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3200000011

第11章 游达卡(2)

我对印刷品质的要求算是挑剔的,可是,这本月历真是没话讲。对印务相当熟悉的我,知道要把黑白照片印好,印刷厂的技术不是唯一的成败因素,督印者的眼力与经验也是关键。沙希德显然在这方面也是高手,月历若是被外国人看到,还真会以为孟加拉的印刷水平可跻身先进国家之林。

沙希德创办了一个图片通讯社--DRIK Picture Library,连续六年来,每年月历都用同一种开本与设计风格来呈现本国摄影家的黑白摄影作品。累积下来,就成了整理、推广孟加拉当代摄影表现的出版品。考虑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及摄影可能被接受的程度,不难了解沙希德一路走来需要克服的困难不少。

用心良苦的他,试着做的事还不止于此。几天的相处,他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表示:“摄影是我用来改变世界对孟加拉印象的工具,世人透过外国记者的镜头看孟加拉,印象不是贫穷就是灾难,其实,我的国家有历史传统、有学术文化,甚至也有科学、工业!”

沙希德在做的,就是提升孟加拉摄影师的水平,让他们用相机为真正的孟加拉说话。

沙希德的摄影小王国

前往沙希德公司的路上,我问他为何取名“DRIK”,他表示,孟加拉语的DRIK是VISION,也就是“视觉”或“远见”的意思。

丹尼尔对我们描述过DRIK:“那是个非常奇怪的地方,门口还有荷枪实弹的卫兵24小时站岗。里面的设备非常现代化,计算机、暗房、底片照片保存系统、档案处理系统、图书馆和画廊一应俱全。让人最惊讶的是,他们连冲洗照片的质量也达到了世界水平!”

车子才拐进图片社的巷子,已可感觉环境特别整洁、安宁,看来是高级住宅区。来到一个紧锁的大铁门前,里面立刻有人把门打开--是位身穿老式军服、肩扛步枪的中年人。

“达卡流行雇卫兵站岗吗?”

沙希德无奈地耸耸肩说:“我们已经被小偷光顾过三次了,这里没有保险制度,昂贵器材丢了,报案也没有用,只好雇人分三班在这里轮流看守。开销虽然不小,可是不得已!”

这是沙希德父母的房子,老人家以很便宜的租金把大部分空间让给了有满脑子计划要实现的独子。办公设备简朴实用,倒是画廊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宽敞、明亮,空间设计完全考虑参观流向,另外还备有一些活动隔板,可因不同需要而组成几个空间使用。这样的画廊,就是放在巴黎、纽约、伦敦或东京都是-流的!

小小图书室的陈列虽不多,却都是沙希德每次出国辛苦携回的好书。室外有个小天井,凉棚下安置了阶梯式的座位。为我们导览的沙希德,踌躇满志得就像拥有一个个小王国。“在月圆之夜,我们会邀请艺术家、文人来演讲或朗诵诗篇,有时大家还会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我很想把摄影和其他艺术表现的距离拉近,因为摄影在孟加拉的艺术地位实在是太低了!”

天井里的一面墙,除了攀满爬藤,还嵌了一个看似现代雕刻的红色作品。见我驻足观赏,他又是嘴一咧:“我们对布置可是下了功夫的,这个雕刻品其实是暗房通风口。”

暗房正在扩建,两个工人正赤手空拳地把打过粉底的墙面磨平,这在人工昂贵的国家里,真是不能想象的奢侈!我对他们的暗房器材特别好奇,因为处理过的照片非常专业。没想到,一切设备都很简单,之所以会有那么好的质量,靠的只是不断磨炼的手艺和刻苦耐劳的技术人员。“所有员工都是我一点一滴训练出来的。”沙希德欣慰地表示。

这一切都让我既羡慕又佩服,摄影教育能像这样从根开始,全面耕耘,必定影响深远!转完一圈,沙希德问:“同人们晚上9点一起聚餐欢迎你们。现在,你们是要休息呢,还是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几个钟头相处下来,我已知沙希德性子急,便回答:“就依你的节奏吧!”

按照他的节奏,我们拜访了人瑞摄影家、孟加拉摄影协会,参观了有钱人聚集之处,买了甜点,聚了餐,还安排好了第二天的游览节目。

人瑞摄影家

孟加拉最老的摄影家,101岁的戈蓝·卡宪(Golam Kashem)独自住在大马路旁的一间小平房里。我们到的时候,戴顶小帽的他正孤零零地坐在窄小昏暗的客厅里。比起许多无处躲风遮雨的人,老先生能拥有这间小房,大概生活还算可以,但周遭摆设依旧透出清苦。他看到我们特别高兴,频频招呼,还从破旧的橱柜中拿出三只小香蕉,说:“真抱歉,没有好东西招待!”

卡宪老先生除了重听,一切如常。沙希德告诉我们,他所有的亲人都不在了,平日不但自己料理三餐、事务,还经常担任摄影比赛主审,拍照当然也持续着,还自己放照片呢!除了勤于拍照,他还是颇有名气的、用孟加拉语写作的重要作家之一。

从客厅墙上挂的照片内容,可看出老先生是画意派摄影家。从相片质量,也可知道他的暗房设备简陋。暗房其实就在卧房,床头边有部陈旧的放大机,安全灯是用红纸包起来的普通灯泡,放大机旁的板凳上搁着小小的5cm×7cm药水盘。

这真是我所见过最寒酸的暗房了,可老先生却在此放出了他的一些得奖作品。在床的另一头墙角有面木板,上面钉着不少3cm×5cm或5cm×7cm的小照片。孟加拉的摄影材料非常昂贵,参加比赛的作品大多是这些尺寸。

我告诉卡宪先生,台湾有位郎静山先生已经104岁了,也依然在拍照。他听了大乐,重复叮咛了两三遍:“你们回去后,一定要告诉郎先生关于我的事!”

老人记性很好,殷殷相询沙希德有关各项活动的进展,但习惯早眠,所以我们没敢多留,在祝福他之后告辞。

车子又往达卡老城开,沙希德要带我们去孟加拉最大的摄影团体--孟加拉摄影协会,他曾在此担任四年主席。车子停在一个似乎是夜市的地方,徒步穿来穿去,进入一条窄巷,再来到一栋漆成黄色的建筑的二楼。协会干部刚好在开会,场所虽然小小的,却完全被活用了。平时是开会、教学场地,桌椅搬开,照片往四面墙一挂就成了画廊。待灯光一架,又是简便摄影棚,门后还有个小空间被巧妙地隔成暗房。这一切都告诉我,在物质条件极差的环境下,他们依旧有把事情办起来的能耐。

“现在该带你们去看看达卡的另一面了!”上车不久,来到了一家正在举行国际商展的大饭店。装潢、气派和世界所有大都市的豪华饭店没啥两样,在里面消费的客人也都是穿金戴银、衣冠楚楚。一切都那么不真实,一路所经之处都是贫民遍地,让这里看起来就像是为拍戏而特地搭成的布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GIBA-GEIGY正在举办产品介绍会,走廊的两旁贴满各种文宣资料,鼓吹农药对一个农业国家是多么有帮助,让人心惊肉跳。

“瞧,再怎么穷的国家也有超级富豪,越穷的国家,贫富悬殊越大!”逛完一圈,沙希德笑嘻嘻地告诉我们,他正在进行一个“上流社会”的拍摄计划,“估计成果发表后,有一半亲戚会立刻跟我绝交!”

孟加拉味的中国菜

沙希德特别安排在公司附近的中国餐厅招待我们。“中国餐馆在这里很受欢迎,我们要打牙祭,总喜欢到中餐馆。”

环境跟我们在国外其他地方看到的中华料理差不多,到处挂着灯笼、字画,只是灯光特别暗。据说,这是为了方便男女约会,伊斯兰教国家民风保守,恋爱中的年轻人大概也没什么地方可去。

DRIK员工到了八九位,个个年轻、可爱,彼此之间相处得像一家人,有一位把3岁的儿子也带来了。本来大家让我们点菜,可菜单拿来一看,只有“不知所云”可以形容。孟加拉文和英文对照,我们在英文部分猜来猜去,也不能判断出到底是什么,只好客随主便。一群年轻人兴高采烈地摊开菜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

“来几瓶啤酒好了,什么牌的都行!”菜不会点,饮料总难不倒我吧!信口一说,看到大家的表情不太自然,才猛然想起,伊斯兰教国家禁酒。沙希德轻轻地说:“我看你们还是回旅馆再问问,也许那儿有酒类供应!”

上菜方式是先来汤,一共三碗,跟这辈子吃过的任何菜系都不同:粉红色的叫“泰国汤”,橘红色的叫“孟加拉汤”,两碗都是浓稠稠的,看不清里面有什么。清汤、有菜有肉的那一碗,该是年轻人提过的“中国汤”了吧?

接着上来的,不管是炒的、炸的,没一道尝起来像中国菜,连炒饭和炒面也都是孟加拉式,味道都还不错就是了,包括酸酸甜甜的孟加拉汤和甜甜酸酸的泰国汤。还没半饱,菜已全部上完,后来才晓得,孟加拉人吃得简单、分量也少,而且所有食物一定要吃得干干净净。比起他们,台湾人可算是暴饮暴食了,而且剩菜一堆,真是糟蹋!瞧瞧空空如也的盘子,再看看人人满意的表情,我只有跟内人彼此打趣:“也好,该减肥了!”

饭后甜点是先前沙希德特别绕去买的,是他十分喜爱的穆斯林乳制品,叫Roshomalai。点心店内外一片素白,唯一的陈设就是几个大木架,上面摆着十来个装点心的铝制大圆盘。颜色鲜艳、形状有方有圆的点心堆成一盘盘的尖塔,有红,有绿,有白,有黄,每盘一个颜色,样子十分好看,可实在不像是能吃的东西。

Roshomalai是带汤的甜点,一堆弹珠大小的乳白色丸子浸在稠稠的白浆里。汤很甜,很黏,奶味很重,差不多跟炼乳一样了。丸子什么味道也没有,粉粉的,咬开是层层相裹的薄皮。猜了半天猜不到,十分陶醉的沙希德又放了一粒到嘴里:“这是奶皮!”

甜点吃完,侍者端上几小碟花花绿绿的东西,仔细端详,仿佛是谷子混着各色糖米。只见人人都抓一小撮放进嘴里,一问之下,原来这相当于孟加拉的口香糖。如法炮制慢慢嚼,果然满口生香,顿时感觉跟当地人一样,浑身散发着茴香、咖喱、孜然味儿。

游达卡的好法子

后天要会见本地摄影家,想要好好看看达卡,只能趁明天。大伙儿边嚼孟加拉口香糖,边讨论我们的出游大计。大家都各有工作,无法当向导,有人建议包一辆被当地人唤做“Baby Taxi”的三轮摩托车,但马上被其他人否决,因为部分老城巷子很挤,车进不去,而且没人领着,很容易迷路。

“那就请司机领我们走进去嘛!”

“不行,司机只要离开,车子就会被偷!此地没有保险制度……”

有人建议,那就雇两个人,一个开车,一个看车。可是,有人提醒,司机一句英文也不懂,要怎么跟他沟通?只见他们七嘴八舌,英语跟孟加拉语交杂,不久便有了应对之道--把最值得去的地方写下来,按顺位标明“1、2、3、4”,让司机照着单子载我们去就成了。

这可真是个好主意!问题是,人人心目中都有最值得去的地方,而且路线、距离、时间都要考虑……讨论热烈进行着,就差没表决了。我们两个当事人在一边晾着,凭着听到的英文短句,猜想明天可能会有的奇遇。令人好奇的是,那个“湿湿的、可能需要脱鞋子”的地方是干吗的?!

餐厅快打烊了,单子还没列好。沙希德让我们先回旅馆,反正明天早晨5点半,一位职员会带着司机来旅馆接我们就是了!此外,他特地叮咛:“要自备矿泉水,而且千万不能在路上买东西,什么都别吃、别喝,中午饿了就回旅馆吃饭,外面的卫生条件,你们的肠胃绝对无法适应!”

晚间的达卡与白天截然不同,夜幕低垂,把一切沙尘、燥热、嘈杂都掩盖了,只留房舍、椰树的剪影,颇有情调。我们兴致勃勃地请沙希德帮我们拦了辆敞篷“理查”,迎着晚风、披着月光回旅馆。十几分钟路程,车资塔卡十元,好像还不到台币五块钱。

第二天早晨睁开眼,摸起手表一看--糟糕,竟然已经6点了!不是叫旅馆5点叫我们吗?来不及抱怨,匆忙梳洗,临出房门口,morning call的电话才响起。冲下楼,天还是黑的,大厅里空荡荡的,除了睡眼惺忪的柜台职员,半个人影也没!

这一等又是半个多钟头,灰蒙蒙的旅馆外才终于出现三个人影,一位是DRIK员工,另两位是baby taxi司机和10岁左右的男孩。

当着我们的面,这位DRIK职员郑重其事地给了司机一张大钞,说明车资已经先付了,以免我们被敲竹杠。职员与司机握手,我跟内人、小男孩上车,三人挤在窄窄的后座,展开了惊奇连连的一天。

鱼市码头

天慢慢亮了,马路两旁有许多破烂的塑胶帐篷,里面睡着一户户人家。没帐篷的,就裹着破旧的被单露天而眠,还好这里的平均温度是摄氏二十七八度。要不然,从外地来首都讨生活的这些穷人,处境会更凄惨。

同类推荐
  •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防伪职责和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餐饮概论、包括前期经营规划、厨房管理、服务现场管理、原料采购管理、菜单设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餐饮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可以说是龚映吾的一本旅行随笔,作者在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在山水自然之间放飞自己的思想。十几篇游记散文,时间跨度10年,文章融通游记、哲思、故事、诗词,自成一家。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如空山幽谷传出的素琴声,耐人寻味,让阅读者的心灵变得非常宁静,让人无不体会到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西方文化的相互交会。
  • 在路上,放下他

    在路上,放下他

    有很多故事正在或已经发生:鼓浪屿,苏州,九寨沟,乌镇,阳朔,杭州,大理,凤凰,丽江……这些地方连起来就像是一幅情感纪念地图。他和她,也许就是现实中的你我。行走于人生和风景的人们啊,那些不能如愿的爱,是否还潜藏在心里,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 在最美的风景里流放

    在最美的风景里流放

    生活中永远有那么一批人,好像时间未能让他们衰老,永远活得热血沸腾。他们勇敢,能放弃他人所追逐的“好生活”;他们坚强,笑对路上的任何窘境;他们幸运,一年所见的美丽比他人一生都要多。所以他们能跟你讲冰岛的羊汤是放奶油的,梦想中神奇的西藏是你永远无法抵达的,在缅甸遇见的10个故事里有8个能让你流泪,湄公河上的餐船藏着一家人的秘密……还有那电车国度里的痴汉们、菲律宾巴拉望的绑匪、狭长国度越南的瘦美食、香港独立书店里的故事。因为旅行,而遇见另一个自己。在陌生的国度一无所有的自己可以如此勇敢,那些故事那些人让自己知道该怎样生活。
  •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热门推荐
  • 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

    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

    本书融合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女性养生的方法,集中了70余位古今医学名家的养生经验,给现代女性最具体、最实用的健康提醒。为了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让中医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编者运用了大量有趣的故事、生动的事例以及各种形象的比喻。此外本书编著颇多新意,既做到了把传统养生理论方法与现代养生科学成果相结合,又抓住最主要的养生方法予以阐述,突出重点,阐述清晰。同时本书还吸纳了许多现代非药物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资料翔实,文字深入浅出,是一本集实用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书籍。
  • 绿墙边,花未眠

    绿墙边,花未眠

    一个小时留给自己一刻,这一刻超脱于你的正在工作、劳作与享乐之上;一个星期留给自己一天,这一天超脱于你的正在工作、劳作与享乐之上。拉开距离,审视内心,看见灵魂,记起自己是谁,想要做谁,好不迷失在忙碌与繁华里。?凝神专注,转移杂念,洞察美善,不再批判。一个人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说:“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树。”“在哪里看到的?”“我家门口。”树没变,它一直在那儿,春绿秋黄,是你的心变美丽了,于是,世界也变得美丽起来,树也成了最美丽的树。?本书精选的数十篇美文,文笔清丽美好,引着读者一起忘记人间烦恼,进入美好境界,那里万物现影,好比春来江水渌,枝上有桃红。
  • 西游,九九归一

    西游,九九归一

    孙悟空在线教你如何养孩子,爱他就要惯着他,死了都要惯着。玄奘现场教你如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耶,这个爷就是传说中的大教育家吗?八戒带你走进口花花的戒色世界,虽然我口花花又好色但我真的是个正直的好猪。悟净张开了他的嘴巴对你做了预言:别看,死毒。
  • 校草太坏太冷酷

    校草太坏太冷酷

    慕存熙,秦淼淼青梅竹马,相亲相爱,因为种种误会种种原因产生了分歧,最后又因相恋相思解除误会,走在了一起。
  • 不夜传奇

    不夜传奇

    公元2014年8月9日储乐怡坐在电脑旁发呆。现在是周六的晚上七点半。储乐怡待在医生办公室的角落里,因为许久没有移动鼠标,计算机已经黑屏了。窄小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之外,散乱堆积着记号笔、圆珠笔、黑色水笔、科研记录本、第十一版《威廉姆斯内分泌学》、智能手机、喝了大半的珍珠奶茶、筷子,以及翻开的《盗墓笔记》。就这个弹丸之地,也不是获得住院医师资格才一年多的储乐怡自己的领地,这是她师姐王弗如的。月初,云南突发大地震,中山医院紧急成立抗震救灾医疗队,连夜赶赴灾区。王弗如半夜接到通知,立即整装集合,凌晨即从上海飞赴云南。经过连续多日的紧张救援,现在她即将胜利归来。
  • 三生三世浮生莲

    三生三世浮生莲

    她——身世成谜,有着六界中最美的容颜,却难逃宿命的羁绊。他——远古之神,有着惊为天人般的容貌,圣洁出尘透着清冷。他——冥帝,有着最邪魅的容貌,亦正亦邪。他——灵帝之子,有着英俊潇洒的容貌,却有着最冷酷的心。
  • 尸地之城

    尸地之城

    我,谷维克,全世界唯一一个天生免疫丧尸病毒的怪胎。我是苟活在末日里的侦探,我要找出隐藏在尸横遍野的城市里被刻意抹去的真相。与此同时,我的敌人们也蠢蠢欲动,这个世界不仅有行尸走肉,匪帮人渣和那些前所未闻的变异怪物也在不惜一切的追杀我!我不能让他们得逞。我要找回我丢失的东西,我要做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 肖魂大陆

    肖魂大陆

    自盘蒙宇宙被毁,盘古被封印其中,盘古,忍受了,无数的寂寞和思念,把宇宙无限大的土地,拿着自己,制作的巨斧,开天辟地,把火捏成了,太阳,把水和地捏成了,星球。而自己也在黑洞组织,领导下,派出的紫蒙宇宙掌控者,紫宇,杀了盘古,盘古自知不敌,创下时空轮回,让宇宙,自转公转,从此没人能毁灭这个宇宙。而自己的父亲盘宇不知所踪,母亲也不知下落,盘古从此进入轮回中,盘古也只能等待时机复出。这一世的轮回在织女星系肖宇星,名叫肖魂大陆,以魂为尊,金魂、银魂、铜魂,凡界以,金,木,水,火,土又以十二生肖为尊。属性乃是真气,土属性要升到火属性,有千年万年的时间,要经过铜魂真气十层,再到银魂十层,金魂十层,能突破就是一个分水岭。欢迎,客观看一看,赏赏些推荐票
  • 在官法戒录

    在官法戒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上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上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