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1400000017

第17章 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谈静心(1)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难免有理性和感性的斗争和争讼,这种“心、意、识”自讼的状态就叫做“心兵”。普通人心中随时都在打内战,如果妄念不生,止水澄波,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不动心的境界。

修得不动心的境界

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王阳明认为,一个有抱负、有君子修养的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己。面对外来的各种毁誉荣辱,不但不要被它们影响自己内心的安定,而且要将它们作为磨炼自己品性、提升自己素质的工具。王阳明正是因为达到了不动心的境界,才能在毁誉参半的生活中活出自我的精彩。

王阳明在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月,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他的同事王思舆对季本说道:“王阳明此行,必定会建立极大的事功。”季本好奇地问:“你是凭借什么如此说呢?”王思舆感叹地说:“我用各种言语试探,根本无法触动他啊。”事实果然证明了王思舆的判断是正确的。

面对人生中诸多的毁誉荣辱,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要以一种坦然自若的心情去对待,并借此来修炼自己的心灵,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以获得悠游自在的人生。

世间的事纷至沓来,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原本就是不动的。心不动,即便有三千烦恼丝缠身,亦能恬静自如。生活的智者总是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虽在忙碌中身体劳累,却因为时时有着一颗清静、洒脱而无求的心,便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快乐。

苏轼是古代名士,既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又兼容了儒释道三家关于生命哲理的阐释,但即使这样,他也不能真正领悟到心定的境界。

苏轼被贬谪到江北瓜洲时,和金山寺的和尚佛印相交甚多,常常在一起参禅礼佛,谈经论道,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一天,苏轼做了一首五言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再三吟诵,觉得其中含义深刻,颇得禅家智慧之大成。苏轼觉得佛印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为赞赏,于是很想立刻把这首诗交给佛印,但苦于公务缠身,只好派了一个小书童将诗稿送过江去请佛印品鉴。

书童说明来意之后将诗稿交给了佛印禅师,佛印看过之后,微微一笑,提笔在原稿的背面写了几个字,然后让书童带回。

苏轼满心欢喜地打开了信封,就看先惊后怒。原来佛印只在宣纸背面写了两个字:“狗屁!”苏轼既生气又不解,坐立不安,索性搁下手中的事情,吩咐书童备船再次过江。

哪知苏轼的船刚刚靠岸,就看见佛印禅师已经等候在岸边。苏轼怒不可遏地对佛印说:“和尚,你我相交甚好,为何要这般侮辱我呢?”

佛印笑吟吟地说:“此话怎讲?我怎么会侮辱居士呢?”

苏轼将诗稿拿出来,指着背面的“狗屁”二字给佛印看,质问原因。

佛印接过来,指着苏轼的诗问道:“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那怎么一个‘屁’就过江来了呢?”

苏轼顿时明白了佛印的意思,满脸羞愧。

在世间操劳一生,却能心安身安,着实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这需要我们持一颗清静的心,带着激情去生活,不生是非分别,不起憎爱怨亲,就能够安稳如山,自在如风。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王阳明认为,大凡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多大的不幸,而是自己的良知被蒙蔽,因而对生活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已。要想恢复自己的良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就要磨炼自己,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轻起怒心、喜心、恶心、私心,不使心有一丝一毫的偏倚,保持心体的中正平和,自然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

思虑纷杂,不妨静坐片刻

孟源问:“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

先生曰:“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制,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

弟子孟源曾问王阳明:“我在静坐时,总是想东想西,心里一刻也不得安静,我试过许多办法都不见效,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回答说:“将头脑中那些纷乱复杂的念头强行抹去,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寻找到产生这些纷乱复杂念头的根源,观察它、改善它,在自己的内心中进行深刻反省,才能消除内心的那些纷杂思虑,你自然就会安静下来,这其实就是《大学》里所说的‘知止而后定’的意思。”

静坐是指放松入静,排除杂念,呼吸自然,主要是为了让人变得安静,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然后进入忘我之境。静坐可以让一个人的身体保持内外的平衡,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一个人若能在嘈杂中感悟宁静,也就达到了人生快乐的极高境界。

在纷乱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不安。对此,许多大师如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等都建议人们静坐。王阳明也极为推崇静坐养心,因而他才会建议弟子们“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闭上眼睛养神,渐渐的,外在的喧嚣和热闹都消失了,随即便发现了心灵内在更为美好的境界。也就是说,通过练习静坐,可以感悟人生,认识自我,医治心灵的创伤,并可促使注意力集中,开发潜在的智慧。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炷,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这是《小窗幽记》给人们阐述的一个幽静、美妙的意境:独自坐在禅房中,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炷香,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睛闭上一会儿,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十分平静,神智也十分清醒,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见达摩祖师,和他一同乘着木筏渡水,见到了麻姑一般。

人在心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观照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好像波浪迭起的时候,我们无法看到水底的情况,只有在水平波静的时候,才能看到清澈的水底一样。所以,静坐是人们放下心外一切的有效方法。

静虑息欲致良知,这个办法是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时提出的,当你感到万分疲惫的时候,只需静坐下来,闭上眼睛,打开心眼去看内心存在的那个世界,疲劳就会渐渐消退,祥和空灵的境界随之而来。

到达心灵的宁静实属不易,如果还要在宁静的境界里感悟人生的奔腾则是难上加难。因为外物的嘈杂难敌内心的安宁,但是环境的安宁却不容易让人兴奋,当人们被静谧所吞没的时候,是兴奋不起来的,因此在宁静中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活力四射就显得很难得。

人当心如止水,但是止水并不是死水,所谓静止只是相对的状态,人生往往是宁静里波涛汹涌,那些最平淡的事情里面往往酝酿着最为激烈的革命。一个人如能做到在宁静中感悟奔腾,便是到达心灵的至高境界。

虽然听见看见,但心不随着声色去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

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弟子九川问道:“专心用功的时候,声、色在眼前出现,如果还像往常那样去看去听,恐怕就不能专一了。”

王阳明回答说:“怎么能不想去听不想去看呢?除非是槁木死灰的人或者耳聋眼瞎的人。只是虽然听见或看见了,心却不跟着它们走就是了。”

这其实说的就是不动心的境界,正如人们常说的:“风吹云动心不动,见到境界不动心。”

在佛家看来,“不动心”从本质上讲,是指清净空寂的真如本性。想要成功,不能缺乏“不动心”,它是思想意志的顶梁柱,失去了“不动心”,人就会失去生活的方向,在迷茫中徘徊。“不动心”还可以排除私心杂念,战胜心魔,直达清净自由的“如来”境界。由此可见,佛家是将“不动心”看做一个名字,即不动的心。

而王阳明则将“不动心”看做一个动词,即王阳明常说的心无外物。只有做到心无外物,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

一天,家里的酱油用完了,妈妈就叫家里10岁的儿子拿一个空碗去打酱油。妈妈拿钱给孩子的时候,反复嘱咐他不要把酱油弄洒了。

同类推荐
  •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幸福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也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会享受人生的人,不会在意拥有多少财富,不会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职位高低,也不会在意成功或失败。
  • 心灵鸡汤全集

    心灵鸡汤全集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启人深思。故事后附的“心灵小语”画龙点睛,是最贴切的指示,让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可以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关爱自己。通过阅读本书,将会使您活得激情满怀,爱得深沉博大;会使您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内心的憧憬与梦想。
  •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没有哪个女人不担心自己被贬为“低能”,同样,也没有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被尊为“全能”,但这都不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女人要获得一席之地,唯有“低能”者奋起直追,“全能”者与时俱进,才能成就完美人生。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奋斗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游刃有余,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因此。女人只有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全能女”,才会真正受到“公主”般的礼遇,得到“王子”的爱情,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本女人的书,是为职场、家庭和生活中的女人量身打造的最全面的经验法则,是直接注入女人灵魂深处的需要。
热门推荐
  • 国际侦探大佬马甲又掉了

    国际侦探大佬马甲又掉了

    离奇失踪?意外死亡?是巧合还是人为?半夜听到的异响又是什么?不怕,大佬带你解密。不过,大佬你怎么总在掉马甲?[女强,无男主]
  • 独处之意是清欢

    独处之意是清欢

    中高考热点甄选作家全新美文,各地语文老师力荐,现代文阅读考试“大杀器”。包利民老师亲自精选近100篇美文,初次收录,私家独享。独处,并不是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内修于心,自在欢喜。把内心所喜欢、所向往、所不满、所憎恶的,不加修饰、大胆率真、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这便是回归自我的意义。《独处之意是清欢》是一本带你体验人生清欢的温暖之书。小中见大,于细微处书写切身感受。谨将此书献给,在人群中依然坚守的不妥协的你。心存眷恋的暖,独处也积蓄着力量。在失去和遗憾中回归自己,收获照亮迷途的光。愿你手中有花,心中有梦,做丰盈充实的本我。
  •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学是将艺术置入社会文化背景中来审视的方法,着眼于对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解释人的参与、文化的渗透所包蕴着的持续发展的艺术形态和精神内涵。本书从艺术文化概述、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简述艺术在当代社会里的新位置。
  • 莫里哀和他的喜剧

    莫里哀和他的喜剧

    本书作者希望在梳理莫里哀一生的创作的同时,以作品分析为写作重点。因为作品是了解一个作家的基础。作者将莫里哀的作品,不论大小,不论主次,一部不漏地阅读、分析,这样有利于全面认识一个作家。在叙述莫里哀生平史料时,作者主要依靠加克索特的《莫里哀传》。加克索特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新闻记者、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有关莫里哀的史料严格加以甄别,经过考据,去伪存真。同时采用了布尔加科夫的一些精彩片段,他是一个作家,他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莫里哀,其中不免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想象。格里马雷的《莫里哀传》是一部流转广泛的莫里哀传记,但是其中相当多的材料是传说,不一定可靠,曾遭到加克索特的严肃批评。但是,在有关莫里哀的史料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愿意接受其中一些值得信赖的东西。因而本书稿沿着莫里哀人生创作轨迹娓娓道来其喜剧人生。
  • 神豪之平凡人生

    神豪之平凡人生

    PS:郑重说明。这是一本黑暗的神豪文。诉尽人间疾苦,辛酸的神豪文。如果不适合读感。请原谅!!!平凡的余温,突然拥有了系统。但是系统,除了给钱,以及一些帮助以外,从不出现。在余温感觉自己就要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接近精神奔溃的余温,在意外中,回到了过去。就在余温靠着系统的帮助下,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存在时,一件件金钱也无法改变的事情,发生在了身边。余温奔溃得跑到雨中怒吼:“为什么!!!”泪奔,精神负荷得余温,捂脸跪在雨中,悲伤的说:“请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做。”
  • 刺客信条回归

    刺客信条回归

    你以为圣殿骑士和刺客组织销声匿迹了吗?不!没有!只是时机未到罢了……长达几十个世纪的战争再次拉开帷幕!陈一,你准备好了吗?陈一:“I'm……back!”
  •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聪明和愚蠢之间并不远隔千山万水,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向左转或向右转的一步距离。这一步就是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主观意识的差异。生活需要智慧,人生需要领悟。换换脑子,用另一种态度开始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是什么样的差异让一部分人被称为智者。另一部分人却被贴上愚笨的标签呢?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极品球星

    极品球星

    简介极品渣男重生后属性全满变成极品男神的故事。重生的林天满能力满属性却被国足拒之门外。从香港到欧洲,他开拓出一条自己的足球之路。留住巴蒂买回巴乔携手并肩一起重振翡冷翠是第一步。驰骋五大联赛,建立属于自己的足球王国才是终极目标。前世的悲催无法改变,今生无论如何也要达到圆满!前文已经进行大幅度修改,删减近10万字冗长多余的内容,使剧情看起来更紧凑流畅。欢迎新老读者前来试读。QQ书友裙:706945304,欢迎加入。求收藏求推荐票。每天中午12点,晚上8点更新
  • 我的小老板

    我的小老板

    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群朋友,一个爱人,满屋子的家人,菜米油盐这样简单平淡的生活就是苏珺瑶所向往的,这也是苏珺瑶即将拥有的。直到有一天一切都改变了,到底是谁丧失了本心?谁又能坚持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