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300000061

第61章 幸福家教(6)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次带孩子上街,我们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时,不管有车没车,都坚持看指示灯,走人行横道。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种下了“守规矩”的种子。长大成人以后,他就成了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再比如,那时候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排队——买菜,领粮票,购买必需的日用品,上公共汽车电车,等等——都需要排队,我每次带着孩子出门,遇到需要排队的情况,都是老老实实地排着,孩子也规规距距地排在我身边,从来不“加塞儿”。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遵守“公德”的习惯。

北京出版的《参考消息》2000年8月28日第6版,译摘了一篇发表在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8月号上的文章,此文是谈家教问题的,其中对做家长的提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以身作则”。可见,这一点,是全世界的共识。

经常在报纸或刊物上看到,对一些有不良行为的甚至触犯了法律的青少年情况的报道,从此类报道中可以看出,这样的青少年的父母,大都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甚至是有违法行为的。比如,有的迷恋打麻将,有的赌博,有的“包二奶”,有的吸毒,等等。父母的恶劣行为方式,带累着孩子遭受噩运。这样的事例,是值得所有为人父母者,高度警惕的。

树立父亲的高大形象

有一天,我走在一条胡同里,偶遇一对同方向行走的母子。母亲中年,儿子看个头像个小学生。我与他们素不相识,偶然走在这条狭窄的胡同里,又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他们之间的谈话声音不小,我无意中听到了。母子二人手拉着手,谈得很亲密。忽听那位母亲对儿子说:

“你爸是个大傻冒儿!”

儿子立刻鹦鹉学舌,跟着他的妈妈说:

“就是,我爸就是个大傻冒儿!”

这样的母亲,可以说对儿童心理学一窍不通。在孩子面前,发泄对丈夫的不满,是最不明智的举动。破坏了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愿意在现实生活里找寻一个榜样,而在他的潜意识里面,最希望这个榜样,就是自己的父亲。

我尊重我的丈夫,所以在儿子的心目中树立他父亲的美好形象,做起来很容易。

不过,天底下的任何一对夫妻,不可能总是那么和谐一致,难免会在某一件事情上,或者是在某一个时间,发生一些矛盾,产生一些摩擦。因为不论夫妻二人如何相爱,由于各自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等,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差异,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就不可能处处和谐。产生某些摩擦和矛盾,倒是十分自然的现象。

关键是为人父母者,当彼此之间发生矛盾和摩擦时,千万不要把孩子扯进来。

其实,假如真的发生了矛盾或分歧,夫妻双方都应该互相忍让,互相妥协,多想想对方身上的优秀品质,多想想对方平常对自己的种种关爱,少想对方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少想对方令自己不甚满意的地方。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他或她的基本品质好,就行了。而且,在家庭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从对方的视角考虑问题,这样的话,矛盾即可化解,问题即可解决,仍然过平静的日子。

尤其是做母亲的,更应该注意,不能把对丈夫的不满,向孩子诉说。要学会坚强,学会审慎地处理夫妻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然后通过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互相沟通,把矛盾化解。

如果做母亲的心理脆弱,把孩子当成倾诉心事的对象,或者甚至是,当父母双方一旦发生矛盾,就争取孩子,让孩子站在自己一方,如此行事,就势必摧毁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得孩子对自己的父亲有看法。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男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做母亲的,为人必须明智,考虑问题、处理事情的时候,必须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不能刺激孩子稚嫩的神经。

我想,即使是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没有了继续共同生活下去的可能时,也完全没有必要向孩子诉说对方的坏话。双方都需要注意,在孩子的心目中,保持对方的美好形象。为了孩子,做不成夫妻,可以做朋友。让孩子保持对双方的尊重。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再向孩子解释清楚也不迟。夫妻离异,为了让孩子倾向自己一边,而向孩子述说对方的坏话,是愚蠢的行为,也是伤害孩子心灵的行为。

一百多年以前,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在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里,描写过几个“新人”的故事。那里面就有两个好人,先是夫妻,后因性格不合而分手,成了好朋友。他们之间的情感脉络,不仅感人,而且展现出了十分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而言之,当夫妻之间发生分歧时,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更不能让孩子充任你们之间的裁判。尤其是做母亲的,因为母亲日日夜夜与孩子厮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

注意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父亲的高大形象。这对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非常重要。

让孩子做家务事,他会变得更自立

先举一个别人家的例子吧。

我丈夫的一个学生,是位博士,现在已是很著名的中年学者。他的儿子上小学时,他就让儿子参加家务劳动。他们的家住在一所大学校园的教工宿舍里,他常命令儿子去大食堂为全家人买饭买菜,又常命令儿子帮助大人打扫家庭卫生,干一个儿童力所能及的活计。我认识这个孩子,觉得他太小,很心疼他,就问他的爸爸:

“这么小的孩子,你就差遣他做这做那,是否会把孩子累坏?”

这位博士是个奋斗精神极强的人,他坚持说:“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劳动,最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而自理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决不能把孩子培养成只会念书不会劳动的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做法非常正确。

他的儿子很小就养成了勤劳自立的习惯,自理能力很强。这个孩子上高中一年级时,他的爸爸去美国一所大学教书,上高二时他去美国探亲,此时他的妈妈已经先他一步去了美国。这名高二学生,从他的故乡来到北京,独自办理探亲手续,一点儿也不发憷。几年后,他的父母先后返回中国,他一个人留在那里,读完了高中读大学,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现在已经拿到了学位。

这个例子对我的教育很大。它使我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

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只抓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身体健康,第二件是学习成绩。孩子很聪明,也养成了自觉用功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我很满意。为了不耽误他的时间,家务事从来不让他插手,即使放了寒假暑假,他写完了作业,也不让他劳动,就让他玩儿。

一切家务劳动都由做母亲的我代劳。为他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先是生蜂窝煤炉子,后来改成罐装煤气,总之所有的家庭杂务,都不让他染指。

其实所有的儿童,天性都是模仿性强而且愿意学习劳动技能的。儿子小的时候,每逢我干活时,他就守在我身旁,很感兴趣地看着。记得在他四五岁的时候,一次我给他洗衣服,坐在板凳上用搓板搓洗,他也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我旁边,把他的一双小手伸进洗衣盆里,帮助我。他一边劳动,还一边对我说:“妈,我帮您洗,我帮您洗。”

孩子很善良,说出话来总是让我觉得很温馨,他也很勤劳,可是当时我不懂得应该保护这种勤劳。他曾多次主动要求给我帮忙,可是我怕累着他,他上学后我又怕占用了他的学习时间,所以总是打击他的这种积极性。我总是用如下的话回答他:

“你不必管,学习好了就行了,一切杂务由妈妈替你做。”

虽然我自己很累,又要教书,又要写作,又要管理家务琐事,但是一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就很高兴,很知足。

因为我从孩子小的时候就不让他参与家务劳动,一切由我代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他在体力劳动面前“懒”的毛病。他有很自觉的读书习惯,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这方面一点儿不用我操心。可是家务事他就不会做了,或者说很懒得做。责任完全在我身上。大学毕业后,他远渡重洋赴美留学,父母不在身边,客观环境给他创造了料理生活琐事的锻炼机会,他倒变得很勤快了,不过这是后话。

记得儿子上初中时,班主任老师与我年龄相仿,她也是一位母亲,她的女儿与我的儿子同班上学。有一次开家长会,她很严肃地问我:

“你儿子在家里是不是不干家务活?”

我老实回答:“是。”

她就说:“班上的两个男生,一个你儿子,还有另外的一个,一看就是在家不干活的人。让学生们打扫教室卫生,只有他们俩的样子特别,拿扫帚的样子都不对。”

我只有诺诺。

她又嘱咐我说:“以后让他干点儿家务,锻炼锻炼他。”

我知道班主任老师的好意,是要家长配合学校,把学生培育成为既会念书又会劳动的人。

但在这方面我做得一直不好,总觉得家务劳动是小事一桩。有时对班主任老师的谆谆教导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认为把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抓好了就行了,没有意识到做家务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直到了解了那个博士的儿子,才醒悟,然后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找到了差距。

年轻的父亲和母亲们,为了尽早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请让你们的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儿,这对培养孩子的勤劳品质和奋斗精神,大有帮助。

不能娇生惯养——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教育孩子,该放纵的时候,就放纵(如游戏);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

现在,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尤其是在“四二一”式的家庭组合中,六个成年人比赛着爱孩子,宠孩子。因此,无限制地溺爱,娇生惯养,几乎成了一种通病。

娇生惯养和爱,是两回事。会爱孩子的家长,是要帮助孩子确立人生目标。而只会溺爱的家长呢,却是无原则地迁就孩子的一切欲望。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捧在手里怕砸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长此以往,在不知不觉之间,孩子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是“为所欲为”的性格。

前几天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幅漫画,一个孩子高高地坐在中央,周围站着他的几位家长,那个小孩子说:“我是主子,你们都是我的奴才!”

漫画作者的立意,是要讽刺宫廷戏的泛滥成灾。可是看了此幅漫画以后,我又体会出了它的第二层含义,那就是:在现在的某些家庭里,孩子的确已经成为“主子”了。

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人会变得很自私。这样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在家里,他不会体贴父母,长大成人后,他也很难懂得照顾老人。在学校里,或者走向社会以后,他也很难与人相处,更不用谈什么团队精神了。试想,每一个家庭里面,都有一个小皇帝,如果四五十位小皇帝坐在同一间教室里,而他们每一位都是“皇帝”脾气,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不敢说我自己做得很好,但是我明白不能娇惯孩子。儿子小的时候,为了保证他的身体能够健康成长,在食品方面我舍得花钱(虽然那时钱很少),可是如何配置一日三餐由我说了算,因为我考虑的前提是“营养”,所以在“吃什么”的问题上从不征求儿子的意见。时间长了,他就形成了习惯,觉得妈妈做的饭特别好吃,而且养成了不吃零食的好习惯,因为我从不提供零食。

穿衣服只求适应四季气候,以干净舒适为标准,不赶时髦,也不跟别的孩子比较。儿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带着他们去郊区农村“学农”,我给他穿上了一条膝盖和屁股上都打了补丁的裤子,他照样自自然然地、大大方方地在街上走来走去。直到今天,他依然不注意衣服样子,但对清洁卫生十分苛求。(顺便说一句,美国普通百姓大概是全世界最不讲究穿戴的,可是最讲究舒服和干净,儿子在这一方面入乡随俗最容易。近两年,儿子常回北京,或探亲,或出差,每次回来,他都要与老同学或老朋友聚会,他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住在北京的老同学或老朋友都穿得很讲究,唯独他,总是穿着卡叽布裤子和旅游鞋,被好友戏称为“老土”,他却一点儿也不在乎。

然而,在他小的时候,遇到与孩子有关的节日或大事,我都会送给他礼物。他上初二的那一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举办“智力竞赛”节目,每一所学校都可以组织代表队,每队三人,经过层层比赛,获胜的少数几所学校,再去演播厅决赛,现场直播。北京二中是北京市的市级重点学校,人才济济,优秀学生很多,况且初中部的三个年级有上千人,我的儿子通过了校内的几次筛选,终于成为二中的代表队员。他和另外的两位同学团结协作,冲入了现场直播的决赛圈,取得了名次。为了他的这次活动,我给他专门做了一身新衣服,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这身衣服,留作纪念。

可是平时我却不给孩子零花钱,生活必需品都由父母提供了,学校里要交什么钱我都如数给他,决不让他为难,所以我认为他的手里不必再拿钱了。每逢春节,我们象征性地给他一点儿压岁钱,教育他放在储蓄盒里。所以他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同类推荐
  •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在光明与黑暗、新生与腐恶的殊死搏斗中,一位叫邓斌的神秘人物和他的同伴们,以其文韬武略、大智大勇,斡旋于各种政治派别之间,运筹帷幄,玩敌于股掌,撒播革命武装火种,始创中国工农红七军、红八军的声威震撼广西,终于擂响了百色、龙州暴动的惊雷。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片段,身边真实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诉说,或者天马行空地做梦,使读者可以从中收获微小的、错综复杂的、细枝末节的感动,得到一种共鸣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风格和平实的文字打造温暖的主题,让读者从书中得到慰藉。
  • 大银行家

    大银行家

    京都、大阪的樱花,三月底就全开了。愈往北,花期愈晚,到北海道,五月开花是寻常事。一个半月间,先是南边的冲绳,渐次往北,各处的公园,雪一般堆在枝头的樱花丛下,从早到晚都是游人如织。一九二六年春天,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正在日本作为期半个月的观樱之旅。这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随团的二十余人,每人全程包价五百元,在各个景点随意逗留,饮酒看花。风日甚好,心情也愉悦。促成此行的,是银行业巨子、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裁陈光甫。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我的吧

    你是我的吧

    阮玉,作为我的幸运星的你,今天准备好了吗?
  • 佛说谏王经

    佛说谏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尸命

    尸命

    我有三个师父,他们分别姓李、王、徐,可我的故事从被借走三十年阳寿说起……
  • 转角婚姻遇慕白

    转角婚姻遇慕白

    儿子得了罕见的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活下去,结婚五年了,沈南希一直冷淡,与丈夫从来没有亲近过,但是为了儿子沈南希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再怀上个孩子。但丈夫却说孩子不是他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盗墓笔记黑瞎子bg骨上生花

    盗墓笔记黑瞎子bg骨上生花

    偷袭她?晏师北一怒,一脚踹向黑瞎子,黑瞎子抓住她的脚裸,脚尖正好在他裆部前方,他贱贱地笑了笑:“娘子,你要谋杀亲夫?”随即捏住她的下巴:“要惩罚的哦。”他倾身压了上去……
  • 重生之南漂时代

    重生之南漂时代

    新书《我真的只想跟个风啊》已发,求收藏求支持。东西南北中,发财去广东。多少人为了这个梦想,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留下自己的血泪和汗水,还有一去不回的青春。重回九八,十六岁的少年刘畅怀里揣着五十多块钱,也走上了寻梦的道路。他准备在奋斗拼搏的年纪里面,让自己的梦想花儿盛开。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本书通过几十个具体、生动的育女案例,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女性入手,逐层展开,阐述了培养女孩的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的重要性。本书指出,女孩子天生感情细腻,又善于提成饰自己的感受,所以,作为父母要给予女儿更细致的关心和爱,多和女儿交流,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她感到自己是出色的、重要的!
  • 鬼眼天骄:重生女神计划

    鬼眼天骄:重生女神计划

    季薇重生回到了三十年前自己的童年时代。当人生重来,季薇决心不让自己留下任何遗憾。鬼眼觉醒,一眼观未来,一眼知阴阳。从此女神崛起,天骄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