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000000029

第29章 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 资产价格与金融安全(6)

7.1.5实践中的困惑:美国、日本危机中的货币政策

在1929年美国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之前,美国中央银行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这些泡沫投机,但对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则陷入了困境。当时美国著名的中央银行家斯特朗1924年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在股票市场有过危险的投机行为,而且有证据显示,投机扩散到商品领域。在一些地方出现过失控的房地产投机,但是这些是我们无法直接影响的…,我们最好把它当作一个心理问题来处理,在投机行为头上悬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就是说,不断提高贴现率”,1927年在美国国会作证时,他有这样的陈述“国内有一些人担心股票市场的投机,以及用来支持这种投机的信用数量,与此同时,批发价格水平在下降……这归因于棉花与谷物价格的下降。我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投机在不断的加剧,联邦储备体系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来抑制投机。但一方面,我们面临显著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的信号,现在,如果增加市场的信用,或者降低利率来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对投机活动会有什么影响呢?”。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面临同样的困境,2002年在一次会议上他认为“那种认为及时的、不断增加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防止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泡沫的看法几乎肯定是一种幻想。关键的政策问题是:如果低成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无法抑制泡沫,是不是有其它的选择,至少可以有效的限制泡沫的规模,同时又不至于对经济造成很大伤害?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这种政策,尽管将来有一天我们或者其他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裂,这一时期其货币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到1987年2月,为应对日元升值引起的经济压力,官方利率分5次从5%降到2.5%;第二阶段从1987年春到1989年春季,虽然感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问题,如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但其内部并未形成一致意见,货币政策一直没有改变;第三阶段是从1989年中期以后,逐步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人认为,正是第三阶段日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刺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日本银行其后的一任行长在1994年解释了日本中央银行当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急剧上升的资产价格不能像商品价格那样受到同等的重视,但另一方面,资产价格又是无法忽视的”,“我们还是不知道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另一位日本央行副行长进一步这样解释。

实际上,从上面的事件可以看出,虽然日、美两国的货币当局均已认识到资产价格出现了过度的泡沫,但在泡沫面前均存在干预还是不干预的政策困境。

7.1.6中国的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应对

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并不是中国经济主要的调控工具,而较为重视财政政策。真正将货币政策纳入宏观调控日程是在我国中央银行不再执行“一身二任”职能即1984年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并且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更晚,而且在2006年之前绝大多数股份是非流通的,因此多数时间资产价格并不是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当然,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这种状况将会改变。不过,要全面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我们首先看一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引入及演变。

1)中国经济改革与货币政策演变

(1)以控制总量为基调,反复变动的货币政策(1984—1990年)

①1984年1月—1986年2月的货币政策。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农业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城市改革产生了强烈冲击。从1984年开始,国务院相继颁发和批转了一些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包括从10个方面给企业放权让利,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暂行规定等,这期间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增加了活力,企业投资欲望十分强烈。银行则实行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强调1985年各地信贷规模以1984年末实际数为基数,结果刺激了各地年终突击放款,使信贷和各层次货币超经济增长异常严重。针对1984年严重的货币和信贷膨胀态势,1985年政府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通过实行信贷紧缩又同时控制现金投放,才使经济有所降温。

②1986年3月—1987年12月的货币政策。这段时间货币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放松信贷控制,经济升温;二是信贷短暂收缩,经济增长仍高。从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的19个月中,虽说货币政策还在强调“紧与稳”,但“紧中求松”和“紧中有活”的运作结果,实际上使信贷控制总体放松。加之1985年并没有真正压缩投资,消费继续膨胀,结果使经济升温。货币政策的松动,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物价上涨。1986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6.9%,在此基础上,1987年又上升了7.3%。面对经济升温较快,货币发行和信贷增加较多的新态势,中国人民银行从1987年9月开始相继采取了诸如开办农村信用社特种存款,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和中央银行贷款利率等经济降温措施,使信贷规模扩张态势得以控制,但由于收缩时间较短,历史积弊一时难以解决,仍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进入1988年后,由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货币政策亦再次放松。

③1988年1月—1989年8月的货币政策。1988年初,经济界对经济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而在实际工作中则放弃了稳定经济的方针,结果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这些问题主要是:a.物价高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1988年8月比上年同期上升23.2%,物价明显失控,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b.经济继续升温。1988年1—8月份全国工业总产值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7.1%,明显超过潜在生产能力水平。c.信贷政策非但没有收紧,反而逐步放松。同年8月份,银行贷款总规模比1月份增加了1361亿元,折合年增长率为28.17%。同时,城镇居民储蓄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大大下降,8月份比1月份增幅下降近10个百分点,储蓄出现负利率。

这一时期出现的高通货膨胀迫使政府下决心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于是,货币政策运转又进入一个新的紧缩时期。1988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治理整顿经济环境、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适应这一要求,从9月份开始,货币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诸如国务院颁发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决定》《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等等。人民银行也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并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2%调至13%。以上措施的陆续实施,对于经济降温和降低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稳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是物价明显回落。1989年3月之后,物价涨幅逐渐缩小,到当年12月份,零售物价比上年同月涨幅由年初的26.7%降至6.4%,下降达20.3个百分点。二是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迅速回落。由于银行严格控制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于1989年1—8月间,月环比负增长的有5个月,工业增加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三是货币、信贷投放大大减少。1989年现金投放呈逐月降低趋势,月均增长水平仅为1.5%,折合年增长率为19.54%,大大低于1984—1988年年均增长32%的水平;同时,全年月平M1的增长率也是1984年以未的最低点。

④1989年9月—1990年12月的货币政策。这一时期,针对前一段紧缩时期的问题,在紧缩政策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了紧缩力度,以期促进经济逐步回升。1990年人民银行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采取了适时发放启动资金,为清理“三角债”发放清欠贷款,两次下降利率,增加技改贷款,大力整顿金融市场等措施。采取上述举措,使市场逐渐活跃,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升。到下半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基本恢复正常。而与此同时,又成功地控制了物价总水平的异动。故而,1990年货币政策的成效是显著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984—1990年货币政策的运作变化,均是以银行贷款规模、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率、货币供应量(M1)等作为判断松紧指标。实际上,这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又可划分为七个具体时段。第一时段:1984年1月—1985年2月;第二时段:1985年3月—1986年2月;第三时段:1986年3月一1987年9月;第四时段:1987年10月—1987年12月;第五时段:1988年1月—1988年8月;第六时段:1988年9月—1989年8月;第七时段:1989年9月—1990年12月。

上述七个时段中,第一、第三、第五为膨胀期,这期间货币政策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是“松”的方针;第二、第四、第六为紧缩期,这期间迫于通货膨胀的事实或威胁,实行“紧”的货币政策,由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不同背景,紧缩时间长短不等;第七时段,是在坚持紧缩方针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紧缩力度,由于经济环境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期间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M1)、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以治理通货膨胀为基调,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1—1996年)

1991年是我国“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整个“八五”与“一五”以来的七个五年计划相比,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问题最多、治理整顿力度最大,而经济波动幅度却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之所以能在1996年实现“软着陆”,与政府相关决策决策和中央银行正确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是分不开的。

①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八五”期间,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年平均增长22%,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金融服务项目增加较多。

②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八五”时期,中央确定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为落实这一方针,中央银行谨慎操作货币政策,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经济起伏过大的问题。当时,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从1992年上半年开始,许多地方把“抓住机遇”当成了过分追求高速度、上项目、搞房地产投资等,致使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绷得很紧,投资和消费需求同时膨胀,财政困难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物价上涨过快,1993年物价涨幅比上年高出13.2个百分点,1994年高达21.7%。三是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全社会信用膨胀,国民经济运行超越了潜在的增长能力。1993年上半年货币发行量比发生高通货膨胀的1988年同期还多投放近440亿元;当年投资率比上年高出7个百分点,高达43.3%。四是社会乱集资、乱拆借、乱贷款、乱提高利率,即“四乱”现象愈演愈烈,资金大量流向沿海,流向城市,投入开发区,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有些地区出现了支付难。五是房地产热急剧升温,各地盲目开发、上项目,导致良田撂荒,农民务农积极性大大下降,农业的基础地位遭到削弱。针对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1993年6月,政府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先后采取了16条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综合治理措施。从整顿金融秩序人手,主要运用金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一是“约法三章”,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四乱”等违法行为,堵住资金流失的“邪门”;二是适时增加贷款,调整信贷结构,保证资金重点需求,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开放资金投放的“正道”;三是两次调高存贷款利率,重新开办保值储蓄,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促进货币回笼。这些措施,使当时经济、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得到控制,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类推荐
  • 赚钱的逻辑

    赚钱的逻辑

    《赚钱的逻辑》从“为什么总是这么穷”的发问开始,引导读者正确审视自己存在的、阻碍致富的穷人思维。《赚钱的逻辑》一书从自我认知、自我驱动、职场、消费心态、人际交往等方面入手,层层抽丝剥茧,列举了大量穷人思维的案例,阐述了穷人思维带来的危害,同时还提供了改变思维方式的实用方法,使读者阅读时,不仅能有理论上的感知,更能有实践上的指导。《赚钱的逻辑》揭示了,要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必须具备一颗富有的头脑,摒弃有害的错误的知识,更新财富知识系统结构。
  •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讲述了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激烈、最残酷、最紧张的对抗形式,决策正确与否所带来的影响,马上就会显现出来,因而与其他领域相比,战争中的取胜法则也就更加明晰、深刻而有力度。用战争中的取胜法则来审视企业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及其取胜原理。可以说,战争理论在本质上是最具有实战性和操作性的竞争取胜之道。孙子兵法是公认的战争理论经典之作,它对战争中取胜之道的深刻理解,至今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今天,孙子兵法已经不单纯是一部战争的著作,它已经延伸到了包括商业竞争在内的所有竞争领域。它已经成为一部竞争理论的专著,散发着引导人们走出竞争困境的智慧之光。
  • 中国经济大讲堂

    中国经济大讲堂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 从利率失效到汇率失效

    从利率失效到汇率失效

    看待美国,我们必须摘去先入为主、冷战思维、机械思维的有色眼镜。从欧美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凯恩斯教导了我们什么使得现在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四两拨千斤——金融的杠杆。今日中美的经济博弈,不是货币战争,而是中美虚拟经济中杠杆汇率的讨论。什么是流动性陷井与汇率失效?中国应该怎么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事实上,一个好的、全球的现代货币体系,是一个双赢的或多赢的结果。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名门婚事:阎少的心尖宠

    名门婚事:阎少的心尖宠

    “阎擎天,我有腿,我自己走。”“阎擎天,我有手,衣服我自己穿。”“阎擎天,我有手也有嘴。饭我自己吃,”“阎擎天,妈蛋,滚开,我有腿、有手、有嘴,我不是废人……”一纸婚书,她和认识不到三天,人人口中的恶人,圈内知名贵少爷阎擎天结了婚。婚后,她的事,他可谓全权代劳,就连……幸好洗澡她还可以自己来。别告诉她,这就是上流社会的有钱任性?某日,她没法再忍,怒吼道:“阎擎天,有本事明天就给老娘办个残疾证回来。”
  • 破九天

    破九天

    武林绝顶高手洛风,因挚爱病故,心灰意冷之下,带着挚爱自绝于天山中。五百年后,天降异像,使天机紊乱,让神州大地天翻地覆。再过一千五百年,天山之巅,洛风竟破冰重生。
  • 爱你如殇

    爱你如殇

    她结婚了,新郎不是他。“辰逸,你忘了我吧!”“忘了你?就算你死了化成灰我都不会忘记你!我不会让你好过,我会让你生不如死!”他被她伤的如此深,怎能说忘就忘!
  • 学长顾南风

    学长顾南风

    新闻系不务正业的财迷姜茶茶同学原本靠着做和食堂不同的外卖发点小财,没想到被校草顾南风突然接管食堂,这下彻底断了她的财路。后来又办校报替人在校报上刊登匿名告白。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最后迷底即将揭晓时,告白了一个月的正主学姐临阵跑单了!眼看着招牌要砸了,姜茶茶心一横,便自己顶替上了。可没想到告白的对象竟然就是在食堂和自己作对的顾南风?“顾公子,你在食堂引起我注意,现在又在这里堵我。你是不是……喜欢我啊?”“我说……姜茶茶同学,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再说了,不是你先对我动心的吗?校报上刊登告白一个月……这么快就倒打一耙了?”后来,谁也没有想到,一心瞧不上姜茶茶的顾南风,暗地里居然偷偷吃飞醋,还故意找茬。更可怕的是,越看她越觉得可爱甚至有点小心动,这是怎么回事?姜茶茶:还能怎么回事,还不就是恋爱那点事呗。
  • 玄天无极道

    玄天无极道

    一次莫名其妙的传送,带给他的究竟是什么?一部前无古人的功法,又能让他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一句惊人的警告,能够让发了芽的感情消逝吗?
  •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重生平行世界,前世的疲惫,让李寒只想做一条安静的咸鱼。明星?出名?算了,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他回家前写的一首主题曲却火了。我出名了?罢了,那就做一条明星中的咸鱼……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崛起草原1632

    崛起草原1632

    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什么。。。。。。
  • 一世情缠半生绝恋

    一世情缠半生绝恋

    她是青楼名伶,亦是背负家仇血恨的女子,她生而为复仇,死亦为复仇,她与他的爱因复仇开始,也因复仇而结束。他是丞相之子,亦是害了她全家的人的儿子。她与他从相遇到结束,都不过是他人所计划好的。她说:“你为什么骗我?”他勾唇苦笑:“你又何尝没骗过我?”这情似真,却又似假。她与他的相遇都不过是策划好的一切,她与他的结束却不在计划之中。如果当初没有遇见你,多好,如果当初没有爱上你,多好,如果……一切的一切,我都后悔了,可是怎么办,我已经爱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