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500000056

第56章 传统佳节,民生万象(7)

早在南宋时期,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最初的时候只是为了祭祀祖先,后来才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饮食文化。民间向来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馄饨发展到今天,不仅制作的工艺更为精致,味道更加多样可口了,名称也越来也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当然,也有一些地区在冬至节并不是吃馄饨,而是以吃饺子或是吃汤圆来代替。

到了冬至,民间除了有吃馄饨的习俗外,还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冬至过后,气候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即“进九”。此时民间便会绘制一种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图表,因为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古时人们还喜欢用它来卜来年收成的丰欠程度。

这种习俗的相关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清朝以后,在宫廷中颇为盛行。

消寒图的形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关于涂填的方法,民间有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而最有诗情画意的消寒图则是画一枝素梅,枝上画九朵梅花,每朵梅花画九片花瓣,一共就是八十一瓣。这些花瓣代表着“数九天”的天数,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数九天”就过完了,春天也就来了。

敬师拜师

中国向来是一个礼仪之邦,几乎每个节日都会有一些强调礼仪的活动。在我国古代的冬至节,就有敬师拜师的习俗,在当时称为“隆师”。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冬至节的“隆师”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古代人重视冬至节的程度胜过了过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冬至曾是“年“,过了冬至日就代表又要增长一岁,所以人们会在这天拜师典礼。当然,起初的拜师指的只是祭拜孔子。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仅教出了很多好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也深远地影响着后代。所以到了后来,在冬至这一年更新的季节,学堂的先生都会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或孔子像,以此来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并祈求自己在学业上有所进步。有些地方甚至还由此衍生出“拜烧字纸”的习俗,把爱惜有字的纸作为对圣人尊重的表现。

后来,随着年代的发展,求学的人不仅会在这天祭拜孔子,还会向自己的老师传达敬意。据说这天,学生们必须准备好新衣新帽,穿戴整齐之后,然后提上酒肉来到老师家,拜见并宴请老师。在古时的晋城地区,还流传着“摔老南瓜,做软米饭”的习俗,这是尊师重教的一种风俗。软米饭主要用软米、南瓜、花生、红枣等熬制或蒸制而成,在民间一般作为吉祥的礼品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仰慕。如今,虽然冬至节不再给老师送软米饭,但冬至节吃软米饭的习俗在农村许多地方仍然存在。

在冬至节的这一习俗中,传达出了深深的人文关怀,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十节 腊八节

腊八节概说: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过了腊八就是年”,民间流传的这些俗语和歌谣很好地道出了腊八时节的一些特性。

在我国传统中,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为腊月,这个月最重大的日子就是初八,即腊月初八的腊八节。

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是离新年最近的月份,此时农活已经忙得差不多了,无事可做的人们便出去打猎,一是为了弥补粮食的不足,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二是用猎获的禽兽来祭神敬祖,祈求保佑。

在古代,人们之所以会把一年的这最后一个月称为“腊月”,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祭神祭祖的活动相关。“腊”是一种祭。商朝时,人们每年都会用打猎捕获的一些禽兽来举行祭祀仪式,以此来祭神拜祖。这些仪式主要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进行,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人们又将冬祀称为“腊祭”。慢慢地,人们也就把十二月称为是“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但在当时,腊日并不固定在哪一天。

到了秦汉时期,腊日被固定在了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这是祭祀诸神的一个大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而且,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为了表示纪念,中国信徒也虔诚地将佛成道的日子与腊日相融合,因此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不过在民间,关于腊八节由来的说法是很多很多的。

有传说认为腊八节的由来是为了怀念大英雄岳飞。相传当年岳飞率领大部队在朱仙镇抗击金兵的时候正是冬天最冷的季节,在一番激烈的奋战后,岳家军的粮食和避寒的衣服都不足了,军士们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离战场很近的一个镇子的人们见此情景,纷纷把自家舍不得吃的五谷杂粮熬成粥送给军士们吃。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体力恢复了,士气也很受鼓舞,一举击败了金兵。后来,岳飞被奸人害死,人们深感悲痛,而且十分怀念这位民族大英雄,于是就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以杂粮豆果煮粥的方式纪念他。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时在监牢里受苦。当时天寒地冻,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出一些红豆、大米、黄豆等五谷杂粮。而且还想办法把这些粮食熬成了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因为当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他便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而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除此以外,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腊八节由来的传说,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总而言之,腊八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是一个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节日。每到这天,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表示纪念。其中的一些习俗还流传到了今天。

腊八节特色习俗:

喝腊八粥

一提起腊八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腊八粥。不管是在腊八节起源的故事里,还是从节日的特色饮食文化来看,喝腊八粥、做腊八粥都是人们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腊八粥历史悠久,中国的佛教信徒多认为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传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前,云游名山大川,刻苦修行。有一天,他又累又饿,终于晕倒在云游的途中,幸好被一个牧羊女看见。牧羊女忙拿出自己的午餐——家里吃剩下的各种米粥混合的杂烩饭,又放入了山上采来的各种野果,用火加热,喂释迦牟尼吃。释迦牟尼吃饱后,马上恢复了元气,在河里洗了澡,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而后,中国的僧众为了纪念“佛成道日”,就会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熬腊八粥供奉佛祖,并且自己食用,以此来祈求佛祖庇佑。

而在中国民间,相传做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习俗始于汉代,到了唐朝时,由于历代皇帝几乎都信佛,所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气愈益盛行。清朝的很多皇帝也都信佛,人们也一直传承着过节和腊八粥的风俗,康熙年间,有一年皇帝一高兴,把大内供佛的腊八粥赏赐给有功的臣僚,从此成为常例。而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以此来祭祀祖先或是自己食用。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因为地域的不同,它的样式和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各地的腊八粥中,最为考究要算是北京的腊八粥了。当地人要在白米中掺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等二十多种原料一起熬粥。更为讲究的人家,还会将果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后才放进锅里熬。而且,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好各种物品后,半夜十分就开始用微火煮,一直到第二天的清晨,粥才算熬好。

腊月初八那天,一定要先用熬好的粥敬神祭祖,然后是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聚在一起食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赠送给别人时,送的时间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在中午前送出去。同时,全家人吃剩下的粥是不能倒的,而是要保存着吃几天,如果几天后还有剩下,则寓意着“年年有余”,是个好兆头。

而且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有的农民腊月初八那天总会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有些人还会在院子里种着的果树枝干上抹一些腊八粥,希望来年多结果实。

现如今,腊八粥的仪式性和巫术作用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淡化了,但作为节日中的一种特色食品还是备受人们的喜爱的。在数九寒冬的季节,多喝腊八粥能驱寒暖身,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腊八蒜

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人们还有一个过腊八节的特色习俗,那就是在腊八节这天来泡制蒜,称为“腊八蒜”。

为什么会有这种习俗呢?原来腊八蒜的重要用途是提醒人们年关将近,是时候该清算一下一年来的收支了,看看欠了谁家的钱,谁又欠了咱家的钱。要是别人还有自家钱没有还的,就要提醒人家归还了。“蒜“与”算“同音,为了表示避讳,就用“蒜”代替“算”字,回避那个算账的“算”。关于这点,北京城中还流传着一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也正因如此,腊八蒜一般都是要自己亲手泡制的,街头是不会有卖的,更不会有人吆喝:“腊八蒜啦,腊八蒜啦!”要不,欠债的人心里肯定觉得特不爽,怎么走到哪里都是催债的人啊。

腊八蒜的泡制方法是先要准备好紫皮蒜和米醋,然后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这样泡制一段时间后,到了除夕那天就可以启封了。泡制的腊八蒜清香好吃,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而且,腊八蒜有提高免疫力和杀菌的功效,对治疗慢性气管炎之类的疾病大有裨益。

现如今,腊八节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兴盛了,可出于腊八蒜的药用功效考虑,许多人家还是会在腊八节这天泡制腊八蒜。

同类推荐
  •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本书讲述少年哈克摆脱了收养人道格拉斯寡妇和常常虐待他的父亲之后,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并与他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兼具冒险性及启发性。
  • 萤火虫的季节(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萤火虫的季节(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萤火虫的季节》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童谣诗集,收录了《一个接一个》《向着明亮那方》《全都喜欢上》《我和小鸟和铃铛》《星星和蒲公英》等作者的代表童谣。本书按照春、夏、秋、冬、梦五个主题分为五辑,收录了金子美铃的八十多首童谣。诗人用儿童最纯真天然的状态感受自然和世界,作品语言晶莹剔透,幻想绚丽,情感光明温暖,适合儿童阅读和亲子阅读。
  •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绿野仙踪(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绿野仙踪(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主要内容为警语名句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热门推荐
  • 三国演义之谜

    三国演义之谜

    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荀亮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荻”是真是假。
  • 执掌木叶

    执掌木叶

    千手与宇智波共同创造了木叶,可最终宇智波成就了写轮眼的赫赫威名,千手却走向了彻底的消失与灭亡。来自地球的灵魂降临在第二次忍界大战前夕,成为了千手族长之子,望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族,他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了。就从……囚禁团藏、打压宇智波、架空三代目开始,彻底颠覆火影世界吧。
  • 千里路遥遥

    千里路遥遥

    夏子榛,一个普通的历史系学生,竟是后世功臣—断代人;当使命和责任降临时,他义无反顾的踏上那未知的旅途,行走在历史之间,寻找丢失的历史碎片,自春秋、秦汉乱世至盛唐、大宋风云,从元明清代又到民国乱世,每一次旅途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故事,半生漂泊只为那使命与责任,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 红尘白刃一相逢

    红尘白刃一相逢

    仙人落子,红尘为局。世事纷繁,杀机隐现。入局破局,且看少年: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 木景兮迟

    木景兮迟

    他是商业霸主,她是设计新星。当他遇到她。只得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重生房子买买买

    重生房子买买买

    凌晨四点被“七十码”撞得飞起的林依依,居然回到了2002年。她满脑子就一个念头,一两千一平的省会房子!买买买!四五千的帝都房子!买买买!魔……魔都,也想买!还想买!14岁的林小胖表示,学霸,变美,首付,一个也跑不了!
  • 玄元九天录

    玄元九天录

    缥缈仙途,玄元九天,世间万物有情,唯独天地无情。九天之上,仙界的巅峰也有诸多恩怨情仇,亦如世间百态。昔日并肩作战的同僚背叛,让鹿卿文神器毁,灵根碎,修为废。花一般的刀锋,紧随鹿卿文身后,一个不慎,便死于非命。九天之上,亦有相思之人,苦苦等候。九重天远,大道偏险,万事一念,生死一线。……星域争夺,顷刻之间,亿万生灵化作齑粉,只因仙人之间的利益之争,仙途无情。势力之战,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阴谋,布置一盘大棋,弱者为棋子,弱肉强食。爱恨情仇,恩怨是非,高高在上的仙人也逃不出自身情感束缚与心魔,万事一念。
  • 普觉宗杲禅师语录

    普觉宗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Child's Dream of a Star 一个孩子的星星梦(英文版)

    A Child's Dream of a Star 一个孩子的星星梦(英文版)

    This book is a Christmas novella by Charles Dickens. It is perhaps best described as Dickens's "other" Christmas story, this is an elderly narrator's reminiscence of holidays past, each incident inspired by the gifts and toys that decorate the traditional tree. There is a range of appeal in the story itself, from snug memories of beloved toys to the passing along of eerie stories surrounding various childhood haunts. "I begin to consider, what do we all remember best upon the branches of the Christmas Tree of our own young Christmas days, by which we climbed to real life." the whole enlivened by small bells, was a mighty marvel and a great delight. "of the laden hopelessness of morning ever dawning; and the oppression of a weight of remorse." "This,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law of love and kindness, mercy and compassion. This, in remembrance of Me!" The story is full of rich and brilliant imagination,
  • 潜书

    潜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