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200000012

第12章 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分析(4)

2.4、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

在利率波动的条件下,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需求从理论上讲与国外金融机构是一致或相似的。实际情况是否如此?目前中国已经推出了利率互换等利率衍生产品,尽管运行时间尚短,但国内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正迅速提高。本节将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国内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活跃金融机构的有关数据,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特性做一实证分析。

2.4.1、中国利率衍生产品的发展现状

中国最早的利率衍生产品需追溯到1992年12月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国债期货。由于交易中屡屡发生恶性违规事件,该产品于1995年5月被监管当局暂停,而违规事件不断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套期保值需求。其后随着各类市场主体对冲利率风险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一直致力于推出与需求相适应的利率衍生产品。200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债券远期交易;2006年2月推出利率互换试点,2008年2月正式开展;2007年11月推出远期利率协议。自推出以来,这三类利率衍生产品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2.4.1.1、交易量增长迅速,但波动较大

三类利率衍生产品自推出之后交易量都呈现出每年成倍增长的态势。债券远期推出当年(2005年6耀12月)的交易量为97.34亿元,月均交易量不足16亿元,而2008年的交易量为4980.1亿元,月均交易量达到415亿元,增长了约25倍。利率互换推出当年(2006年2耀12月)成交金额为339.7亿元,月均交易量不足33亿元,而2008年的交易量为4029.8亿元,月均交易量达到336亿元,增长了9倍。

但从月度环比来看,三类利率衍生产品的交易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大多数参与主体尚未将利率衍生产品交易作为一种常规性业务,而只是根据自身需要或客户需求做临时性的交易安排,因此其交易频率和交易量变化较大;二是三类利率衍生产品市场规模尚小,当一些主要参与者的交易频率和交易量出现较大变化时,很容易造成整个市场交易量的大幅波动。

2.4.1.2、主要参与者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以利率互换为例,2007年按交易量排序依次为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以名义本金额来看,2007年以上三类机构和政策性银行交易总量占全部交易的97%,其中外资银行尤为突出,其参与的交易所占比重达45%;从交易活跃度来看,四类金融机构交易笔数占全部交易的98%,其中同样是外资银行表现突出,占比达42%。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较为积极的参与性相比,非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很低。据统计,2007年与非金融机构有关的利率互换交易仅有6笔,名义本金额为7.16亿元,仅占全部利率互换交易量的0.17%,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比例通常都在10%以上。根据前述的利率互换需求动因理论,非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低表明市场中缺乏基于降低代理成本、利用信息不对称套利等动因的需求者。

2.4.1.3、交易的集中度高

以利率互换为例,2007年国内利率互换交易排名前四位的机构,合计名义本金额占市场交易总额的54.2%,成交笔数所占比重同样高达52.3%,而排名前10位的机构交易量则占到市场交易总量的80%以上。这表明有少数机构参与利率互换的积极性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利率互换市场规模尚小,当一些率先认识到利率互换的作用及自身需求的机构比较积极地加以运用时就会显得很突出。

2.4.1.4、中短期品种交易活跃

债券远期的交易主要集中于1个月以内的短期品种,其中尤以7天期最为突出。利率互换则以1耀3年的中短期品种为主,平均而言该期限范围内的合约交易量占全部交易量的比重通常都在70%以上。这一特征也从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活跃金融机构2007年年报中反映出来。在这些机构2007年末持有的利率衍生产品中大多为利率互换,几乎没有债券远期,2007年债券远期的交易量超过利率互换,这只能解释为这些机构参与债券远期交易以短期品种为主。

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中短期品种交易活跃。第一,这确实反映了参与者规避短期内利率风险的需求。由于参与者的类型较为单一(以金融机构为主),因此对利率变动的长期趋势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预期,而对短期内的利率波动则难以把握因而分歧较大,从而导致短期品种交易活跃。第二,中短期品种较长期品种更易于定价。利率衍生产品市场由于运行时间不长因而尚未发挥利率发现功能,参与者对其定价在很大程度上以相应的原生产品价格为参考。根据式(1-6)以及式(1-7)可知,当基于原生产品价格进行定价时,债券远期和利率互换的价格取决于与合约期限相应的期间利率,而在目前的利率体系中,对债券远期定价最具参考价值的是7天回购利率,对利率互换定价最具参考价值的是1年定期存款利率,由此不难解释为什么相应期限的品种交易活跃。第三,一些参与利率衍生产品交易的机构并非出于真实需求,而是作为一种创新业务加以尝试,因此必然倾向于选择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好的品种,由此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品种交易的活跃。

2.4.2、实证方法设计

2.4.2.1、样本数据

由于2007年是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远期推出后的第三年、利率互换推出后的第二年,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从参与者的数量及参与程度来看,都较2006年有很大提高,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主体的需求状况;另外,由于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活跃的金融机构在债券远期上的交易期限极短,因而它们的2007年年报所披露的利率衍生产品持有状况都是以利率互换为主,因此,笔者以200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互换的活跃交易者作为实证样本。在200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互换交易量排名前42位的机构中,有23家国内金融机构、18家外资金融机构和1家非金融企业。鉴于本节的目的是研究国内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因此将外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剔除。国内金融机构中包括17家商业银行、4家保险公司和2家政策性银行,由于这三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特性差异较大,不宜合在一起作为样本,因此本节仅对其中样本量较大的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而这样也就排除了类型因素的影响,从而能更好地揭示诸如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程度、规模、资本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全部样本商业银行的业务及财务数据均来自它们在各自网站上公开正式披露的2007年年度报告。由于样本商业银行中有2家的相关数据不全,予以剔除,因此最终进入样本的商业银行数量为15家。

2.4.2.2、模型和变量设定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并借鉴Shyu(1999)的研究方法,笔者建立了以下回归模型:

IRD=α+β1absgap+β2LTA+β3capital+β4LDR+β5liquid+β6badloan+β7pgrth+β8lgrth+β9NII+ε(2-1)模型中各变量的涵义如下:

IRD:利率衍生产品合约金额与总资产之比,用于反映银行对利率衍生产品的使用程度,是模型的被解释变量。

同类推荐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这也使得粉丝经济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经济浪潮中的最强音。其实,粉丝经济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品牌社群。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群思维,即必须先通过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然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占据席位。反之,如果没有粉丝,在未来就必然没有市场!
  •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在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语言大胆诙谐,而且看问题一针见血,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读,全部都是在电视、平面媒体上闻所未闻的观点,这是在郎教授对东西两种文化体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并且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痛快淋漓之感。
  •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之战,暂时歇火。然而谁都知道,一贯以全球霸主自居的美国绝不会就此放手,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以汇率压制别国以干涉别国经济乃至政治的手段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动用一切力量,保持汇率稳定,随时做好反击美国施压的准备。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形下,各方的博弈将导致全球汇率市场继续着一场不知结果、难料胜负的持久之战。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为此就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汇率争端在未来极有可能招致经济大国的报复性措施,这最终可能导致全球爆发贸易大战,而这种情况是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7年已经十个年头了。本书汇集了作者1999~2017年关于金融危机的主要研究成果。近20年间,作者对美国、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有过一些重要预判,如在2000年前成功预言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和后来爆发的美国与国际金融危机;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就曾经预言它的发生。
  • 孔子公开课

    孔子公开课

    孔子几乎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论语》也为大家耳熟能详。但如果要问:多少人真正了解孔子?多少人真正读懂《论语》?那么答案恐怕就不那么多了。《论语》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里我们不妨先引用三则名人的评语:“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中国人的圣经”“构建中华文明的阶梯的重要典籍”。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社会,《论语》是读书人的必攻经典,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本书以孔子及其《论语》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孔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相信对读者朋友来说益处甚大,故不可不读。
热门推荐
  • 苦杏仁味

    苦杏仁味

    运输化学危险品的卡车跌落山涧,附近水库一旦被污染,市区将面临重大危险。这场事故不仅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更牵连出官商的种种利益纠葛。关键时刻,是奋不顾身还是明哲保身?值得铭刻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当初的抉择。项亦成问:“是不是有股味道?谁有感觉?”那些人反应不一,多数表情茫然,个别敏感点的下意识地抽鼻子。“苦杏仁味。”项亦成说,“有那种感觉吗?”有人下意识地摇头。空气中似乎有股汽油味,除此之外就是山野里雨水季节的那种气息,有点霉,有点潮湿。安监局局长吴鹏给项亦成递上一副口罩。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炘雪传

    炘雪传

    这世间万物又何以比得上你低头的那一笑靥了?我愿同你在一起时,时光慢些走,再慢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场时光旅程的梦

    一场时光旅程的梦

    本是在二十一世纪的蓝馨娇,文小伍,林杰,赵文浩在毕业后再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但是一场去往同学聚会的路上改变了她们四个人的命运,不知是一场梦还是真实的穿越。她们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她们闯出了一个属于她们的天下。但是无意之间蓝馨娇发现了回去的秘密,在她们皆大欢喜时她们离奇的身世又给了她们一道惊雷,不知从何时开始她们已经背负起拯救上天的命运,而跟她们朝夕相处的朋友爱人一时之间却变成了最大的敌人,不知如何选择的她们又将如何做出选择,是首任至亲至爱之人还是选择……………………
  • 我的婆婆怀孕了

    我的婆婆怀孕了

    新文《暖情小社工》已发。请多支持。 90后独生女董笑瑶举行婚礼前准婆婆怀上了二胎。护女心切妈妈作天作地,与脑洞清奇准婆婆大斗法,未婚夫变身苦逼老大离家出走要入赘……本文不局限于婆媳关系,更深入探讨亲子关系问题,代沟观念问题。讲述生活条件优越,却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缺爱的90后独生子女,以及他们的父母,在二胎时代,从冲突不断到改变观念追求幸福的可乐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窗外鱼肚白

    窗外鱼肚白

    窗外泛起了鱼肚白,于渡,于渡,你为什么不白?
  • 女王

    女王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上这样一条路……更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第一次出台就被拍了五十万的高价而在圈子里声名鹊起……
  • 最后的民间

    最后的民间

    这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大西北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剖《最后一个匈奴》),是一部原生态小说。原生态的故事,原生态的人物,原生态的语言。像大西北的原生态民歌一样,纯朴动人,别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