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8200000002

第2章 谷类(上)(2)

面吃法也很多,泼茶汤,摊煎饼,包饺子,擀面条,摊炉糕等等都可,不过不及白面力量大,口味还都不错,然如茶汤、煎饼、炉糕等物,则麦子面万不能用,因为它黏性太大,不但口味不香,而且太坚硬,稍凉微干,就算不能吃了。

黏谷

黏谷本即谷之一种,似乎不必另列,但各种谷类差不多都分黏与不黏两种,其性质吃法,与不黏者都有些不同之点,故另列之。按黏谷之米,与小米之形式,可以说是完全相同,但与小米之吃法,可以说是完全两样。用小米所制造者,用它都不能制造,制出来口味也绝对不同。它与黄米(黍子米)之形式显然不同,但吃法则没什么两样,凡黄米所能制的,用它都能制,例如:

整米可以包粽子,蒸切糕,什锦饭,都可以制,且有的比糯米的还好吃,熬粥亦不错。

糁泼茶汤,蒸年糕,熬迷糊、粥末、糊涂等等都可。

面摇元宵,驴打滚,此食品北平最喜吃,用此面加水蒸,不可太软,擀成片,另把黑豆去皮干炒熟,再擀成面,铺于面片之上卷起,再切成段,又名豆面糕,颇可口,北平虽极阔之席面,亦可用此作为点心,但多用黄米面制者,可是用黏小米更好吃。

高粱

这件事情说起来,可以算是历史及文学中一个大笑话。前边所谈之谷,这个谷字在文字中已用了四千年,且已普遍全国,可是绝对没有作小米讲的地方,然而全国都算小米叫做谷。这里所要谈的高粱,全国人民都吃它,且已吃了三四千年,尤其是华北的居民,更离不开它。全国中这样一种重要的民食,可是古来书籍中关于农业及民食的名词,哪一个字指的是它,到现在还没有定论,这岂不是一件大笑话吗?这在不尚考据的民族,还算不了什么,吾国的学者向以考据为重,竟会有此现象,此无他,乃是重文学轻实业的毛病。不要以为此事不关紧要,吾国这些年来诸事落后,其弊病全在这些地方。

程瑶田《九谷考》,以为高粱即是古之稷。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亦曰今之高粱,古之稷也。秦汉以来,误以粱为稷,而高粱遂名木稷。朱骏声说,木稷今之高粱,三代时其种未必入中国,亦谓之蜀黍,又曰蜀秫,其实与粱秫黍稷,均无涉也云云。王念孙为经学大家,程瑶田对于《九谷》尤下过一番苦工夫,所说当然有些道理;朱骏声为《说文》大家,尤其是讲转注、假借的专家,乃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对于谷类的考据,可以说是毫无研究:以后来之名词,骤与经书中的古名词相比拟,未免不伦,他干脆说三代时未必有高粱。此语更离奇,大概他以为蜀黍乃蜀中之黍。其实汉唐以后的文字中,用此蜀字,多当大字解。蜀黍者大黍也,非四川之黍也。这就仿佛说,金陵叫做南京,并非石头城一样:它叫做南京是不错的,但是否即石头城,却与叫做南京毫无关系。据我研究,以稷为高粱,很有道理,尤其与《诗经》“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之诗义相合,诗义是神经不常,故误认黍为稷,此稷当然不应是糜子。因糜与黍是一种,虽老农亦难分辨,则错认者不得谓之神经不常,而与黍样子不同的谷类,如稻麦菽蓏麻等等都有专名,则稷与这几种无干,而又万不能是糜,则只好是高粱了。且《诗经》此章黍字下之注,完全是高粱的情形,或者应该在稷字下,误书于黍字下,也未可知。此不过随便谈谈,并不以为确是如此。然黍字在经书中,是极常见、极普通的字,何以有此误注呢?以上种种的情形,前边已经谈过,此不过补充着又说了一些。

元朝王桢所著的《农书》中云,蜀黍一名高粱,一名木稷,一名狄粱。按元朝人著书,多偏重北方的情形,可是这些名词,除高粱二字外,北方都不风行。蜀黍二字,尚有时单独用之,如高粱秸,通称秫秸。高粱米,通称秫米。高粱粒之蒂,乃曰高粱帽,但多数人称他为蜀秫帽。按此虽写为秫字,大致是由蜀黍两字而来,因黍字太普通,都知它不是高粱,故不愿写耳;然或者应写作秫,亦未可知。

《尔雅·释草》,众秫,疏曰:“众一名秫,谓黏粟也……北人用之酿酒,其茎秆似禾而粗大者是也。”《本草》也说秫,北人呼为黄糯,亦曰黄米。两书都以为可以酿酒,《本草》则直以为是黍。按黍固然是黏的,且可以酿酒,但高粱中也有黏的一种,也可以酿酒,则也不能说秫一定就是黄米。且《释草》注,茎秆似禾而粗大一语,固然不能一定说是高粱,但万不是黍,因为黍绝对不会粗大于禾也;此语惟高粱足以当之。又有人说,凡谷类之黏者,皆名曰秫,然则又何必说它比禾粗而大呢?这当然是有所指,足见古人的解释也未能一致。

高粱乃谷类中最高最粗者,高者丈余,粗可径寸余。苗出后最喜耪,耪的回数越多,则粒实越坚硬而好吃。且耪的回数越多,则包粒之蒂,包得越紧,粒不能自己坠落。耪的回数越少,则蒂越松。农人云,一年不耪,次年之粒实,便有自落者;三年不耪,则粒实完全自落,无一存者。自落之粒,次年自生者,名曰稆生。自古时到现在,都是如此说法。还有一层,耪固然重要,但雨后一伸水根,便不能再耪。因为高粱扎根太远,大致土上一尺余高之节,还可由节处出根,深入地下;此根周围半径,可以到六七寸,乃至一尺余,此时再耪,便要伤根,吃大亏了。

高粱最怕重茬,此田今年种了高粱,明年还种高粱,便名曰重茬。又曰犯重茬,亦曰忌重茬。也应该谈一谈所谓忌重茬者,当然是田中所有该植物应用的材料今年都被吸收去了,明年再种这种,田中的材料当然不够用,则该植物营养不足一定长不好,这也是毫无疑义的。不过有的加用肥料,便可再长,有的虽加肥料,亦不会长好,大致可分三种,略举如下:

一是绝对忌重茬的,如西瓜今年种了之后,十年之内,便不许再种。若第二年便种,连瓜蔓都长不好;六七年后再种,亦可长瓜,但不熟就自落了。

二是不怕重茬的,如棉花、白薯等,农人说越连种越好,就是稍稍用点肥料,也所费不多,不加亦可。再如麦子,倘一年种一次,其中不种别的,则连肥料都不必用。又如稻子,每年可种两三次;固然需用肥料,但其它的谷类虽有肥料亦不能如此种法。

三是中性者,误种犯了重茬,虽不至全无收获,但也一定歉收,如高粱、谷子等,都是这种。高粱则多生黑丹,北平曰乌丹,即是穗不结实而变成内黑外白小槌状之菌,收获当然减少矣。这种菌颇可食,嫩时生吃颇甜,儿时最喜食之,稍老便可炒食。不过北方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就是此菌乃是公共之物,无论谁家田中有此,则大家都可采摘。采此名曰打黑丹,都在含苞时摘之,该苞是菌是穗,农人都分很清,不过也有误摘之时。田地已经受伤,若再误摘实穗,则更不幸中之不幸矣,然不能禁止,习惯然也。有因重茬生菌,也有因雨水空气关系而生菌,所以有时一洼地之高粱都有菌。种高粱还有一种其它庄稼没有的情形,就是高粱既秀,谷粒已红之时,有擘叶子的规矩,此亦如同黑丹,须任人来擘,不分尔我。据老农云,叶太多不通空气,倒是应该擘去几叶,以便通风,不过应该擘中腰之叶,上边近穗之四五叶则不许擘,因为擘去则粒实便灌不好。可是擘叶之人,多不甚注意,随便擘去,本株便要吃亏。每年在乡间,这是一种极大的事情,地主乐意晚擘,以免受伤;所有农人之无高粱者,则乐意早擘,因为叶太老,牲畜不吃,便成无用之物。每年各村庄都有禁擘及开禁的日期,这个名词就叫禁叶子,开叶子,倘有不遵擅擘者,则可由会中抓来惩罚,可也往往因此闹出斗殴或人命来。以上这些情形,只吾乡方圆几百里地有之,大致是柴草缺乏之处始有此,若山海关左右以及东北,所有高粱叶都是在田中烧去,因其无用也,则万不会有这样的情形了。此事也是研究农业者应该知道的,高粱叶若嫩时擘下晾干,乃是牲畜极好的饲料,牛羊等反嚼之兽,尤为欢迎。牛最爱吃的当然是豆饼,吾乡一带叫做麻趁,乡间有一句极流行的歇后语曰:

隔着麻趁偷叶子吃——混牛

意思是牛固然爱吃叶子,但麻趁更好吃,然此足可形容牛之爱吃叶子了。请想,不必远说,就吾乡几百里地之内,若擘叶子,则可以出产多少饲料;倘若不擘,则所有叶子,可以算是一点用也没有,因为叶干又薄,一着火立刻就燃完,是想做燃料亦无用也,所以说研究农业者应该知道。

高粱秸秆,用项极多,可以算是工艺品,其穗不轧而摔,把粒实摔掉,原穗无伤,用以捆为笤帚、炊帚等物,乡间极为普通。北平炊帚则用马兰根捆之。秆之尖上一节,名曰莛秆,或曰箭秆,用以做各种盒匣,又结实又美观,北平花儿市卖花所用之匣子,尽是此物所制。秸秆细者则用以扎顶隔。北方屋室多用纸糊,顶上承尘,则用秫秸扎成糊以纸,亦可用几十年。粗者用项更多,最普通是打箔,这种箔在农场中是离不开的,遮阳,避雨,架在板凳上晾物尤佳,因下边可通风也。悬于檐下窗前,亦可遮阳避雨。最简单者为夹篱笆,虽然简单,而几乎家家用之。劈刮成笢,用项更大,华北蒸馒头盖锅之排子,都是用此扎干草而成。用以织席者也很多,虽不及苇席好,但另有它的用途。总之高粱秸秆(又名秫秸)做工艺品的地方极多,最末才当做燃料,然也是民间离不开的。

全中国种高粱最多的地方,大概以山海关内外及东北各省为第一。因为这些地方,都宜于高粱,农家有一句谚语曰,“经旱经涝不怕冻”或“担旱担涝不怕冷”。因为高粱扎到地下很深,偶旱一个时期,于它没什么大损失,自然太久了是不成的,所以说经旱。高粱秆之皮有竹性,玻璃料很多,秸秆长成之后,或秀穗结实之后,有一尺明水,浸十天半月,还不至受大伤,若几寸水泡几天,那是毫无关系的,其它谷类均无此能力。华北的气候,往往骤冷,尤其是近山一带,还不到冷时,忽然来一次西北风,这个名词叫做山风,便将谷类冻伤,惟高粱则不十分怕。而且这种风过去之后,还要回暖,有的谷类不能接续生长及灌足粒实,惟玉米太弱,不能再长,而高粱则虽把叶冻伤,而粒实仍可灌足,所以说不怕冻。有这三种长处,所以东北一带最爱种,年产也非常之多。在前清时代,每遇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荒年,则全靠东北高粱为生活。最初稍带着种些黄豆,因黄豆可销国外,后便逐渐发达。到日本占据东北后,因黄豆可换外汇,遂极力提倡,于是高粱便减少了许多。此以往之情形也。

因为全国人吃高粱,已有四千年之历史,种的区域也极广,由于土脉气候的关系,变化极大,所以种类极多,于是粒实的吃法,秸秆的用法,也就有了分别,兹大略谈谈如下。

长莛穗这种尖上长穗之一节极长,最长者可到三尺,为工艺品之最贵重者;粒实亦好吃,秸秆亦长。

白高粱这种米最好吃,秸秆每节长约一尺四五寸,亦占工艺品中最要地位。因节长节处不易折,故各种工艺皆乐用之,如砌排子则非此不可。

棒槌穗这种粒实较细,穗如棒槌形,所有穗之码,互抱得相当紧,用做笤帚、炊帚,非此不可。因有这种需要,所以多乐种之。

披头驴儿这种穗之各码,都往外披散下垂故名。农夫云,这种秸秆虽无特别用处,但粒实好吃。

锦州白这种是由锦州传到各处。米好吃,秸秆亦条直,用项极大,六七十年以来,各处多乐种之。如果粒实灌得足,则碾出米来,几乎等于台湾之在来米,形式、颜色、口味,都差不了多少。

锦州红情形与锦州白差不了许多,粒实稍坚硬,口味不及锦州白,据云产量较多,所以人多乐种。

疙疸穗身量较短,肥料较少之地乐种之。且种可少密,亦不少见粮食。

竹叶青粒实发白,身量亦短小,然有一种较大。亦名曰竹竿青。

叶儿七此乃晚高粱之一种,收了麦子然后才种,生七个叶便秀穗,熟得最快。麦收后倘落雨稍晚,则多种此,因它种需时较长,恐怕天寒较早则粒实灌不足,不但歉收且亦不好吃。此则需时较短,不易受凉。然如雨水调和,则都不种此,因为身短穗小,得粮食较少。

黑老婆翻白眼这种粒实是白色,而蒂帽是黑色故名。据说米很坚硬可口。

矮脚高粱不知其真正名词,听到农人这样叫法。这种从前在乡间未见过,民国后始见到,不知是中国研究改良之种,或系由国外传来。口味如何,尚未知清。

高粱,小米,在玉米未兴开之时,乃是华北的两种基本食品,几乎是一日不能缺。玉米畅行以后,小米吃得少多了,可是高粱则少不了。大众的理想,说玉米性宽肠,吃了不经时候,不久就饿,高粱则否。再者大众以为它颜色红,以为它能养血,妇人女子尤其爱吃。例如有玉米面窝窝头、高粱面饼两种,则男子一定吃窝窝头,女子一定吃高粱面饼。华北多是如此,吃法也分四种。

同类推荐
  • 小说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

    本书是英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所著的小说艺术赏析,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欣赏小说这门艺术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学术理论的入门书,和写作技巧的指南。本书分为五十个篇章,从五十个方面,对小说艺术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每篇引用一到两个小说片断,在对文本作细读分析的基础上,展示了小说技巧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小说中的开场白,细腻的人物刻画手法,也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小说特有的意识流、元小说等理论。书中的大多章节曾在《星期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作为专栏文章登载,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英语小说史上古典和现当代的每一位大作家,如菲尔丁、萨克雷、奥斯丁、亨利?詹姆斯、乔伊斯、海明威、贝克特、米兰·昆德拉等。行文既浅显易懂,又专业准确,可以作为小说学习和写作的教科书、参考书;作者风趣幽默、兴味盎然的文笔,又使之也适合于大众读者的口味。《小说的艺术》九十年代出版时,曾上榜英国非小说类畅销书。《金融时报》评论说:“它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来最出色的、面向大众的小说研究著作。”
  • 芋香

    芋香

    我和隋唐是同村人,都住在一个四面环山,中间低洼的地方。我住中庄,隋唐住下庄。在同一条河里吃水,在同一座山上捡柴,在同一处庙中烧香。我俩的村庄叫散岔。
  • 孤独无疆

    孤独无疆

    作品以深思内容见长,以自我之体悟,透过西方大哲和故乡人物、山川草木的反思与省察,来感知命运、时代在人物身上的投射。作品对社会与人生具有极好的悟觉和理解,具有深沉的忧思和打入心灵的力量,或人物或景物或追忆,其目光触及万象,凝神动容,都能见出作者深沉诚挚的情感与思想锋芒,其文字畅达动人,神思激扬飞跃;梳理剖析而万端始现,荡涤浊尘而清朗明澈,营造出一个诗化的人生境界。该书获第三届柳青文学奖。
  •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美国常春藤名校入学考试绝密利器,先后荣获“美国总统图书奖”、“国际图书奖”、“年度教育图书奖”!美国著名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教学主管20年教学经验总结,全球英文写作的标杆之作!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整理出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详尽的例题分析,13道实战练习巩固所学,运用对比讲解让每个原则更加简单易懂、轻松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学生应试的必备读物,商务人士不可或缺的充电课程!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写作原则,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使用。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易读性等,涵盖的技巧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写作。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商务人士,都可以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内容,让日常写作变成一项信手拈来的简单任务,从而使学习生涯和职业道路走得更加轻松。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统仙下

    一统仙下

    人立生死天地间,唯有修道凌驾仙。竖子白徒九万世,一朝得道乾坤变。斩尽邪魔捍正道,诛灭妖灵寻仙山。身负五灵化天人,执剑在手镇鬼神。今世重定人间道,万古苍穹我为尊。少年林峰,一夜之间双亲被杀,死里逃生,心中只剩报仇二字。修道之路,艰难坎坷,灵力、武技、真气、丹药、灵兽……切看他如何一步一步攀登顶峰。修炼不易,为尊更难,上一代天尊遗留在世间的封灵图,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世人前赴后继寻找的宝藏究竟为何?林峰是否能找到传说所在?……(道不尽,说不完)
  • 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

    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

    篡位者弥勒兹想谋害纳尼亚的合法继承人凯斯宾王子,为躲避灾难,王子逃入深山老林。他在那里找到了隐居在深山中的会说话的动物和小矮人。弥勒兹率领大军围攻深山。危难之际凯斯宾吹晌了魔法号角,召来了彼得、苏姗、爱德蒙和露西四兄妹。就这样一场讨伐篡位者的正义之战开始了……
  • 屌丝武神

    屌丝武神

    一位屌丝,两段记忆,历经艰险,步步崛起,超脱天地之外,最终走上成神之路!
  • 种豆得妻:教主作死手册

    种豆得妻:教主作死手册

    万花丛中过不沾一片叶的晏少侠竟然是二十年来没谈过恋爱的纯情处男?江湖之中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教少教主竟是个弱鸡财迷?豆豆:“”我好喜欢钱啊!”晏大侠:“”好喜欢你。”当晏少侠三救秦弱鸡,本以为只是赔了钱财没想到最后还折了自己的心。腹黑土豪纯情男主x狗腿爱财弱鸡女主
  • 生命三日曲

    生命三日曲

    生命是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小说分为三个篇幅《都市纷争》《魔兽灾难》《域外探索》生命分为渡过的昨天、活着的今天、期待的明天;对应黑暗的都市、觉悟的人们、梦幻的域外。演奏这部历程的曲子化作《生命三日曲》
  • 我的似水年华

    我的似水年华

    他给不了我爱情,只能给我一片无尽的落寞,这份落寞让我窒息。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那是我永远都追不上的人,直到有一天,那个男人回归,一切,都变了!
  • 放开那个魂灵

    放开那个魂灵

    江峰一觉醒来,身体发生了变化,他拥有了一个魂灵空间
  • 误会重重,总裁的新娘

    误会重重,总裁的新娘

    他们的爱注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当他挡去她身边所有的追求者,却在她怀孕之时和他人结婚。当冰冷的手术刀穿过她身体的时,她笑道:“柯穆阳,你会得到报应的。”自此,她也神秘的消失在了他的世界中,杳无音讯。——————再重逢,她从他身边经过,惊鸿一瞥,留下她身上神秘的气息。他费经心思接近她,而她却只是笑道,“先生,我们认识吗?”报复一个人,有很多办法:第一最好不要“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