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800000014

第14章 报道特点(2)

二、预测式:准确判断事物的发展结局

1997年9月30日,《环球时报》头版刊登《***接班》,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关注。这篇文章,是时驻朝鲜特派记者赵嘉鸣经过多方深入采访,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出的独家新闻。

文章一开头就写道:“9月22日早晨6时,记者按照惯例打开床头收音机,收听朝鲜中央广播电台每天的第一次新闻节目。播音员以异乎寻常的激昂语调说:‘推举我们党和人民伟大的领导者***同志为党的总书记。’这是自***主席1994年7月8日逝世后,朝鲜官方媒体首次在选举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问题上发表消息。”

记者通过观察紧随其后的种种迹象,再次印证消息的可靠性。第二天上午,朝鲜人民军党代会在平壤二八文化会馆举行。据次日朝鲜《劳动新闻》报道:“目前协助***实际主持军队工作的高级将领全部到会”,会上对***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报道说,“当大会一致通过推举***同志为总书记的决定时,全体与会者起立热烈鼓掌并高呼万岁。”

记者观察到周围的变化,“进入9月的最后这一周来,平壤市明显出现了一种自***主席去世三年来未曾有过的欢快喜庆氛围。在只有重大节日之际才打开的苍光大街的霓虹灯近日来一直亮到深晚12时,而平壤火车站的高音喇叭更是不停地播放《***将军之歌》等歌颂***的歌曲,各单位的宣传小队纷纷走上街头表示拥戴***为总书记,就连平时一直很少全部打开的平壤市路灯也不同寻常地亮起来。在平壤,各学校、机关、工厂都纷纷赶排歌舞节目”。

25日下午,记者来到平壤产院门前的小广场上,该医院职工正在排演集体舞。记者挤入围观的人群和身旁一位50多岁的男大夫聊起来。他说:“我们单位排演节目就是为了能够在10月10日建党52周年时庆祝***同志正式就任党的总书记。”

记者推断:“从目前平壤的气氛来看,***正式就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日子以10月10日最为可能。”

记者在26日打电话给朝鲜外交部报道局时,有关官员对记者说:“对伟大领导者***同志正式就任总书记的日子,我们没有得到确切通知,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有关干部在会见时对记者一再强调,“您最好在10月10日前不要离开平壤,特别是10月5日至10日期间,我们希望如果有重大消息,您能够及时进行报道。”

文章分析说,“种种迹象表明,***正式就任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已为时不远。现在可谓万事俱备,就等朝鲜劳动党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正式选举。”

文章接着对***的背景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包括***的上学和任职经历、工作成绩,以及为自己的父亲——朝鲜前领导人***主席守孝三年等方面的情况。

这篇报道的消息源分别来自朝鲜的官方和民间,记者在掌握了大量事实之后,敏锐地捕捉到报道时机,迅速发布消息。文章见报后,被日本、法国、韩国及中国多家有影响的媒体迅速转载,并以“不是转发新闻,而是发掘首发新闻”的评价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二等奖。

日本《朝日新闻》10月1日发表的该报驻北京记者的报道说:“其驻平壤记者报道了有关***近期将就职的消息,作为中国的主要报纸——《环球时报》以‘独家报道’的形式发表这则消息是异乎寻常的。这则消息的准确度应该是很高的。”日本《静冈新闻》不但在国际版头条位置转载了时事社的消息,而且还登出了《环球时报》的报头及头条标题下的照片。在欧洲许多国家发行的法国《欧洲日报》,10月3日在亚洲新闻版的显著位置用通栏标题转载了这一独家新闻。同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也转述了这条消息。

中国有关部门和朝鲜、韩国等国驻华大使馆对这一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悉,许多国家的驻华使馆也是从《环球时报》得到消息后,才开始着手研究并作相应准备的。这篇报道引起了外交部、中联部的重视。中联部于10月6日向中央提交了有关***接班的报告,其中包括贺电。环球时报副总编辑吴天红访谈资料。这条全球独家新闻提高了《环球时报》的知名度,显示了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的权威性。

三、回顾式: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环球时报》有很多文章深入挖掘历史事实,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借古喻今,以史为鉴,形成了独家披露史实的特色,给人以有益启示。

2004年,世界各大媒体铺天盖地报道驻伊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环球时报》除了用大量无可辩驳的虐俘事实去诠释、注解美国的人道主义本质,还另辟蹊径,独家采访了人民日报资深编辑、当年曾在朝鲜战场上参与管理美军俘虏工作的周元敏女士,写出《我志愿军优待美战俘》一文,将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善行与如今美军在伊拉克的暴行进行对比报道。

文章说,“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行曝光,给自称‘人权卫士’的美国一记耳光。与美军的劣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军队在5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极为人道地对待美军战俘”。志愿军战士“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战俘吃饱穿暖”,“中国军队对俘虏一贯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不许打骂俘虏,哪怕踹一脚都不行,因为这是部队铁的纪律。”除了在生活上照顾战俘外,志愿军俘管处还特别重视他们的精神生活。建立英文图书馆,帮他们买“西洋乐器”,还组织“战俘奥运会”。俘管处特别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宗教习惯,使战俘们能过上自己的节日……

文章刊出后,反响强烈。《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二天头版头条进行转载,以后还在相同位置刊登了读者感言。人民网英文、俄文等6个外文版陆续编发此文,在外国网民中也引起了广泛议论。许多外国网民对中国军队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示赞赏,对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恶劣行径表示谴责。中宣部阅评说,这篇文章既为驻伊美军丧尽天良、虐待战俘提供了反差强烈的对比物,更有力驳斥了美国长期以来攻击中国不尊重人权的陈词滥调。

2005年11月30日至12月19日,《环球时报》“史海回眸”版分8期连载了独家报道《布达拉宫上空的谍影》——《最早进入西藏的西方间谍》、《“千面间谍”混进拉萨》、《间谍学校在印度开张》、《沙俄间谍病死西藏》、《俄国喇嘛策划“西藏独立”》、《罗斯福批准的“侦察访问”》、《日本前军官混进藏军》、《神秘的“西北潜行”计划》。从18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西方列强为染指中国领土西藏,费尽了心思。英国、俄国、美国等派遣大量间谍潜入雪域高原,为实现自己的野心收集情报。连载文章全景式地介绍了1774-1949年间,外国间谍对西藏各种渗透性的侵略。

文章获得好评,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也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研究院吴丽芬称,这篇连载为他们研究西藏问题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藏学出版社马丽华称,文章学术上严谨,行文上生动,把历史上外国对西藏的间谍行为作了全面概括,在国内还是第一次。环球时报内部资料。

紧密联系现实,深挖历史故事的文章还有:2008年,从汶川大地震演绎出的《三次大地震考验世界杯》、《各国地震中的生命奇迹》和《国外五次惊天大地震》等文章;从北京奥运会联想到的《北京拯救了洛杉矶奥运会》;从电影《梅兰芳》热映引申出的《外宾来华争看梅兰芳》等等。这些文章跨越时空,对读者产生了很强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四、调查式:解析与中国有关的热点话题

《环球时报》有一类报道属于调查式,其选题的主要特点是紧贴国内新闻热点,调查国内外真实状况,为读者解疑释惑,或者介绍对国内有借鉴作用的国外先进经验。

2007年4月中旬,美国发生校园枪击案后,由于凶手是个亚裔,中国人都很关注。就在这时,《芝加哥太阳时报》网络版推出了一篇文章,声称警方已确定行凶男子是中国留学生。这一消息以其“独家性”被多家媒体转载,迅速传到了全世界,在美华人一度承受了巨大压力。虽然,美国警方后来正式宣布枪击案凶手不是中国人,自然击碎了某些媒体此前散布的谣言,但华人声誉因此受到的损害却无法立即完整地得到修复。《环球时报》针对美国媒体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了调查,4月20日头版推出报道《“凶手是中国人”谣言调查》,将事实真相予以澄清,并告白于天下。

文章详细介绍了谣言由《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女专栏作家史尼德杜撰而成的整个过程。新闻出台后,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著名记者詹姆斯·法洛斯曾以《一个美国女人吓坏中国》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法洛斯说,很多人认为这个报道是真实的,而事实证明,她“编造的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错误的,而且连基本的新闻采写过程都存在失误”。

文章说,怀疑中国人为凶手的报道一开始就在美国华人圈中引起了很大不满,许多留学生要求各大媒体在警方公布确切消息之前不要散布谣言。真相大白后,记者采访《芝加哥太阳时报》,他们不得不表示,近日要刊登一则声明,向受到伤害的人致歉。这场虚假新闻的受害者,那名被有些媒体称为凶手的中国留学生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表达了对一些西方媒体以及记者、编辑不负责任制造假新闻的愤怒心情。

这篇文章介绍了“凶手是中国人”谣言出笼的过程,同时刊登了有关各方的反应和评价,回答了中国人急切关注的一些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已经发表的调查式报道还有《中国人看中美关系》,这是首次采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手段,调查中国人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文章。另外,《中国海外投资现状调查》、《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等报道,用大量确凿的事实讲话,产生了很好反响。

调查式报道,还用于调查国外的做法,主要针对国内存在的不良社会现象,为中国处理类似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在国内旅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景点的门票太贵了。2007年11月27日,《环球时报》在“深度报道·记者调查”版推出题为《中国景点票价惊世界》的文章,以具体的数字说明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定得不合理,其中既有相关专家的分析,也有驻外记者的调查。文章指出,“相对于在中国较为低廉的吃、住、行等各项旅游费用,再拿中国景点门票价格与国外比,国内的票价可以说‘价惊世界了’”。“国外很多景点收费便宜,甚至免费,而国内目前能够免费的知名景点屈指可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旅游问题专家说,“与中国普通百姓的收入相比,门票价格过高是一个客观现状,门票价格涨得太高会暴露很多问题,会让旅游产业链形成恶性循环。”文章以大量数据说明“国内门票贵得让旅行社赚不到钱”,“旅行社只能从游客的购物消费中拿点提成,维持这个行业的运转。由此又产生了不少旅游纠纷”。

文章介绍了记者对国外情况的调查。英国王室最高级别的私人宫邸——白金汉宫,票价只相当于喝两杯啤酒。韩国、埃及等国家的景点门票价格也很低。有关专家分析了国内门票贵的具体原因,然后对比发达国家旅游业的情况后指出,发展旅游业,眼睛不能只盯着门票的价格上。“美国国家公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美国的景点门票价格,和老百姓的收入相比非常合理”。这篇报道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报刊和网络均大量转载。

2005年6月,国内大学出现教授接受采访要求收取费用的现象,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环球时报》抓住这一敏感话题,刊登了《国外教授接受采访不收费》,文章选取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也选择了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同年9月,油价高涨,中国政府大力宣传节约意识,但是受到人们青睐的节油型小型车却遭到许多地方政府的限制。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不解。《环球时报》刊登了《各国都不排斥小型车》的报道,不仅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解禁小型车政策的重要参考。为此,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参事章继浩先生专门给环球时报社打电话,赞赏《环球时报》刊登的许多介绍国外先进经验的文章,认为非常有意义,称《各国都不排斥小型车》一文对上海市有关解禁小型车的工作给予了很好的启示。类似的文章还有《日本人为何这么节约》、《马路文明,各国的脸面》等。

同类推荐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创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创新

    本书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管理的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研究的,重在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操作性强、可供借鉴的参考,同时也总结了高校管理的有效之道,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的逻辑体系和实务理念。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制度与人的发展研究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梳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国家理论和人的解放学说,立足中国发展变革的现实,对制度、制度与人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热门推荐
  • 玉斗山人集

    玉斗山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创造的游戏世界,但却是要当名玩家从创造世界到当玩家,这是要有很艰难的道路!那么就看看凌羽是如何从创造世界的造物主!到如何从玩家的角度去探索自己创造的世界!从石器时代到星际战争!那凌羽是如何探知世界的背后真正的故事?那就从凌羽的五十六次轮回开始吧!非幕后文!
  • 谁说小姐很好当

    谁说小姐很好当

    一朝重生,一代天才出世,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林千澜。那些欺我辱我之人,我将千倍百倍的奉还...只不过这个躺在我床上的男人是谁。“小东西,我的清白被你毁了,你可得负责。”外人都传北宸辰黎王冷酷无情,十分讨厌女人,我看未必...推荐新书:何为无忧无虑(推荐QQ阅读打开)
  •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她只是去买个包子而已,竟然会被狗追的坠楼,好吧,她倒霉她认了!坠楼之后,她就发现自己穿了,OK,穿就穿了吧!总比被摔得血肉模糊,半身不遂的好啊!但是能不能给她换个出场方式啊,怎么能直接从人家的房顶上砸下去呐~~~害的她刚穿过去就变成了一个债奴,这也太强悍了吧!“儿啊,娘总算找到你了啊!”这是什么情况,突然冒出了一双爹娘,还硬说她是她的现任债主,那个跟笑面狐狸一样的王爷,从小就预约了的王妃,骗人的吧?“烟儿,过来,我们该入洞房了”一脸微笑的向她伸出了手,猛摇头,她不要啊,王爷,您别客气,直接给她一封休书就OK!她挺得住...“非烟,跟我走”深情的他走了过来,不是吧,你没听过,哥哥妻弟弟不可欺这句名言吗?“凝儿,你真的不记得律哥哥了吗?”一双满是悲痛的眼睛,凝望着她,这真的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教教主嘛,她要怎么跟他解释啊!苍天啊,她惹不起,她跑总可以吧......
  •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故宫的设计师们如何用亭台楼阁烘托天子的威严?置身于其中的帝王, 又用怎样的心态面对此间的一草一木,深锁的宫门内,究竟隐藏了多少秘 密?君臣们指点江山的大殿内,又蕴藏着多少杀机? 中国古代最引人注目的舞台在故宫,最隐秘无闻的战场也在故宫。故 宫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样本,也是一座皇家艺术宝库;故宫是中国宫殿文化 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者;故宫是一座充满权谋与暗算的城 堡,也是无数宫廷谜案发生的现场。
  • 快穿社长

    快穿社长

    一个合格的快穿任务者应该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呢?慕无瓜:要当的了反派,做的了圣母,谈的了恋爱,虐的了人渣,时不时还要伪装一下时空管理局去修修世界晶壁什么的……暂时就这些吧。众生:你怎么知道这些?慕无瓜:因为我是任务者们的老大。快穿界元首了解下?——————伪装萌新,嘻嘻,女主性格神经质,有无cp不知道,看心情。估计可能没有。敬请大家入坑哦。本书书友群:194285570
  • 代嫁皇妃

    代嫁皇妃

    她是大周第一富商养女,十四岁代嫡姐入宫;他是重生帝王,本最讨厌她的倾城容颜,因色接近她,慢慢了解她,最后竟不知不觉爱入骨髓,宠成肋骨!
  • 流浪武尊

    流浪武尊

    龙傲琛出生后因没有灵根,在家族中倍受奚落,依然选择了流浪,经历重重苦难,终于成为一代无上强者
  • 毒医狂后倾天下

    毒医狂后倾天下

    她是全国第一杀手,一副银针,可活死人,肉白骨。却被未婚夫和妹妹害死。穿越到苍澜大陆清风帝国凤府八小姐身上,被推入水中窒息而死,再次睁眼,她风华绝代。她是废材,分分钟变全系灵师;低级丹药万金难求,她的灵宠拿高级丹药当糖豆吃。当她遇上他时,“爷,救命之恩用肉偿,不合适吧!”“本君觉得很合适。”某女指天怒骂,谁收了这个妖孽。
  • 医妃妖娆:邪王大人千千岁

    医妃妖娆:邪王大人千千岁

    得老天垂怜,一朝穿越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千金小姐。被迫嫁给病恹恹的王爷儿子只为冲喜。成了她的妻,她才知晓,他这副病恹恹的样子,都是装模作样。二人各取所需,达成共识,步步化解危机。一次醉酒一夜荒唐,自那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某男一脸邪魅地笑意,“娘子,为夫今日看了夫妻之道,我们来秉烛夜谈。”某女扶腰欲哭无泪,“相公,明日再谈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