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4200000010

第10章 中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1)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

制度是人类行为的沉淀物,人们过去的决策形成了现在的制度,现在的制度又影响着未来新制度安排的形成,制度演化是一个前后关联、互为因果的历史过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前后关联、互为因果的历史过程。因此,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和预知未来的演化趋势,需要认知和了解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过去的演化历程和演化轨迹,由于路径依赖,过去的演化轨迹影响农业保险现在的演化过程和未来的演化走向。同时,通过中外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历程的比较分析,可以深化对农业保险演化轨迹、演化规律的认识。

2.1.1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逻辑起点与关键节点

尼尔森(Nielsen,1993)认为的支撑历史制度主义四个理论支柱中的第一个即要确定“制度的形成时段(Formative Moments)”,即确立应当追溯的、对当前的事件或进程产生了实际影响的历史时段到底有多长,或者说是找出前一个关键节点所在的时刻。逻辑起点的择取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中十分重要。从制度演化的角度看,制度的初始选择意味着路径依赖的产生,制度演化的初始选择不同,演化的路径和结局也不同。“不同的初始选择决定的制度演化过程中的分叉现象与锁定现象。”

回溯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逻辑起点十分重要。1930年,“中华民国”农矿部召开的全国会议就将农业保险列为支持农业的一项政策。但农业保险真正产生应该是1934年,这一年金陵大学与上海银行试办耕牛保险通常被视为中国农业保险的肇始。如果以此作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一个逻辑起点,那么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已有近80年的发展历史。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农业风险保障思想和西方现代保险的传入存在紧密关系。一方面,如积谷防荒、养儿防老、家族互助、政府救济等传统保障思想和保障手段,仍然是部分农村地区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的选择,这些传统的保障思想仍然深深根植于部分农民的信念之中,并影响到他们对现代农业保险认知、学习、了解和接受,制约着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进程、演化路径。另一方面,现代农业保险制度是在近代中国保险有了一定发展和积累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没有近代保险的传入和发展,没有现代保险知识的传播、积累,也不可能产生现代农业保险。因此,中国现代农业保险制度的形成可以视为西方现代保险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一个自然演化的逻辑结果,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中国现代农业保险具体会在哪个时间点产生,却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可能会在1934年,也可能会在之前的1933年,也可能会在之后的1935年。

如果以1805年英国商人在中国广州建立谏当保险行(Canton Insurance Society),又称为广州保险公社,视为近代中国保险发展的开端,那么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萌芽、形成、发展的演化历程也有200多年的历史。即使将1934年界定为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农业保险的开端和起点,那么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也有近80年的演变、发展历史。

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起点与历史跨度大体确定后,接着我们要确立一些在整个制度演化与变迁链条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时间点,即历史制度主义所谓的“制度断裂点”和制度演化的“分叉点”,也可以用“关键节点”(Critieal Juneture)来表示。很显然,1840年、1934年,1944年,1949(或1950)年,1982年,1994年及2004等都是这样的关键节点。在这些时间点上所发生的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与演化的轨迹,形成了一种非连续性的“制度断裂”,很长时间内影响着后续的制度变迁。结合中国保险和农业保险发展史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变迁,根据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分叉点或关键节点,可以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历程分为:中国古代农业风险保障思想的萌芽与发展(1840年之前)、近代西方保险传入与中国农业保险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805—1949年)、计划经济时代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停办(1950—1982年)、改革开放后农业保险的恢复、发展与停滞(1982—2004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2004年至今)。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分叉点或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关键节点。在这些关键节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甚至对未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等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的演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前后关联、相互依存的连续过程,过去的选择形成现在的制度安排,现有的制度安排又将影响制度未来的演化。界定和划分这些制度演化的分叉点和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农业保险制度从过去发展至今的演化轨迹,还有助于我们探究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未来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

2.1.2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进程

从上个世纪开始农业保险试点,发展至今,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已有近80年的历史了,历史不可谓不短,但发展却几经波折,时好时坏,伴随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艰难转型,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也是反覆曲折。农业保险艰难的演变历程也映照着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和小农经济的曲折转型历程。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历程。

(一)中国古代农业风险保障思想的萌芽与自发演化

农业保险在中国的产生并非一个孤立的、即兴的结果,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在悠久的华夏农耕文明发展史上,我们的伟大祖先就形成了系统的保障思想和完善的保障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风险”、“不确定性”就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形成了完备的“荒政”思想和仓储制度,《逸周书·文传》指出:“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备“水旱饥荒”的积聚,可以说是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雏形。封建政府注重“广集粮”、“备战备荒”,民间则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并进而形成了一整套相当严密、完备的仓储制度,官府有“常平仓”,民间有“义仓”。但这些保障思想和救灾措施并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农业保险,因为,现代农业保险是现代保险、现代商品经济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社会没有现代农业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制度基础。当然并不是说中国古代的保障思想和措施对现今的农业保险发展就没有影响,恰恰相反,中国古代的保障思想和救灾措施仍然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养分来源。从某种程度来说,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积淀下来的最具代表性的风险保障思想与非正式制度,时至今日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轨迹和方向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近代西方保险的“植入”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形成

中国现代保险和现代农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渗透的产物,是被动式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产物。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渗透,现代金融、现代保险在上海、广州等中国沿海通商口岸产生,开启了近代中国金融保险的发展演变。现代农业保险的产生则更为晚,它是伴满清覆灭、民国初创,中国由封建小农经济向近现代转型的结果。

近代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官员、商人等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深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他们在吸取我国古代原始保险思想和西方近代保险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近代的农业保险理论和思想,对农业保险知识的传播、普及和近代中国农业部制度的产生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代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1930年,“中华民国”农矿部召开的全国会议就将农业保险列为支持农业的一项政策。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农村合作社暂行规程》,规定了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经营农业、工业、贸易、金融、保险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并可以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1934年,金陵大学与上海银行在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试办了耕牛互助保险,由农民组织成立了耕牛保险协会,以互助合作方式自保。但由于保费负担过高,农民收入有限,投保牛数太少,基金积累不足,缺乏赔偿能力,导致这次试验仅持续一年半就归于失败。

193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实业部成立了“农本局”。该局提出在重庆农业试验区辅导农民组织建立家畜保险社,通过家畜保险社经办家畜保险的农业保险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在重庆北碚成立了当时中国第一个自负盈亏的家畜保险合作社。1938年,四川、云南、广西、江西等地相继成立了家畜保险社或耕牛保险合作社。1940年,由于赔付率太高、保险费率太高、投保农户太少而最终停办,这些保险合作社后来被新成立中国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取代。

1944年3月,“国民政府”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在重庆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官办农业保险公司——中国特种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更名为中国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按最初设想,该公司主要经办农村保险。但其主要经营的还是信用和货物运输保险,仅在重庆北碚小范围内试办了少量牲畜保险。

1945年,重庆泰安保险公司在四川内江、自贡、富顺等地试办了力牛保险等一些商业性农业保险。后来由于赔付过高,亏损过大以及经营重心的转移,泰安公司将这次商业性农业保险停办了。

新中国成立前的国民政府时期农业保险试点虽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商业保险、保险合作社、股份制等多元经营形式的尝试,但由于承保范围很小,承保标的很少,赔付率很高,加上保险发展基础薄弱,广大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认知,缺乏政府的支持,农业保险试点最终都难以持续开展而归于失败。

(三)新中国成立后到1982年前的农业保险制度演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农村土地改革成果,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央政府于1949年10月20日决定成立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并相继在全国建立了分支机构。人保建立之始就开始试办农业保险,于1950年在北京、山东商河和重庆北碚等地试办牲畜保险;在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浙江、安徽等产棉区普遍试办了棉花保险,个别地区试办了水稻和油菜保险。

到1952年,全国除西藏外都开展了畜牧保险,不少地区还开展了棉花保险和生猪保险。但人保在全面开展牲畜保险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加之农民的收入有限,使广大农民群众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全面开展牲畜保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1953年为纠正当时农村中的“五多”,遵照中央指示,人保决定停办当时并非迫切需要的农业保险业务。

从1954年11月,为了配合农业合作化、农村公社化,人保决定重新恢复办理农村保险业务,在总结原来试点经验、教训基础之上,对农业保险的制度进行了改革。农业保险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体制的制约和1958年“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中央政府认为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建立后,决定停办国内保险业务,所以农业保险再次被迫停办至1981年。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由集体统一组织,风险由集体承担,农民自身并没有参与保险的动力,加上国家对农业保险作出停办的规定,使这一期间的农业保险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并完全由国家救灾方式所取代。

(四)1982年—2004年的农业保险发展

1978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1982年人保开始恢复停办近30年的农业保险。由于体制改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保险公司和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1982年—1992年的10年间,人保先后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农业保险试点,农险险种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农民的投保率也不断提高。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于1992达到了历史最高点8.17亿元,占当年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3.38%,年均增长速度是全国保险业务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成为全国保险业务增长最快的险种业务。但农业保险的地位未予以明确,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发展波动、起伏很大,缺乏稳定性,除个别年份,农业保险基本上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10年的试办期间,包括人保在内的各保险主体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模式、完善新办法,并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在恢复试办后的前十年间获得了较快发展,对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稳定,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问题分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本书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对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城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农业人口转移的出路及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形态要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格局相协调、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在不瓦解乡土文明的基础上,保持各自特色、延续文化根脉,使人们还能生发出温馨甜美的乡愁记忆等诸多问题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解读。以期为读者在更大程度上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助益,也是抛砖引玉,希望作为国家社会主人翁的中国人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思考积极行动,量己之力各尽其责。
  •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就是99%的人知道没学过,99%的人学过了不知道,1%的人既知道也学过,成功了。《20几岁学点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趣味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因为《20几岁学点经济学》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读了之后,你就能成为那仅为1%的成功者。
  • 笑话中的经济学

    笑话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学问。具体说来,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本书可谓是雅俗共赏。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以借助一个个笑话所蕴涵的道理,轻松地理解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满足“学点几经济学知识”的愿望;对于经济学的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本书则可以增加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原来经济学也可以如此“演义”,如此“娱乐”,权当闲暇之余的休闲阅读。
  •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在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语言大胆诙谐,而且看问题一针见血,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读,全部都是在电视、平面媒体上闻所未闻的观点,这是在郎教授对东西两种文化体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并且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痛快淋漓之感。
  • 华尔街风云50年

    华尔街风云50年

    本书是关于草创时期华尔街的著作,亲自讲述了华尔街在1857-1907年期间飞速发展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过程。亨利·克卢斯是十九世纪末美国金融行业领导者,他将自己在华尔街50年的经历和盘托出,生动而有趣地描述了华尔街草创时市场的疯狂和投机者的敏锐。这部严谨客观叙述华尔街历史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华尔街的市场规律和整个金融市场分析的方法,让我们通过了解华尔街的初创史把握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并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和投资经验。
热门推荐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争战频仍、兵戈不断的国家。在几千年阶级社会发展史上,发生战争的次数数以千计。其规模之浩大战况之惨烈,性质之复杂,种类之繁多,以及作战指挥艺术之高超,都是举世闻名的。《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将对中国战事做出详尽的介绍。
  •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张作霖,字雨亭。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城西的北小洼村。他少年时学过木匠,当过货郎,卖过包子,学过兽医。青年时还当过土匪。投军到清军宋庆麾下,当戈什、升哨长,直至东三省巡阅使、保安总司令,北京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显赫一时的东北王。他戎马生涯的一生有功有过,颇为传奇。而他与六位太太的悲欢离合,以及帮助他成大业,更演绎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张作霖十六岁那年,当起了货郎。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本书荟萃了卡耐基思想理论的精华,1937年首次出版,刚一上市就风靡全球,几十年间被翻译成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被视为社交心理和沟通技巧的“圣经”。作为一本实用的人际关系著作,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弱点,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不断改造自己,从而能有所长进,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在过去的77年里,戴尔·卡耐基的忠告带领着上千万名读者攀登上成功的阶梯,无论在事业方面还是个人生活上,他的箴言不断被一代代人实践与验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带着星际到末世

    带着星际到末世

    带着星际争霸系统穿越到废土时代,身穿动力装甲开着雷神做一位末日行者。哦,再养一只狗肉,不,雷兽。PS:新书求收藏,推荐票。另,群(八五一七一一零八零)
  • 炼狱之女成长日记

    炼狱之女成长日记

    我,普通的小学生一个,普通生活让我十分乏味。次空间是梦境的来源,梦境的人物是我一辈子的导师。我没有穿越的狗血剧情,没有什么女主的强势,却有天马行空的心思。我有一个触不可及的恋人,他是我的守护神。夜影说道:“属下,一直都在!”
  • 宇宙服务公司

    宇宙服务公司

    末日前夕,二流子韦大宝为了生存骗吃骗喝,不想卷入到地球自救的各方势力当中。为了夹缝中求生,他继续扮演宇航员、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甚至哲学家。他的人设是否会崩塌,他是否能歪打正着地拯救地球。且看他的即兴表演。欢迎预定龙套角色。请留下人物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本书为硬科幻小说。其中爽点会偏少一些,绝不是套路文,也不是理论神座,当然更不是无限单曲循环模式。另一本爽书《封神猎杀令·我被系统绑架》正在策划中,有兴趣的朋友请耐心等待。
  • 墙角的月光

    墙角的月光

    人生会遇见很多想不到的人和事。如果不是月老那根看不见的红线,普普通通的英语老师,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和外表帅气,温暖专情的偶像明星经历爱情的美好。
  • 我的老子是崇祯

    我的老子是崇祯

    我的老子是崇祯,我是崇祯的儿子朱慈烺,现在的身份是明朝太子。虽然有一个便宜老子还在撑着大明这艘船勉强不沉没,但他还是不靠谱,要想扶大厦于危倾,还得自己亲自出马!
  • 鬼泣的异世悠闲生活

    鬼泣的异世悠闲生活

    某作者恶意满满构思着自己的新书,然后当Enter键敲下的一瞬间……他发现自己穿越重生了……穿越到了自己连设定都没有做完的世界之中。不过好在他还继承了自己以前准备给主角的外挂,但是……自己以前给主角的外挂之中设计的坑爹的地方要自己来承受这么办?名字不叫但丁的恶魔猎人在异世界的悠闲生活,从五岁后的能力觉醒开始……群号:679653714(路西菲尔的小教室),惯例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