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500000013

第13章 寂寞的恐慌(3)

恐惧产生的根源还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依赖情结,对他人的依赖、对物质的依赖,对思想的依赖都会带来恐惧。依赖是因为无知、内心的空虚、缺乏自我认知,恐惧会引起思维和心灵的波动,阻碍沟通与理解。恐惧感有天生的,也有后天形成的,它与过去发生的记忆、思想和情感息息相关。过去的经验创造了今天关于“自我”、“我的”和“我”的记忆,也就是这些关于“我”的记忆是形成所有恐惧的根源。当我们抛却那些过去的记忆,也就停止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我们也就能从“观察者”这个身份中解脱出来,“我”就消失了,恐惧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然而,恐惧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们想要保全自我的渴望,当人们感到未来无法预测,自己可能不能继续存在时,就会滋生强烈的恐惧。要想根除恐惧,我们只需明白:恐惧只是一种意识而已,当我们不去关注这种意识,保持安静,恐惧自然就消失了。

因为恐惧,所以信仰

因为恐惧,所以我们将能量投入到一个信仰、一个结论中,让它成为我们的安全感。但事实上并不存在彻底的安全感,反而只有恐惧,信仰越坚定,其实我们变得越教条。

——《面对危机中的世界》

似乎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对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信仰是必须的,其中最简便易行的是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或者类似于宗教信仰的准信仰,如中国以往的神道设教、因果报应等。我们经常听到他人说,人变得精神空虚和残暴是因为缺失了信仰,如果我们没有失去信仰,那么生活就不会空虚、寂寞和恐惧。对圣贤的理论或主张的信服,对宗教的敬畏与尊崇,以及对妖、魔、神、鬼的恐惧等,都是信仰,我们把这种信仰奉为日常的行为准则。

然而为什么我们必须有信仰?信仰真的能解决这个世界所有的问题吗?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信仰能给予我们那种来自禁锢的特殊力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行动,以满足我们种种的欲望,因此信仰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须。或者是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命本无意义,而只有信仰能赋予它意义,因此信仰就比生命更为重要。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会给人们这样一种感觉:生命必须依靠信仰的模式来度过,因为如果没有某种模式的话,我们无法行动,也就无法获得我们渴望的幸福。

当然,选择信仰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内心不可抑制的恐惧感。我们如此急切而贪婪地接受信仰,是因为有太多恐惧的东西。生命包括了丑陋、痛苦和悲伤,所以我们恐惧,而对信仰的接受掩盖我们的恐惧,对真实存在的空和无的恐惧。而我们大脑的思维必须是在彻底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否则它根本无法运动。这就好像一个精神正常的人突然受了巨大的刺激而精神崩溃,变得疑神疑鬼,时刻担心自己被伤害,那么他的生活也就脱离了原来的轨道,他可能会失去工作、可能挣不到钱、可能会生大病……他的一切都将趋向痛苦。这种对未知痛苦的预想,辨识我们恐惧并追求安全感的根源所在。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这样悲惨的境地,人们就会用信仰、教条、威信、权力、地位的围墙把自己完全圈起来,似乎这样头脑就彻底安全了。

但是,真的有彻底安全这回事吗?事实告诉我们:信仰、理论,任何人、任何社会结构,追随任何领袖、任何导师,在这一切之中都没有真正的安全。反而信仰越坚定,也就越教条。要是我们去仔细观察一下信仰,就会发现它们使人分化,每条教义、每种信仰都有一套仪式、一系列将人绑在一起和使人分化的强迫行为。坚信某种信仰会对头脑有相应的影响,它本身投射出我们认为什么应该是上帝、什么应该是真实,因此头脑再也不可能自由了。而我们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上帝,而不是通过信仰。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真实存在的真理并不在信仰当中,而在爱和慈悲的关怀里面。因为塞满了各种信仰、教条、主张和语录的头脑实际上只是一个毫无创造力的头脑,一个不断重复着的头脑,它并不能直接产生爱。而且,只要恐惧还在,我们的心是不可能发出善与爱的慈悲心的。要是我们没有赖以认同自己的信仰,没有了认同的头脑,那么我们就能够如实地看待自己,毫无疑问这就是了解自己、消除恐惧、产生爱和慈悲心的开端。

你能超越哀伤吗

当我们明智地观察痛苦的情形、心理上如何受到痛苦的影响、行动和思想如何受到扭曲的时候,我们才能处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哀伤。一颗超越哀伤、没有受伤的心,才是真正的纯真。

——《爱与寂寞》

有一个人,他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和痛苦,因此伤透了心,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的一个当厨师的朋友得知他的境遇之后,就把他叫到厨房里。厨师同时烧开了三锅水,然后将一个胡萝卜、一个鸡蛋、粉状的咖啡豆分别放入其中。再过了一些时间,厨师把煮好的胡萝卜和鸡蛋舀起来,把咖啡倒入杯子当中,让他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一脸茫然地看着厨师,摸不清其中的用意。

厨师笑着说道:“这三样东西都遭遇了相同的困难——煮沸的开水,但是它们却发生了不同的反应。胡萝卜由硬变得软巴巴的;鸡蛋起初十分易碎,可是现在却变得硬邦邦的;咖啡豆呢,是不是变得又浓又香。不信,你自己尝尝看?”

他用手摸了摸胡萝卜和鸡蛋,确如厨师所说。他再端起咖啡,他闻到了一股香浓的诱人味道。这时他终于明白了,生活也是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生活最终的味道还是由自己决定的:你可以选择哀伤,也可以选择超越哀伤。

但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要超越哀伤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哀伤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为什么我们难以抗拒哀伤的侵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少对生活的热情,我们感受不到热情,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口中的“热情”是狂热的表现,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着迷的一种情绪。我们常常使“为了”某些事而有热情,比如为了音乐、为了国家、为了恋人、为了成功……总之,它总是一种原因的结果。而真正的热情并非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或事才表现出来,而是对所有事情都充满察觉的兴趣。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看不清楚这其中的区别,因此才在热情的谬论中沉迷,也就偏离了人生的正确方向。

当人们缺少了热情,也就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爱。而只要人类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爱,哀伤就一直都在,并驱使我们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和恐惧,我们的身体会感到有压力、焦虑不安,甚至可能遭受病痛的折磨,心理上要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买不到房子、害怕自己的车不够豪华,更害怕未知的死亡。我们人类从童年起就开始承受伤痛,人类的身上布满了伤痕,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伤痕。我们流过泪,私下里哭或在别人面前哭,我们也想过要挣扎,要逃出哀伤的生活,重新找到一个新的世界。然而,许多人都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根源在于我们用错了方法。我们都知道身体上的痛苦,例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糖尿病、脊椎病等一些或大或小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或以其他的方式来处理。心理上的痛苦,也就是那种藏在心中极为复杂的痛苦、忧伤和哀伤,却不是药物能够治愈的,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抑郁症,药物治疗并不如对付感冒那样见效。一个人可以观察牙痛这一事实,而在情绪上、心理上不要去感到恐惧。但当我们在情绪上和心理上受到牙痛的影响时,痛苦就会变得更大,于是我们就变得非常忧虑、害怕。

当我们越是想要忘记痛苦的时候,我们发现痛苦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强烈。这是因为当你思考怎么超越悲痛的时候,你已经又陷入了心理上的痛苦,你的心要想出办法让身体脱离折磨,不是吗?所以,其实思想并不能解决哀伤的问题。对痛苦的分析也无法消除那些伤害,分析是一种麻痹和逃避的方式,它不能消除那些哀伤。

所以,不要试着去找出如何能够超越的方法或答案,因为答案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是,能够在没有意识到观察者的情形下观察痛苦、悲伤、寂寞、孤独这些令你感到哀伤的事,不生其他的念头,哀伤才能终结。也就是说,当我们能用一颗没有偏颇的心来观察痛苦和悲伤,用一颗可以观察外在身体上的痛苦的心来观察它时,就能不再哀伤。

同类推荐
  • 墨子大讲堂

    墨子大讲堂

    墨子,名翟,道家之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本书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墨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博爱、最具现代意识的思想濂派,其宣扬兼爱的伦理思想,倡导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恿想,主张节用、节葬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主张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比较多,主要讲述有关游说、辩论、韬略的理论,另外,还讲述了如何修炼自身、养神蓄锐;其中修炼自身、养精蓄锐部分,是全书其他部分内容的基础。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听南怀瑾讲《庄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

    本书以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庄子》一书中的智慧,是作者精心研读南怀瑾大师《庄子讲记》后的个人感悟之作。全书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七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电竞之巅峰女王

    电竞之巅峰女王

    溥天战队三热点:美女队长酷拽狂、男神奇葩一箩筐、敌人能凑一个帮。至于为什么树敌众多,究其根本还在徐晚身上。徐晚:每一个成功的女王背后都有无数个被她踩在脚底的男人!我们的道路,依旧是快意恩仇永不退缩的英雄路!
  • 穿越之女帝的猫妖夫君

    穿越之女帝的猫妖夫君

    弄堂里,一群熊孩子围成一圈,嘴里不停的喊着“打它……打它……”被那群熊孩子围攻的是一只小猫,已被虐待的奄奄一息。它感觉自己快要死了。谁知,不远处冲进来一个小女孩,她小小的身体,挡在那群高她一头的大孩子面前,双手叉腰“不许欺负小动物!”她仰着小脸不为所惧大声喝到。谁知,那些熊孩子才不会听她的,连她一起欺负。她只是奋不顾身的用自己小小的身体护着那只小猫,直到大人的出现。她将它带回家,疗伤,它在小主人的精心呵护下快乐的生活着。只是。。。有一天,因小猫太过贪玩,好几天后才回家,回家后却发现,小主人家早已人去楼空。它在那间空房子里等了好几天后被迫离开。后来,小猫遇到了一位神秘仙人收他为徒。三千年后,那个身体小小的她,长大成人。却一朝穿越,成为了女尊国的女帝。他,一袭白衣,墨发垂肩,手持长剑,有着一副绝世容颜。空灵飘逸的他,历经磨难,修炼三千多年,终幻化成人形,只为寻找当初那个奋不顾身救下他的小小的她。他,便是那只三千多年前辈她救下的一只猫妖,他发誓要生生世世守护她。只是,人妖殊途,他能否与她长相厮守?而她与他又能否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哦,对了,还有他,他,他,他们与她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 龙丘遗事三则

    龙丘遗事三则

    那尸体似乎脸带笑意,眼睛微睁,一直盯着六郎看,六郎越发惊慌,发着抖的双手不住往坑里扒拉沙土。一直到整个坑填实了,他又来回踩了无数次,才失魂落魄地离开。午后的阳光真好,透过树叶照在地面上,斑斑驳驳。重五过了通驷桥,桥下村,来到五爪垄。他边走边想,傍晚能到湖镇,天一亮帮安家员外杀完猪,早饭后就能返回龙丘。这时,丁重五远远地望见,畲人们正赶着一头硕大的野猪往这边跑来。转眼间,野猪便奔到眼前,直直地冲向丁重五。“闪开!闪开!”畲人在后面大喊。
  • 黄泉摆渡人

    黄泉摆渡人

    一天我在门口发现了许多钱,后来连续七天,每天到那个时候都会有人在门口给我送钱,我便拿出来花了一些,后来有人告诉我,这都是买命钱,对方想要我的命。为了活着,我去了城隍庙,成了一名打更人。
  • 虫的收集录

    虫的收集录

    几亿年难得一遇的光脉从地球的地下缓缓流过,这时,一只名为“时轮”的虫对着少年释放了一道光芒。
  • 同班同学

    同班同学

    酒井三津枝那平静而有些无聊的生活,从那天起就开始被打破了。4月底,天空吹拂着干燥的风。这天下午,三津枝照例一边看着邻居家的小孩郁夫啃着学校里午饭剩下的橄榄形面包,一边问他春游去什么地方,漫无边际地唠着话捱过时间。郁夫脖子上挂着房门钥匙,是社会上所谓的“钥匙儿童”。郁夫读小学五年纪,住在三津枝正对面两层楼水泥建筑的住宅中。他没有父亲,母亲在保险公司工作,所以郁夫总是将钥匙吊在毛衣或衬衫里面,放学以后就常常背起书包径直去三津枝的家里玩。
  • 长宴清歌

    长宴清歌

    千年蛇妖历经天劫得以修成人身,凡间游玩时,遇到一个吵着要收了自己的臭和尚,自己一不杀生二不害命,怎么着得罪你了……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清宫情空净空

    清宫情空净空

    管它宫廷诡谲,任凭风起云涌,只愿留在心爱的人身边,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