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800000104

第104章 美国总统感觉看文件不如读书(2)

布什拼命读书

说起爱读书,与当过图书馆员的夫人劳拉·布什相比,乔治·W.布什在家里也许只能排在第二位,但他的确很爱读书,而且喜欢清点自己读过多少本书。在布什的第二届任期内,顾问卡尔·罗夫的一句“酷玩笑”引发了两人之间的一场比赛——看谁在一年内读完的书多。虽然布什和罗夫读的书大都很深奥,主要包括历史(《1900年以来的英语民族史》)、文化(《欲望的九个部分》)和人物传记(《毛泽东传》),但当比赛曝光后,还是招来了嘲讽。

布什对这些嘲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曾经对白宫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很喜欢胡安·威廉姆斯描写美国黑人困境的《够了》一书,但宁愿秘而不宣,以免破坏这本书可能对政策争论产生的正面或反面的影响。

嘲讽归嘲讽,布什读过的书确实能够透露他的世界观和政策。《纽约时报》的书评家角谷美智子发现,布什“偏爱说明性的书”,比如纳坦·夏兰斯基的《论民主——以自由的力量征服暴政和恐怖》和埃利奥特·科恩的《最高统帅》。布什经常会见与他产生共鸣的图书作者。在获得连任后不久,他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夏兰斯基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会晤,讨论了民主和在世界推广民主的方法。也许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这位作家的启发,布什在第二届任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一项全球自由计划。夏兰斯基曾对《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说:“他不但读了那本书,而且受到了那本书的影响。”

奥巴马要把自己写的书送给查韦斯

接下来是奥巴马。作为一名作家,奥巴马的自传帮助他从默默无闻成为全国名人。作为一名读者,奥巴马读过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描写林肯内阁的《对手团队》一书。这本书也被媒体拿来比喻他的组阁过程,特别是在他选择希拉里·克林顿出任国务卿之后。

奥巴马还通过图书,在自己的执政初期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的头100天之间建立了一种类比关系,而罗斯福执政初期被视为美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典范。在“60分钟”节目中,当选后首次接受采访的奥巴马说,他看了“一本关于罗斯福执政头100天的新书”。一位发言人后来透露,当选总统指的是两本书——乔纳森·阿尔特的《危机1932:罗斯福百日新政与美国决胜时刻》和简·爱德华·史密斯的《罗斯福传》。这种做法收到了显著成效:很多媒体开始把奥巴马的执政初期与罗斯福执政的头100天相提并论。

与之前的肯尼迪和克林顿一样,奥巴马似乎也敏锐地意识到图书对舆论的影响力。这个世界也许没在看书,但是却在盯着你——如果某本书能传达你想传达的信号,那么带着这本书登上“海军陆战队一号”(美国总统专用直升机——编译者注)或是在接受采访时不经意地提到它,可能比发表一场政策演说更有效。

其他国家元首也意识到美国总统手中图书的影响力。在一年前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突然送给奥巴马一本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书中从左翼视角谴责了欧美对拉美长达几个世纪的剥削和政治统治。奥巴马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改变查韦斯。事后他曾风趣地说:“我还以为那是查韦斯自己写的。我会送给他一本我自己写的书。”

旧书雕刻今又兴旺

所谓“旧书雕刻”,就是将准备送纸浆厂化浆的图书进行改装——将旧书经过一番创作:包括剪、撕、粘、烧、折叠、绘画、拼贴、重新装订等,把它变成一件装饰艺术品的过程。找来一本旧书,想好一个主题,按照需要准备好彩笔、颜料、剪刀、胶水、丝带、纽扣、信封、旧邮票、明信片、包装纸等材料,你就可以动手了。创作灵感可以来自书的题目、外表,或者你在翻阅这本书时产生的念头。

“书心雕龙”

许多人一看到“艺术”两个字往往就裹足不前,认为那应该是大师们的事。其实如果你曾经给书上的人物插图添上几笔胡子,或者在菜谱上做过注释,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对旧书进行改装的基本天赋。通常初学者愿意选择硬皮书,它们的装帧结实,在改装过程中不容易散开。例如许多人喜欢将一本厚厚的硬皮书挖空,把它变成一个秘密的小保险柜,或者装上糖果等小礼物送给朋友。有经验的人则愿意进行更有创意的尝试:在书里面加上一个能够弹出的立体画,在封面缝上个小口袋,或者把几本书重新装订在一起进行复杂的“大手笔”创作等。有些改装属于改头换面,还能看出书的“骨架”;有些改装则是脱胎换骨,让人很难辨别出书的原貌,但它的基因还是书。

当然,旧书雕刻或图书改装领域也有真正的大家,例如中国台湾地区的陈龙斌。他擅长用旧课本、过期杂志等进行艺术创作。他先把它们叠在一起,然后用锯子、锉子等进行“软性雕塑”。他有一件作品是把书锯成一张大脸,然后把它吊到天花板上,好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书人在向下俯视。他还用旧书雕过一个木乃伊,并把它放在一个书形的大木盒内。因为书的本身外表洁白,看上去像一个全身被白色绷带缠绕的木乃伊。其实像陈龙斌这样的“书心雕龙”大师在西方还有不少。

“书迷”也是“改迷”

旧书雕刻或图书改装已有几百年历史。据说最初它是欧洲贵族阶层消磨时光的闲情逸致,一度非常盛行。近几年来,它又在欧美等国家重新兴起。

旧书雕刻或图书改装热首先要得益于图书馆、画廊等文化艺术机构的积极推动。为了培养成年人的读书兴趣,拉近公众与艺术的距离,这些机构经常举办图书改装的入门培训及作品欣赏活动,让大家感受艺术并不一定都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它也可以和我们很贴近。此外,这些活动还可以向公众宣传循环理念,为图书馆淘汰的旧书找到新用途。活动上读者们通常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旧书。最近,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公共图书馆与缅因州艺术学院联合举办了一个名为“过期不过时:图书更新”的活动。他们先请来一位图书改装艺术家做讲座,然后进行“抢书”活动。24岁的画家迪伦·戴斯特拉和她的摄影师丈夫斯宾塞是第一次接触到图书改装的概念。他们“抢”了一本摄影书,从中找到一幅主题是饥饿的海鸥的照片。他们把一张百元美钞粘在海鸥前面,用签字笔在旁边写上“贪婪”这个词。一件新的视觉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迪伦·戴斯特拉说:“这种活动可以让人与书之间发生更多的联系。毕竟图书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

像任何潮流一样,互联网在图书改装的重新兴起中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网络上有丰富的图书改装资源,既有手把手指导如何改装图书的网站,也有像alteredbooks@yahoogroups这样的邮件群供“改迷”们交流改书心得。许多人在自己的博客上“秀”或“晒”自己的作品,还有人把它们拿到电子港湾这样的网站上去叫卖。简单的作品几美元就可以出手,像模像样的可以卖到几百美元。一些佳作甚至将成为私人收藏品。

“改”书沙龙

在欧美国家的许多社区图书馆里,图书改装已经发展成一个带有沙龙性质的社交活动。在“图书改装之夜”,“改友”们约上朋友,带上一瓶酒,就能享受一晚上的创造与乐趣了。“图书改装可以随心所欲,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象力和创意。

创作的原则就是‘不要把它当成一本书,而是一块没有用过的画布’”,一位名叫辛西娅的图书馆馆长告诉读者们。

一直关注通俗艺术发展潮流的社会学家杜根分析指出,图书改装适应了DIY文化、“宅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受到人们欢迎。“互联网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宅在家里,使得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许多人开始琢磨自己制作东西,娱乐自己。

而图书改装无疑是一个能够彰显个性和品位的活动,让你能有成就感。”许多人把图书改装作品摆放在家中的显眼位置,给家居生活带来新意,朋友来访时还能炫耀一下。但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项活动本身能够促进人们艺术地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包括自己,启发人们过一种更加艺术的生活方式。

(龙舟路金点子编译)

同类推荐
  •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社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推陈出新。以往管理科学只注重正面的理论及方法的阐述,对于如何防范和解决问题则论及甚少。《社会管理丛书: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八个必须为线索,结合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遴选最新的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展现、交流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研究和探索省市县社会管理创新规律,从而推进我国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热门推荐
  • 问米

    问米

    《问米》甄选了近年来葛亮创作的7篇具有悬疑感的中短篇代表作。在悲悯的民间叙事中,是人生的风姿百态,也是命运的横强与无常。娓娓道来之下,总能看到些许平庸又熟悉的样子,他们面目模糊、泯然众人,却被巨大的秘密裹挟着,在下一秒堕入深渊。自认聪明的,以破釜沉舟的信念,步入迷障。更多的人则在观望,终于亦步亦趋。他们是旅居越南的通灵师,是隔壁的奇怪邻居,是擦肩而过的路人,是我,也是你。面前是一片浩浩汤汤,自时代的跌宕,自历史深处的幽暗,或自个人的痛快与无涯苍茫。彼岸处,刹那间似有一两点星火。不明亮,但足够暖。
  • 再见初晨

    再见初晨

    我最爱的就是每天早晨的太阳,温暖又正能量,它仿佛能抵挡所有。——初晨。一个脆弱的女孩,受不了被世界的语言暴力,经常在夜晚偷偷哭泣,导致双目失明,离开了原本的生活坏境,被陈奶奶所收留,感受世间温暖的爱情与友情。在这里,她的愿望,悄然实现,也带着奶奶和浩轩的希望,奇迹出现了,她再次看见了世界,但好运从不会降临在初晨的身上,很遗憾,奶奶走了,初晨在医院中昏倒,再次醒来时,她在曾经的世界中,这一次,她会怎样面对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故事会(2019年8月下)

    故事会(2019年8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百世炼情

    百世炼情

    封乐以为,自己的百世快轮完了。结果证明,她想多了。不知道这被撞歪了的命运,何时能回头看看灰头土脸迷路的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三国之北境之王

    三国之北境之王

    在博物馆参观的韩湛,意外地通过八阵图回到了东汉末年,成为了同名的冀州牧韩馥之子。他原想做个无忧无虑的纨绔子弟,每天没心没肺地过日子,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饱喝足后就带一帮家丁恶仆去调戏良家妇女的幸福生活。但随着冀州被袁绍巧取豪夺,他的梦想破灭了。
  • 悸婚

    悸婚

    T-BEST杂志对和宇财团的贺氏夫妇专访。编辑:“请问贺太太是用什么妙招让贺总对你一往情深?”纪皖:“哦,甩了他。”贺予涵默念:甩了一次又一次,不过不会再有第三次。编辑:“贺总的粉丝团都在恸哭国民欧巴什么时候再恢复单身,贺太太觉得还有希望吗?”纪皖:“希望一定要有,指不定就成真了。”贺予涵默念:除非我死。
  • 水灵

    水灵

    江宇文提着旅行袋,肩扛着一大捆的书籍,来到渔村里的小木屋,他不知自己会不会厌倦这里的单纯与孤寂,但至少可暂时拋却城市里复杂的感情纠缠,和那炙心的折磨……。云霏华厦、风铃、心香数朵、水灵……多篇精彩绝伦、感人至深的故事,值得您一一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