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700000009

第9章 李叔同:一名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6)

想来那道尹或许是悻悻而去吧!拒绝了师傅寂山禅师的请求,弘一大师定是心里不好受,不然也不至于垂泪央告了。可见,推却应酬是很难的事情。但就因其难,也可见出一个人人格的高贵。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曾有一段时间和朋友向秀在山中打铁。当朝皇帝的心腹钟会很想结识这位在士林中享誉盛名的才子。一次,他带领大批官员浩浩荡荡地来到嵇康打铁的树林拜访嵇康。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是拜访,带那么多人来干吗,这不是摆谱炫耀吗?是的!想来当时的钟会就是怀着一种炫耀的心情来的。他当时的心理应该是:“我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你嵇康再红,也是一介布衣,在我的权威面前也只能低下你那高贵的头颅。我带着些官员来,就是让他们知道,我钟会多么了不起,连一向清高自诩的嵇康也对我恭敬有加。”然而,沉浸在美妙想象中的钟会遭遇到了他一生中的大耻辱,嵇康见他前来,竟然连眼皮都没有撂一下。就让这位公子哥傻愣愣尴尬地站在一旁。出乎意料吗?并非所有人面对权势都会软了筋骨!嵇康心说:“我管你是谁!皇帝来了,我不想应酬还是不应酬!”钟会碰了一鼻子灰,正准备离去,嵇康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是便灰溜溜地走了。

虽然,后来嵇康因这耿直的性格,而被朝廷杀害,但他傲然行事,敢于不应酬的风景一直为后人称道,当然,在中国历史上,像嵇康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如陶渊明在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后,弃官而去;李太白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吟唱中,飘然远走;刘禹锡在“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倔强下,屡次左迁。

敢于拒绝应酬的人,必是傲骨铮铮的人。他们蔑视世俗的规则,即便被世俗伤得鲜血淋淋。世人讨厌应酬,但更害怕疼痛,所以为了避免疼痛他们选择了应酬。却不知,应酬也是一种疼痛,人在应酬之中奔走,就如同脚下穿着烧红的铁鞋在火中跳动,欲罢不能。看起来好似一场艳丽绝伦的舞蹈,实质上只是无奈下的麻木而已。

五、明镜在心,时时拂拭

温瑞安的小说《游侠纳兰》里出现过这样的对话,杀手方柔石问:“我是真正的高手,可没有人当我是高手怎么办?”圆寂大师说:“你还没杀掉你最大的敌人。”“是谁……?”“你自己。”能杀掉自己的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人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只有杀死过去的自己,才能迎来新生的自己。无论是生活、事业、学习,只有突破旧有的限制,才能达到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度。否定、自省是痛苦的、艰难的,如同凤凰涅槃。然而,只有如此才能浴火重生。杀死自己,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省察己身,如此,才能磨砺出生命的大光华,才能创造生命的大格局。

忏悔是一种福分

有人以为,忏悔是做错事的人的专利。忏悔是什么?它是完全袒露内心,是灵魂从里到外对每个细胞的审视,是站在宇宙之上思维广阔的思考。忏悔是一种福分,是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前后左右的条条道路。

忏悔的人容易陷入惭愧、恐惧之中,因为忏悔之时他便如同一个突然睁开双目的人,发现自己身无寸缕、发现自己置身于悬崖峭壁之前。忏悔过后,便是锦衣洁服、身处花海,便是生命的复活!

弘一大师曾说:“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止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我自己,绝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地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又到了岁末。佛陀让弟子们在庭园中竖起一根大铁柱。弟子们虽然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请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洗完后,穿着新装来到佛陀面前时,佛陀慈爱地对阿难说:

“阿难!我要请你帮我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阿难急忙问:“世尊,您要我给您做什么事呢?”

佛陀微微一笑,指着那根竖立在不远处的铁柱对阿难说:

“你去敲一敲那根铁柱,一定要用力地敲,使劲地敲。”

阿难点头答应后就匆忙走到那根铁柱旁,他拾起地上一块坚硬的石头,对着那根铁柱先试着比画了几下,随后用力敲了一下。

猛然间,那根铁柱发出了极响亮的声音,这声音几乎传遍整个舍卫国,连地狱里的饿鬼和畜生道的畜生们也都听见了。更奇怪的是,大家听到这声音后,所有的痛苦、烦恼都消失了。这些事阿难在敲击铁柱前并没有想到,事实上,连阿难自己也被声音震撼了。

这声音将在僧房中休息的比丘们召唤了出来,他们都会聚到讲经堂。

佛陀对他们说:“众位弟子,明天就开始新的一年,大家已学习了一年的佛法,现在你们应该反省一下自身,我也同样需要反省。你们两人一组,各自向对方检讨自己的过失,并要对自己所犯的过失作出忏悔,使自己的身心清净不染杂念。”

所有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两人一组,认真检讨自身,忏悔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一天中,有一万个比丘感受到佛义,消除一切杂念,另有八千个比丘修成了阿罗汉。

忏悔,可以使八千比丘修成阿罗汉,可以使一万比丘除却杂念,这就是忏悔的力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常用常新,时时拂拭,才能绵绵若存,真照无边。佛在每个人的心中,放下屠刀的立地成佛,苦海无边的回头是岸。敲响心灵的忏悔之钟吧,以莫大的勇气来严肃而诚挚地展示自己的不为人知的瑕疵吧,脚下的便会是一条通向纯洁、神圣的奇迹之路。

唤醒沉睡的良知

弘一大师说:“我近来省察自己,觉得自己越弄越不像了!所以我要常常研究这一类的书: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够改过迁善,做一个好人;又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同时我也希望诸位都做好人!”

做一个好人,也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这是好人们的梦想,也是实现桃源梦的唯一方式。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那么,我们自己先成为一个好人吧!因为,使沉睡的良知苏醒的,必是更强大的良知的召唤。

唐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既是有名的禅师,又是当朝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这时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大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着鞭子朝水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开行,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趟吧!”船夫也大声回答:“请等下一趟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夫看到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父开口求情,只好把船开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船以后便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到了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走开点,快把座位让给我!难道你没看见本将军上船吗?”没想到这一鞭子下来正好打在梦窗禅师的头上,鲜血顺着禅师的脸庞流了下来,禅师一言不发地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蛮横的将军。

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大家心里既害怕将军的蛮横,又为禅师的遭遇感到不平,纷纷窃窃私语:“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回去载他,他还抢禅师的座位并且打了他。”将军从大家的议论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心里非常惭愧,不免心生悔意,但身为将军,却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儿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禅师默默地走到水边,慢慢地洗掉了脸上的血污。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上前跪在禅师面前忏悔:“禅师,我……真对不起!”梦窗禅师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梦窗禅师用他的行为诠释了好人的定义。好人,不是随口说说而已,好人,需要用行动去践诺。一个好人,因为坦坦荡荡,因为充满正直,所以永远拥抱朝阳,永远远离阴霾。要使人成为一个好人,需要唤醒他沉睡的良知。这过程虽艰苦,但它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却不可估量。因此,做人要做如春风般的好人,吹开他人冬眠的良心。

时常自省,扫却心中尘埃

弘一大师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

“到今年1937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弘一大师是一位时刻自省的人。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自省自悟之道,可以使人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中达到水一样的境界,在至柔之中发挥至刚、至净的威力,具有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地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禅师视禅房的桌上放着一瓶水,微笑着对官员说:“你看这瓶水,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官员思索了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地说道:“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了点头,说道:“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官员恍然大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还有什么痛苦烦恼是不能排遣、摆脱的呢?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是至洁的,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若能时常自省,使心如水,那么品德便会如川流般不息,普及一切生物,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

观水学做人,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便能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常自省,便能激浊扬清,义无反顾;时常自省,便能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时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时常自省,便能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的正是自省啊!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铜镜、史镜、人镜摆在面前,也是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呢?

弘一大师曾说:“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你我的心灵便如同一间房屋,久不打扫就会沾染尘埃,为了保持它的洁净,需要以自省为帚,经常打扫。

如莲般做人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一把扇子上画了一朵白莲,然后题词解释道:“只缘尘世爱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

南宋诗人周敦颐更是在他的《爱莲说》一文中对莲花大加赞赏,称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将莲喻为花之君子。莲具有许多高洁的特质:“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其香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爱莲的,多是品性如莲的人。弘一法师爱莲,因为莲心如佛心,他渴望自己的内心能像莲心一样接近佛心。

佛是人,人人都是佛,只因执著妄想,迷失自我,如同淤泥。但自性如古莲子,千年之后,仍旧生叶开花,香馥如故。

弘一法师如莲。

“只缘尘世爱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是他出家过程的真实写照,而“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则是弘一法师修行多年的体会。如莲的他,在他看来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举一动,不过真性流露而已,再平常不过了。但在他人眼里,却是高僧的举止,高深莫测。

他的举止使人感到高深,只是因为世人并未达到那一境界,只是夏虫不可语冰而已,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要求自己如莲,更希望世人亦如莲。

佛祖东行,普度众生,俯视大地便发现淤泥乃为最脏。

于是佛祖便问:“谁愿意扎根于淤泥之中?”

底下的莲花答曰:“我愿意。”

佛祖又问:“你如何降伏淤泥呢?”

莲花则回答道:“出淤泥而不染地去感化。”

同类推荐
  • 中国式人脉

    中国式人脉

    人脉就像空气那样重要。经营人脉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成功的人都抓住了人脉,所以他们成功了;失败的人忽视了人脉,所以他们失败了。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和任何你想要认识的陌生人成为朋友,让好人帮你成就好事,坏人也至少不会坏你的事。这样,所有人都不是你的障碍,而是成就你的资源。
  •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该怎么活?》讲述的是你可能想过“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这个宽泛而无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下划过你的脑子,宛如一道暴风雨中的闪电,或是风吹杨柳时那飘在你脸上的枯叶,或是电影中不经意地所拍蜻蜓掠水的镜头一样,让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对于它的思考。人的生命不过30000天,在30000天里,我们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然后冲淡父母的角色养育儿女,看着儿女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最后年老离去。
  •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所有的美好,都是因为你的坚持与勇敢!只要我们愿意,就没有我们不敢做的事,没有我们过不上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百转千回后,你慢慢学会了背过身流泪,转过身微笑;学会了将心事悄无声息地尘封和隐藏。一个坚强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让自己不动声色地强大!你的勇气,价值连城;心若向阳,无谓悲伤;你光明,世界就不黑暗;纵有万般心碎,也要笑得甜美;做最好的自己,上天自有安排;做心底明媚的女子:心优雅,自芳华;请相信,你配得上世间的一切美好;做一个优雅独立的女人:林徽因的魅力哲学。
  • 做人要精明做事要高明

    做人要精明做事要高明

    精明与高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经典的为人艺术和处世境界。懂学问还要会做人,懂知识也要会做事。人生就是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游走,而关系的设计和搭建需要高超的为人处世技巧。做人精明一点,人际交往就会更左右逢源;做事高明一些,人生、事业的发展就会更高一层。
  • 驯化的舌头:言语的力量

    驯化的舌头:言语的力量

    走近《圣经》,感受言语的力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文中涉及《圣经》内容。创业投资领域的著名作家,曾撰写多部与创业投资相关的书籍,广受欢迎。
热门推荐
  • 大道通天

    大道通天

    引气入体,化天地之灵,太虚之境,成幻灭之魂,玄天三转,步轮回之魄,成斗转之神!九天圣符下,尘世皆了空!
  • Donal Grant

    Donal Gra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醉意似乎向来都青睐文人墨客。没发明酒的时候,以诗歌醉人,酒的问世,诗情与醉意通常都纠缠不清了,那种迷蒙的状态,让得意神采飞扬,给失意抹上酡红,人生得失各尽欢。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本书着重描绘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故事,从魏晋起笔,顺笔而下,直至民国,文人醉眼阅世,不失本真性情。
  • 出轨年代

    出轨年代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学校长金戈在帮助朋友安排孩子上学一事中与医生辛仪相识。才貌过人的辛仪有着与金戈共同的文学爱好,一个开博客,一个写小说,从交谈中得知,辛仪竟是金戈小说的一位忠实读者,两人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与此同时,妻子曲文红不满领导性骚扰决定请病假到市委党校会计师培训班学习,认识了同学曲斌并互相产生好感。金戈、曲文红夫妇一方面面对这段婚外情怦然心动,但另一方面又深感违背家庭的内疚,割舍不掉夫妻情分和亲子之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本书展现了现实社会人们的纠结、无奈和茫然。
  • 前夫,别纠缠

    前夫,别纠缠

    她从未想到过,她爱了十年的男人,会亲手将她送进监狱……她的唯一心愿就是不要再和那个男人有任何的纠缠。偏偏上天捉弄,命运又把他们安排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本丛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本。编者分别在中国和外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奇景,也有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套丛书不仅有精美的图画,还辅以翔实的旅游相关资讯、文史科普知识、传说故事等等,全面介绍了父母和孩子在领略这些旅游胜地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尽可能详尽地提供了各个旅行地的有关资讯,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007典藏系列之钻石恒久远

    007典藏系列之钻石恒久远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中的一种,曾改编为电影《金刚钻》。一颗钻石引起的惊天大案。走私黑帮诡计多端,竟是为了毁灭世界的计划。看邦德如何出生入死,力挽狂澜。
  •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关于古应国,历史文献上只言片语地记载,它是由周武王之子应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至于所处何地,国君是谁,历史有多长,则不得而知。所幸的是,从1986年至2007年的应国墓地考古发掘,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破解了应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谜团,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失落小国的真容。500余座墓葬的现身,10000余件文物的出土,使应国墓地的发掘跻身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史诗英雄的八卦故事之二

    史诗英雄的八卦故事之二

    到处战乱的世界,还有净土吗?城里的平静,只不过因为身处风眼。幸运的是,为了尤里,查理就能坚强;有了查理,尤里不再彷徨。可是,小心翼翼不等于安然无恙。当残酷的分离到来,他们又会如何?——草原上长大的战士抬头直视红龙女王:“我来血仇。”——年轻的法师一把摔掉披风:“挡路者……死!”
  • 学霸间的较量

    学霸间的较量

    TOP20日常:Battle!Battle!Battle!-学霸间也有刀光剑影?不就是一群书呆子嘛。-问题是打架不可怕,用智商打架才可怕啊!-神仙打架神仙打架,我等凡人还是离开战场方为上策。作者:学霸打架?别乱讲啊!我们只是在文明地交流学习经验。众人:呸!试卷满天飞,考核随时有。还想来多点?只因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