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800000018

第18章 闭门不造车,通途自寥廓——佛说格局(2)

禅者对于禅机展现形式的过分在意与人们对于事情结果的过分重视是何其相似,正是这种对结果的过分在意使很多人总是与事情所要表达的真意失之交臂。若要探求事情的真意,开阔自身的视野,从事情的结果出发追本溯源便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唯有抛开无关痛痒的舍本逐末,我们才可能远离由各种结果带来的痛苦、悲伤和烦恼,才可能发现除去眼前熟悉的景物外,人生处处有青山。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大雨天,你说雨总会停的;大风天,你说风总会转向的;天黑了,你说明天依然会天亮的!这就是心中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平安,就有未来。”事情的结果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期盼,我们的期盼将随着对于事情本源的诉求而不断伸展。找到了事情的本源之后,我们就可以赶走围绕在自己身边的痛苦、烦恼等牵绊,成就自己的明天。

不拖延开始,不罢手拒绝

拖延是当今社会最令人困扰的难题之一。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拖延的袭击,尽管原因各不相同,结果却惊人地相似。舒服地沉溺是所有与拖延结缘的人最直接的表现。可是,与此同时,拖延悄悄地将我们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偷走了,并且在真相大白的时候,自己早已深陷拖延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等待我们去面对,那就是之前自己引以为傲的优势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消失殆尽。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东西,我们不禁泪流满面:面对拖延带来的种种困境,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有一天,一位僧人向香林澄远禅师请教:“师父,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香林禅师回答:“禅不是单纯地打坐。无论是行住坐卧还是吃饭如厕都是禅。总是坐着只不过白白地劳累自己的身体罢了。”

僧人询问的“祖师西来意”是佛家的重要理念。曾有很多修禅者对此迷惑不已,而香林禅师的回答通俗易懂,简单明快:只要理解了禅的真意,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是禅,不必局限于具体的形式。如此干脆利落、一点也不含糊的见解正是启发修禅者悟道的良方。这样的良方同样可以用来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境。

要想做到干脆利落地处事,不罢手拒绝、尝试着接受压力是我们重获新生的第一步。当压力不再是自己厌恶的对象,我们的生命就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这一刻也意味着成长的开始。

纵观当今时代,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身处其中的我们总习惯将其视作生命中的重担,并时不时地抱怨一番。其实,只要静下心来就不难发现:真正令自己生出抱怨之心、沉重之感的正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从来很少主动去争取,又加之心中常有畏惧或抵制心理,所以拖延怠慢最终就会演变成心生幽怨,自然的生活状态也将在浮躁和掩饰中失去。唯有主动争取,主动接受并悦纳压力,我们才能远离拖延,开创自己的新格局。

不过,做到悦纳压力只是完成了利落处事的奠基工作。若想与拖延彻底绝缘,我们还需要做好第二步——及时努力。一直拖延不肯开始的行为会令人们在对事物的真伪做出决断的时候出现偏差,而及时努力将会起到纠正偏差、加速想法实现进程、缩短行动转化时间的效用。这样,惰性和安逸入侵的机会会迅速减少,我们就可以及时地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当及时努力作为一种习惯融入我们的生命,由拖延引起的混乱格局就会得到全面的修复和更新。

星云大师认为,人的一切操之在己,别人给予我们的福乐不可靠,必须自我肯定、积极进取、自求多福。拖延便是自我身上的一颗毒瘤,它使得我们耽于安逸,不思进取,不敢对自己持有肯定的态度。唯有结束拖延,干脆利落地处理一切事情,我们才能远离痛苦和遗憾,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莲心慧语】

龙牙禅师曾经有言:“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拖延便是我们耽于安逸、不思进取的重要根源。唯有不拖延开始,不罢手拒绝,我们才能摆脱拖延带来的困境,创造崭新的局面。

信念如璎珞,使我们内外庄严

星云大师认为,“我”就是自己的贵人。只有对自己所求真心诚意地热爱,我们方能把握事物的根本,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心愿;如若不然,便只能纠缠于细枝末节,人生就难以得到圆满,我们也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格局。龙牙禅师便是一位深谙其中真意并且身体力行的佛学大师。

龙牙禅师在悟道之前曾经去各地参访。他先参访了翠微、临济两位禅师,然后又到德山禅师那里。

龙牙禅师一见德山禅师便说:“我要拿莫邪宝剑来砍师父的头,师父你会怎么做?”

德山禅师伸出脖子,然后说:“囡!”

龙牙禅师说:“师父的头掉下来了。”

德山禅师微微一笑。

不久,龙牙禅师又去参访洞山禅师。

洞山禅师问他:“你最近刚刚离开哪个地方?”

龙牙禅师回答说:“我刚从德山禅师那里来。”

洞山禅师问:“德山禅师跟你讲过什么东西?”

龙牙禅师就把自己在德山禅师那里的经历讲了一遍。

洞山禅师问:“他还说了什么?”

龙牙禅师说:“他没说什么。”

洞山禅师说:“你不要说他什么都没讲,你现在就把德山掉下来的头拿来给我看。”

龙牙禅师恍然大悟,焚香向德山禅师行礼忏悔。

悟道是龙牙禅师最大的梦想。正是出于这份对佛法的热爱和坚定,他才不辞辛苦地到处参访,并在参访翠微、临济、德山、洞山诸位禅师之后终于成功悟道,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现实生活中,能够持有坚定信念的人却是凤毛麟角。通常情况下,只要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困难,就有为数不少的人开始打退堂鼓,开始待在安全的地方观望。久而久之,这种观望就很容易变成坐以待毙的人生态度。在星云大师看来,坐以待毙便是真正的贫穷。当坐以待毙成为人生态度时,人们内心的能量就会开始枯竭,而内心能量枯竭对人们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整日生活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恐惧中,心中再也不会有一丝宁静的空间。

文珠法师在谈到信念时说道:“信念如璎珞,使我们内外庄严;信念如手杖,使我们行进无忧。”信念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一个拥有坚定信念的人不会轻易被困难和障碍打败。他会像一个技艺高超的撑竿跳运动员一样,越过所有叫做“不自信”的羁绊;他从来不会在自己的字典中为懦弱、无能、痛苦预留位置,他要的是成功带来的喜乐和生机勃勃。

一个柔弱的人若是有了信念就会变得强壮,一个贫穷的人若是有了信念就会变得富足,一个绝望的人若是有了信念就会见到生机,一个常哭泣的人有了信念就会听到欢喜的召唤。我们若是总认为自己就是缺点的集合体,就是不幸的代言人,就真的常常会与失败相遇,因为坚定信念的反面——不自信总是徜徉在自己身边。若要从一片混乱中突围而出,除了坚守自我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也唯有如此,人生才不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自己也才能成为与成功有缘之人。

【莲心慧语】

佛家认为,“佛不度无缘之人”。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一颗力争上游的心,不为困难和障碍所扰,我们才可以从各方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享受圆满的人生。

勤苦修持,一门深入

几乎每个人都曾在心中为自己勾画出一个美丽的蓝图,并希望自己的人生依照这个轨迹而行。为此,我们付出种种艰辛的努力,积累了大量实现梦想所需的材料,可梦想却迟迟没有变成现实。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不在于他人,而在于我们自己。

当实现梦想所需的材料在我们手中大量积聚时,我们的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一心一意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心已经退居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对于拥有本身的渴望。这种对于物欲的渴望使预期的目标发生了偏离。唯有及时修正努力的方向,一门深入,我们才能有所成就。

舍卫国有一个僧人名叫盘特。他常常用功学习,却收效甚微,因此大家都嘲笑他。佛祖很怜悯这个用功的人,于是就亲自教了他一个偈子,并为他详细解说偈语的意思和内涵。

教完之后,佛祖还勉励盘特:“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只要牢牢记住,用心体会其中的深意,你一样可以求得佛道。”

盘特非常感激佛祖,就每日苦思这条偈语,用心揣摩,终于悟道,成为佛祖的罗汉弟子中的一员。

有一次,盘特奉佛祖之命去为僧人们讲诵经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僧人中间引起一阵骚动。大多数人都认为盘特根本讲不出深刻的法理来。

第二天,盘特准时来到僧人们的精舍。虽然僧人们在底下总是窃窃私语,但是盘特还是认真地讲解佛祖亲自教他的偈语“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本来想捉弄他的僧人们听到盘特对于高深法理的深刻领悟,心里感到万分惭愧,纷纷向盘特叩头自责。

故事中的盘特并非是一个聪明人,可是却成为众位僧人敬仰的人,究其原因就在于盘特能够始终坚持对佛祖所教偈语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体悟,而没有其他的私心杂念。而我们不能及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原因就在于我们不能像盘特一样针对一个目标始终如一地努力探求。

星云大师说,心无旁骛、别无杂念是求得技法与创作达到完满境界的重点。写作时将自己化作文字,绘画时将自己融入画境,演戏时将自己融入角色悲喜情仇里……一心一意,忘我投入,那么人间万事“何为二不得”?我们若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收起拥有之心,不再执著于对材料的占有。

当我们能够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梦想,对待自己的生活时,幸福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旁。梦想的实现并不需要大量的材料,只需要将与它相关的事物领悟透彻,并从身边的小事着手。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从物欲的牢笼中逃脱,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梦想的实现铺平道路。灵云志勤禅师曾就此对弟子进行开示。

有一天,一位僧人请教灵云志勤禅师:“师父,佛祖没有出世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灵云禅师竖起了拂尘。

僧人又接着问:“师父,佛祖出世之后又怎么样呢?”

灵云禅师同样竖起了拂尘。

无论是问及佛祖出世前还是出世后的问题,灵云禅师都只有一个答案:竖起拂尘。由此可知,在灵云禅师看来,佛祖出世前后并没有什么差别。弟子们如果能领悟到这一点,就可以打开领悟佛法的大门了。

领悟佛法如是,实现梦想亦如是。我们无须专门为此搜集很多材料,只要能从身边的小事着手,认真地探究体悟就可以。如此,我们便可以一门深入,进而达到专业与精通的水平,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格局。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有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当我们执著于拥有时,理想永远也没有实现的机会。唯有勤奋刻苦,一门深入,我们才能取得成就,实现自己的梦想。

追求成功,要有自己的底线

有一天,文殊菩萨命善财童子去采药:“你到外边把那些不是药的采回来!”

听了师父的吩咐,善财童子就出门了。可是找遍了各个地方,善财童子发现大地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可以做药的。于是,他就向师父禀报说:“大地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药的。”

文殊菩萨又吩咐善财童子:“那你就把不可以做药的都采回来吧。”

善财童子就采了一根草,递给师父。

文殊菩萨拿着这根草向众人开示说:“这种药既可以杀人,也可以救活人。”

在文殊菩萨眼中,药和非药之间已经不存在任何界限,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否则就是毒药。可现实生活中的情形与此恰恰相反。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喜欢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盲目地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而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后面隐藏的是世人引以为傲的成功情结。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成功情结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从未改变。它已经成为世人的心理积淀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而对于成功的热望使得对于成功情结的追求很容易越过度的界限。一旦越过适度的底线,人们的热望就会演变成一种狂热的偏执。这种偏执具体表现为:为了成功,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于是,一切都开始脱离正轨。

脱离正轨的努力的结果不难想到。我们会像“南辕北辙”故事中的车主人一样,越是努力,离成功就越远。而远离成功的结果就是对成功的渴望程度不断加深,投入的努力也越大。如此恶性循环,只会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以,对于成功没有底线的追求最后只会令自己身心俱疲,失去与成功相拥的时机。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与成功重逢呢?星云大师说,谁也不能代替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努力才能见到成功的曙光,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确立自己的底线。虽然从本心出发,拓展视野非常重要,但若是没有底线的规范,遮蔽视野的乌云就不会被驱散,面向外界的窗也无从开启。

底线不仅是衡量事物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确立自身格局的重要基础。唯有确定自己的底线,我们才能打开那扇多元化的窗户,才能见到成功的曙光。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只有从自己的本心出发,拓展自己的视野,打开多元化的窗户,我们才能把握因缘、创造因缘,构建通向成功的大格局。

同类推荐
  •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喜欢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阐释自己的观点,文字如行云流水,行所欲行,思想如汪洋大海,容纳百川。南怀瑾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将《庄子》一书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娓娓道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回自己,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和谐美满的人生。
  •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仅出现过四部1000页以上的哲学巨著,即马丁·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1961)、尼古莱·哈特曼的《自然哲学》、卡尔·雅斯贝斯的《论真理》(1947)和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的原理》(1959)。在流亡美国期间(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剑,撰写了三卷本《希望的原理》,表达了他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的世界的希望。《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一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lJ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唯物主义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领域。 这本《希望的原理(第1卷)》是该系列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1卷)》的作者是恩斯特·布洛赫。
  • 《庄子》释义

    《庄子》释义

    本书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庄子》进行全方位的现代解读。除了一般同类著作中所具有的词语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对《庄子》的每一段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说,并在此基础上对每篇的主旨进行概括,对每篇的结构进行相对合理的划分,对前人在个别地方的误读(如对“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之非指”的理解)也重新进行阐释,以期读者能更顺畅地阅读《庄子》,更加准确地把握庄子的思想。
  •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青年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这是本卷所探讨的内容。《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作者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谆谆引导,总结出做人的道理。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毫无居高临下、教训人之感。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我们已经发现,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 当经成为经典:现代儒学的型变

    当经成为经典:现代儒学的型变

    本书展现出一种较为通达的论述景象:既展现了儒学与社会互动的大场景,也呈现出学思人物的所得所失,更呈现出古今中西积极互动可能具有的儒学发展前景。就此将现代儒学的宏大场景展示出来。任剑涛教授有力地凸显了“中国中心观”的立场,突破了或以西学,或以传统僵化对待儒学,看待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窠臼。将中国的现代变迁作为再思儒学的社会切入点,从而有力把握住了儒学研究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的核心论旨。
热门推荐
  • 快穿你爸爸依旧是你爸爸

    快穿你爸爸依旧是你爸爸

    重来一次,你爸爸依旧是你爸爸!纵使被千万人暗中算计;纵使被千万人所不看好;纵使被千万人羡慕嫉妒,但那又如何?吾乃天骄,自上九霄!且看易安大人如何笑傲江湖!(只是借了李清照的那两个字,主角不是她。。。)*更新时间一般在凌晨,加更一般在下午*上学期间更新少,建议收藏养肥了再看*一个故事不会太长,一万字起步,最多不会超过十万*女主上天入地三头六臂(?)总之就是无所不能。*大概率无CP
  • 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纪

    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纪

    贞观三年的冬月,一匹瘦马驮着一名僧人,踉踉跄跄地倒在沙漠边缘。玄奘,终于来到了西域。此时的西域,动荡不安。庞大的波斯帝国,深陷拜占庭与西突厥的围攻,引来西域诸国群狼环伺。危急时刻,波斯不惜以秘宝“大卫王瓶”换取大唐的援助。而在丝绸之路的起点,玄奘遇到了他的第二个弟子——高昌王子麴智盛。作为西游里“猪八戒”的原型,麴智盛早已深深陷入情网,爱上了敌国公主,日趋癫狂,竟截走波斯秘宝,以偿夙愿。卷入是非的玄奘浑然不知,他的到来正是大唐的一着妙棋,意图扰动四方。一时间,大唐、突厥、波斯、焉耆、高昌,诸多势力汇聚,劫杀、复仇、叛国各种罪案接踵而来,彼此纠缠,互为因果……茫茫大漠,一场颠覆西域格局、左右丝绸之路的阴谋诡局,离奇上演。
  • 影后快穿之宿主开挂了

    影后快穿之宿主开挂了

    影后苏茵死在了去参加电影节的路上,眼看就要摘得影后桂冠却死翘翘了!却没想到成为了替炮灰逆袭的任务者。穿越到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中,虐渣渣、撕绿茶、拆光环!系统:那个宿主,我们的任务是逆袭,不是搞事情!苏茵:闭嘴!躺赢不好吗?!
  • 河南志

    河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依旧无敌

    依旧无敌

    金手指大神系统带惯了个主角,一朝梦醒系统没了?怎么办?没关系,俺已经无敌了!
  • 天荒帝庭

    天荒帝庭

    重生天荒世界,王轩剑挑天下,败尽群雄。当他登临九天十地之巅,建神朝,立帝庭,诸天皆要俯首,更何况是家里那个爱捣蛋的小狐妖?
  • 万古帝书

    万古帝书

    一页帝书,震慑万界千古。一句帝语,揭开辉煌盛世。这大世中,天才辈出,万人争雄。看平凡少年于尘埃中崛起,于纷争中踏出,走上极道,留名万古。
  • 小透明的末世生活

    小透明的末世生活

    无cp曾经的凌一就是个再平凡不过普通高中生,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区里过着再平凡不过的日子,她对现状很满意,并以为这种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丧尸爆发将人类带向末世,侥幸存活下来并且得到了特殊能力的凌一,跟剩下的人类一起过着夹缝中求生的日子。异能使人有能力自保,日子也渐渐舒服起来,于是人们开始幻想自己能重振人类文明。然而,丧尸只是末日序曲。注:这是一个有“规则”的世界。
  • 木不成风

    木不成风

    女主:林子木一个性格慢吞,却绝不让自己吃亏的女主。在爱情面前,却一次次降低自己的底线。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他比谁都要宝贝她。男主:祈泽风啊呀呀傲娇腹黑男,对谁都是一脸笑嘻嘻的表情,可是谁都走不进他的心底里。是个孤儿被爸妈弃养,扔在孤儿院,从小尝遍了人情冷落,也造就了他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 甘棠以白

    甘棠以白

    时而胆大遇事又怂但特别爱财的迷糊水逆女主。表面高冷内心闷骚又特爱吃醋的冰山反差男主。第一次见面,她扯掉了他的衣服,然后含恨分期付款。第二次见面,她打碎了他的多肉,然后再次心酸赤贫。第三次见面,他用书抵着她,拼命保护自己的护身符,结果还是碎了。......他说,遇见你,这辈子的霉运都接踵而至。她说,遇见你,这辈子的好运都弥补回来。......有生之年遇见你,竟花光我所有运气。甜宠,青春,爆笑,应有尽有,本文慢热,不撒狗血不扯淡,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