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800000038

第38章 谁主电子书市场沉浮?

2010年7月末,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索斯曾表示,过去几个月他们销售的电子书数量超过了纸介质书籍,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加速。“这让人吃惊。我们在网上销售纸介质书籍已经有15年了,销售电子书却只有33个月。”贝索斯说,亚马逊每卖出一台电子阅读器,他们就销售出143本电子书。在全球市场上,2010年也因此成为电子书从小众化电子产品发展成为大众化产品的分水岭,被称为全世界的“电子书元年”。与此同时,电子书巨头们的“战争”也拉开了序幕。中原逐鹿,谁是赢家?

电子书市场不断扩大

据权威的有关市场研究公司预计,2010年电子阅读器的全球销量将达1200万台,2012年将达1800万台。目前美国仍然是全球电子书的最大市场,电子书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校园里,在飞机上还是在地铁里,都可以看到一些人手捧着电子阅读器专心致志地看书。据Display Search公司预测,2010年美国电子阅读器的销量可以达到1000万台,超过2009年的400万台两倍以上。随着电子阅读器销量的增加,电子书的销量也突飞猛进。

弗吉尼亚州费郡居民苏珊·布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通常一上公交车就打开Kindle阅读器读小说,原因是它轻便、省电,阅读效果与纸介质书相同,还能随时查字典、做记号。此外,她还可以和其他亚马逊的用户交换自己购买的电子书看,这要比买纸介质书便宜很多。

在社会阅读习惯较为深厚的日本,电子书市场在近10年来也发展迅速,2002年其市场规模仅为1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7元人民币),2006年激增到182亿日元,2008年更是达到646亿日元,数年便增长了数十倍。以手机为载体的手机电子书发展得更为迅速,2002年日本手机电子书市场规模仅有5000万日元,到2009年度已经接近500亿日元。日本《读卖新闻》撰文表示,在新干线地铁上人们捧着纸介质小开本书籍的现象“正逐渐被手持电子书阅读的情景取代”。

日本的电子阅读器发展虽然慢于美国,但是其数字出版市场全球最大,是美国的4倍以上。在日本,用手机看漫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手机文学80%的收入来自漫画。另据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中国电子阅读器销量将从2009年的80万台跃升至300万台,占全球市场的20%;中国将在2015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阅读器市场。

“形式”竞争愈演愈烈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电子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领域是硬件——阅读器。越来越多的电子巨头纷纷进军这一市场。现在,既有亚马逊、巴诺书店(Barnes&Noble)和Borders这样的图书巨头,也有苹果、谷歌、索尼、夏普、惠普等电子和电脑巨头。

美国康涅狄格州的Simba信息公司的电子阅读器市场分析师麦克·诺里斯在接受采访时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家产品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他表示,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从2007年问世到现在已经历3代,确立了自己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其他后来者如巴诺的NOOK在这个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苹果公司的iPad在2010年“闪亮登场”,深受消费者追捧,在上市后的3个月里,就卖出了300万台。

麦克·诺里斯表示,目前在美国电子阅读器价格偏高,基本在200美元以上。

但市场就像一座金字塔,价格越高,市场越小;价格越低,市场就越大。最近亚马逊和巴诺两家的价格战就说明,价格在市场争夺中越来越重要。2010年8月,亚马逊宣布,Kindle继2010年7月推出139美元版本后,在2010年内会推出99美元的产品。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的最新报告显示,在2010—2011年,电子书将先后迎来199美元和99美元的价格拐点。

在中国,电子阅读器的价格战已经开始。盛大公司一款售价999元人民币的电子书Bam book,在2010年9月28日正式发售,这在目前主流产品售价都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市场,无疑是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中国电子(纸)书生产商汉王科技董事长特别助理张磊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电子书价格越来越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加入3G模块的电子书售价在130美元至140美元左右。根据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果达到普及水平,中等水平的产品其价格应该在380元人民币左右。不过,短期内还难以达到这个目标。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整合平台——大参考社区创办人李易认为,电子书将来一定会和现在的计算机一样,成为生活中实用性的小工具。书桌上、背包里、汽车里甚至洗手间里,到处都会有电子书。既然是小工具,那么价格就必须低。

李易介绍说,目前制约电子书价格的瓶颈是电子纸,也就是生产电子阅读器所用的屏幕E-INK。目前,全世界能量产的只有两家企业,韩国LG和中国台湾的元太,它们的利润水平超过50%。电子纸生产的垄断状态也是造成电子书价格高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说,电子书的降价空间还比较大。不过到2010年底,将有两家中国台湾厂商和一家中国广州厂商能够达到量产,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市场的竞争状况。

“内容”竞争指日可待

据专家们分析,电子书的竞争最终一定会从硬件竞争转向内容竞争。张磊认为,未来的竞争会集中在平台、内容以及内容销售模式,结果一定是内容制造商取胜。张磊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是阅读和出版业的革命。未来会是一种复媒体阅读方式,一种比多媒体还要丰富的阅读方式。虚拟空间、虚拟现实,这些通过硬件都可以实现。书不再是一页一页地看了,而使用其他不同的方式看,这些恐怕是需要内容制造商去创造的。”如果在中国电子阅读器最终达到380元人民币左右的普及价格,其赢利模式一定是硬件赔钱,靠内容和其他服务赚钱;或者在硬件上不停传输广告,靠广告赚钱。

李易则认为,中国在一段时间内还将集中于硬件的竞争。不过,中国市场这么大,消费者层次复杂多样,下一步最需要的是打造1—2个大型公用内容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更优质的服务。日本经济评论人士长谷部哲川表示,由于硬件方面拓展功能的空间已经有限,日本电子书产业未来竞争的重点将在内容资源上展开。为了赢取和保有读者,出版社也在考虑大规模制作电子书籍。现在,日本老牌出版社小学馆、讲谈社等都在调动自己的图书资源,制作自己的电子书。这些出版商还和日本文部省等政府部门协商,希望统一电子书发行模式以更好地拓展市场。

两种阅读方式开始较劲

对于电子书未来的发展,业内人士有一种观点,认为电子阅读器虽然方便,但它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复合功能的一体机将是电子书未来的发展趋势。2010年4月,苹果推出复合功能的电子阅读器iPad,3天内就卖出30万部,着实让电子阅读器产业同行震惊。有人因此大呼,电子书将成为“短命鬼”。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甚至宣称,没有人会买一个只能看书的机器,人们往往是边看书、边听歌,或者边看书边上社交网站。

电子书等电子媒体的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纸媒体命运的争论。美国《纽约时报》已经开始在网上销售其亚马逊Kindle版本的报纸,日本一些大报也开始尝试向读者赠送电子阅读器。新闻集团和时代集团于2009年联合几家传媒巨头准备自己开发电子阅读器。无论是从发行成本,还是从低碳环保的角度来看,可能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在自己的电子阅读器上翻阅报纸。“纸介质书最终将成为奢侈品或者工艺品”,李易说,电子书市场的迅猛发展似乎预示了这样一种结局:它将最终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电子书,最终人们将通过电子介质进行阅读。”张磊则表示,广义的电子书一定会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由于各国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以及产业人才的水平能力不同,各国普及和发展的速度将会有快有慢。中国估计需要15年时间,而美国要比中国早3—4年。

然而,《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一部分中老年人对于传统的阅读习惯依然较为“执著”,在他们看来,“电脑下载电子书比起传统书店里购书更为麻烦”,而且阅读电子书无法产生传统读书方式所能带来的愉悦感。也有出版专业人士认为,电子图书可与传统图书相互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此外,人才也成为制约电子书发展的一个因素。做电子书的人要了解出版、硬件、互联网的销售等领域。目前不止中国,全世界都缺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金点子编译)

同类推荐
  •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为深入回答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户籍制度改革、转基因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城市交通管理、择校难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民生热点,精选新华社播发的系列相关稿件,再编辑深加工,策划出版了《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这本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释疑惑,既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又呈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2014年民生热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观点准确、文风朴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广大干部群众参阅。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热门推荐
  • 婚牵爱绕

    婚牵爱绕

    顾家二少花心爱玩,出了名的二世祖。盛家大小姐沉着冷静,工作上的女强人。本来应该嫁给顾家大少的盛家大小姐阴差阳错嫁给了顾家二少。所有人都为其感到悲哀,觉得好好的大白菜被猪啃了。然而只有盛宁绯自己清楚,嫁给顾天戎于她来说真是万幸中的万幸。
  • 成为妮可

    成为妮可

    《华盛顿邮报》的科学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一个性别困惑的男孩与他同胞弟弟以及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理解、培养、捍卫“与众不同”的非凡历程。本书为纪实文学报道,材料来源于个人日记、家庭摄像、新闻报道、当地的法律文件。艾米在四年内追踪了这个触及到文化争论核心的美国家庭,记录了一个男孩对于自身性别的困惑,并最终成为自己的全部过程。
  • 摩天尊

    摩天尊

    摩天尊由随行随行而为随性而至,与冼马帮帮主孙师道相爱相杀。
  • 大唐昏君

    大唐昏君

    新书《历史必须爽》发布,欢迎订阅。穿越成为末唐最后一个皇帝李柷,昏君就该有个昏君的样子,调戏妹子、偷鸡摸狗、掷骰子、斗蛐蛐、打闷棍、绑票,无恶不作。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收看《大唐昏君》!福全:"陛下,这要是被太后知道了,非打死奴婢不可的。"李柷:"哦,是这样啊,那你被太后打死好了。"福全:“……”“放开那个女孩,让朕来!”朱友能:“李兄,我是个败家子,你是个小昏君,咱俩臭味相投。”“嗯,你说得对,那朕诛你九族。”可,真的是这样的么?PS:群号669231341。智商爽文,偏向轻松。(当然我是说没遇到女主的时候,昏君见了女人就石乐志。)
  • 皇上追妾:贵妃回家吧

    皇上追妾:贵妃回家吧

    “女人,要想在朕的后宫中呆的久一点,就要时刻记得聪明点!”他,昌盛王朝年少有为的君王。“皇上,臣妾不爱你,可以呆在冷宫。”她,清远王朝唯一的一个身为遗孤的郡主。在被冷落、抛弃、绝望后,敏安悄然放弃,却发现自己怀孕了。五年后,却不想偶遇。“女人,跟朕回宫,朕许你圣宠不衰。”敏安还未做声,只听一个奶声奶气的童音对着眼前男人霸气的说道,“男人,她是我的女人,不能跟你回宫。”云霄天暴怒,抓起眼前挑衅他的小屁孩,“女人,你敢拐走朕的孩子!”“男人,我不是你的种的,我是从我女人肚子里出来的。“云霄天嘴角抽搐,“小子,你是朕的,你口中的女人也是朕的女人。”只见小鬼有样学样,“男人,想要我的女人,除非你放弃你窝里的那群森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怕我的女人回去受伤。”某女满脸黑线......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玄灵降

    玄灵降

    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像是开启一道程序的密钥,当卫云辰来到这个人人皆可修道的世界时,他的命运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无数场生死博弈,无数个诡谲谜团,且看他如何破局。
  • 印心佛敏讷禅师语录

    印心佛敏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竹马超凶的

    我家竹马超凶的

    萧晗首次搬家就捞到了一个帅气,闷骚却又暖心的青梅竹马。她哭,他陪着她哭,她闹,他陪着她闹。后来萧晗独自出国四年,谁都不知道那四年他是疯了般的想她,是如何的愤怒。但当她回来后,那软糯糯的一句“我回来了”就熄灭他心底的怒火。于是季绍寒将她拥在怀中,低声喃喃道:“既然回来了就不会再让你走了。”从此以后,季绍寒便朝着宠妻的道路一去不复返了。读者交流群:422800896(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能提些意见,不喜者,勿喷,谢谢。)
  • 归于尘埃

    归于尘埃

    人这一辈子,莫名其妙的来,随后又是意料之中的走。活的日子平平淡淡,过的生活简简单单,走的时候安安静静。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归于尘埃就是最好的选择。
  • 我在新手村修仙

    我在新手村修仙

    修仙世界天尊任务:寻找天尊之女修仙甲:我发达的机会来了!修仙乙:这次我要抱住天尊大腿!修仙丙:天尊女儿是我的!……修仙群众:任务地点在哪儿?发布任务使者:新手村!修仙群众:不!我们不去!躲藏在众修之中的孟羽,嘿嘿的笑了笑,看了一眼旁边儿正气鼓鼓盯着自己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