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500000022

第22章 关系的真谛(3)

但是,真的存在一个恒久的安全感能够保卫我们不受伤害吗?至少目前没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许多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其实是我们认同某一思想、种族、群体,或某种特殊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投身于某项事业、加入某个政治团体,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接受某些风俗、习惯、仪式,我们认为这样都是很安全的。但无论任何信仰、结论,任何人、任何社会结构,追随任何领袖、导师,在这一切之中都没有真正的安全。这些所谓的安全感,都是虚假的安全感,就像幻想的肥皂泡或错觉的海市蜃楼,最终只是头脑自己制造出来的某种形式的安全感而已。

尽管没有恒久的安全感,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保持内心的平和来给予我们相当程度的安全感。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不再祈求安全感的自由心境,因为人若追求安全感,内心必定总被恐惧的阴影笼罩,毕竟除了物质上的富足,我们更想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是没有任何形式的,它存在于洞察和觉知之中,却不存在于任何结论、信仰、思想或财富之中。只有当人们明白了这点,自由自在地观察自己,就拥有了真正的安全感。

性为什么成为一个问题

性有其特定的位置,但是当心念赋予它地位时,性就成了问题。性行为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有当头脑中充满了性的念想,围绕性这件事发挥想象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关系之镜》

在维系婚姻关系的众多因素当中,性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和谐的性关系能够给婚姻生活带来快乐和增进感情。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性是人类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需求,但另一方面,性似乎又导致了我们当今社会个人生活的混乱。

性和工作、思考、观察、倾听、交往、学习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可是,为什么它也和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一样,都成为我们不得不头疼的一个问题?我们说性成为一个问题,并不是指性行为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有关性行为的念想产生了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性行为好比穿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穿衣服这一件事情上面,不管是穿哪一件衣服还是不穿,最后穿衣就成了问题了。性也一样,如果我们看见电影、杂志、女装、小说,这些都在强化我们对性的幻想,它们勾起我们性的意念,于是性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脑子里面想到的都是与性有关的想法,所以问题就来了。

性的问题意味着什么呢?生活中本来已经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考虑,而我们却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性上。因为在生活的重压下,我们需要逃避自我,而性恰好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全然忘我的方法。在一段时间,起码是在那个时刻,我们可以忘记自我,除此以外我们也许很难再找到其他方法可以达到忘记自己的目的了。当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性那一件事可以让我们逃避,远离那些烦恼、担忧、恐惧和嫉妒,可以达到全然忘我的境地,哪怕只有几秒钟,我们也不会错过,因为那是我们唯一快乐的时刻。

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强调“我”,强调自己。我们的事业、家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际关系、政治作为、经济活动,我们想要得到自己心里面想要的地位和声望,整天想方设法达到预定的目标,这一切都强调和强化了问题,不是吗?也就是说,只有性那一种行为没有强调“我”,所以就成了问题。我们接触的其他事物对我们来说都变成梦魇,是遭受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们便依赖于这个可以使自己全然忘我的事情,并称之为快乐。但是当我们依赖于它时,它也会变成梦魇,因为我们又想从中逃脱,不想被它奴役。

一方面,我们在创造、培育、扩张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又想忘记自我、抛弃自我、逃避自我,即使是一瞬间我们也想要逃离自我。我们的心智怎么能够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呢?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矛盾:既要强调“我”,又要忘记“我”。性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生活的这种矛盾。

当我们找到了另一种能够实现忘我境界的途径时,我们就可以不依赖性了。等心念也了解了它全部过程,问题也就结束了。也就是当对性的过度思考停止时,心智就自然会有创造,正是这种创造使我们快乐。处在创造的状态中是一种极乐,因为那也是一种忘我。

我们和我们的孩子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去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而不是借由孩子使自己的野心获得实现。

——《一生的学习》

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思考过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要生小孩?也许有人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业;也许有人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夫妻的情感需求;也许有人生孩子仅仅是希望老有所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成了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孩子不是成了父母的欲望和恐惧的投影吗?那就表示我们是为了逃离自己的种种恐惧所以才想到要生孩子,并且希望能从孩子身上找到实现自己欲望的新途径。

由此可见,要处理好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反省自己应该怎么建立和孩子的正确关系。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之间的正确关系应当是这样一个局面:父母理解孩子,关怀孩子,并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也热爱父母,家庭生活相当和睦。在这样和谐的家庭里,父母的性格即使不开朗,也是安静型的,所以孩子肯定是活泼可爱的。父母从不把成年人的性格阴暗面强加到孩子头上,他们抚育孩子如同对待花园里的小花,经常侍弄、修剪,决不神经质地摧残,他们给他上足够的肥料,但不偏食;浇灌充沛的水,却不淹没;还会让日光和雨露自然地沐浴小花;若有霜冻,他们定会保护。此外,父母还会请正直善良的人们来观赏,请他们享受美,也培育美。这儿的时空是匀称的,气氛是平等的,父母不干涉孩子的独立,也不期盼毁灭性的开花结果,他们不会训斥和打骂孩子的心灵。总之,身为父母的我们要把孩子当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仔细观察孩子,去研究孩子的性格、脾气和他的特性,适时地引导他。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因为孩子天性向上,父母只需正确扶持和修剪即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父母不懂得爱的真谛,不懂得怎样教育好孩子。究其原因,更多的原因在于作为父母的我们缺乏爱。我们会看到,凡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不正常的,主要是父母的私心不良释放和扩散的结果。那就是想让儿女自始至终成为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想让他们属于社会。的确,人是自私的,但父母亲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公”。也就是说,要把孩子视为社会人,而不是简单的父母生育和培养的产物。试想,一个孩子的发育之根就很弱小、偏狭,他能长成参天大树吗?有了公的观念,即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吸取的新鲜信息和能量就会更加充足。诚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共和国教育有如此言论:“变坏的决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既然找到了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在尊重孩子个体性的基础上,努力唤醒并维持孩子批判性的机警和敏锐的洞察力,并鼓励自己的孩子对任何书本上的知识和权威加以质疑,对种种既存的社会价值、传统、政治的形式、宗教信仰等加以探究其真伪,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

同类推荐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老子之道

    老子之道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
  •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是揭开犹太人超凡智慧之谜的一把金钥匙。与《圣经》、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本书是从国内最权威的羊皮卷《塔木德》和最新编译的《塔木德启蒙书》一书中精选出来的智慧格言,帮助青年读者树立真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随身携带本书,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也没有任何事可以困扰你。真正的智慧是如此简单强大。
  •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该书主要以南怀瑾著作为本,讲述人生苦乐、爱情、得与失、名利、幸福生活等,通过大师的人生经历、言行举止、著述,来讲述如何在尘世中修心的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郡主娘娘要逃跑

    郡主娘娘要逃跑

    请大家支持我的新书《我有外挂三千》^O^穿越了,身边的丫头忠奸难辨,家里的后妈和妹妹弟弟心思歹毒。唯一还算有点良知的老爹又摆明是个头脑简单的甩手掌柜。什么?居然还有一个太子未婚夫?
  • 我是神龙来还愿

    我是神龙来还愿

    这是一个当你变成了神龙却没有神力的故事。
  • 你是我沉寂中的唯一温存

    你是我沉寂中的唯一温存

    对很多人来说,谈恋爱这种事很正常,谢闲云也这么认为。秦桥可不认同,但她没好意思说出来。其实她心里想的是:“谈恋爱很正常,我也很正常,那么能不能和我一起正常?”毕竟你如此不正常。“自从我确定我很喜欢很喜欢你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不能输。”——————————————矛盾性格女×阳光腹黑男(暗恋线)(新作还有很多不足,偏于解释一些人物背景,请多多包涵。)
  • 后来我想起

    后来我想起

    本富家千金,却因父母的意外死亡而落魄。好不容易爱上一个人,可是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花心,多情,却为了一个平凡的女人说“专情”。我放低自己,而你,却连看都不愿看我一眼。如果你喜欢那种平凡的人,好,那我也可以赢得你的喜欢——不管用什么方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裁决官笔记

    裁决官笔记

    我叫叶易,虚空之树实习裁决官,主要负责调节第三时空维度,第六宇宙蓝河星系银河区域中各种族之间矛盾纠纷,偶尔客串一下某些未开化星球上的土著居民的救世主,好了不说了,最近有点忙,因为我那位麻烦的上司近期要来这边给我考核,这可关系到我接下来的晋升问题,不过,唉,为什么会是她亲自过来,头疼...
  • 最后的大罗金仙

    最后的大罗金仙

    太上忘情,不染红尘。要么忍,要么残忍……
  • 拨亮我们的精神灯塔

    拨亮我们的精神灯塔

    “繁荣文艺事业,拨亮精神灯塔”,这是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深入学习讲话精神之际,在第一时间面向全省文艺界和社会各界发出的强音。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省有陈忠实、贾平凹、赵季平、陈彦等四位当代著名文艺家应邀出席会议。一省四人出席如此重要的会议,这是陕西文艺界的无上光荣,也是对陕西全国文艺大省、文化大省地位的有力佐证,它在陕西文艺界和社会界引发了强烈的精神冲击和思想震撼。陕西是伟大的延安文艺传统的发祥地,也是对这一传统进行经典传承和塑造的当代精神高地。
  • 青春惯性力:培养美好人生的十大习惯

    青春惯性力:培养美好人生的十大习惯

    本书从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好习惯、思维好习惯、生活好习惯、理财好习惯等方面入手,阐释了良好习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