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500000030

第30章 生与死(3)

既然我们不能获得死亡后的体验,那么我们就该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去的感觉,我们可以尝试终结所有的记忆,包括已经累积、储存的记忆以及我们在其中寻找安全、幸福的记忆,抛弃我们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而建构的形象,这样每一次的结束和抛弃都意味着我们对死亡的接触和觉知。

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每天都有起始与终结,当今天走到尽头,它就什么也不是。我们必须现在就了解死亡,而不是明天。也就是说,每天都死去,以便来日就有重生的可能。只有此时,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才会了解死亡。只有在这种死去里,在对延续的终结里,才会有重生,才会在自由中就会产生一种既有死亡又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那永恒的创造。

不要苛求死亡之外的真理

死亡是一种事实,不可逃避,无论你怎样挣扎,死亡都将来到。但是,你一定想要知道死亡之外的真理吗?

——《生与死的冥想》

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一些永恒的、不变的真理,这也是对真理最通俗的描述。但是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是否能够寻找到那些永恒的真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吗?如果它是,那么它就落入时间的范畴了,永恒的意思是指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甚至到将来,这个被称作“真理”的东西都保持一个样子而不会改变。我们说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这句话意味着这样东西是持续不断的。我们认为真理是美的,它的美就在于我们必须每一刻都自发地觉察它,而不是延续旧有的记忆。一个被记住的真理其实是腐朽的东西,腐朽的东西怎么可能美呢?

真理不是陈旧的、腐朽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不是过去经验或知识的累积和延续。虽然每一次我们察觉真理时,它总是以相同的面目出现,但事实上真理必须在每一刹那中被察觉,因为它是活的东西,它永远都是不一样的。真理不是理论,更别说真理在我们心中及其他事物上都是永恒的,这种理论是惧怕死亡的人所发明的自我安慰而已。事实上,真理就是生命,生命是恒常的,我们必须在每一刹那、每一天中去发现真理。

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都是真理,生命的意义就是在每一刻当下的生活中挖掘真理的存在。每天的生活都是活生生的,今天不是过去的延续,现在也不是将来的开始。我们的每一天都必须死去,这样才能够获得重生。不管我们能够生活多长时间,我们都只能享有那不可延续的现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生活就像一个山坡。眼望着坡顶往上爬,心里会觉得很高兴,但一旦登上峰顶,马上就会发现,下坡路就在眼前,路走完了,死亡也就来了。在上坡和下坡的过程中,沿途的风景都是随时随地变化的。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在向真理迎面走去。

生命是要亲自去发现的东西,吃饭、穿衣、睡觉、性,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娱乐和我们的思考过程,这些乏味的、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不是生命的真相。只有当生命被清楚地看作是在慢慢死亡时,生命才是生命。死亡并不仅仅指的是大脑停止了思考、心脏停止了跳动,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的流动都是死亡的一种形式。没有谁否认过去已经消亡的事实,因此,每一个当下的死亡即是真理。

真的东西才能被称为真理。诚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是什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说是什么,这是假的;是什么说是什么,不是什么则说不是什么,这是真的。”只有真的事物才有成为真理的可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唯有一件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真实的,那就是死亡。死亡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是真真切切的,它不会表现为虚张声势,也不会矫揉造作。因此,对于有生命的我们而言,唯一存在的真理就是死亡。

真理是不能轻易知道的,它只能被觉知。如果一个人说他什么都知道了,那么他已经是个死人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还不真正知道什么,而一直在发现与了解,他不急于寻找终点,也不想达到什么或变成什么,这种人才是活生生的,这样的人生就是真理。也就是说,假若我们要觉知真理,我们就必须把已经接触到的哲学、宗教、习俗、种族禁忌及其他一切都放下,因为它们都不是真正的生命。如果我们被这些东西束缚,我们就永远无法发现生命的真相。

无畏无惧,生死无分别

生和死是同一件事,我们把它们分裂开来就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不知道生是什么,我们又怎么能了解死亡呢?

——《生命的注释——思考从结论开始吗》

有一个希腊谚语说,人是一个水泡,后来它发展并具体化了。整个世界是一场风暴,一代一代人的出现,就像从降雨的天帝那里,从上帝那里,从天上的露珠,从人的一滴泪,从大自然和神意那里,落下的水泡。有的立刻沉入洪水当中,被水淹没;有的飘在水面浮浮沉沉,又突然消失;那些在水面上活得最久的则不停地动荡,彷徨不安,最后被云端落下的大雨点击碎。然而这些对水泡来说并非什么大的变化,因为它们来到世界上不为其他,只是为了能死去才出生。

人也莫不如此,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们就像朝菌一样来到世上,不一刻就把菌头伸向上空,和同类相伴而生,又过了一会儿就变成了泥土,消失在世界上。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死亡,我们一天天活着,其实就是在一天天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仅一步之遥。

生是合理的,那么死亦是合理的。虽然我们知道生命终将生长、成熟并最终走向凋落、死亡,我们都必定要死去,但是并不因为死是合理的我们就能够平息对死亡的恐惧。我们每个人都害怕死亡,对死亡感到恐惧,不是吗?我们的存在永远都被死亡那一块阴影笼罩着,挥之不去。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恐惧着死亡。我们害怕死后躺在棺材里面,鼻子里面沾满了土,自己将永远不能动弹地躺在一个地方;害怕死后再也不能看、不能听,不能接触到所爱的人;害怕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黑暗之中,而其他人却都在光明里面。捷克存在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我们害怕活着的时候努力拥有的一切随着死亡将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活在痛苦和恐惧之中。

为什么我们从不畏惧生,而却恐惧死?我们为什么要把生与死分开?死亡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死与生、生与死,它们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把妒忌、愤怒、哀伤、孤独与快乐等情感称为生活,它们未尝不也可以被称为死亡。为什么要拉开它们之间的距离呢?我们可以接受老人死去,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当年轻人因为意外或疾病而丧生时,我们会强烈抵触。我们会说这不公平,不应该这样。可见,我们总是把生与死分开。

生和死是同一件事,我们把它们分裂开来就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不知道生是什么,我们又怎么能了解死亡呢?当一片叶子从树上坠落时,它有恐惧感吗?鸟儿对死亡有恐惧吗?它们只会专心地筑巢、觅食、繁殖、飞翔,因为那就是它们的生活,它们从来不去思考死亡的问题,所以它们从未恐惧死亡。

天堂的本质存在于生与死之中。庄子教过我们“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中有死,这意味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整个生存观念。要结束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必须与死亡接触,必须真实地去感受死亡那种状态,否则就不会停止恐惧。如果我们是清明的,我们就会寻找死亡的意义是什么。这不是一种病态的欲望,因为或许通过死亡,我们将会了解生活。

同类推荐
  • 心若无尘

    心若无尘

    印能法师作为禅门法眼宗第十一代、沩仰宗第十代传人和梵呗唱诵家,其音声旋律和雅、直指人心,深受欢迎。本书汇集了印能法师平日问心、悟道、寻禅的体会,及印能法师的过往经历,并有多幅颇具禅意的摄影作品穿插其中,可开解困顿于苍生,可化解干戈于众人,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行文优美缓和流畅,是一本具备可读性的大众读物。
  •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由伯兰特·罗素著的《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在此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 人生的九项修炼

    人生的九项修炼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从而站在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修炼自己,才能获取创新的灵感,赢得成功的自信,把握人生的命运。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热门推荐
  • 神级武医

    神级武医

    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世界成为神一样的人,这篇小说就让你感受不一样的魅力。
  • 豪门蜜爱:腹黑大神贪财妻

    豪门蜜爱:腹黑大神贪财妻

    “昨天你姑姑打电话说给你物色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让你今天中午去见见,”“那姑姑有没有告诉人家我只是个办公小文员啊?还是姑姑直接和人家说我是谁家千金小姐,人家是奔着我们家钱来的。”格格漫不经心的说着,其实格格对相亲有些阴影,还记得第一次去相亲,一项准时的格格在约好的咖啡店等了近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相亲者,可是对方张嘴却没有道歉而是问格格为什么还没有走,要不是郝妈妈下死命令一定要见到男方才能走,她也不会在这等那么长时间,而更气人的是那人非常公式化的口气,让一项乐观的格格很是不能接受,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 展影帝的画

    展影帝的画

    顶着“圈内头号花瓶”的称号不温不火了好多年,却因几张与神秘男子亲昵的“照片几乎毁了她来之不易的事业。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常年活跃在好莱坞的实力派影帝会坐在她面前极其冷静。“画绒,嫁给我!我帮你摆平这一切,而我只要你三年。”
  • 星胞

    星胞

    宇宙中万物追寻自然演变,国家文明生命无不在此中循环,直到某天循环的宿命被打破,整个世界,迎来了最不可思议的时代。
  •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好好地活用你的天赋吧!好好地发挥你的想像力吧!挖掘你具有创造力的源泉吧!因为如果你这么做,总有一天一定会迈向成功的巅峰,是的,指的就是你——顶尖人物。作者给我们分享的一切都是经过他多年来深沉的思索、痛苦的历练所凝聚浓缩的人生真谛,成功定律。所以阅读本书,不想改变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改变你于无形。观察成功者的所作所为,并且重复不断地做与他同样的事情,你就会出现与他同样的结果,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这叫因果定律,去寻找达成成功的因,然后再一次种下成功的因,你自然而然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 怪物·囚龙记

    怪物·囚龙记

    赵十九眼中的光芒渐渐暗下去,不可置信一般怔住。为何没有那个东西?不可能!她千辛万苦才寻到烛龙陨落之地,却无所求之物,如此她的心血全白费了。赵十九脸色大变,心中愤恨不已,不知如何是好。忘川河,千年舍,人面不识徒奈何。黑无常引着新上任的白无常走到忘川,腥风扑面,河中厉鬼咆哮,这枯黄的河水里不知道藏着多少无法投胎的孤魂野鬼。忘川河上有船缓缓而行,摆渡的是只漂亮的女鬼。过了忘川才能轮回转世。
  •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生活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而事实上,这些诱惑的根源实际上来自人们的追求,来自人们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欲望。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只有戒掉浮躁、看穿名利、正确取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抵挡得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拥有长远的幸福和成功。
  • 我的鬼刃

    我的鬼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嗯嗯OK嗯嗯OK我可以
  • 生物的奥秘

    生物的奥秘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现象,人类一直在探索着、追寻着,想找出其中的答案……本书构思新颖,带你走入一个神秘的生物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