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700000014

第14章 党史党建理论研究(1)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凝炼与理论升华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 辜堪生

[摘要]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从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思想,经过几十年的执政和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丰富发展,到党的16大高度凝炼为“以人为本”,在理论上得到高度升华。本文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理论层面解读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从哲学层面看,“以人为本”就是指不要颠倒主客体关系、本末倒置,不能无视或忽视人的主体价值;从政治学层面看,“以人为本”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经济学层面看,“以人为本”就是指要摆正“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 “后代人发展”的关系;从教育学层面看,“以人为本”就是指要扬弃过去各种片面的人的教育发展模式,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执政理念 高度凝炼 理论升华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而如今已是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抚今追昔,这 90年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0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贯穿中国共产党90年风雨历程、成就辉煌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从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思想,经过几十年的执政和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丰富发展,到党的16大高度凝炼为“以人为本”,在理论上得到高度升华。本文拟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理论层面解读其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理论基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从哲学层面解读“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可以为我们从其它学科解读“以人为本”提供方法论指导。

“以人为本”中的“人”究竟指什么?通常“人”被解读为“人民群众”。其实,“人民群众”只是一个政治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因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解读只是从执政党角度或政治学层面的一种解读。“人本”思想首先是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产生的,这种思想虽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通常是指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众所周知,欧洲中世纪是 “最黑暗”的时期,宗教神学在各个领域都占据着统治地位,“神”统治了“人”,“教权”高于“王权”,“神学”迫害“科学”,哲学也沦为上帝的“奴婢”。费尔巴哈作为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开山鼻祖率先对“神本主义”展开了猛烈批判。他深刻揭示“万能”的上帝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他批判宗教的“禁欲主义”,为人追求“幸福生活”、满足“感性欲望”正名;他把被宗教颠倒了的主、客体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 “人”是“主体”而不是“客体”,是“主人” 而不是“奴婢”,是“目的”而不是“工具”,是“本”而不是“末”。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无疑在当时起到了令人振聋发聩、解放思想的作用。所以,当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恩格斯说,“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强烈地影响了他(尽管还有种种批判性的保留意见),这可以从《神圣家族》中看出来。”

马克思“热烈欢迎的新观点”就是指费尔巴哈的以“人”为“本”思想。马克思的“批判性的保留意见”就是指费尔巴哈所讲的“ 人”只是抽象的个体, 是抹煞了“社会属性”的纯生物学意义的人,他提倡的“博爱”丝毫解决不了人间社会的“苦难”。在被恩格斯称誉为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分析了费尔巴哈为什么看不到人的社会本质,是因为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都不懂得人的“革命性”的实践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新世界观视野中的人不再是抽象的生物学意义的人,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可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一切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其“以人为本”命题的提出与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当今世界,由于科技进步使人类征服和索取自然界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对经济增长的欲望也无限膨胀,从而导致人类日益面临着“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生态破坏”、“人口爆炸”等一系列“全球问题”,人类愈来愈需要合作、团结,共同应对解决这些“人类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愈来愈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在此背景下提出“以人为本”,从哲学层面看,这里的“人”应是指所有的人,即不仅指“人民群众”,也指“领导干部”;不仅指“全体人民”中的人,也指非“人民”的人;不仅指中国人,也指外国人;不仅指当下活着的人,也指尚未出生的人。这里的“本”仍然是主客体“本、末”关系之“本”。因此,“以人为本”的哲学含义就是不要颠倒了主、客体关系,不要本、末倒置,任何领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无视或忽视人的主体价值。

二、“以人为本”的政治学解读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早已有了“民本”思想,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也早已提出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口号,所以,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思想的扬弃。这种看法并非毫无道理,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并非空穴来风,马克思主义也是汲取了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精髓。但是,这种看法从根本上抹煞了或至少是淡化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与封建统治者“民本”思想以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在政治学上的本质区别。

我们知道,儒家“民本”思想中所谓的“ 民”是与“官”相对应的、被“官”治理的对象;所谓“本”则是指维系其统治的基础或“本钱”,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所以,“民本”、“仁政”都是封建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工具。恰如魏征对唐太宗柬言: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另有学者以孟子“民贵君轻”作辩,认为命题体现了尊崇人民群众的思想,是群众史观的萌芽。其实,这实在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误解。命题中的“贵”如果作“高贵”讲,其对应概念则为“低贱”,命题就应是“民贵君贱”。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专制社会,孟子是决不可能也决不敢向梁惠王提出“民贵君贱”的。其实这里的“贵”通“重”字讲,与“轻”相对应,意思是说处理老百姓的事最为重要(如赈灾平乱),处理君王自己的私事是“轻”的,次要的事。这与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视作历史主体( 创造者)和社会主人的群众史观思想相去甚远。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虽然也包含有古代“民本”思想中的“亲民”、“爱民”、“仁政” 的某些合理成分,但“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是唯物史观的体现,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宗旨。所以,古代儒家 “手段论”的“民本”思想与今天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虽然有反封建等级制和号召民众的进步意义,但它是建立在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宣扬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也只是抽象的政治口号。从历史与现实看,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社会从来就没有实现过什么人人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所谓“自由、平等、博爱”只是用以掩盖其资产阶级专政的“遮羞布”。

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虽然也包含有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宣扬的“人权”、“人性”、“自由”、“平等”等合理成分,但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思想的体现。从政治学层面或从执政党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的“人”当然是指“人民群众”。然而,“人民群众”作为一个政治学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则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范畴在内涵上泛指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外延上则大大拓展了,即除了传统的“工、农群众及知识分子”外还包括改革开放中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等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上述各社会阶层的人员的根本利益为本,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资产阶级政党狭隘的阶级利益观,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光辉思想。所以,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与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改革开放中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化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之中,而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价值的大灾大难面前则是得以突出展现:无论是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抢险救灾,还是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党和政府领导人都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线指挥救灾。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提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这被中外媒体誉为是中央领导集体发出的“抗震救灾最强音”。救灾期间,无以数计的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这里仅举一例:北川羌族自治县看守所只有六个监室, 6名干警,被人称之为“袖珍看守所”。5月12日大地震时,里面关着25名在押人员,当时在所里值班的是王万安、唐守才两位老民警。他们从废墟下把关押的17名在押人员挖出,连夜转移到绵阳。当时王万安老婆的大姐被废墟把下半身压着了,大声叫喊王万安去救她。但王万安却坚守职责抢救犯人,沒顾上救亲人。事后亲人埋怨他“宁可去救犯人都不救我们这些好人。”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万安平淡地说:“我没有认为他们是坏人,也不认为他们是犯人。我只觉得他们是一个生命。他们也是人,我们必须把他们救出来。” 这不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生动诠释吗!曾几何时,我们还在批判“人性论”、“人权论”,而如今,关爱生命、尊重人权,“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是如此深入人心。

今年是“5.12”大地震三周年纪念,4月19日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在汶川县水磨镇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和国外60个国家和地区嘉宾代表600人参加了开幕式,共同见证了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无疆大爱援助下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奇迹。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索丹·索莫基致辞发言,高度评价四川灾后旅游恢复重建非常成功,就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中国政府表示由衷的祝贺。这对于西方那些老喜欢利用“人权”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说事、挑刺的政客组织来说无疑是有力的回击。

三、“以人为本”的经济学解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人类社会陷入严重的物质匮乏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困境之中。人们急于摆脱面临的严重危机和物质匮乏,出现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浪潮,形成了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片面的发展观。以这种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造成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自然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社会结构失衡、人际关系紧张、贫富差距拉大,物欲膨胀、精神空虚、人格失范等问题,昭示了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的发展观的失败。

改革之始,我们也面临物质严重匮乏的困境,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虽然在短短的30年时间我国经济总量就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但经济上的高速发展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环境破坏严峻、资源能源紧张、区域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安定因素增长等。虽然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也会带来严重后果。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中国共产党在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发展为了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发展是为了人民,我们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同类推荐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共收陆费逵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45篇。前面部分的文章均为陆费逵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陆费逵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灵魂与教育》《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学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不能》等;后面部分的文章是陆费逵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他回忆《辞海》的编纂、青年时期,及谈孝道、勤俭、实业、读书等方面的文章。
  • 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

    道德自我的德育价值研究

    本书是从道德与人的本体关系上对道德教育的一种学理性探讨。针对现代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从生命的自我观照出发,本书将德育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放在道德自我的建立上,旨在从根源上寻求中国学校德育的根本性变革。
  • 缤纷人生教与学

    缤纷人生教与学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对教与学的实践和思考的精华集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身在教育、心系教育、胸怀大教育的思想。李镇西老师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经历,感念给自己以教育启迪的人和事,并思考其对教育的实践意义。李镇西老师持之以恒地阅读和写作,拓展了思维广度,加深了对教育的思考深度;他的教育行走,拓宽了他的教育视野,丰富了他的教育内涵。他认为教师要不断成长,需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与学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 感悟

    感悟

    本书是作者在工作中对企业文化的一些思考。作为企业基层领导,作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不断专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于指导实践。
热门推荐
  • 危险任务

    危险任务

    促使徐大伟下决心接受这次危险任务的,并不是经理嘴里说出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是早上他与女朋友于晓燕闹的一点小别扭。徐大伟是市运输公司的经理陈政的司机,天天开着一辆长丰猎豹越野车跟着经理在市里市外忙着联系业务和讨要欠账。徐大伟是市运输公司的经理陈政的司机,天天开着一辆长丰猎豹越野车跟着经理在市里市外忙着联系业务和讨要欠账。在运输公司这个国营单位里,徐大伟的工作算是不错了,既不用像那些跑长途的货车司机那样起早贪黑、没班没点地在外面跑,还能跟着经理蹭一肚子油水,弄个脑满肠肥,省了不少饭钱。但也有一点不好——工资不高,一个月刨去各项杂费,实拿九百零九大元。说少不算少,说多那可真有点寒碜。
  • 狂野萌妃:腹黑世子追妻忙

    狂野萌妃:腹黑世子追妻忙

    她欣喜的准备与他的婚礼,不料却意外撞见他和别的女人厮混!那么不堪的一幕,她气愤不已的质问,却招来狗男女的合谋杀害!含恨而死!一朝重生,竟穿越到一个人见人打的小乞丐身上,老天!你既然给我机会重生,我便不在这般活着。从此不在做弱小之人,陷害我的,我加倍奉还!欺凌我的,全部去死!推荐新文:《残王毒妃:本宫有系统》
  • 四下皆你

    四下皆你

    一朝重生,夏灿不想再错过“以后不用让胡妈来了”“知道了”江熠应到。看江熠一点反应都没有,夏灿有点不满:“你都不问问我为什么吗?”“她照顾不好你”“为什么?”“瘦了”“我减肥”“不用减”“为什么?”“不胖”“那谁能照顾好我?”夏灿穷追不舍的问。“我”江熠回答的很自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平安京来了一个老玩家

    平安京来了一个老玩家

    开了本新书,大家去看看好吗。老弟快更新,一本在异世界随便写写的异世界小说的异世界小说。
  • 我心铸道

    我心铸道

    什么是道?有人说天道?有人说仁道?还有人说是太上忘情?但这些我都不懂,我也不想去懂,我只愿做个红尘世外人,追求自己的命运而已,假如说你知道道,很抱歉,那是你的,不是我的。
  • 光复纹耀

    光复纹耀

    天下大势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弱肉强食乃自然规律。在这用自身血气去争锋的大陆上,一落魄娇儿如何回归如何......
  • 重生农家明月

    重生农家明月

    她努力跳出农门想要摆脱农村人身份,却所爱非人最终落个死不瞑目的凄惨下场。再睁眼,重返九岁!这次,她只想做个吃喝不愁财富在手的农家女。可开了挂的人生不允许低调!那就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怼怼极品虐虐渣!可这娃娃亲定下的小未婚夫,是同前世那样掐掉这朵桃花,还是趁早养成好呢?
  • 狂宠娇妻:天才萌宝十块钱

    狂宠娇妻:天才萌宝十块钱

    莫名其妙的被结婚,她以为这是一场霸道总裁的无聊游戏!却不曾想,他竟是七年前的那人。“记起来了?”他微勾嘴角,怀里抱着她六岁的儿子。“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你逃了!”“元宝!你别出声,咱得离开!”结婚宴上,她试图逃离。“爸!我妈要跑路!”胖嘟的小脸挂着得意的笑容,手里揣着一张十块钱的人民币,大叫。“乖!一会儿爸再给你十块钱的。”看着可爱的儿子,她猛拍额头……坑妈必备神器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进程:基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进程:基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本书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27座国际城市为案例,系统剖析了这些城市智慧化发展的理念、特点、各自所倚重的发展路径,给出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推进方法和策略,对于当今城市化大环境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