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9700000006

第6章 与林老师对话(4)

●颜建晔: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经济学中最著名的一条准则就是“假设的不相关性”,他认为,只要理论的预测与现实一致,那么理论的基础假设是否真实就不是重要的。然而,科斯的方法论(至少在一些人看来)却是主张找一个“易于处理但却真实的假设”。这里面是否有矛盾之处?

■林老师:首先,理论肯定不是真实的世界本身,因为理论只是分析几个变量的关系而已,而真实世界的变量是成千上万的。弗里德曼讲不能从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理论本身,主要原因是理论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的产生原因、变动趋势的工具。由于是工具,理论必须相对简单,而且,在能达到同样功能的理论中是越简单的越好。所谓不能用理论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理论的真实性,主要是指经济学中有许多标准的简单化假设,例如信息是充分的、竞争是完全的,他所说的是这一类经济学的假设,而不是寻常的假设。

弗里德曼也举了几个例子。例如,我们知道,没有一个真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每个厂商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到底要不要接受完全竞争的假设?剑桥学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认为没有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就致力于不完全竞争理论的研究。引入不完全竞争之后,模型变得非常复杂,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例如研究供需变动对价格的影响时,其结论和完全竞争理论的结论基本一致。既然完全竞争理论的结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的结论没有什么差异,那在理论模型里引入不完全竞争这种和现实较接近但是理论模型大为复杂的假设有什么意义?可是,是不是不完全竞争这个概念就一定要被抛弃呢?那就要看要解释的现象是什么。如果完全竞争的假设不能够解释、预测所观察到的现象,就要把不完全竞争的因素放在理论模型里。理论模型中的假设越接近现实,模型就越复杂,要复杂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理论模型是否能够解释、预测所观察到的现象。

弗里德曼举的一个物理学的例子能帮我们理解他的这个命题的意义:我们知道海平面的气压每一英寸是15磅,如果把一个铅球从20层楼上往下丢,基本可以假设这个铅球在真空中运动没有空气阻力,用1/2gt2的公式就可以预测它往下掉的每一点的速度。如果把羽毛从20层楼上往下丢,那么,假设是真空就有问题。即使是铅球,从2万英尺的高空往下丢,也同样不能假设是真空,没有空气的阻力。也就是说,不能够从约束条件是不是真实本身来说这个理论是不是对现象有解释力。在能解释现象时,理论越简单越好,就像一个地图,不需要那么复杂,如果那么复杂,可能就跟地球一样重了,所以必须简化。但是简化到什么程度?简化到你能够解释现象为止。这就要求我们做理论工作时不能在书斋里面做,而必须对真实世界有一定了解。其实我觉得弗里德曼讲的跟科斯讲的是同一个道理。科斯讲,假设必须具有真实性又易于处理。大气是真空的假设是易于处理的,但是是否具有真实性,则取决于要解释的问题,而不取决于这个假定本身。如果解释铅球从20层楼上掉下来,这个假定就是真实的;如果解释羽毛,或是铅球从2万英尺的高空掉下来,这个假设就不是真实的。由于理论的假设要易于处理,因此,就不要求越真实越好,例如解释铅球从20层楼的高空往下掉,就不要求把空气的阻力放在铅球往下掉的计算公式中,因为这样做虽然较真实但却不易于处理。

●盛柳刚:现实很复杂,我们如何判断理论与现实一致呢?对于竞争性的理论,我们如何判断优劣?比如通货紧缩的例子,您强调投资过度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是主要原因,宋国青老师则认为是债务链条的加速作用。

■林老师:有时候一个经济现象是可以用好几个理论来解释的。这些理论有些是互补性的,两个理论都是正确的,这是经常有的,当然一个理论所强调的“因”的贡献可能会比另外的一个理论所强调的“因”的贡献大一点。有些理论则是竞争性的,所谓竞争性就是这两个理论的推论跟要解释的现象都是一致的。比如,在通货紧缩的理论里面,不论是投资过度导致供大于求,造成物价下降,还是债务链条致使需求下降,导致供大于求,造成物价下降,两者的机制都导致物价下降,但是这两个不见得是互补的理论,因为一个是需求不变,供给增加,造成供给过剩,而另一个是供给不变,需求下降,造成供给过剩。当有竞争性的理论时,怎么办?这里要求理论的每一个推论都要跟所解释的相关现象一致。如果是需求突然下降造成供大于求的话,那么,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就应该是负的,因为我们知道,不计政府支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如果是债务链条造成的通货紧缩,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会下降,增长速度就会是负的,或是接近于零。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消费需求的下降,也没有看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下降,相反,每年有7%—8%的增长。一个好的理论的每一个推论都应该跟我们已经知道的现象一致,这样的理论才是比较好的理论,这是因为:第一,理论是信息节约的工具,一个理论应该用越少的假设解释越多的现象。第二,一个理论所提出的“因”是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的话,那么这个理论的所有推论跟与这个现象相关的现象都应该是一致的。

●盛柳刚:科斯主张找一个“易于处理但却真实的假设”,这里的“真实”是不是逼真而不是事实本身?

■林老师:没错,理论模型不是真实社会,真实社会里有成千上万的变量,每个理论模型都只保留几个变量而已。所以理论本身绝不是真实的社会,这一点要清楚。理论是信息节约的工具,在这里要加入多少变量?复杂到什么程度?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其实越简单的理论越好,但是又不能简单到不能解释我们要解释的现象。在理论模型中要包含哪些变量,你必须对要解释的现象有深入的了解。同样是贸易,要解释发达国家跟发达国家的贸易,与解释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的贸易,或是发展中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所要保留在模型中的变量是不一样的。比如交易成本,你要解释不同的制度安排,就必须把交易成本放进去,然后交易成本的变动会导致不同的制度安排的出现,但是如果要解释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是不用将交易成本放进去的。

●盛柳刚:林老师,刚才您也提到经济学的范畴,我想问的就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就是您经常提到的经济学的“体”。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第三个问题就是您怎么看待其他社会科学称经济学搞帝国主义的看法?

■林老师:我想,经济学的“体”的本身就是把各种社会经济理论抽象掉之后,它们之间剩下的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点是一个人在作决策的时候,在他所知的可能选择方案中,总是会作出他认为是最佳的选择,也就是理性人的假设,这就是经济学的“体”。也正是因为经济学有这个“体”,它才能跟其他社会学科相区别。比如说社会学或是政治学,其研究方式跟一个人在有选择的时候作最好的选择这一点不同。首先,社会学讲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会从另外一方面看这一问题。但如果他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个人如何作选择,或是群体怎么形成的话,这时经济学就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加里·贝克尔在芝加哥大学既是经济学系的教授也是社会学系的教授。其次,政治学从一开始就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果只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它当然会有一套理论体系,可是如果研究决策者怎样作选择,怎样决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也对它们有相当大的解释力。我想,因为社会现象的产生经常有人的主观能动的因素在内,所以,经济学家使用的这种研究出发点,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传统上不同社会科学研究范畴里的许多和人的选择有关的现象。因为只要牵涉到人,都会牵涉到人的选择,经济学家能够使用比较系统的、比较深入的、发展比较完善的逻辑体系来解释这些现象,而且也确实能够比较好地提出可以证伪的理论假说,所以它的应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广,“侵犯”到传统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我想这就是经济学被认为是搞帝国主义的原因。

●盛柳刚:我看加里·贝克尔和乔治·斯蒂格勒那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假设偏好的稳定性。为什么要加这个假设?现在行为经济学和试验经济学对偏好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个人的偏好有时候是不稳定的,您觉得这会动摇经济学的基础吗?

■林老师:我看这主要是如何理解人追求的是什么,在效用函数中所要最大化的是什么。如果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来看问题,那么偏好是稳定的。比如,加里·贝克尔在他的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冬天人们希望有暖气,夏天人们希望有冷气。如果从人追求的是暖气或冷气来看,偏好肯定是要变的,你不会在冬天开暖气,在夏天也开暖气,偏好是改变了的。但如果从我们追求的是舒适来看,那么偏好没改变,冬天的时候需要暖气才舒适,夏天的时候需要冷气才舒适。贝克尔的例子让我想起了在《传习录》里王阳明和他的学生的一段对话,他的一位得意门生徐爱问到,孝有那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说“冬温夏凊”,标准是什么?王阳明回答说,这是孝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为了让父母舒适。冬天的时候,就要先跑到床铺里面,把床被睡暖了以后,才请父母亲进来睡,这是“冬温”;夏天的时候,先把席擦得凉凉的、干干净净的,才请父母亲进来睡,这是“夏凊”。

这不是夏天和冬天的孝的偏好不同,而是在夏天和冬天让父母舒适的方式不一样,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孝。我同意贝克尔的看法,偏好是否改变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到效用函数里面的变量是具体的东西,还是属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的因素,如果是后者,偏好是不变的。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经常不容易直接观察到,而最基本需求的满足经常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手段,这些具体手段会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如上述所举的气候的变化,或是个人的财富、年龄等的变化,而必须有所变动,才能最好地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且,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也不止一项,在各项最基本需求之间也有替代。例如财富和社会尊重,一个人的财富多了,财富的边际效用会下降,而社会尊重的边际效用会提高,或者,社会的情况发生外生变化,例如天灾人祸,使在这一个时点上,从事社会公益带来的社会尊重提高,那么,一个理性的人也会在那个时点舍财行善。所以,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只最大化财富而已。

但是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和一般理论模型中,为了易于操作、易于衡量,通常把中间的手段变量作为最大化的目标,而且,只最大化一个目标,例如利润最大化。那么,你就会发现有些现象你不能解释,例如在某种情况下,有些人会为了社会公益而放弃利润,于是,就让人认为这是偏好变了。经济学中的任何理论模型,甚至任何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模型,都只是人类行为本身的某一侧面的一个剪影,而不是人类行为本身。在佛经里,如来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佛所说法,如指月的手,帮助大家看到月,但是不要把手指当做月。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也一样,只是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经济社会行为的手指。现在行为经济学中所发现的偏好的不稳定是把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的中间、手段变量作为人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的结果。

同类推荐
  • 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

    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

    这是一部立论大胆而又考证谨严的经济史著作。全书突破经济学与历史学的流行陈见,从英国和美国多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挖掘真凭实据,解构了主流话语中耳熟能详的自由贸易神话,还原了首要发达国家循贸易保护而崛起的历史真相,并揭示了贸易保护与产业发展乃至国家富强之间存在的因果规律。
  •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员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酒店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酒店概论、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场部、洗涤部、保安部、后勤部、内部职能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酒店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全面、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是酒店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本书介绍了金融危机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退出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已然不可避免的泡沫,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如何解决高房价问题,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如何推动下一步的改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如何避免主权债务危机,如何避免二次探底,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中国崛起时代,“中国与世界”之间,如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如何懈决人民币升值问题,如何进行海外投资,如何解决即将到来的中欧、中美经济;中突,如何与全球经济互动,如何让自己的崛起之路更加顺畅——这一系列问题,作者都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互见……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热门推荐
  • 信不信我是剑圣

    信不信我是剑圣

    一个穷小子,经过各种奇遇与努力走向剑圣巅峰!
  •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男主李凤年是生于21世纪的一个普通的演艺圈经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唐朝,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当时最著名的李龟年三兄弟的经纪人,把自己变成了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 庄子通

    庄子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临鲲

    临鲲

    万年之前,天璇界遭遇灭世劫难,上古巨妖分分陨落,此后妖族式微,人族开始兴起。与此同时,十世镜开启,混沌灵宝纷纷现世,玄机榜出,上古残境散落各处,各族相争,但求大道生机。这是一个无比绚烂繁荣的修仙时代。
  • 新中国往事:文苑杂忆

    新中国往事:文苑杂忆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印象》、《吴冠中:风筝不断线》等20余篇文章,回忆了季羡林、吴冠中、启功等文学艺术大师的艺术人生以及他们多彩的人格魅力。
  • 神探世子妃

    神探世子妃

    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无虐,女强悬疑,男子忠犬型某女:“来,请你吃个包子。”“呕~~~~~居然是人肉叉烧。”某女:“今日的诗会真的是办的不错呀。”“阿~~~~”一声尖叫,扯出了蛊毒案。一条条白色蠕动的幼虫,正在啃咬尸体,要不要来个烤肉虫?这是个问题。某女:“那么多人,有热闹看。”四肢尽数被砍断,人彘案喜欢吗?重口味哦。。。最喜欢边吃边看,真够下饭,要一起吗?小剧场:某女认真的凝视面前的男子:“你究竟喜欢我什么?难道,是喜欢我够重口味?”某世子:“。。。。”某女:“世子,你的节操掉了,要不要我帮你捡起来。”某世子:“丑拒。”本来想一本正经的写个正剧,无奈作者脑洞大,真真是一言难尽。
  • 杜黄皮

    杜黄皮

    媚媚猫在《杜黄皮》的创作中,展示出其独特的人物和情节的驾驭能力。她冲破“武侠”的陈规,打造出一个男女皆爱、独一无二的“杜黄皮”,既带有武侠小说必不可少的侠义、情仇,更彰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这两者在“杜黄皮”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故事中的“十兄弟”性格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在杜黄皮的带领下,共同谱写了一曲凄美的江湖之歌。
  •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本书选收他近三十年间美术历史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关20世纪中国画发展、西方绘画的引进、油画的本土化、画家的历史命运与历史评价等文章,具有突出的个性色彩,曾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将画家的艺术活动置于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观察,是作者思考的特点。对绘画作品不作纯理论分析,而是与艺术家社会生活和思想境界相联系;对当前艺术潮流与风格观念的评说,总是与中西文化艺术的整体历史相映照。这种个人情感和历史余晖的相互渗透,使他有关现代中国美术的思考有别于一般专业理论著述。
  • 报告!我家宿主拽炸天!

    报告!我家宿主拽炸天!

    她只是吃饱了撑的到主神殿转了一圈,却不想被人陷害打破了琉璃盏,主神惩罚她穿梭到个个位面收回罪恶灵魂。某女表示,这些都不是事。1v1女主假不正经,男主假正经。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作者玻璃心。片段一:“小恶恶,有没有想我啊?”某女嘴角勾起大大的弧度。罪恶灵魂一阵毛骨悚然。去你吖的,谁想你了,估计是想死了吧。片段二:系统:“宿主,请不要崩人设!”((( ̄へ ̄井)某男:我就崩人设,你电我啊!╮(╯▽╰)╭系统:“……”宿主飘了,居然不怕电了,在电一下试试,看能不能把宿主电回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