科长怎么能排第四呢?我猜,青岛原属德国的势力范围,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在青岛的特权被转让给日本,但德国对青岛的影响还非常大。当时的青岛政府知道我祖父通晓德语,也许可以帮忙和德国人打交道,就批准他担任观象台海洋科科长。如果祖父当时真有什么影响力,应该不是因为他是海洋科科长,而是因为他操流利德语,兼且有一个好厨师。

当时祖父在家里雇了两个大厨,一个煮中国菜,一个煮德国菜。很多人都看不起德国菜,觉得不入流-通常就是一大盘各式香肠,伴着些酸白菜。祖父特地雇用做德国菜的厨师,是为了招呼德国人;大家通常也不聊什么公事,只是闲话家常。所以德国人认为跟他打交道比跟其他中国人好,而且还能吃到祖家风味的菜肴。

关于我祖父担任海洋科科长的过程,我父亲好像也不大清楚。近日我有个访客,他是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一向对祖父和当时的海洋馆很有兴趣。这位访客给我提供了一些资料,例如有位叫子猷的作者写过一篇《为海洋科学研究奠基-纪念宋春舫与蒋丙然二位先驱者》,文中提到祖父参观过摩洛哥的海洋博物馆和水族馆,之后就对海洋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1930年8月,中国科学社在青岛开会,蔡元培建议在青岛成立中国海洋研究社,其后有三个人参与筹备:我祖父、青岛市市长胡若愚和青岛气象台台长蒋丙然。蒋丙然提议为气象台建立水族馆,委任我祖父为参事。当时青岛市没有权力随意委任官员,要到南京请示,得到公文准许才行。海洋馆1931年动工,1932年落成。他们三人每次开会都有记录,例如筹钱,我祖父捐得最多,有一万大洋。实际上真正工作的也是我祖父,对于青岛观象台水族馆,他可谓出钱出力。当年的海洋馆演变成今天的海洋大学了。

病逝与藏书去向

据我父亲所写的简历,在1936年或1937年,我祖父毅然决定接受重大的切除肋骨手术,希望可将病肺压缩。“然当时此种手术成功机会仅为百分之五十,对患有多年痼疾之病人,尤为不宜,然对多年来一直为病所困之伏枥老马,具有此种想法实未可厚非。”我祖父之所以冒险做手术,是因为他想专心写《欧洲戏剧史》。可惜他手术后身体太弱,自知时日无多,更不顾一切地工作,拼命整理写书的材料。结果他在1938年倒下了,这回他再也没起来。

在祖父的最后几年里,他又搬回北京。据我父亲的说法,祖父把褐木庐七千余册藏书中的外文戏剧书都带回北大的一间房子。他以为自己会住一段时间,便在北大里面又盖了一栋房子。

祖父在1938年逝世后,青岛日军的宪兵队曾派人前往调查藏书,不得要领而去,正是因为大批外文书已运到北京了。但我父亲当时在上海定居,条件并不允许他把几千本书运到上海,即使运来也无处安放。况且,尽管我父亲能读法文,但大概对这些古典法文话剧也没有很大的兴趣。这批书最后去了哪里呢?

我父亲有个表兄叫温之章,常常帮宋家打理事务。他称呼我祖父为“代父”。他比我父亲大,现在应该九十多岁了。他给我父亲写过一封信,大意是说,祖父生前在北京有过协议,将来会把这批书全部捐出。根据一些说法,这批书最后是捐给了当时的燕京大学。

同类推荐
  •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做一个安静的人,缓慢地活。与世无争,简简单单过此生。亲人在,爱人在,狗也在。山川巍峨,河流清澈,天空湛蓝,花草繁茂。有善意,有信任,有团圆,有相伴。最好,也真的还有“一生一世”和“至死不渝”。这是我所有的梦想,大概也是最奢侈的。但我觉得,林徽因做到了。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与梁思成一起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
  • 千古汉武

    千古汉武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汉武帝、司马迁,以及董仲舒、卫青、霍去病、张骞、司马相如、桑弘羊、主父偃、苏武等十大历史人物的形象,刻画了他们极其矛盾的心理,情节错综复杂,扣人心弦。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孤独的崇祯

    孤独的崇祯

    本书主要描述崇祯皇帝朱由检多灾多难的一生,诸如因庶出而显尴尬的童年,寄人篱下而多忍的信王生涯以及登上皇帝宝座构筑中兴之梦理想的破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无奈,尤其是他既猜疑又刚愎自用的性格,面对后金(清)势力逐渐壮大的威胁、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的进击,一筹莫展,顾此生彼,处置失当,却又不肯负责,委过于臣僚,以有“诸臣误解”的哀叹。终于在农民起义军炮火声中,孤独地踯躅到煤山脚下,自缢身亡,结束了短暂而又坎坷的人生。
  •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造福全人类的“发明大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后手

    后手

    海沽警察教练所的路承周,在校期间,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进入英租界警务处担任巡捕,被军统海沽站相中,发展其成为军统通讯员。之后,日本人也觉得,他是个理想的发展对象。原本只想以巡捕身份掩护工作的路承周,突然发现,自己成为各方追逐的目标……
  • 若凝眸

    若凝眸

    一个流言动荡朝野,一场权谋颠覆天下。当天下平定,朝野清明,铁血帝王是得是失?当流言消散,后宫安宁,倾城皇后是悲是喜?犹记得那一年,他将一对刻有“璁娴”二字的血玉豆捧到她面前,“璁”套在了她的颈上,“娴”留给自己。满眼温柔的对她说:“玲珑骰子安红豆,我已相思入骨,亲手打磨了这一对血玉豆,你要收好!”她亦是满眼温柔地看着他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主角:皇甫宜璁、叶聆娴【标签】古言、权谋、宫斗、架空、虐恋、皇帝欢迎大家品评~
  • 我,注定爱你

    我,注定爱你

    他们是彼此命定的恋人然而宿命又将会对他们有多少残酷的考验真爱的力量最终能否战胜命运的诅咒?
  • 我在诸天修史书

    我在诸天修史书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灵气复苏时代的语文老师司马良,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最后一批有缘人,开启了诸天万界的文化自信之旅。《白胡子爱德华纽蒙特本纪》《泰姆瑞尔龙裔世家》《艾泽拉斯地理志》《阿拉德鬼神表》《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列传》从我笔下写出,古老的文化瑰宝在诸天万界传播。
  • 读者报·岁月(0223)

    读者报·岁月(0223)

    城市记忆;档案解密;国家历史;军旅时光;年代;奇谈;人世百态;人物轶事;社会万象;新知奥秘;知青频道。
  • 夏时已逝

    夏时已逝

    他心头莫名有些酸涩,也像他们那样笑了笑,可笑容却是带着苦涩,这一点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一直都是一对吧,看他们站在一起,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透明的光线从他们的侧面撒照下来,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融在一起。
  • 双生姐妹之原爱

    双生姐妹之原爱

    你可以给与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所以,做父母的,应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灵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达不到的明天。
  • 终归太虚

    终归太虚

    “您掐住了对方喉咙,对方感到恐惧,获得绝望值一点。”“您剑斩敌首,获得绝望值十点。”“您威震远东一城,吃瓜群众甚众,获得绝望值一万点!”神佛不渡世人,我以绝望普度众生。“如何普渡?”“自然是送其归西。”易九慈悲一笑。
  • 陆斯琪的一半人生

    陆斯琪的一半人生

    本篇小说讲述女主同时面对失恋又失去工作的双重打击,依然可以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最后即便她不幸的失去了最爱她的母亲,她也表现的很顽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用她的行动告诉了广大女同胞们,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我们就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