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1400000004

第4章 难能可贵的狂者胸次——谈格局(1)

在孔子的眼里,狂者是志极高远而行不掩言、富于进取、率性而动的人,这些志意高远者的胸怀即是狂者胸次,是儒家传统的现实人格理想。推崇儒学的王阳明更是以狂者为自己现实的人格理想,因而才无惧世人对他的毁誉,坦然面对政治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笑对生活的贫贱富贵,从而活出了难能可贵的狂者胸次。

狂者气象:引向山林的洒脱

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王阳明曾经对弟子袒露心声说:“我在来南京以前,尚有一些当老好人的想法。但是现在,我确切地明白了良知的是非,只管行动,再不用有什么隐藏。现在我才真正有了敢作敢为的胸襟。即便天下人都说我言行不符,那也毫无关系了。”

弟子薛尚谦不由赞叹道:“先生有这样的信念,才是圣人真正的血脉!”

无所畏惧,敢作敢为,获得轻松洒脱,这正是王阳明所推崇的狂者胸次。王阳明的狂者胸次不仅体现在“以成圣为第一等事”的远大抱负上,也体现在他在政治上对权贵的蔑视,他在学术上对权威(正统理学)的挑战。圣狂交融,使之有别于正统理学所津津乐道的所谓醇儒。圣人之境内含着庙堂的取向,而狂者气象则可以引向山林中的洒脱。在王阳明思想的深层,确乎交织着庙堂与山林二重情结,他有很强的入世意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经世实践中度过的;但同时又一再流露出对青山幽林的眷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也正是因为这份轻松洒脱的狂者胸次,才使得王阳明的心不为自己起伏的政治生涯所扰,专心修养自己的心性,全心全意致良知,故而才能既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保护人民生活安宁;又成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帮助人们获得心灵的安宁、喜悦。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活得轻松自在、超越、洒脱,是因为他心里不树立任何概念,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就事论事,不带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不赋予这件事他个人的特性和思想色彩。事情来了就安住在事情上,和事情融为一体,去面对它,处理它;处理完了,就安住在空明的觉知上,最终超越它。也就是所谓的“有事就借事练心,无事就借境练心”,这个“境”指的是内在心灵的境界,比如境界来了自己是否有所动?比如恐惧、欢喜,等等,看自己的念头是如何起,从哪里起,如何动,又到哪里去。凡夫是“除境不修心”,圣人是“修心不除境”。

从细微处来说,要想获得轻松洒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问琐事,不为琐事所扰。

牛弘,隋朝大臣,字里仁。他不但学术精湛,位高权重,而且性格温和,宽厚恭俭。牛弘有个弟弟牛弼,他就没有哥哥那么谨言慎行了。一次牛弼喝醉了酒,竟把牛弘驾车的一头牛用箭射死了。牛弘回家时,其妻就迎上去给他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听了,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那就制成牛肉干好了。”待牛弘坐定后,其妻又提此事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显得非常着急,认为是件大事,不料牛弘随口又说:“已经知道了。”他若无其事,继续读自己的书,其妻只好不再说什么。

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评点此事说:“冷然一句话扫却了妇道人家将来多少唇舌。”想要摆脱琐事带来的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宽心胸,如牛弘一样,不问“闺”中琐碎之事。

人生的烦恼多半是自己寻来的,而且大多数人习惯把琐碎的小事放大。其实,“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然的威力,人生的得失,都没有必要太过计较,太较真了就容易受其影响。因此人们才说魔鬼不在心外,魔鬼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像王阳明说的:“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这样看来,敌人就在自己心里,自己的烦恼痛苦也就是自己心里的心魔,能将其降伏者,也只有我们自己。你如果能降伏心中的魔鬼,自然能像王阳明那样活出轻松洒脱的“狂者胸次”。

做到中正平和,关键在于慎独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弟子陆澄曾向王阳明请教关于陆九渊在人情事变上下工夫的学说。

王阳明回答说:“除了人情事变,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事了。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看、听、说、做,再到富贵、贫贱、患难、死生,都是‘事变’。而事变都只在人情里体现,它的关键是要做到‘中正平和’,而‘中正平和’的关键就在于‘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自古以来,慎独都被视为人们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对于慎独,《大学》将其与“诚”结合起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意是说,君子应内外一致,不自欺欺人。对于坏的东西要像厌恶腐臭那样,将其除掉,对待好的事物要像喜欢美丽的颜色那样,力求得到。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君子也要做到不自欺。而小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什么坏事都敢干。一旦见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边,马上遮掩,伪装良善。这样表里不一,毫无益处。要知道,一个人内心的诚意有多少,很容易从他的外表体现出来。因此,人们务必在任何时候都谨慎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形成自觉的高尚的品质。

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办事,走到半途,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有人问他:“这么热的天,你一点也不口渴吗?”

许衡说:“我其实很渴。”

那人又问:“既然口渴,那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

许衡回答说:“那不是我的梨树,我怎么可以随便乱摘梨吃呢?”

那人笑他迂腐:“现在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呢。”

许衡笑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那些摘梨的行人就像《大学》中所说的“小人”一样,在无人监督的时候,什么坏事都敢做,并不以为然。而许衡却能秉持“慎独”的精神,不去做那些违背内心良知的事情,因此他担得起“君子”这个称号。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一些人在有警察执勤的时候就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乱闯红灯……这些现象都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中庸》上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戒慎恐惧自己有什么状况没有看见与听见,内在的盲点常会在阴暗处更鲜活,细微处更显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不要怀着任何不良心态而自毁自弃。只有修养“慎独”的功夫,才能避免心灵陷入悔恨和痛苦之中,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这也是王阳明倡导“慎独”的根本原因。

无论他人誉与谤,只管去说去做

问:“叔孙武叔毁仲尼,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

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同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慝终须一日发露。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

有人问王阳明:“《论语》中记载叔孙武叔诽谤孔子,为什么圣人孔子也避免不了被人诽谤呢?”

王阳明说:“诽谤是从外面来的东西,虽然是圣人也不能够避免。人贵在自我修养,假若自己确确实实是个圣贤之人,纵然别人都来诽谤他,也不会对他有任何损害,就好像浮云遮蔽太阳,浮云怎么可能对太阳的光明有所损害呢?假如一个人只是一个表面端庄,而内心丑恶的人,即使没有一个人说他,他的丑恶,总有一天也会暴露出来的。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诽谤、赞誉是外来的,怎么能避免?只要有自我修养,外来的毁誉就算不了什么。”

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天下诽谤和议论他的人越来越多。关于原因,有人认为王阳明的功绩越来越大,权势也越来越大,天下嫉妒之人就越来越多;也有人认为王阳明的学说越来越普及,所以为宋朝的学者争辩的人越来越多,等等。但王阳明对诽谤和议论并不在意,只是一心一意地修养自己的心性,尽心尽力地传承“致良知”的思想。他深知“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的道理,即当谣言、诽谤来临的时候,不需要汲汲务求去澄清,只需要自己心境坦荡,谣言、毁谤自然不攻自破。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所谓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意思是说,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称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总之,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能具备这五个方面的人可谓是悟到了做人之道。

真理不必称扬,会做人不必标榜。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使在面对诽谤时也是极其具有君子风度的,以坦然心境面对诽谤。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一年后,皇帝为了试探他,特意派一个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苏轼在同一个监牢。

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准备睡觉,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倒头就睡,而且鼾声大作。

同类推荐
  • 舍之有道,得之有方

    舍之有道,得之有方

    人生充满了各种选择,而不同的选择也决定了我们不同的人生。选择其实也就是一个舍弃与得到的对比。我们不可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在选择一个事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个事物。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虽然很多东西是我们不愿舍弃的,不过我们最终还是要舍弃掉。
  • 成功者的态度

    成功者的态度

    《成功》杂志创办人,现代成功学奠基人,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1850年,马登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由于父母早亡,他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年轻的马登一边靠给人帮工维持生活,一边坚持学习。1871年,马登从波士顿大学毕业,1881年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97年,《成功》杂志正式创刊。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著作,代表作有《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思考与成功》等,影响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其作品至今已被译成35种语言,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30余年,创下全球出版史的伟大奇迹。
  • 男人的资本大全集(超值金版)

    男人的资本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有一句名言:“每个人的人生潜藏着伟大的机遇,我们每个人都应靠自己去发现并利用这种天赐良机,这是我们每个人学到的人生一课。”男人,要想实现心中的梦想,就要修炼出超群的品质,打造卓越的人生资本。《男人的资本大全集(超值金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男人一生中要具备的13大重要资本:心理资本、情商资本、形象资本、口才资本、处世资本、社交资本、人脉资本、智慧资本、爱情资本、婚姻资本、事业资本、财富资本、健康资本,告诉男人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资本,让每个男人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彰显男性的魅力,掌握男人的命运,成就男人一生的幸福。
  • 玩转九型玩转人

    玩转九型玩转人

    九型人格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是引导我们认识自己及他人的工具,是帮助我们释放自己潜能的工具,是帮助我们与他人进行和谐交往的工具。我不敢奢望每位朋友都可以凭借此书找到生命花园里的那座宝藏而获得完美人生,只是真诚地希望朋友们能运用它获得更多幸福。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热门推荐
  • 流年不闻我爱你

    流年不闻我爱你

    “那个傻逼要是能在迟家好好地活下去本小姐跟她姓!”某位被强占身体的刁钻社会大小姐表示极度地不满,对于那个占了她身体的人更是言语粗俗,究极不爽。“宿主,请你注意你的言行。”女主改造系统一脸正经,表示势必要让某位大小姐成为合格女主,但某大小姐一脸不屑,“切,本小姐用你教!我跟你讲,要不是你告诉我那个渣渣要去勾搭我男神,我是绝对不会照你所说的做的!”某大小姐以为,一直是她在勾搭她男神,但实际上,背地里一切都是某男安排好的,只为等她。
  • A Ride Across Palestine

    A Ride Across Palest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我的游戏人间

    你是我的游戏人间

    游戏,甜,校园。总有小婊贝想抢我身边的男生!周长安愤慨!难过!为什么没有人来抢我呢??周长安一直相信,总有一天,她的心上人会骑着七色彩云来接她,睁眼就能看见他的双手。耳边是一声喟叹:“总算让我拥有了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公共管理学范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公共管理学范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公共管理范式》。本理论框架以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四个核心概念和两对核心范畴,并以此原理贯通自编自选英文版公共管理学原著节选资料等教学资料,依据并结合主讲者自身相关公共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与理论研究等研究成果,特别是从公共管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法理学、政治学交叉结合的四个维度,讲授国际通行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与实践创新等课题,使同学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理论前沿研究的主要思想、基本理论、一般逻辑和科学方法等学科体系。……
  • 大国师万岁

    大国师万岁

    宫灿是一名热爱历史的理科生。因为车祸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他发现他有精钢不坏之身,并且力大无穷。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他想天下大同!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吗?封建两千年社会进步缓慢真的是因为认知不够吗?
  • 双恋

    双恋

    四肢发达的腐女夏弦月直过着无忧无虑自我满足的小康生活,在连续降级三年后终于成功升八死党李洋洋所在的高校……白夜?她在教导处扁的那个美少年就是传说中偏爱以暴制暴的白家二少爷白夜?囧!她怎么会中如此大的头奖?怎么自己又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挂名玩具”。最离奇的是玩三国杀还招来了一只帅绝人寰的男鬼,而这只男鬼还总是以“阴虚”为理由用冰冷的身体靠近她……徘徊在虚幻与真实之间,梦中缭绕如檀香的记忆也随之涌现。当虚幻的一切变得真实,当千年前的情结被慢慢解开,原来他们的相交早已是命中注定。
  • 愿你似星辰璀璨

    愿你似星辰璀璨

    她与他的相遇像是一场必定的安排,曾经素不相识,各自安好,如今却阴差阳错紧紧相连。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对于她的遭遇和处境产生怜悯,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注定,没有遇到她,他一定不知道什么叫做人间悲剧,没遇到他,她也一定不知道什么叫幸福一生。愿你似星辰璀璨,我们注定此生相伴。
  • 田谷

    田谷

    如果回忆会哭,那就把它们叠一叠放在心底,最好再也不会被翻出来,给心里增加足够的厚度。这样,在后来的征程里,就不那么容易碎了。你好,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