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400000006

第6章 破译神奇的科学发现(6)

太阳星云起先是非常疏散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大的物质吸引小的物质,最后在中间形成了太阳,周围形成行星。在行星演化的漫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心天体——太阳热力和引力的影响,气物质,冰物质和土物质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它因距太阳远近不同而不同。地球离开太阳较近,所以它主要由土物质组成,也有少量的冰物质和气物质参与。其中参与组成的冰物质就成了地球上水的来源。

自身演化

地球的水是由于地球自身演化而不断地释放。例如在火山活动区和火山喷发时,都有大量的气体喷出,其中水蒸气占75%以上。还有,地下深处的岩浆中,也含有水分,而且深度越大,含水越多。除此以外,和地球同宗同祖的陨石,里面也含有0.5%~5%的细微水分。由此可以证明,在由土物质组成的地球中参与了一定数量的水。

然而,随着人们对火山研究的深入,有人发现,火山活动时释放的水,并不是新生的水,而是渗入地下的雨水。科学家是通过测定这些水的同位素以后才认识到这一点的。因此这种有根有据的说法无疑对。地球之水与生俱来。的假说来说是一种挑战。

从宇宙中来

为了寻求地球之水的渊源,有人把眼光投向了宇宙。他们说,地球之水的主要来源是在地球形成之后,从宇宙中添加进来的。

1961年,有一位叫托维利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假说。

他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

太阳风顾名思义就是由太阳刮起的风。当然这种风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叫做带电质子流。太阳风的平均速度达每秒450千米,比地球上的风速高万倍以上呢!当太阳风向近地空间吹来时,绝大部分带电粒子流被地磁层阻挡在外,少量闯进来的高能粒子马上被地磁场捕获,并囚禁在高空的特定区域内。

托维利认为,太阳风为地球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那就是为地球送来了水。经过托维利计算,从地球形成到今天,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的氢总量达1.70x1023克。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x1024克的水。这个数字与现在地球上水体的总量145亿亿吨十分接近。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氢和氘含量之比为6700:1,这与太阳表面的氢氘比也十分接近。因此,他认为地球之水是太阳风的杰作。

但是,反对这种意见的人提出了质疑:水虽有可能来自太空,却也在不断地向太空散佚。这是因为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子会在阳光的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分解,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由于很轻,极容易摆脱地球的束缚,飞向星际空间。据计算,它的逃逸数量与进入地球的数量大致相等。因此,他们认为,如果地球之水光靠太空供给,而自身没有来源的话,地球不可能维持现有的水量。

坠落地球的冰陨石

地球上每天都在接纳天外来客——陨石。这些来自太空的不速之客大部分是石陨石和铁陨石,但也有一些是冰陨石。不久前,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提出一个论点。

原来,弗兰克在研究人造卫星发回的图像时,对1981~1986年以来的数千张地球大气紫外辐射图产生了兴趣。他发现,在圆盘形的地球图像上总有一些小黑斑。每个小黑斑大约存在2~3分钟。经过多次分析,否定了其他一些可能之后,他认为这些黑斑是由一些看不见的冰块组成的小彗星,撞入地球外层大气后破裂,融化成水蒸气造成的。他还估计,每分钟大约有20颗平均直径为10米的这种冰球坠入地球。若每颗可融化成水100吨,则每年即可使地球增加10亿吨水。地球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历史,这么算来,地球总共可以从这种冰球上获得460亿亿吨水,是现在地球水体总量的三倍以上。即使扣除了地球历年散失掉的水分,和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为矿物和岩石所吸收,以及参与生物体组成的水之外,仍然绰绰有余。

地球之水来自天外冰球的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受到了挑战。

所以对地球之水的来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

人类有自己的年龄,我们生存的地球也是有年龄的。那你知道地球自生成以来,已经度过了多少岁月吗?

对于地球的年龄,人们最先想到了海水。

海水是咸的,其中的盐被设想是从大陆上送去的,现在河流还在不断把大量盐分带进海中。那么我们用每年全世界河流带进海中盐分的数量,去除以海中现有盐分的总量,这不是可以算出积累这样多的盐分已经花了多少年吗?计算的结果表明:大约已有1亿年。这个数字显然还不是地球的真实年龄,因为在海洋出现之前,地球早已经出世了。而且河流带进海中盐分的多少,不会每年一样,海中的盐分还会因海水被风吹到岸上,而有一部分返回大陆。

人们又在海洋里找到了另一种计时器,这就是海洋中的沉积物。随着岁月的增长,沉积物愈来愈厚,而且大量变成了岩石——沉积岩。据估计,每3000~10000年可以造成1米厚的沉积岩。地球上各个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岩,加在一起总共有多厚呢?约有100千米。算起来形成这些沉积岩共用了3亿~10亿年的时间。不过这个数字仍不等于地球的年龄,因为在有沉积作用以前,地球也是早就形成了。

看来需要有一种稳定可靠的天然计时器才能算出地球的年龄。这样的计时器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地球内的放射性元素和它蜕变生成的同位素。

1896年,铀具有天然的放射性被法国的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随后英国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并证实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会蜕变,即自行分裂为另外的原子。例如原子量为238的铀,蜕变的最后结果是产生出氦和原子量为206的铅。这种铅比原子量为207的普通铅重一点,但都在元素周期表上的同一位置,被称为锡的同位素。人们还发现这些放射性元素蜕变的速度不受外界的影响,稳定不变,不过蜕变的速度和产物各不相同:铀—238是45.1亿年变掉一半,这个时间被称为铀—238的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像铀在许多岩石中都有,它蜕变产生的氦是气体,容易散失,铅则留了下来。因此根据一块岩石中含有多少铀及从这些铀分裂出来的铅,就能够算出这块岩石的年龄。现在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是1973年在格陵兰发现的,年龄有38亿年;1983年又在澳大利亚找到几粒年龄有41亿~42亿年的矿物颗粒。这表明距今40亿年前后,地壳已开始形成。

不过在地壳出现以前,地球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因此这个数字还不等于地球的年龄。这该怎么办呢?人们发现,地球中的铅,不止是铀—238分裂而成的,原子量为235的铀和原子量为232的钍也在蜕变,产生出另外两种铅的同位素。而且除了放射性元素蜕变而成的铅,地球上还有一种非放射性来源的铅,它的原子量为204(Pb204),在地球形成之时就已存在。查出了存在于地球的这几种铅今天的比例关系,就能算出比较可靠的地球的年龄。可惜那种非放射性来源的铅由于它的原子重,沉降到以铁,镍为主的核心中去了(分布在上层岩石中的铅,主要是铀和钍变来的:铀和钍的原子更重,但它们的离子半径大,随二氧化硅向上移动,跑到地球的岩石表层中来了)。但是按照地球与太阳系其他天体都来自同一星云的理论,不妨借用铁陨石来推算,它们是太阳系中小天体的碎片,成分接近地球核心的物质组成。

这样计算的结果是地球的年龄约有46亿年。当然这仍不够确切,计算的结果常出入很大,但我们对地球有多大年纪,终究有了接近真实的认识。

地球内部的秘密

飞向太空的宇宙飞船已让我们对太空有所了解,但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内部却知之甚少。苏联有人提出发射地质火箭,向地球内部进军。地质火箭在入地的途中会遇到些什么问题呢?

第一个就是要战胜岩石的阻碍。宇宙火箭飞出地球,需要战胜大气的阻碍,而地质火箭的发射则首先碰到了岩石阻碍问题。岩石组成了地球的硬壳,地壳最厚的部分加喜马拉雅山一带,可以达到七八十千米。当然,科研人员不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发射地质火箭。地壳也有一些较薄的部分(如太平洋北部,薄到不足10千米),可能要选择类似这些较薄的部分进入地球。

但是要突破地壳最薄的部分也不是容易的事,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这里首先要突破的是坚硬致密的岩石。组成地壳表面岩石的密度,要比靠近地面稠密大气的密度大2000多倍。我们知道,大气能给火箭造成强大的阻力,和它发生摩擦,就会造成足以使一般金属熔融的高温。和这样坚固的岩石打交道,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幸而从地面到地心的旅程比宇宙航行要近得多,不过6300多千米;同时不必考虑摆脱地心引力的影响,因而不需要地质火箭也具有宇宙火箭那样快的速度,摩擦的强烈程度可以减轻一些。但是要想较快地突破岩石的阻碍,仍需要有极其强大的动力,而单纯利用机械的方法来穿凿岩石也值得改进。目前已有利用高热喷气流,高频电流等使岩石骤然受到高热而碎裂的方法来向地下钻孔。可以预料,未来的地质火箭一定会利用更多的先进技术破碎岩石,突破这深入地球内部的第一关。

第二就是要抗住强大的压力。宇宙火箭在进入高空后,那里的物质愈来愈稀薄;可是地质火箭在深入地下后,地下的物质却是愈来愈密。在地下所受到的压力也是愈深愈大。

在地心,压强达到3亿多千帕。在地下几千米的地方,压强也常达到10万千帕以上。这种压力和静水压力相似,物质在那里四面受力,而且力的大小比较均匀。在这种强大而均匀的压力下,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本来坚硬的物质,现在也变得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在一定限度内受外力作用改变自己的形状而不致破裂。

可以设想,地质火箭钻进地下以后,在通过这种地带时困难将是很多的,甚至它所钻出的通道会不会因地下强大的压力而收缩以至封闭呢?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在具有可塑性的物质中前进是困难的,地质火箭要是碰上液体而且是灼热的液体呢,困难就更大了。有的人认为,地壳下面有一层处于熔融状态的岩浆,火山喷发就是岩浆活动的表现。从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温度常在1000?以上,而它在从地下到地上的征途中已经散失了不少热。由此可见,在地下深处的岩浆,它的温度比这还要高。

不过,也有人认为,岩浆在地球内部并没有形成连续的一层,而是东一块西一块零散地分布着的。如果真的如此,我们倒可以设法绕过岩浆区域了,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遭遇高温。

地下深处是很热的,在地壳上层,我们实际测得的资料表明,通常深度每增加33米温度要升高10℃;在更深的地方,人们设想温度不会特别高,但也有几千度。

几千度的温度是人类不难战胜的,但是你得想到那里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压力,高温和高压使地心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世界,我们还很难设想地质火箭到了那里会有些什么遭遇。

探空的火箭技术发展神速,太阳系中各个行星均已有空间探测器前去靠近它们观测,探测器还多次降落在月球和火星上。人类登月的梦想也已实现,但入地比上天难,真正能做的还是向地下钻孔。不过,靠地震波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地下情报,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肯定地说,地下只是局部存在岩浆,地幔也主要由岩石构成。

黄金传说

在印加首都库斯科以北3千米,耸立着著名的萨克塞瓦曼城堡。

城堡从上到下有三层围墙,每层墙高18米,长40米,墙壁均用巨大的石块砌成,其中一块长9米,宽5米的巨石,最引人注目。城上有楼堡21个,像威武的卫士,守护着库斯科的北面门户。

在城堡以南几百米外的山坡上的一个火山口中,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使人们震惊。这是一块经过能工巧匠精雕细凿的巨石,大约有四层楼房那么高,雕刻着台阶和斜坡,雕刻着螺旋形的洞眼做饰纹。更使人惊诧的是这块巨石竟然倒放着,台阶从上向下反向延伸。谁能够想象,人类竟然能用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努力,挖出,雕琢,搬运这块巨石,最后又把它倒放在火山口上。

这种超常的力量,超越时代的智慧和超出常理的人工建筑遍布全世界,萨克塞瓦曼的巨石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西班牙人在中美洲立足之后,便不断听到有关“黄金之都”和“翡翠湖”的传说。

据说,在南美洲亚马逊密林深处,有个极其富裕的“黄金之都”,那里的宫廷和神殿,都是用黄金,白银装饰的;那里的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用金线银缕编织的。那里盛产黄金,印加帝国的黄金都来自那里。

每逢节日,他们的首领便全身涂满金粉,当太阳照射时,全身就闪闪发光,犹如天神。随后,在他的臣民们的簇拥下,走到附近的湖里,在湖中把全身的金粉洗掉,百姓们在岸上欢呼雀跃,纷纷往湖中投掷翡翠,黄金,作为向神的贡品。天长地久,这湖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翡翠湖,黄金湖了。

西班牙人将印加贵族抓起来,严刑拷问“黄金之都”的所在,最后得知在安第斯山脉对面的大森林里,叫做玛诺阿国。

同类推荐
  • PRINCE CASPIAN (英文朗读版)

    PRINCE CASPIAN (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跟儿童聊音乐

    跟儿童聊音乐

    《与儿童谈音乐》这本书的目的是对如何让音乐进入孩子们的内心的众多方面中的几点提出建议。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我的弟弟是外星人

    我的弟弟是外星人

    一本写给小学低年级同学看的书,很有趣,富有想象力。这本书里包括三个精彩的故事:分别是,1、我的弟弟是外星人,2、乡下妞妞和城里娃娃,3、亮亮是个鬼精灵,包括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星星、和电视里的孙悟空说话、猴哥从电视上跳了下来、脖子后面的那根毫毛、毫毛变成了魔笔、画出的水果真好吃、孙悟空回电视里了等……每个故事都非常生动,有趣味,都有智慧,更有爱在这里面。
  • 茱莉亚·琼斯日记1:我最糟糕的一天

    茱莉亚·琼斯日记1:我最糟糕的一天

    茱莉亚期盼着今年最激动人心的盛事。倒计数开始时,她的世界充满了新的朋友和惊喜,尤其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孩居然和她同班,并且成了她的好朋友。另外,学校最可爱的男孩也意外地加入了她们的团队,大家一起盼望着计划已久的特殊时刻的到来。但毫无预兆地,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茱莉亚的意料。她们中是不是有人太霸道了?这种霸道是不是冲茱莉亚来的?她会出什么事?她生平最糟糕的一天最后的结局会如何?本书节奏快,悬念强,从头到尾扣人心弦,是适合9—12岁女孩阅读的好书。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再爱你

    穿越时空再爱你

    2014年,井上彩乃逝世,魂魄却穿越到2110年,并进入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里,以雾惠的身份重生,但大脑一片混乱。彩乃由此开始了与雾惠的丈夫——秀同处一室的生活,并对秀渐生好感,但她始终无法忘记自己在2014年的丈夫祐司。同时,肉体的主人雾惠原有的记忆也在慢慢恢复,但这份记忆却让彩乃面临艰难的抉择。两世的记忆牵绊,四人的情感纠葛。灵魂与肉体分离的真相,记忆和道德束缚来搅局,彩乃和秀的爱情,该何去何从?
  • 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来自萨提亚的生命启发

    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来自萨提亚的生命启发

    仿佛宫崎骏动漫里的角色,苏青是自在的艺术家,艾莉是忘了魔法的女孩,两人在某个夜晚相遇,艾莉就此踏上了一段自我蜕变的觉醒之旅。每日奔波在爱情、职场、家庭等不同场景,艾莉期待、失落、开心、愤怒、委屈、无助……在充满生活感的小说情节中,艾莉是你,也是我。作者深具巧思地在苏青与艾莉的对话中渗透进萨提亚模式治疗理论,充满疗愈感与内在探索,也饱含着智慧与顿悟。这个深缓美好的心理故事,仿佛一个温柔贴心的倾听者,又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领你与内在的自我温柔地靠近,探索内心未曾开启的宝藏,发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强大力量。
  • Democracy

    Democ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幻梦与我

    幻梦与我

    多希望自己能永远笑,可现实总是让人难以预料,时儿不悦,时儿不悦!该如何面对这世界呢?或许只有笑吧!
  • 军旅情书(1971)

    军旅情书(1971)

    小伍同志:您好,拉练的日期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本来再想和您好好谈一谈,可由于时间关系,已经不行。就写上几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吧。我们算已见了两次面,第一次较仓促,第二次较仔细地谈了谈。回来后,说也奇怪,脑中总是浮现出您的印象。我想,难道您的形象已深植在我脑海中?好像太快了一点吧!以前曾有人给我介绍过军内的军外的,可条件再好也未能使我动心。但自从那晚(2日)在饭桌上见到您,心中油然产生了一种爱慕。
  • 废墟

    废墟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几部经典的短篇小说。作者善于叙事,对故事的把控力强,让读者能深入其中。作者为青年作家,文字清新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故事生动,广受青少年的喜爱。
  •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围绕贺家湾村民贺瑞阳三次竞选村委会主任的经历,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新生的草根民主在与几千年官场潜规则、宗族、房派、黑恶势力等的斗争中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路程,热情讴歌了时代的进步和一代新人的成长,并揭示了传统力量的强大与制度的痼疾,直言不讳地反映了当前村民自治下村委会与村民、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与乡政府等的复杂关系,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社会和家庭的生动画卷,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反思和追问的广阔空间,对当前正在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 军情七处(第一部):克拉姆斯基案

    军情七处(第一部):克拉姆斯基案

    《克拉姆斯基案:军情七处·第一部》是《军情七处》系列的第一部。2010年英国大选期间,英、美、俄三国的狗仔队相继遇害,引起了军情七处的警觉。凶手正是德米特里·瓦西利·克拉姆斯基,前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一线特工人员,现已退休。随着调查的展开,凶手似乎并非一位职业杀手,他精心策划企图动摇的是西方的民主政治,他的这一举动不仅让英国方面摸不着头脑,连俄罗斯方面也被搅得困惑不已……那么真正的谜底是不是有人认为的俄罗斯政府一心要在世界舞台上称霸?狗仔队的遇害与这场大选是否有任何关联?作者笔下的军情七处是怎样一个情报部门?来自英、美、俄三国的特工又是怎样在伦敦上演这场惊心动魄而又错综复杂的谍战大戏呢?
  • 心理专家的教子秘诀

    心理专家的教子秘诀

    好孩子,统统是好父母教育出来的。教育孩子,父母要先懂孩子!八位国内知名心理专家私人教子实录首度公开,以真实入微的教子体悟、权威专业的心理学视角,与家长零距离分享独家教养秘诀。翻开书,你能收获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普遍问题的解决方案,你更能学到宽松、开明且更有效的教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