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在国内的电视娱乐文化当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过”与“不及”的问题,由此,招致“愚乐”、“误乐”之讥。“过”,电视娱乐铺天盖地、千奇百怪;“不及”,抱残守缺、江河日下。事实上,部分节目已经自绝于知识阶层,甚至自绝于普通观众正常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一味的逗乐、一味的媚俗,能不让人腻烦吗?被败坏胃口、损毁品位的观众,转而更加鄙弃、怨恨媒体,却又难以自拔,于是,边看边骂、边骂边看。而媒体呢,为了迎合观众,除了追加猛料、变本加厉地“愚乐、误乐”之外,还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手法吗?于是,电视娱乐文化越来越泛化、低俗化、同质化,媒体和观众相互矮化,一轮一轮地恶性循环下去。

电视文化娱乐异化的弊病众所周知。然而,监管无力,批评失语,观众无可奈何,媒体自欺欺人。而且,各方面好像都饱受冤屈,满腹牢骚!能说、不能说的似乎都说了,该做、不该做的似乎也做了,可惜无济于事。——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著作。本书最大的看点是:对“制度批评”理念的倡导和强调。作者试图从制度批评的视角,探析导致娱乐异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的制度性原因。书中写道:制度问题已经凸显为电视文化发展的瓶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电视文化批评发展到今天,应该跃升到制度批评的层面上来;这样,才有可能抓大放小,从“小步快跑”、“原地踏步”甚至“名进实退”中超脱出来,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纵览这部作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有力,新颖的理论阐释和学术表达如春风扑面,述评深入浅出、中正平和,文风生动活泼、激情洋溢!

关于电视、关于电视文化、关于中国电视娱乐文化的研究,早就相当热闹了。在这块学术领地上,也不乏小煤窑般的乱采乱伐,搞得满目疮痍,却收获寥寥。这样的小煤窑早就该关、停、并、转了,大而化之的定性研究、无关宏旨的个案分析、居高临下的道德批评……可以省省了!严肃的学者必须直面社会现实、把握电视特性,解放思想——提出问题,实事求是——讨论问题,推陈出新而非陈陈相因。

学建是我的博士,是一位严肃的“电视工人”,好学、爱反思、有批判意识。1994年,他大学毕业进了电视台,当了七八年编导、记者以后,又辞职回母校来考硕、考博,等于兜了一个圈。这样“不懂经济”的学生很少见的(有趣的是,我也是他的学士论文的指导教师)。这种学生往往有点“好处”:真的喜欢电视、比较有“感觉”,作风平实、不矫饰,不说外行话、不犯常识性错误;写起东西来,“有话说、有话好好说”,不会无的放矢、不去追逐伪命题,更不会把简明的弄成复杂的、浅近的弄成深奥的……我想,这大概是研习艺术学的正道。

我总是觉得:某种“艺术学”之所以成立,“艺(技能、造诣)”和“术(方法、策略)”应该是“学(理论、观念)”的基础与前提,“学”是抽象与提升;以生活、实践为源头活水,学术研究立足于而且回归于艺术实践。否则,所谓的研究岂非空中楼阁或者隔靴搔痒?

学无止境,何况博士生还是学生,博士论文的写作也只是一次治学训练。学生必须好好做论文,却不必苛求他做出多么好的论文,走上正道就好了。当然了,当老师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

对于读者诸君,我的建议是:既然本书重在提出问题而非解答之,重在拓展思路而非勘查之,那么,我们最好把它当作一位年青朋友的“静思录”而非教案,当作一个鲜活的、仍然成长的生命体而不是沉寂的文本,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益。

祝贺学建的专著出版,祝愿学建的学术生命健康成长、学术生活幸福美满!

是为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凤铸

2010年8月

同类推荐
  •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本书既注意挖掘魏书生特色教育方面的实践成果,又力求向读者展示一位立体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思想的魏书生。全书遵循由实入虚、由形叭神、由术入道的顺序,从介绍魏书生的思想特色开篇,依次介绍教学特色、班级工作特色、管理特色和成长特色。读完全书,或许让你越到后边越深刻,越到后边越高远。如果耐心地读完全书,相信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特色化教育,对如何通过学习魏书生使自己真正得到提高,都会有所帮助的。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本书是作者20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体会。30多年前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广受新闻学界和业界好评,并陆续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列为必读书目或者参考书目。增订版应读者呼声,精选作者的新闻作品,以便于学习者将记者工作的方法实践成果对照阅读。
  • 追问与守望

    追问与守望

    本书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李钧德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0年来的代表作品集。书中的大部分作品,既是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也是他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对文明、民主、公平的现代化社会的追问和守望。作者擅长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和调研,20年来,他立足中原沃土,以一名新华社记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手中的笔,纪录下了中国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人们对文明、民主、法治和真善美的呼唤。为不平追问,为正义呐喊,为社会守望,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其中部分作品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 大学生成长成才导论

    大学生成长成才导论

    一批好的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优秀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热门推荐
  •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来帮忙干农活,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接来了红头发女孩安妮。安妮,拥有玫瑰般绚丽的想象力,一张小嘴巴永远讲个不停,给身边所有的事物取可爱的名字,无心犯下的错误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奋好强的天性使她在学校里赢得了很多朋友,并获得了学业上的极大成功。安妮的到来使原本沉闷的绿山墙焕发出诱人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古老的村庄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这《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真善美的启蒙,主人公安妮活泼、纯真的天性自然甜美地流淌在每个孩子的心里。
  • 三绝书生枭面侠

    三绝书生枭面侠

    上阳老人之徒冷岳,身世颇深,奉师命不得为官入仕,以抵御外侮为己任。初出江湖即连得奇遇,修为精进,后习得洗髓、清罡心法,修为大增。头戴金枭面罩,先灭渤海国大派黄龙府,后除契丹大帮血掌宗,成立正义盟,血战幕后主使老魔尚让。正所谓:两夺金令御外侮,号令江湖正乾坤。
  • 黑熊债,桃树情

    黑熊债,桃树情

    80后林智华幼年时父母离异,心理受创。80后秦晴少年时父亲患癌病故,轻度抑郁。俩人少年时,在网络中相知。俩人大龄时,在现实中重逢。网络中的友情,与现实中的冲突,何去何从?本文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两代人的爱情、婚姻、家庭。本文以写实的手法,讲述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深刻影响。本文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段美好的第四类感情。萌新初作,欢迎大家指正批评。
  • 硝烟年代

    硝烟年代

    70年前的那场战火,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模糊。但是当年的那些抗日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铁血壮歌不容忘却!当年40余万华夏男儿、扛起枪抵抗那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面对这帮穷凶极恶的豺狼、战士们没有退缩,而是一批接着一批,前赴后继的进行着抵抗,接着一批接着一批倒下。我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很庆幸我活了下来,可是我的战友们呢,他们都死了!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面对牺牲的战友,我别无选择,只能拿起枪和这帮穷凶极恶的饿狼搏斗。因为我知道,我是咱们中国的爷们儿,作为中国爷们儿关键时刻不能怂。不但我没有怂,我们华夏民族的所有战士啊都没有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永嘉禅宗集注

    永嘉禅宗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阳双修

    阴阳双修

    李安重生幸得阴阳噬天决,且看他如何玩转阴阳,如何掌生控死,如何宰鸡屠狗,如何迎向仙茫之路......
  • Martin Chuzzlewit(VI) 马丁·翟述伟(英文版)
  • 影子照相馆

    影子照相馆

    机器的创造服务于人类的发展。但是人类是否能真正地驾驭这些机器?二十年前,一台能复制人的相机被修相机的田师傅捡到。他的学徒出于好奇,用这台相机造出了一个个活人。复制出来的活人因为和本体一模一样,就如同本体的影子一般,因而得名。一场血案的发生打破了本体和影子和谐共处的局面。人性的猜疑和自私在人类自身地位受到威胁之时被无限放大,从而酿出了一系列杀戮。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血腥之中。二十年后,一个失忆的年轻人走进了一座群山包围的宁静小镇。他在寻找自己的身世,然而他在这里发现了那台相机。相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面对这台相机造成的新一轮杀戮,他该如何制止?被一台机器搅乱了秩序的人类社会,还能恢复正常吗?
  • 在最美的风景里流放

    在最美的风景里流放

    生活中永远有那么一批人,好像时间未能让他们衰老,永远活得热血沸腾。他们勇敢,能放弃他人所追逐的“好生活”;他们坚强,笑对路上的任何窘境;他们幸运,一年所见的美丽比他人一生都要多。所以他们能跟你讲冰岛的羊汤是放奶油的,梦想中神奇的西藏是你永远无法抵达的,在缅甸遇见的10个故事里有8个能让你流泪,湄公河上的餐船藏着一家人的秘密……还有那电车国度里的痴汉们、菲律宾巴拉望的绑匪、狭长国度越南的瘦美食、香港独立书店里的故事。因为旅行,而遇见另一个自己。在陌生的国度一无所有的自己可以如此勇敢,那些故事那些人让自己知道该怎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