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5600000001

第1章 你是不是胖人(1)

肥胖是由于机体脂肪含量超标造成的,那么脂肪超标就与体重之间、与局部脂肪厚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严格来讲,肥胖病的诊断应该依据脂肪的具体含量进行判断。然而,当前这种诊断方式无法实现,或者说不能大面积展开,迄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精确的检测脂肪含量的技术。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只能根据体重、体脂进行判断。严重的肥胖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多数人需要进行身高、体重的测定和体重指数的计算,间接地判断脂肪的水平。

体重就是人体的质量。体重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概念和数值,随着年龄、性别、种族、季节、环境、职业、饮食和昼夜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从婴儿、少年、青年到中年,体重会逐渐变重,老年之后则逐渐变轻;男性比女性体重重;黑种人比白种人重,白种人比黄种人重,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重。

体重虽是不断变化的,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恒定。调查发现,大约有一半的人在冬季的时候体重会比夏季增加。研究人员分析,这可能与人们在寒冷的冬季里,运动量减少,以及昼短夜长的季节变化使人们的社交活动减少、睡眠增加等因素有关,再加上厚实的冬装掩盖了体重增加的现实,使人们对肥胖的警惕性下降。从另一角度讲,这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在一定的条件下,年龄、身高与体重关系最为密切,人体体重一般采用标准体重、体重指数来进行衡量。要求被测人站在体重计上,脱去沉重的衣物,以最少的内衣,在同一个固定的时间内(清晨),排尿后或进餐前测量。

标准体重的计算

1.成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

2.1~2岁儿童标准体重(千克)=年龄×2+8

3.1~6月婴儿:出生体重(克)+月龄×600克。7~12月婴儿:出生体重(克)+月龄×500克。

4.2岁以上直接称重。

5.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人的体重波动在标准体重的10%上下范围,属于正常。一般将体重大于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20%为肥胖,3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的概念

体重指数(BMI)即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体质指数。体重指数是通过计算人体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肥胖的一种方法。测量人体体重指数的方法有许多种,但经多方使用比较后发现,使用不同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目前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体重指数测量法是QUETELET指数法。BMI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体重指数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简便、快速、实用的估计体内脂肪总量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得比较广泛。

体重指数计算公式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体重指数与肥胖程度判断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诊断标准:正常BMI为18.5~24.9,大于等于25为超重,25~29.9为肥胖病前期,30~34.9为Ⅰ度肥胖,35~39.9为Ⅱ度肥胖,40以上为Ⅲ度肥胖。

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上通过测量体重过重和肥胖的国际标准是:BMI≥25属体重过(超)重;BMI在25~29.9之间为预胖(临界)型肥胖;体重指数>30为肥胖。肥胖又分为三级:BMI在30~34.9之间称为Ⅰ级肥胖;BMI在35~39.9之间为Ⅱ级肥胖;BMI>40为Ⅲ级肥胖。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针对亚洲成人制定的标准:正常BMI为18.5~22.9,小于18.5为体重过低,大于等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病前期,25~29.9为Ⅰ度肥胖,大于等于30为Ⅱ度肥胖。若体重增加仅为肌肉发达,则不应为肥胖。

在2000年4月召开的“中国肥胖问题研究会”上,科学家指出:中国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的切点应该取决于中国成年人BMI增高与疾病危险度的关系。会后,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邀请专家组成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进行包含了24万人的横断分析和6.2万人纵向分析的大规模数据汇总,分析后于2001年6月召开百余名专家参加的“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进行专题讨论,正式提出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即以18.5~23.9为正常,24.0~28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的专家推荐意见。以我国自己的数据为根据的BMI分类标准,是我国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第一个突破。

例如:中国某男性,体重为89千克,身高1.70米,他的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89÷(1.7×1.7)≈30.8,大于28。他的体重属于肥胖的范围。

体脂测量

上述公式计算简单、实用,因而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有时仅靠体重一项指标来判定是否肥胖并不准确。例如一些运动员,因肌肉发达,其体重可能已达到上述肥胖标准,但一般并不将他们列入肥胖行列。为准确起见,有时需采用测定体脂来判定是否肥胖的方法。因为肥胖本身就是脂肪的多少而引起的,体内脂肪的含量测定是准确判断肥胖的金指标。因此,测量体脂的含量是判断肥胖程度的重要方法。

体脂分布

人体脂肪的分布一般在内脏和皮下。内脏脂肪含量一般不容易检测,而人体脂肪总量的1/2~2/3储于皮下,皮下脂肪是人体最大的脂肪库之一,它的厚度与机体的肥胖程度大致平行。匀称型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脂肪含量的多少。因此,皮下脂肪厚度测定用来作为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脂肪堆积,是诊断肥胖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非匀称型和局部肥胖型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也可以作为判断有无脂肪堆积的依据,帮助肥胖病的诊断。

全身体脂测量

1.使用某些脂溶性放射性核素,如氪-85(85Kr)、钾-42(42K)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出体内脂肪的分布和脂肪量的情况。

2.采用中子活性法、双光子法、CT和MRI来测定体内脂肪的含量。CT、MRI为目前诊断内脏型肥胖的最精确的方法。方法:沿脐孔或第4~5腰椎间水平扫描内脏脂肪面积,面积≥120平方厘米为指标。

由于这些检查方法需要比较复杂的仪器设备,检查价格昂贵,再加上放射性核素和放射线损伤的困扰,以及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等因素的原因,限制了其使用和推广,只有在患者病情特殊需要,以及研究工作需要时才使用。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脂肪检测设备,通过生物电、红外线等手段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但准确性目前还无从确认。

皮下脂肪测量

人体体表不同部位皮下脂肪的厚薄本来就不一样,男、女、老、幼,以及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肥胖又各有特点。

1.常用测量部位:①背部肩胛骨下端处(肩胛骨下角);②上臂部外侧肘关节与肩峰之间连线中点(肱三头肌下端);③胸部中点;④腹部,脐下或脐旁1厘米处。

2.测量方法:

(1)皮肤皱折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常用测量部位为三角肌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4厘米,女性≥5厘米即可诊断为肥胖。如能多处测量则更可靠。

(2)X线片估计皮下脂肪厚度。

(3)指捏法:是常用来判断患者营养状况的方法,只不过过去多用在营养不良的诊断上,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肥胖病的初步诊断上。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或其余四指)将测量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轻轻捏起呈皱折状,皮折与身体长轴平行,右手持卡尺或皮肤厚度测定仪测量皮折根部厚度。然后将捏起的皮折放松后再次捏起测量,连续测三次,取其平均值。若超过1厘米以上者为皮下脂肪过多。再参考体重测定,若超过体重20%,即可诊断。

同类推荐
  • 这样做女孩最美丽

    这样做女孩最美丽

    美白祛斑抗衰自然保养魔法书,让女人永远定格在25岁的保养秘籍。新鲜魔法新鲜人,美丽需要战“痘”、扫“黑”、填“洞”、灭“纹”……18款超人气美白面膜,让你聪明选择;13个速效美容小妙方,让你亮白就在一瞬间;32种魔法嫩肤术,打造让他怦然心动的陶瓷肌肤……
  • 美女攻略

    美女攻略

    这一本美女入门书,就是要告诉想变漂亮的美人们,要变多美,是要自己去争取的。皮肤不好,就该多保养;身材不理想,就要有针对性塑身,并应时刻注意保持;有时候玩玩化妆的色彩,让自己的五官更靓丽,给恋人一种不同的全新感受;选对适合你的衣饰搭配会让你显得精神焕发;即使是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也应该尽显你的美女气质哦。总之,追求美丽是女人一生为奋斗的目标。靓丽的容貌终究有衰老的时候,而精致的修饰与悉心的保养却可使美丽伴人终身。人们清楚地知识,这世界上本不存在完美的事物,当然完美的女人也不可能有。只要你朝这目标奋斗了,你就是美丽的女人。
  • 靓女的养颜护肤细节(女性生活百宝箱)

    靓女的养颜护肤细节(女性生活百宝箱)

    本书从缷妆、洁面、保湿等方面介绍了护肤的要诀。洁面是护肤的重要步骤,书中介绍了洁面顺序、洁面方法、洁面产品的使用。防晒和控油是靓女们面对的两大难题,在本书中将为您提供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有效方法。这本书是一本全方位美容养颜手册,人人都用得上,时时都能够为您提供美容提示。
  • 吃出苗条身材

    吃出苗条身材

    胖人很多都是吃出来的,没有节制或不加选择地饮食,往往最后都吃成了肥婆。摆脱身上赘肉、告别痴肥人生,是多少男人和女人的梦想。我们编写的这本书,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一讲胖人是如何吃胖的;然后告诉大家,关于如何通过饮食疗法,让自己变瘦的秘诀。需要提醒的是,减肥不是一夕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失败的减肥经历,往往很多都是缺乏毅力的结果。有了科学的减肥方法,剩下的事情,就是自己持之以恒。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吃出苗条身材》这本书里,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绝密宝典。
  • 我的雀斑不见了(女性生活百宝箱)

    我的雀斑不见了(女性生活百宝箱)

    很多人知道雀斑,但不知道为什么叫雀斑?是不是跟麻雀有关系呢?是的,名字的确是跟麻雀有关系。准确的说是跟麻雀的卵有关系。见过麻雀蛋的人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脸上的斑叫雀斑了。准确点来说是:雀斑俗称“雀子”,其由来“面部状若芝麻散在,如雀卵之色”,故称为雀斑。民间的叫法又有很多,“蝇子屎”(河南)、“土斑”、“蚕沙”(山西)、蒙脸沙(安徽北部)、虼蚤斑(苏浙地区)不等。生斑原因:雀斑多由肺经风热,遗传所致。增加皮肤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梅活性,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大量黑色素,便形成了雀斑。
热门推荐
  • 主神的无聊生活

    主神的无聊生活

    对于神明,对于未知,人们总是充满着无尽的幻想,但人类怎会明白神明的苦恼。……抬头看着眼前的可爱萝莉,云琪的脸上是那样的无奈,轻声的说道。“这么说来,我是神了,对吗。”“是的,伟大的创世神阁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绛宫

    绛宫

    权臣家独女郑绾妍十二岁那年,突然被指了皇后命,天下皆知。除了入宫,再无人敢求娶。于是她的父母赏了傀儡皇帝一些好处,天真烂漫的骄纵千金开启了做娘娘的享福之路。许是老天垂怜,后宫波谲云诡,一路上总有人护着这懵懂稚子。许是老天垂怜,自古帝王凉薄,他待她却是情深。他寻天下奇玉为她做生辰礼。“听说玉跟着人久了,会沾上人的生气,朕的绾妍戴着,养出来的玉定是天下无双。”“平白来唬人,养猫儿狗儿便罢了,养玉算什么呢?”“是朕与绾妍的情意。”岁月静好,她只恨人的一生不过百年。后来他夺回君权,郑家成了阶下囚,她遭人构陷,叛臣之女的身份成了她最大的尴尬。群臣非议,她命悬一线。她知他为难,约他上了望楼。“都说玉能挡灾,臣妾这枚定情扳指自此楼落下,不知会是个什么结果。”烈性如她,一把火烧了翊坤宫,自此世上再无郑家女,也无昭妃。他修建一座绛宫等她回来,心痛欲死,日夜惦念。但,一个更大的阴谋正浮出水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清穿之头号宠妃

    清穿之头号宠妃

    一场权谋搅动着所有人的命运。现代白领若雪,某天莫名穿越回大清朝,她撞进了胤禛的视线里,从此两人的命运便系在一起。与潜邸后院女人们斗智斗勇,小菜一碟!四爷登基的完美贤内助!有颜有才,看一个底层宫女,一路如何劈荆斩棘,成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枕边人。PS宫斗、甜文
  • 泰山泰水(中)

    泰山泰水(中)

    婚姻,应该是一件允许人们“试错”的冒险。婚姻,本是人生大事。婚前相互了解,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婚后小心呵护,磨合协调,唯愿能够白头偕老,地久天长。即便如此,由于性格不合,最终情感破裂而劳燕分飞,所在多有。或者夫妻中有一方亡故,生者再婚,也很常见。有过婚姻经历的人再婚,是为“婚姻重组”。而婚姻重组,毕竟是少数人的人生体验。对于局外人而言,成了一个颇为考验想象力的概念。对此,有人怀了几分可望而不可即的艳羡;有人生出带有几分暧昧的联想。
  • 超真实体验游戏

    超真实体验游戏

    脑海里莫名的多了个系统!睡觉就可以穿越位面世界?真咩?信不?丧尸?僵尸?鬼怪?玄幻?科技?魔法?文明的火花在迸溅……
  • 江少的高冷女友

    江少的高冷女友

    初遇时,江墨对桑瑾遥一见钟情,从此,江墨对桑瑾遥穷追不舍,而桑瑾遥的世界也多了一缕阳光,照进了她毫无波澜的内心,泛起了点点涟漪。*…………多年以后,江墨依旧是她的阳光,独属于,她一人的阳光。桑瑾遥是江墨的一见钟情,而江墨是桑瑾遥的整个青春。
  • 妖孽庄主:宠妻如命

    妖孽庄主:宠妻如命

    如果给你一次预知未来的能力,你会想干嘛?金钱?势力?寿命?苍海从小可以预知未来,相比其他人,少走一些弯路但是这个世界是公平的,那些都是她失去嗅觉和味觉的代价,换来的一些好处如果可以选择,她宁愿不要这些,做一个正常人终于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让她不后悔的人……
  • The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The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