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900000012

第12章 心安即是归处(1)

凭栏江山,用肉眼量,看烟波浩渺,水天无际;

反顾内视,用心眼量,觉心空浩渺,心量无涯。

以澡雪之思,寒梅之节,放逸身心,消除狂躁争斗之念,使身心得以安妥。

禅的淡泊与宁静——洪丕谟

禅既是智慧活灵,充满机趣的,却又同时显得那么的淡泊,那么的宁静,让你在烦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上的绿洲,精神上的净土。可不正是这样?当年与佛有缘的陶渊明,不就唱出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名句?淡泊而又宁静,这是一种何等的生活境界!最近接到女儿从德国Schwarmste打来的长途电话说,她和丈夫去法国巴黎旅游,未去之前,心想往之,可是一去那里,大都会霓虹灯下的喧嚣和嘈杂,使她在回到小城镇后,益发感到小城镇生活的宁静和舒适。虽然,眼下她还一时未能进入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可是对于禅的那种淡泊,那种宁静,却确实已经渐能领略品味了。

淡泊、宁静,是与声色、繁华对比而存在着的一种心理感受或生活方式。孟浩然《大禹寺义公禅》五言律诗说:“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义公习禅,在清幽的环境中,心理感受上的淡然寂然,澄澈清明,于此可见。又如白居易《香山寺二绝》:“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梭。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清闲与宁静,使整天被宠辱之惊弄得焦头烂额的红尘中人,蓦然生赋归之想。

不过,心理上的淡泊和生活上的宁静,往往并不分得那么泾渭分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彼此之间总是相互交融,互为因果,浑成一体。比如贯休的《山居诗》:“露滴红花玉满畦,闲拖橡屐到峰西。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古堑细香红树老,半峰残雪白猿啼。虽然不是桃花洞,春至桃花亦满溪。”又如灵澄《西来意颂》:“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草履只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心理上的淡寂和生活上的萧闲彼此交织,这就是禅。舍此求禅,恰如兔角龟毛,无处可觅。

正因为是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他嗜。所以在禅的淡泊和宁静中,你将进入到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的生活境界和心理境界。

因为只有淡泊,只有宁静,才能对人生作最深入、最细微,最独到的品味。

愿禅引导你走出喧嚣,避开炎凉,脱离宠辱,你将在这世界上活得更加无忧无虑,更加清净自在,更加充满阳光。

慧心禅语:

禅的本身,也是一种平静和安详的象征。现代人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强大的心理压力,其实是因为缺乏禅的洗濯,他们不仅不会用简单质朴的方式解决问题,还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自己处于困顿的状态。久之,生活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和不安。

禅者告诉我们,生活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手段,是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形成喜悦;生活也是一种分享的成果,人们的互相沟通和交融使得生活成为一种媒介,一种连接自然天性和人类能动性的纽带。因而,只要人们能够接纳自己、实现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

游唐大招提寺——季羡林

多么凑巧的事情,又是多么可喜的事情!唐大和尚鉴真回国探亲,我们在北京刚见过面;他回到日本不久,我们又来探望参拜他了。

一走进唐大招提寺,我们仿佛回到了祖国。此地的一草一木,一梁一柱,无不让我们感到亲切可爱。连踏在脚下的砂粒,似乎也与别处不同。我们的心情又兴奋,又宁静;又肃穆,又虔诚。我们明确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是中日两国人民悠久的传统友谊结晶的地方,决不能等闲视之。

我们现在看到的当然是历历在目的大殿、经堂、佛像、神龛,但是我的心却一下子回到了一千多年以前的历史上去,回到鉴真生活的时代中去。这样的经历我从前曾经有过一次,那是在印度瞻谒玄奘遗迹的时候,我当时曾看到玄奘的身影无所不在。今天,印度换成了日本,玄奘换成鉴真了。同玄奘一样,鉴真的面貌我们都是熟悉的。我现在在这一座古寺里到处看到的就是鉴真的慈祥肃穆的面容,我仿佛看到他慈眉善目,庞眉铺目,到处烧香礼佛;看到他盘腿坐在莲花座上,讲经说法,为天皇、皇太子、贵族、平民传法授戒;他在整个寺院里让人搀扶着来来往往地行走。我不但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能听到他的声音,虽然我并说不出,他的声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今天满怀虔敬之心踏在这一座古寺的土地上,我们知道,这一座古寺的每一寸土地都留有鉴真的足迹,我们脚下踏着的就是鉴真当年留下的足迹。因此,我们的步履轻而又轻,谨慎而又谨慎。特别是当我们走过一座重门深锁的院落的时候,我们的步子更轻了,我们仿佛在临深履薄,戒慎恐惧。这院落“庭院深深深几许”,在望之如云端仙境的重楼上,鉴真的漆像就作为国宝保存在那里。这门是经常锁着的,我们不由得面向楼阁深处,合十致敬。

鉴真爱不爱日本人民呢?他当然是爱的。他怀着满腔炽热的感情爱日本,爱日本人民。他同中国人民一样,深深地体会到中日两国人民的亲密关系,决心为日本人民牺牲自己的一切,把他认为能济世度人的佛法传到日本去。为了日本人民的幸福,他毅然决然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在当时想到日本去,简直难于上青天。今天讲一衣带水,形容两国邻近,非常轻松,非常惬意。然而海中波涛滚滚,龙蛇飞舞,用木头造的船横渡,其艰险决非今日所能想象。鉴真尝试过几次,都失败了,最后终于九死一生,到了日本。如果对日本人民不抱有最深沉的爱,能做到这一步吗?他到日本时,双目已完全失明,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但是,我相信,他能够看到一切。他看到的日本、日本人民、日本的自然风光,决不比任何人少,而且会比任何人都更多,更深刻。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看到了日本人民的心。他的心同日本人民的心共同跳动,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心心相印。就凭着这一点,虽然他不懂日本语言,我猜想,他初到日本时是不懂当地的语言的,他却完全能同日本各阶层的人民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日本人民的喜怒哀乐就是他的喜怒哀乐,他同日本人民浑然一体。海为龙世界,天是鸟家乡,日本就成了他的海,成了他的天了。

鉴真会不会怀念祖国呢?当然会的。他同样也是怀着满腔炽热的感情爱着自己的伟大的祖国,否则他决不会在离开祖国一千多年以后又不远千里不顾年老体衰仆仆风尘回国探亲。不但探望了扬州,而且还探望了他离开祖国时还不存在的首都北京。他是一位高僧,不会有什么尘世俗念,但是爱国之情是人们最基本的感情,高僧也不能例外。遥想他当年远离祖国,寄身异邦,每天在礼佛讲经之余,一灯荧然,焚香静坐,殿外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难免逗起一腔怀乡之情。檐边铁马的叮咚不会让他想到扬州古寺中的铁马吗?日本古代大俳句家松尾芭蕉非常了解鉴真的心情。他有一首著名的俳句,前有小引:“唐招提寺开山祖鉴真和尚来日时,于船中遇难七十余次。其间,因海风侵袭双目,终成盲圣。今日拜谒尊像,得诗一首。”诗云:

新叶滴翠,

摘来拂拭尊师泪。

像鉴真这样的高僧,断七情,绝六欲,眼中的泪珠从何而来呢?除了因怀念祖国而流泪之外,还能有什么原因呢?大诗人芭蕉不愧是真正的诗人,他能深切体会鉴真的心情,发而为诗,才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使我们今天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读到它,还为之感动不已。

我们中国人,不管读没读过芭蕉的名句,好像都能体会鉴真爱国思乡的心情。因此,当他这次回国探亲时,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扬州也好,北京也好,他都受到热烈的欢迎。今天他看到的祖国同他当年的祖国相比,已经完完全全变了样子;但是,祖国的人民、祖国人民的心,特别是对他那一片赤诚之心,则是一点也没有变的。我想,鉴真是完全擦干了眼泪带着微笑回到他的第二祖国日本去的吧!即使在日本再待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他内心里也感到欣慰吧!

中国人民对鉴真的敬爱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今天,凡是到日本来的中国人,只要有可能,没有不到唐大招提寺来参谒的,我们几个人现在就来到了这里。我走在这一座清净肃穆的大寺院里,花木扶疏,竹石掩映,到处干干净净,宛然一处人间仙境。但是我心中却是思潮腾涌,片刻不停,上下数千年,纵横数千里,遍照三世,神驰四极,对眼前的景物有时候视而不见。连自己走过的道路也有时候清楚,有时候不清楚。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终于来到了鉴真的墓塔跟前,这一座墓塔并不特别高大巍峨,同中国常见的高僧墓塔样子和大小都差不多,这里就是鉴真永远安息的地方。我亲眼看到,日本人民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怀着极端虔敬的心情,到这里来参谒墓塔。走近墓塔的时候,他们面容严肃,脚步迈得轻轻的,唯恐惊扰了墓中的高僧。鉴真活着的时候,为日本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到了今天,他圆寂已经一千多年了,他仍然活在日本人民心中,他好像仍然生活在日本人民中间,天天受到他们的礼敬。鉴真死而有知,他一定感到莫大的欣慰吧!

墓塔的周围,茂树参天,绿竹挺秀,更显得特别清幽阒静。离开墓塔不远,有一片荷塘,此时正是夏天,塘里荷花盛开。这里的荷花很有点特色,花瓣全是白的,只有顶上有一抹鲜红,闪出红彤彤的光,宛如富士山雪峰顶上照上一片红霞。我在中国许多地方,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看到过荷花,在荷花的故乡印度也看到过荷花。白荷花、红荷花,甚至蓝荷花、黄荷花,都看到过,但是像鉴真墓旁这样的荷花却从来没有见过。难道是富士山之灵钟于荷花上面了吗?难道是鉴真的神灵飞附到这荷花瓣上来了吗?

不管我是多么依恋唐大招提寺,多么依恋鉴真的墓塔,多么依恋池塘里的荷花,我们的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经过了两三个小时的漫游,我们终于必须离开了。我们怀着依依难舍的心情,一步三回首,慢慢地踱出了这一座举世闻名的古寺。登上汽车以后,仍然从车窗里回望那些巍峨的大殿楼阁,直至车子转弯,它的影子完全消失为止。这些影子在眼前消失了,然而却落入我的心灵深处,将永远留在那里。

敬爱的鉴真大和尚!我们暂时告别了。倘若有朝一日我还能来到日本,我一定再来参谒你。我会从祖国最神圣的地方,最神圣的一棵树上,采下一片最神圣的嫩叶,来拂拭你眼中的泪珠。

慧心禅语:

提起鉴真和尚,想必没有人不知道。这位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才成功到达日本,他为中日两国所作的贡献,是无法估计的。

曾经有人问,我们是选择理性还是信仰作为生活的原则,较为年少的人会选择理性,认为这样既不是太死板也不至于太松散,但是年长者多选择信仰。广义上来说,对于学习或者工作的喜爱和认真的态度也可以归纳为信仰,信仰并非只是针对宗教,如果一个人心灵有所皈依,那么他终究是心安的。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星,独自临照着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的祈祷着,听一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铛的一响算命锣,在这黑沉沉的世界里回响着。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块礁石上,浪涛像猛虎般的狂扑着,天空紧紧的绷着黑云的厚幕,听大海向那威吓着的风暴,低声的,柔声的,忏悔它一切的罪恶。

有如在喜马拉雅的顶巅,听天外的风,追赶着天外的云的急步声,在无数雪亮的山壑间回响着。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听空虚的笑声,失望与痛苦的呼吁声,残杀与淫暴的狂欢声,厌世与自杀的高歌声,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着。

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

这是哪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鼓一声,钟一声,磬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乐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曼长的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

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磬,谐音盘礴在宇宙间——解开一小颗时间的埃尘,收束了无量数世纪的因果。

这是哪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籁,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动,一切的扰攘。

在天地的尽头,在金漆的殿椽间,在佛像的眉宇间,在我的衣袖里,在耳鬓边,在官感里,在心灵里,在梦里……

在梦里,这一瞥间的显示,青天,白水,绿草,慈母温软的胸怀,是故乡吗?是故乡吗?

光明的翅羽,在无极中飞舞!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
  • 十生评论集

    十生评论集

    本作品包含影评、乐评、时评和书评,我希望我所写作的《十生评论》能被视作文化研究的实践。马修国的《西方文论史》介绍“文化研究”的起源、分析“文化研究”的文化背景时指出:“当时英国的精英主义的文化和文学批评传统(以利维斯主义为代表)受到了新通俗文化的冲击,需要一种新的立场来看待过去被精英主义所排斥的通俗文化现象,关注通俗文化中所蕴蓄的力量,分析其复杂的结构与生态。”实际上,利维斯本人在其精英主义立场下却也说过“对文学的严肃兴趣不应只局限在于对‘纸上文字’微小关系的细察,还应包括对人、社会及文明的兴趣”。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和传统思想相关研究的一个初步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 《 传统思想的现代阐释》,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中道家、儒家、辩证法、浙学等重要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新的研究,力图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一些突破,提出一些新的解读和现代阐释。下篇《传统与现代化》则希望就一些新的思想学术论题,结合传统思想文化资源,进行多个角度、多个方法的探讨,努力挖掘出一些传统与现代的转换链接的有效通道,发现民族传统哲学文化现代化或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途径、方法问题,研究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路径等问题,使传统哲学文化真正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丰厚“软实力”,成为从传统向现代性转换过程中应予以借鉴依凭的一个特有的民族性基础,推进重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 梦现世

    梦现世

    在梦境里,你能感知到自己是在做梦吗?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梦里可以比现实过得更好,会放弃原有的现实生活吗?加入梦现世,即使任务失败也只是丢了份工作。很划算不是么?来吧,梦里,真的什么都有。
  •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从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国企业家百年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被收藏的头颅:王莽

    被收藏的头颅:王莽

    王莽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作者参阅大量的史籍文献,以严肃的史观,从全新的角度,用形象的文字,绘制出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客观展现了王莽这位理想主义者的生平王莽究竟是窃国大盗,还是维新闯将,见仁见智;看罢此书,相信史实可能要比武断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 重生古代恋情

    重生古代恋情

    本文纯属YY之作,属慢热型,女主柯吟风是现代的剩女,独立坚强,有点大女人,不完美不万能,有大脾气小毛病。寻寻觅觅,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爱。死后重生到古代,也许是上天给她安排的另一个浪漫的开始,也许又是前世的重复,谁知道呢?请相信,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第一卷小荷才露尖尖角[内容简介]睁开眼的那一刻,她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只有五岁的小乞儿,身边围着的那一张张肮脏的小脸使她触摸到了内心的那一丝柔软。有谁能知道,弱小的身躯里却隐藏着一个成熟而独立、坚决地想要改变自己及他人命运的灵魂呢?“吟风,该给我取名了吧?”小三忽然道。她看向他那双明亮的坦荡的眼,眉宇间似有股浩然正气,于是冲口而出:“浩然,你就叫浩然吧。”他姓皇甫,名浩然。他几乎忘记了自己原有的名字。也许是刻意的遗忘,也许是对未来的麻木,但是,柯吟风却燃起了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渴望。“你说的啊,不能再忘了我。”浩然对她说。可是,年幼时的许诺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呢?眼前的这张脸,模糊了性别,模糊了年龄。……眉目清远如山黛,目光清冷如寒月,气质清雅如荷莲,面容清俊如秀竹。趴在他的脚边,柯吟风甚至能闻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少年忽然冲口而出:“想学这手功夫吗?”……“那就跟我走吧。”话一出口,少年就愣住了。他小小年纪,地位尊贵,权势惊天。天赋异禀,却心机深沉,行事狠辣,独自品尝着高处的孤独与寂寞。遇见她,是他黑暗生命中的乍现的一丝光明,也是他注定要承受的劫难。他姓邬,世人都知他是邬郡王世子。他任性妄为,自大骄横,遇见她时,他将她视为眼中的一根刺。可谁会料想,这根刺竟会刺入他的心中,每每想起,便一阵疼痛。也曾想,将这刺拔出,种在地上长成树。只是以他们敌对的立场,她永远只能是他心头的一根刺。骆青瑶,骆家堡新一代当家人,世人公认的经商奇才。他外表俊美,潇洒风流,却独对她青睐有加。他说,她是个谜,一个令他无法解开的谜。她说,他们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可是,为什么,听到这句话后,他会感到不甘和失望呢?冷心,绝杀门门主继承人。遇见她,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无心的人,开始触摸到了心脏跳动的频率,也一并的,品尝到了心痛的滋味。邬郡王看向城门口柯吟风他们远去渐渐消失的身影,眼底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困惑。这个女孩,年纪尚小便有如此胆色,长大了还不知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女人。
  • 七彩魔法石

    七彩魔法石

    林七七是林家中百年难遇的魔法废材父母已经对她失望,在学校所有人都不待见她……时隔五年再次相聚的妹妹从小一起长大的竹马互相瞧不上的冤家暗恋的学生会长腹黑的皇家成员他们本来就不喜欢她,现如今会怎么对待她呢?她用会怎么做呢?穿越时空,皇家秘密,上一辈的爱恨情仇,绑票,春游陷害,掉入陷阱,意外获得超强能力,让以前讨厌自己的帅哥全部爱上自己……这些她会经历吗?一切磨难,将全部压在这个弱女子身上,对此她!将怎么办!将请敬请收看*#@%啊不要意思串台了……咳咳咳……
  • 玉栖述雅

    玉栖述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气复苏

    正气复苏

    灵气复苏,天道无情,修行不易,炼体劫,洗髓劫,拓脉劫……一步一劫,步步惊心,劈死多少英雄豪杰!惨死在九重天劫下的邪修大佬,重生后改修《乾坤正气诀》,从此正气护体,天劫不至,成了天道爸爸最宠爱的崽。有一天,他拯救了地球,引发了正气潮汐,于是,直接封神成功……
  • 南明日不落

    南明日不落

    “请问男主,您穿越成南明最后一位太子,作何感想?是否感觉到了鸭力?”“没吧,毕竟本人可是开了所有明末文中最逆天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