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6700000009

第9章 三十而立(2)

说到这个事,我心里一凉。也许他不是这个意思,是我多心。我和许由三十年的交情,从来都是我出主意他干。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干尽了偷鸡摸狗的勾当,没捅过大漏子。千不该万不该,“文化革命”里我叫他和我一块到没人的实验室里造炸药玩,惹出一场大祸来。现在许由的脸比得过十次天花还要麻,都是我弄出来的。

他的脸里崩进了好几根试管,现在有时洗脸时还会把手割破,这全怪我在实验台上挥了一根雷管。没人乐意和大麻壳结婚,所以他找不着老婆。我们俩从来没谈过那场事故的原因,不过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我对他说:

“你用不着拿话刺我!”

“王二,我刺你什么了?”

“是我把你炸伤的!我记着呢!”

“王二,你他妈的吃枪药了,你这叫狗眼看人低。嘿!在校长那儿吃了屁,拿我出气。我不理你,你自己想想吧!”

他气冲冲走开了。

和许由吵过之后,我心里乱纷纷的。这是我第一次和许由吵架,这说明我很不正常。我听说有些人出国黄了,或者评不上讲师就撒癔症,骂孩子打老婆搅得鸡犬不宁。难道我也委琐如斯?这倒是件新闻。

我在实验室里踱步,忽然觉得生活很无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种酷刑:把人用湿牛皮裹起来,放在阳光下曝晒。等牛皮干硬收缩,就把人箍得乌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紧起来。这张牛皮就是生活的规律:上班下班,吃饭排粪,连做爱也是其中的一环,一切按照时间表进行,躺在牛皮里还有一点小小的奢望:出国,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灭,就撒起癔症。真他妈的扯淡!真他妈的扯淡得很!

不知不觉我在实验室的高脚凳上坐下来,双手支着下巴,透过试管架,看那块黑板。黑板上画了些煤球。我画煤球干什么!想了半天才想起是我画的酵母。有些委琐的念头,鬼鬼祟祟从心底冒出来。比方说我出国占矿院的名额,学校干嘛卡我?还有我是个怎样的人干你们?事等等。后来又想:我何必想这些屁事。这根本不该是我的事情。

我看着那试管架,那些试管挺然翘然,引起我的沉思。培养基的气味发臭,叫我闻到南国沼泽的气味,生命的气味也如是。新生的味道与腐烂的味道相混,加上水的气味。南方的太阳又白又亮,在天顶膨胀,平原上草木葱茏,水边的草根下沁出一片片油膜。这是一个梦,一个故事,要慢慢参透。

从前有一伙人,从帝都流放到南方荒蛮之地。有一天,其中一位理学大师,要找个地方洗一洗,没找到河边,倒陷进一个臭水塘里来了。他急忙把衣服的下摆撩起。乌黑的淤泥印在雪白的大腿上。太阳晒得他发晕,还有刺鼻的草木气味。四下空无一人,忽然他那话儿无端勃起,来得十分强烈,这叫他惊恐万分。他解开衣服,只见那家伙红得像熟透的大虾,摸上去烫手,没法解释为什么,他也没想到女人。水汽蒸蒸,这里有一个原始的欲望,早在男女之先。忽然一阵笑声打破了大师的惶惑──一对土人男女骑在壮硕的水牛上经过。人家赤身裸体,搂在一起,看大师的窘状。

有人对我说话,抬头一看,是个毛头小子,戴着红校徽,大概是刚留校的,我不认识他。他好像在说一楼下水道堵了,叫我去看下,这倒奇了,“你去找总务长,找我干什么?”

“师傅,总务处下班了。麻烦你看一下,反正你闲着。”

“真的吗!我闲着,你很忙是吗?”

“不是这回事,我是教师,你是锅炉房的。”

“谁是锅炉房的?喂喂,下水道堵了,干你什么事!”

“学校卫生,人人有责嘛。你们锅炉房不能不负责任!”

“×你妈:你才是锅炉房!你给我滚出去!”

骂走这家伙,我才想起为什么人家说我是锅炉房的。这是因为我常在锅炉房里待着。而且我的衣着举止的确也不像个教师。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我才出不了国。这没什么。我原本是个管工,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要不是他说我“闲着”,我也可能去跟他捅下水道,你怎么能对一个工人说“反正你闲着”?

太阳从西窗照进来,到下班的时候了,我还不想走。愤懑在心里淤积起来,想找个人说一说。许由进来,问我在不在学校吃饭。许由真是个好朋友,我想和他说说我的苦闷。但是他不会懂,他也没耐心听。

我想起拉封丹的一个寓言:有两个朋友住在一个城里,其中一个深夜去找另一个。那人连忙爬起来,披上铠甲,右手执剑,左手执钱袋,叫他的朋友进来说:“朋友,你深夜来访,必有重大的原因。如果你欠了债,这儿有钱。如果你遭人侮辱,我立刻去为你报仇。如果你是清夜无聊,这儿有美丽的女奴供你排遣。”

许由就是这样的朋友,但是现在他对我没用处。我心里的一片沉闷,只能向一个女人诉说,真想不出她是谁。

我骑上车出了校门,可是不想回家,在街上乱逛。我老婆见我烦闷时,只会对我喋喋不休,叫我烦上加烦。我心里一股苦味,这是我的本色。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我看到天蓝得像染过一样。薄暮时分,有一个人从小路上走来,走得飞快,踢土扬尘的姿势多熟悉呀!我追上去在她肩上一拍,她一看是我,就欢呼起来:“是他妈的你!是他妈的你!”这是我插队时的女友小转铃。

我们迎着风走回去,我给她念了刚刚想到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

而阴茎倒挂下来。

虽然她身上没有什么可以倒挂下来,但是她说可以想象。小转铃真是个难得的朋友,她什么都能想象。

我应该回劲松去,可是转到右安门外去了,小转铃就住在附近。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走到这儿来,我绝没有找她的意思,可是偏偏碰上了。

她穿浅黄色的上衣,红裙子,在路边上站着,嘴唇直哆嗦,一副要哭的样子,看样子早就看见我了。我赶紧从车上下来。打个招呼说:

“铃子,你好吗?”

她说:“王二,你他妈的……”然后就哭了,我觉得这件事不妙──我们俩最好永远别见面。

小转铃叫我陪她去吃饭。走进新开的得月楼,一看菜单,我差点骂出口来:像这种没名的馆子竟敢这么要钱,简直是不要脸。这个东我做不起,可要她请我又不好意思。过去我可以说:铃子,我有二十块钱。你有多少钱!现在不成了。我是别人的丈夫,她是别人的妻子。所以我支支吾吾,东张西望,小转铃见我这个洋子,先是撅嘴,后来就火了。

“王二,你要是急着回家,就滚!要是你我还有在一块吃饭的交情,就好好坐着。别像狗把心叼走了一样。”

“你这是怎么了,我在想,这年头吃馆子多少钱,等付账时闹个大红脸就不好了。”

“这用你说吗!我要是没钱,早开口了!王二,你真叫我伤心,你一定被你那个二妞子管得不善!”

“你别这么说。我就不会说这种话。”

小转铃的脸红了。她说:“我就是想说这个。好吧,不谈这种话,你好吗?最近还写东西吗?”

我说顾不上了。近来忙着造炸药。她听了直撇嘴。正说着,服务员来叫点菜。她像怄气一样点了很多。我不习惯在桌面上剩东西,所以她可能是要撑死我。

十年前,我常和小转铃去喝酒。我喝过酒以后,总是很难受,但每次都是我要喝。而小转铃体质特异,喝白酒如饮凉水,喝多少也没反应。天生一个酒漏。夏天在沙河镇上,我们喝了一种青梅酒,这东西喝起来味道尚可,事后却头疼得像是脑浆子都从耳朵眼里流出来。酒馆里只有一种下酒菜,乃是猪脑子。铃子说看着都恶心。我还是要了一盘,尝了一口,腥得要命。她不敢看那个东西,把它推到桌角,我们找个题目开始讨论。

所谓讨论,无非是没事扯淡罢了。那天谈的是历史哲学。据说克莉奥佩屈拉的鼻子决定了罗马帝国的兴衰,由此类推,一切巨大的后果莫不为细小的前因所注定。而且早在亿万斯年之前,甚至在创世之初,就有一个最微小的机缘,决定了今日今时,有一个王二和小转铃,决定了他们在此喝酒,还决定了下酒菜是猪脑子,小转铃不肯吃。你也可以说这是规律使然,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小转铃说,倘若真的如此,她简直不想活了。为了证明此说不成立,她硬着头皮吃了一口猪脑子。这东西一进了嘴,她就要吐,我也劝她把它吐了,可是她硬把它吞了下去,眼见它像只活青蛙,一跳一跳进了她的胃。小转铃就是这么倔!

小转铃对什么都认真,而我总是半真不假。坐在她面前,我不无内疚之感,抓起啤酒瓶往肚子里灌,脸立刻就红了。

铃子说:“王二,我今天难得高兴。请你把着点量,别灌到烂醉如泥。记得吗?那次在沙河镇上,你出了大洋相!”

那天晚上我出的什么洋相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她把我扛回去的,很难想象她能扛得起我。但她还是硬要扛,好像也没什么扛不动的东西。我站起来到柜台上买了一瓶白兰地。回来后铃子问我要干什么。我说我今晚上不想回家,想和她上公园里坐一宿,这瓶酒到后半夜就用得着了。小转铃大喜:

“王二,你要让我高兴,总能想出办法。不必去公园,上我家去,近得很。”

“不好吧?你丈夫准和我打起来。”

“我早离婚了。”

“为什么?”

“不为什么!”

我说离婚可不容易,尤其是通过法院判离,她说可不是?她们报社就派了一位副主编来做工作,叫她别离婚。“假正经!完全是假正经!”

“你怎么和他说?”

“我说,有的人配操我的×,有的人就不配!老先生当场晕倒,以后再没人找茬!”

“你别故做惊人之语啦,没这话吧。”

“我说过!我什么时候对你说过假话?我可不像你,说句真话就脸红。你的论文还在我这儿呢!我常看,获益极多!”

提起那篇论文,我的心往下一沉,好似万丈高楼一脚蹬空。我早已忘了除了爆炸物化学和微生物,好多年前还写过一篇哲学论文。这种事怎么会忘记?我有点怀疑自己是存心忘记的,这是件很奇怪的事。

我在知青点最后一个冬天,别人都回城去了,男生宿舍里只有我一个。我叫铃子搬过来,我们俩形同夫妇。我从城里搬来很多书,看到那么多漂亮的书堆在炕上,真叫人心花怒放!

那一年城里中国书店开了一家机关服务部,供应外文旧书。我拿了我妈搞来的介绍信和我爸爸的钱混进去,发现里面应有尽有。有好多过去的书全在扉页上题了字、盖了印章。其中很多人已经死了,还有好多人不知去向。站在高高的书架下面。我觉得自己像盗墓贼一样。我记得有几千本书上盖着“志摩藏书”的字样──曾几何时,有过很多徐志摩那样的人,在荒漠上用这些书筑起孤城。如今城已破,人已亡,真叫人有不胜唏嘘之情!

我在知青点看了一冬天的书。躺在热炕上,看到头疼时,就看看窗玻璃上的冰花。这时小转铃就凑上来说;王二,讲讲呀!她翻着字典慢慢看,一天也看不了几页。

我从小受家传的二手洋奴教育,英文相当不赖,所以能有阅读的乐趣,但是我只颠三倒四乱讲几句,又埋头读书。天黑以后,像狗一样趴在炕上,煤油灯炙黄了头发。到头皮发紧,眼皮发沉时,我才说;“铃子,咱们得睡了。”但是自己还在看书,影影绰绰觉得小转铃在身边忙碌,收拾东西,还从我身上剥衣服。最后她吹熄了灯,我才发觉自己精赤条条躺在被窝里。

我在黑暗里给小转铃讲自己刚看的书,因为兴奋和疲惫,虚火上升。小转铃对我做了必要的措施,嘴里还催促着:“讲。后来呢?”

等到开始干时她不说话了,刚刚结束,她又说:“后来呢?”

这真叫岂有此理!我说:“喂,你这么讲像话吗?”

“对不起,对不起,可是后来呢?”

“后来还没看到。我还得点起灯来再看!”

“你别看了!你现在虚得很,我能觉出来,好好睡一觉吧。”

有一天晚上我总是睡不着,想到笛卡尔的著名思辨“我思,故我在”。我不诧异笛卡尔能想出东西来,我只奇怪自己为什么不是笛卡尔。我好像缺少点什么,这么一想思绪不宁。我爬起来,抽了两支烟,又点起煤油灯,以笛卡尔等辈曾达到的境界来看,我们不但是思维混乱,而且有一种精神病。

小转铃醒来,问我要干什么,我说要做笛卡尔式的思辨。这一番推论不知推出个什么来。她大喜,说;“王二。推!快推!”以后就有了那篇论文。

我不乐意想到自己写下的东西,就对小转铃说:“铃子,我们有过好时光!那一冬读书的日子,以后还会有吗?”

她放下酒杯说;“看书没有看你的论文带劲。”

又提到那篇论文!这就如澡堂里一池热水,真不想跳下去。我不得不想起来,我那篇论文是这么开头的:假若笛卡尔是王二,他不会思辨。假若堂吉诃德是王二,他不会与风车搏斗。王二就算到了罗得岛,也不会跳跃。因为王二不存在。不但王二不存在,大多数的人也不存在,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

发了这个怪论以后,我又试图加以证明。如果说王二存在,那么他一定不能不存在。但是王二所在的世界里没有这种明晰性,故此他难以存在。有如下例子为证:

同类推荐
  • 再来一杯

    再来一杯

    经过大门时,我绊了一跤,客厅里的地板像老朋友一样朝我冲了过来,迫不及待地迎接我的到来。为什么呢?在此之前,我已经在这个鬼地方住了差不多六个月。电话铃响了起来。我慢腾腾地走进办公室,一把将电话线拽了过来,将听筒贴近脑门,心里不由得诅咒起来。“是翁尼吗?”我一下子清醒过来,还差一点骂出声。我摸索着听筒,把它拉到了耳边。“埃莉娜,是你吗?”我气喘吁吁地问。此时此刻,那女人的声音就从我的嘴边传来。我几乎把听筒倒了过来,重复着那句问话。
  • 公道大王

    公道大王

    民国初年,豫陕交界的山区,啼饥号寒的客家人中,突然树起一面“樊”字大旗。一支农民武装,如烈火冲天,照亮了班鸠城一带,给军阀、土匪以沉重打击。这支武装队伍的带头人是个农民,他被孙中山封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人称“公道大王”。他的传奇经历,至今被人们视为一个神奇的梦,一个历史的谜……一九一三年在河南金斗——陕西洛川一带,“客户”们忍着恐慌与饥饿,怀着侥幸与担忧,从冰窟跳到冷窟,依然啼饥号寒,受冤蒙辱,在这冰冷与黑暗的世界里抖索,挣扎……
  • 碧血丹心之南宋

    碧血丹心之南宋

    本书是一部沉郁苍凉、慷慨悲壮的小说,呈现了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南宋在江山易主,朝廷更迭的特殊历史时期,南宋人民在亲历亡国之痛后,心灵遭受难以医治的创伤。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了不同阶层人物纵横交错的关系及曲折起伏的爱恨情仇。从而揭示了人类对变化无常的人世盛衰和宗社沉沦面前的惶惑及深永哀伤,渴望把握必然的强烈意愿。本书通过描写南宋末期“崖山大海战”,对海战的因由、经过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并有意识地穿插了几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使人们为之慨叹不已。
  • 黑家洼

    黑家洼

    正月十五还没到,黑丁香就急迫地打电话给师母白茉莉,约白茉莉同去陕北绥德县,寻觅一个吕布型的男子。黑丁香是报社知名记者,年方四十,却一直未婚,成了所谓的“剩女”。一位气质高雅谈吐斯文身材丰腴的美人,事业成功,追求者众,却成为“剩女”队伍中的“齐天大剩”,令周围很多人颇为不解。白茉莉深知黑丁香不婚的苦衷,这是两个女人用岁月与友情缔结的共同秘密。白茉莉知道,她与黑丁香此行,是一场寻觅优良精种的运动。
  • 劫后启示录:耀斑之难

    劫后启示录:耀斑之难

    一场大规模太阳耀斑爆发摧毁了全球的基础设施,并致使数十亿人丧命。而当死里逃生的人们努力适应这场巨变时,他们发现身边的一些同类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瑞秋·惠勒所在的城市里,残暴的“耀斑丧尸”在街头游荡、进行杀戮、摧毁着人类文明的一切。她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只能寄希望于隐居深山的坚信圣经传说的祖父,为了能在末日审判中活命设计出了一套逃生设施。对所有幸存者来而言,危险的不仅仅是“耀斑丧尸”,军队士兵组成的流氓团伙还想趁机在文明的废墟上作威作福。逃亡途中,瑞秋发现了一个十岁男孩,还遇到了另一拨幸存者……与此同时,“耀斑丧尸”在不断摧毁一切的同时,身体也在经历一系列的进化,一切都令人匪夷所思……
热门推荐
  • 精灵之手中握有修改器

    精灵之手中握有修改器

    “这只请假王攻击个体值是0?!那怎么行!改了,改成100!!!特性是懒惰?改了,改成大力士!!!”“你以为我想成为冠军吗?我如果不干出一番成绩的话,就只能灰溜溜地回家继承千顷良田和那几座山头!”——神奇宝贝大师、宠物小精灵训练家强者铁树满含热泪地向众人哭诉道。
  • 致闪耀的她

    致闪耀的她

    莓多著的《致闪耀的她》讲述了:“八卦之王”约瑟夫居然也有软肋,“温斐丽”三个字简直是他人生中的噩梦!这个有着奇特大脑和强大好奇心的大小姐,让所有人都对她闻风丧胆!可是,这个奇异少女偏偏对约瑟夫“情有独钟”!为了摆脱温斐丽的纠缠,约瑟夫开启了地狱式的培训!就在培训初见成效之时,却有人挖出了约瑟夫此生最想隐藏的秘密——屁股上的编号!约瑟夫“八卦之王”的宝座马上就要坐不稳了,他会怎么面对这个窘迫的境地呢?而这个耻辱的编号究竟代表什么意思?他和温斐丽又有着怎样的纠葛?一场喧嚣爆笑、鸡犬不宁的闹剧就要开演了!
  • 重生之通天之路

    重生之通天之路

    重生归来,是命运的轮回,还是新的开始?重生,让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重生的吴昊,他命运将会踏向何方?
  • 生活化修仙

    生活化修仙

    末法时代,灵气复苏。楚默一朝穿越,赶上复苏热潮,在这精彩纷呈的仙侠世界中,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普通人!“所以说,生活就像是一根看不见的棒槌,如果你无法反抗它,就只能躺着被捅。”【叮,生活化修仙系统已激活,请宿主谨记以下几点】1:本系统自由度极高,为开放型探索模式。2:本系统将主动肩挑升级重任,宿主只需安心享受生活即可。3:由于宿主的六月人生总结令本系统不满,故而推翻第二条……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1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1中篇小说卷)

    本书内容包括:铁凝秀色、刘庆邦鞋、红柯美丽奴羊、王安忆从黑夜出发、江曾祺三列马、邓一光狼行成双、洪峰戒指、徐小斌若木、鲁羊在北京奔跑、孙方友打工妹菊、贾平凹梅花、刘玉堂一头六四年的猪等。
  • 兽之家

    兽之家

    在昌彦面前摆满了料理盘。由于每一盘都只是动过几下筷子,所以服务生们似也没瓣法端走。但,紧接着却又是新的一盘料理上桌了。他小心避开周遭人们的眼光,向服务生使了使眼色,低声要求服务生端走全部餐盘。坐在邻座的妻子眼睛发亮,说:“是烤肉呢!”并肩坐在妻子对面的双胞胎女儿们则齐声叫着:“哇,是肉呢!”可能是新郎那边的亲戚吧!坐在隔壁圆桌的客人们皆面带微笑,望着双胞胎女儿。
  • 小游击队员:王愿坚经典作品集

    小游击队员:王愿坚经典作品集

    本书是王愿坚先生的作品集,收录文章均为其经典之作,包括《珍贵的纪念品》《党费》《小游击队员》等。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生活的艰辛,反映了他们对于光明的渴望,赞扬了他们机智、勇敢、乐观的精神。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将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全书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令人回味无穷。
  • 历尽诸天不得道

    历尽诸天不得道

    拥有最逆天的能力,最锋利的武器,最神奇的帮手,杨舒柳可以成为世界最强、永恒之神,参悟大道,但他并不稀罕。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把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子追到手!
  • 双面千金

    双面千金

    如果悲戚的命运刚从一开始便已注定,那徐清茉宁愿一切都未曾有过,那就不至于毁了顾家,杀了最疼爱她的哥哥,最后落了个锒铛入狱的结局吧?一切都是孽缘,从遇到他的那一刻开始,她便注定要背负他的错,替他入狱受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小说中极为奇特的一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固有的对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组成。纳博科夫虚构了一名教授兼诗人谢德,以及他的同事兼邻居金波特,诗人死后留下了一首自传性质的长诗,而邻居则为此诗写了前言和评注、索引。长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评注却非常冗长繁琐。主体长诗讲的是诗人的一生,他死去的女儿、他对人生、爱情、死亡、真实与虚幻的理解等。而邻居通过长长的评注,将诗的含义解读为一名来自虚构国度赞巴拉的末代国王的故事。作为一个前卫性的探索作家,纳博科夫一直在寻找独创的小说形式。这种以评注为主体的互文结构,反映了纳博科夫的一个观点:“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