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200000061

第61章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纵横谈(4)

第三,广播剧结构的研究突破了旧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观点。于卓的《谈广播剧〈课堂作文〉的结构》一文着重分析了深受中国听众欢迎的德国广播剧《课堂作文》的结构特点。文章指出,此剧的结构特点是几种方式的交叉运用,其中包含着思考式结构、多人物多层次结构和情绪结构。所谓思考式结构,类似于蒙太奇手法和回忆倒叙方法,但其间又有区别。多人物多层次结构,使全剧构思变得奇中出奇。作品让听众感到,人生的道路上有着一代接一代的探索,一代接一代的重复,这是一个永恒的事实。至于情绪结构,作者主要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从整体看,每个人物在毕业作文中对自己未来的设想都洋溢着勃勃朝气,可是他们(每一个人)后来的经历中都笼罩着惨淡的气息。这种结构方式对我国广播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刘雨岚、朱宝贺的《广播剧结构形式发展初探》和朱宝贺的《突破旧模式,开拓新结构》,两篇文章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雪梅的《心灵的展现———从〈大地震〉谈广播剧的艺术特质》指出,南京台的《大地震》把故事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空间,展现了特殊的人物心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把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人物压缩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60多个小时的相伴,60多个小时的交流倾诉,60多个小时的感化,60多个小时的思索,使一个十恶不赦的逃犯道出了一句话:“谢谢你真诚的陪伴,其实你已经拯救了我的灵魂。”人物性格的延伸及其多侧面性展现了广播剧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也是突破了原有结构模式的结果。

第四,厘清我国广播剧的发展脉络。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王雪梅撰写的《中国广播剧历程概论》。作者把中国广播剧的发展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广播剧发展的初期,即直播时期,时间从1933年至1952年;第二阶段,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即录播时期,时间为1952年至1966年;第三阶段,广播剧的繁荣兴旺阶段,时间为1976年至今。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作品成绩、艺术发展概况;二是事业发展情况;三是理论成果或者说是认识的进展,为今后对广播剧艺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五,对广播剧的观念、艺术样式、表现手法展开了比较活跃的研究。对于许多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的剧目,理论评论界都给予了注意。刘雨岚的《关于广播剧美学的几点思考》提出:“我们除去要着重塑造人物,展示人的命运,以人物命运紧紧吸引听众之外,还应当在艺术表现技巧上下工夫”,“要千方百计地制作出吸引听众激发想象的意境”。同时作者进一步指出:“广播剧要制造意境,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可以产生意境的情节,二是采取可以产生意境的处理手法。”

此时期对同一问题作出研究的还有陆群的《非剧化———广播剧发展的一种趋势》等。

第六,对广播剧艺术构成的各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技巧手法问题,如语言特点、结构特点、配乐艺术、音响艺术等均有所涉猎,并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宋家玲的《怎样写广播剧》,王瑞棠主编的《广播编辑学》,张凤铸、王雪梅主编的《中国广播文艺学》等书,均在其广播剧部分阐述了广播剧的艺术特质,同时探索了广播剧对传统结构的突破:突破之一———结构的“散文化”;突破之二———结构的“心理化”。这在广播剧理论的探索中,又前进了一步。《漫谈广播连续剧创作》是郦子柏的研究文章。作者认为,“目前广播连续剧的创作,要把审美视角放在大众化、普及性及通俗化的基点上,反映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着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和境遇,描写平民百姓的心态,并通过新奇曲折、巧妙动听的故事情节,刻画出具有真实性格的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广播连续剧创作中一直受关注的议题。除此以外,广播剧理论方面的著作还有祖文忠的《广播剧、电视剧概论》、朱宝贺的《广播剧编剧艺术》和穆罕默德·阿里·冯富宽的《消失在声音里的青春》等。这些著述的共同特点是以具体作品为实例,各自从不同视角论述了广播剧的本体特性、艺术构架以及它的语言、音响和音乐的审美作用。

《音乐在广播剧中的作用》是宋铁铮几十年实践的积累,在广播界有一定的权威性。《广播剧的空间表现———音乐效果的地位、作用》是周传基1985年在全国广播剧音响效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课题目,他以中外作品中典型的音响事例阐释了其审美价值,在广播界有一定的影响。《论广播剧的制作艺术》是戎雪芬的研究文章。文章指出,制作艺术是广播剧的一种特性,一种质的规定性。制作的基本要求不是对听觉诸元素的简单叠加,而应是有机的融合。在制作过程中要稳住声音画面,并把其处理得富有动势,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这是广播剧这种听觉艺术的要求。同时,作者还进一步指出,声音画面的衔接和转换要有真实感和新鲜感,并注意把握其节奏和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审美效果。叶咏梅的《用无声的手托起有声的世界———评复制合成广播剧的艺术魅力》,从节目的制作中总结了广播剧录制艺术的美学所在。

杨树华的《试论广播剧音响效果的艺术特性及作用》阐述了音响效果有着描绘客观环境,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的行为动作,激发听众的情感,表现景物的运动状态,反映时间的变化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时音响效果还有参与承担剧作结构的功能。该文的写作特点是,作者的每一个理论观点,都是从作品的典型实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很具有说服力。张贻力的《音响设计在听觉艺术中的特殊效应———浅析广播剧从〈世纪之声〉到〈中华之声〉的音响艺术》,作者从自己的积累中,梳理了音响效果在广播剧中特有的艺术魅力。《广播剧音响创作思维》是房大文的作品,文中较全面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宋铁铮、胡妙德的《广播剧的配乐艺术》一文,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广播剧的配乐按发音体的声源及在广播剧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可分为描绘性音乐、表情性音乐、情节性音乐三大类别。这些阐述对广播剧中的配乐艺术,无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98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撰文《喜听广播剧〈陈妙常〉》,发表了他关于广播剧的重要见解,提出了广播剧的美学特征,谈到了三层意思:其一,广播剧更像“诗”,更有诗的感情;其二,广播剧发挥人的想象力,听众可以比播出的想得更多,把人的感情引向更深远的境界;其三,它仅靠声音渗入人的灵魂,让人回味,这是关于广播剧美学特征的很深刻的见解,引起了我国广播界的重视。

早在1981年,曹禺先生曾为《广播剧选》作序。他称广播剧为“百花园中艳丽的花朵,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喜爱……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融为一体,使人神往,耐人回味”。并说“广播剧的生命,在于它独特的个性。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曹禺先生还明确指出:“诗有多少意境,广播剧就有多少意境;诗,魅惑人,广播剧也魅惑人。”

第七,展现广播剧的风格。雷国芬的《广播剧的风格体现》一文在广播剧的风格体现上谈得较为透彻。文章以《嫁给公家人》、《拂晓》和《汽车人》等剧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修改剧本;2.确定语言的表现方式,这其中包含人物对话和解说:3.确定音乐方案;4.对音响提出具体的要求:(1)找准人物的语言动作;(2)注重生活气息的渲染,注意立体感和层次感;(3)落实到实处,一丝不苟;(4)抓住机会充分表现时代背景;(5)运用真实素材,增加纪实性。饶津发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简析广播剧的地域特色与剧本编辑工作》,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八,儿童广播剧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所以任何媒体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儿童广播剧在广播剧领域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所谓儿童广播剧必须具有儿童的特点。王锐的《童趣,儿童广播剧的灵魂———浅谈导演在儿童广播剧中的独特视角》,作者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1.心中有对象———儿童,并把儿童分出三个收听层面: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不同年龄的儿童,有各自的心理特征和欣赏需求。2.童趣的内涵,要表现儿童天真、甜美、纯朴、稚嫩的自然流露。3.童趣在儿童剧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导演要善于把演员、音乐、效果、录音合成置于营造童趣的构思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王雪梅的《儿童广播剧审美初探》,从儿童的审美情趣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一问题,理论性较好。

第九,广播剧的走向与时俱进。王雪梅的新作《新观念、新视角、新追求———近期广播剧走向演绎》,以较翔实的资料阐述了这一问题:媒体的绝大部分受众是普通百姓,尤其是广播,它的覆盖面绝对优势于电视和平面媒体。用寻常百姓的视角去揣摸当今社会无疑符合他们的接受心理要求。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安宁,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温暖,少一些欺诈,会给人带来幸福和愉快的感觉。不少优秀作品走出了自己的新路。以善教人、以善魅人是广播剧走向的另一特点。善,永远是艺术的主题,人性的最终追求。善待别人就等于善待自己,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生的幸福所在。

随着人们承受各种压力的高度运转,准时收听广播连续剧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于是,短剧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人们的生活。短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滴水蓝天”的表现力。听众可以在十几、二十分钟左右获得审美愉悦,甚至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高坦的《短剧之美———浅谈广播剧中的短剧》,作者简明地阐述了短剧的戏、短剧的情、短剧的意、短剧的语言和短剧中的人物塑造。

同类推荐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也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威廉·H·怀特 本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进而抨击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的著作之一。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其精妙的研究,让读者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本书是作者就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话题包括房价、教育、食品安全、城市交通、名牌与驰名商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假日经济、慈善与公益事业等。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展现十六大以来党报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交流十六大以来党报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经验;探讨今天和明天党报应对诸多挑战的新方略,既是“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的主题,又是业界和学界大力支持年会的原因。据统计,年会共收到论文、演讲稿105篇,反映了近五年来党报工作的基本面。现取89篇,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一时一木一生一世

    一时一木一生一世

    一个是播音铁嘴转行了新闻工作者一个是被逼无奈回国继承家产她耿直,真实,独立,傻傻直女他,城府深...在新闻职场中,他保护她的“率真”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她给予他温暖相互守护,相互信任.相互治愈相遇,也许早就开始,相爱,也是冥冥注定.
  •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罗杀神诀

    修罗杀神诀

    看少年从有情到无情,从一爱笑的少年到嗜血修罗为兄弟屠戮苍生,他为兄弟丢掉这条性命在所不惜。愿做无心人从此无牵挂
  • 奉子追妻:腹黑总裁欺上身

    奉子追妻:腹黑总裁欺上身

    一时无聊,毁了他的相亲,居然让她以身相许!有没有搞错,有钱人的择偶标准也太随意了。他是淮市女人的梦中情人,纵横商界,对谁都是无情冷酷。唯独对她死皮赖脸,各种撩骚。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可是为什么逃脱不了他的手心!什么?嫁一送一!只要送的可不可以!萌包子表示,爸爸太主动了,都把妈妈吓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在白宫当记者

    我在白宫当记者

    1997年3月的一天,白宫特工处给我打电话,让我去白宫老行政楼办理记者证。我特别兴奋,因为申请到白宫记者证很不容易,很多在华盛顿工作过三四年的中国记者都拿不到这张小牌牌,而我当时刚到美国才两个月,至今我仍然不清楚我为何如此“幸运”,有了它就可以经常出入白宫了。渐渐地我了解了白宫新闻厅里的许多故事。
  • 看我玩游戏

    看我玩游戏

    本来书名想写:世界洪流,不过被人取了。简介1:这是一个梦想混吃等死,却无聊到累死的工作者,穿越后梦想达成的硬核咸鱼,在玩游戏的故事。简介2:平行世界3001年,地球,一队考古人员在地球上无意间挖到了一台2019年的“古董电脑”……本书轻松悠闲,主角无仇无怨,有父(活的)、有母(活的)、有妹(亲的)、有房、有车。PS:10000圆铜=100方银=1菱金PS:品质:杂物,普通,优秀,稀有,精品,珍品,完美,史诗,传说……
  • 无上皇尊

    无上皇尊

    宁凡因妹妹病重,深入密林采药,偶得温玉一块,此后得传承,逆天提升,战强者,打小人,历练人生,笑傲天下,成就无上皇尊!
  • 棠园何羡相思树

    棠园何羡相思树

    无简介,看文作者简介一直审核不过,放弃挣扎【本文预计2021.6.9重新更新作者去写另一篇了】
  •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伟大的友谊1950年10月,志愿军总部在大榆洞安营扎寨后,彭德怀对毛岸英说:“岸英,我军的士气很高涨,和人民军也协调过了,我看还要和大榆洞周围的老百姓处好关系。语言不通,做群众工作有一定困难,但可以用挑水、扫地等实际行动去沟通,热烈的感情是可以溶化语言障碍的!”毛岸英和保卫人员按照彭德怀的指示,深入到周围的朝鲜群众之中。他们首先来到被松柏掩映的东林里,发现沿山沟一侧有不少住户,大多是靠山吃山的矿工家庭。然而村里竟然没有一座完好的房子,也不见一个村民,惟有断墙残壁在北风中簌簌发抖,像一个衣衫褴褛的驼背老妪在抽泣。
  • 穿越时空:逃妻你别跑

    穿越时空:逃妻你别跑

    她,一个21世纪的大一学生,因前世救了一只狐狸,而被穿越到了明朝,更阴差阳错的成了别人的替身新娘,身处迷惘的她,一心只想回到现代,在新婚之夜的晚上,她挟巨款逃跑了。处于朝纲不正,奸臣当道的年代,让原本的天真烂漫被抹杀,所幸,她的身边还有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