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900000017

第17章 反差 伏线练习(3)

(2)代表作《芬兰颂》

《芬兰颂》创作于1899年。原本是《历史场景》演出的配乐,后来作为独立交响乐闻名于世。

当时芬兰处于沙俄的统治之下,沙皇限制了芬兰人民的言论自由,芬兰人民发起了保卫宪法的运动。爱国人士为报刊筹募基金,举行了盛大的募捐演出活报剧《历史场景》。由西贝柳斯配乐,该剧的终曲就是《芬兰颂》。由于沙皇的禁令,演出时不得不改为《即兴曲》。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才以《芬兰颂》为名上演。该曲表现了芬兰受到俄国的残暴统治,人民受压迫的痛苦生活、受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以及人们对祖国的赞美和祝愿。

5.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1)生平介绍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16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先后学习钢琴和作曲。20岁时就开始从事创作、演奏、指挥工作,名满天下。

1895年,他创作的第一首交响乐《第一交响曲》发表,结果演出失败,被批评得一无是处。他因此内心抑郁,自信全无,精神也出了问题。后来,他向达尔博士求助。达尔博士借助催眠术,一次次把他引入梦乡、进入潜意识,不停地在他耳边重复“你会开始写曲子——你会写得称心如意——协奏曲的质量会很好”等等。在达尔博士巧妙的引导下,拉赫玛尼诺夫终于重新燃起了创作的欲望和信心。1901年,大受欢迎的旷世名作《第二钢琴协奏曲》诞生了,演出大获成功。在首演成功的致谢词里,拉赫玛尼诺夫首先表达了对达尔博士的谢意,并将乐曲送给了他。

5年后,为了避开动荡的时局,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了俄国,经欧洲到了美国,在那里他心灵恢复了平静,潜心创作。1921年,他完成了《第四钢琴协奏曲》。他晚年的创作比较少。

1943年,拉赫玛尼诺夫被诊断患了癌症。后来病情恶化,导致他无法进食甚至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70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在洛杉矶离开人世。

拉赫玛尼诺夫延续了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与俄国的文学艺术、与柴可夫斯基密切相关。他的作品旋律悠长、宽广深沉,华丽而富有表现力。他的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情绪,时代感突出,同时充满了对俄国自然风光和民族光辉历史的描绘,流露出对家乡无限的深情。

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有:《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

(2)代表作《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是拉赫玛尼诺夫最杰出的创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中,它是首屈一指的名作。这首协奏曲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进行了绝佳的统一。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情趣,因此,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竞相演唱,并被改编成爵士乐,广为流行。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已经颇有声望。这时候他受托创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5月才逐渐痊愈,所以本曲实际上完成于1901年。有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具有的忧郁特质,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二、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的风格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巴黎,一直延续到20世纪早期为止。1874年一群被排斥在官方沙龙展外的画家们,其中有莫奈、毕沙罗、德加、雷诺阿、塞尚和摩里索等。在莫奈的倡议下,终于以“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的名义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照相馆里举行了一次与官方沙龙展相抗衡的群体展。

展出的作品与传统的学院派的绘画有着颇为不同的趣味,它们与其说是重视描绘对象的形体的准确性和立体感,还不如说是强调光线和色彩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但是当时的批评家和公众的反应却充斥了惊诧、愤怒和嘲讽。有人怀疑这些艺术家根本不会用画笔,而是将颜料灌在手枪里往画布上乱射一气。有一家巴黎的杂志的记者路易·沃赛尔以一种嘲讽的态度对莫奈的《日出·印象》做出这样的评价:“具体的自然实体被变成一片片似是而非的印象,传统绘画中明晰而坚实的实体丧失了。”这次展览被称为“印象主义者展览会”,参加展览的画家被称为印象主义画家,其中不乏贬义。印象主义由此得名。

音乐上的“印象派”来源于绘画艺术。为了凸显音乐的恬淡气息与纤巧妩媚的情调,印象派音乐家喜欢用弱奏与极弱奏表达跳动的色调变化、模糊的轮廓和依稀朦胧的色彩。

德彪西和拉威尔与印象派画家广泛接触,深受影响,自然而然地在其音乐中体现了印象主义的风格。1887年,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作品交响组曲《春天》,被法兰西艺术学院的评委认为他对色彩的感觉过于强烈,以致疏忽了精确线条和曲式的重要性,并提醒他要警惕朦胧的“印象主义”。尽管他并不喜欢这个词汇,仍将其保留下来作为自己创导的一种新风格的称谓。

1.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

(1)生平介绍

德彪西(1862-1918)出生于巴黎近郊的一个瓷器经营主的家庭。少年时,德彪西就跟随莫泰夫人学习钢琴。11岁时,他就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他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音乐气质。1884年,德彪西凭借康塔塔《浪子》获得罗马大奖,并得到前往罗马进修的机会。德彪西一直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个性,从穆索尔斯基的作品中深受启发。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来自印尼、越南、柬埔寨的东方音乐引起他浓厚的兴趣。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神奈川冲浪里》更是让他灵感突现。他的乐思越来越多样化,作品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终于成为音响派音乐的创始宗师。

1910-1917年是德彪西创作的晚期,身患直肠癌的他,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创作力也受到影响,日渐衰微。1918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为激烈的时候,德彪西在巴黎去世。

德彪西的创作理念是:“再现我所听到的东西,这是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也就是表明乐曲追求感官印象的描绘,用音乐表现听觉、视觉、幻觉甚至嗅觉捕捉到的自然、景物、人物等的感觉和印象。

德彪西对社会生活的内容不感兴趣,在描绘自然时,着眼点也在于表现其内心的感受。这种强烈的主观意识使他的标题性乐曲呈现出绘画般的光色变化,更给人一种飘忽朦胧、捉摸不定的感觉。他还用象征主义的诗谱写大量歌曲。他用毕生精力探索感觉的世界,表现感官世界,追求标题象征的总体意境。因此,他的音乐特征是新颖、雅致、清新、灵巧,以温婉的方式力求给人以快感。一位钢琴家曾形容德彪西的音乐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音乐”。德彪西作为一位“为未来打开大门”的音乐语言大师,在音乐史册的重要篇章中永远留下了美名。

德彪西的代表作有《贝加马斯克组曲》、《大海》等。

(2)代表作《大海》

《大海》是一部交响素描,创作于1905年。德彪西的父亲早年做过水手,德彪西从小就听过父亲给他描述海上航行的情景和经历。他对大海充满了幻想,曾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水手。成为音乐家之后,他对大海的情愫始终没有改变。后来,他观赏了英国画家透纳的海景画作,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巴黎画展上,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神奈川冲浪里》更是让他兴趣陡增。《神奈川冲浪里》还成为后来出版的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的总谱的封面。

交响素描《大海》描绘了不同的海景,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上午”描绘了晨曦初露时到中午时分大海的景象的变换。

第二乐章:“浪的游戏”描绘了海面上翻滚的浪涛、跳跃的水滴。

第三乐章:“风和海的对话”描绘的景象惊心动魄:暴风骤雨、惊涛拍岸、浪花飞溅,展现了大自然难以抗拒的力量。

2.莫里斯·拉威尔

(1)生平介绍

在众多追随德彪西的音乐家中,拉威尔(1875-1937)是一个佼佼者,是德彪西之后又一位印象主义音乐大师,是法兰西民族音乐艺术特色的又一位体现者。他出生在一个工程师家庭,7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开始作曲,14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与此同时,他结识了许多法国印象派画家,受到他们艺术上的影响,并且对德彪西的音乐颇为崇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拉威尔掌握了传统的创作技巧,但他并不受其束缚,作品显露出自己非凡的才华,1899年创作的《帕凡舞曲》、1901年的《水的游戏》等作品都显现出印象派音乐的特色。1905年音乐学院毕业后,他的创作开始变得成熟,创作了《鹅妈妈组曲》、《西班牙狂想曲》等作品。1914年一战爆发,拉威尔自愿参军征战。1917年,因病复员,之后隐居巴黎,专事创作。1932年,他不幸遭遇车祸,头部受伤,两年后被诊断患上脑瘤。1937年12月手术后不久,拉威尔离开人世。

拉威尔早期的创作虽受到德彪西的强烈影响,也同样受到当时法国所流行的轻视社会内容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他迷恋象征主义诗歌、印象派美术,又研究吸收传统音乐的成果。在拉威尔的创作中,各种民间音乐的素材得到更多的注意和运用:印尼、印度的音调和节奏,希腊、马达加斯加的民歌,吉普赛人狂放而热情的音乐,特别是他母亲的故乡西班牙的音乐。

拉威尔举止优雅、温和,是位不轻易流露情感的法国绅士,若非至亲好友,很难探知他的内心世界。这个特质也表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的作品音乐性精确,以至于有人称他的音乐是“瑞士钟表”。

拉威尔的代表作有:《鹅妈妈组曲》、《西班牙狂想曲》、《加斯巴之夜》、《波莱罗》等。

(2)代表作《西班牙狂想曲》

《西班牙狂想曲》于1907年问世,这部管弦乐作品以如画般的手法描绘出浓郁的西班牙气氛和西班牙精神,表现了拉威尔个人音乐风格上的一些偏爱。这部作品反映出他极为注重创作技巧上的精雕细刻,音乐效果与技法上的协调一致以及对音乐主题完美的处理,标志着他的音乐创作已进入成熟阶段。

这部作品共分四个乐章:《夜的前奏曲》、《马拉加舞曲》、《哈巴涅拉》、《集市》。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诡计多端的列那狐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能巧妙地化险为夷。他躺在路上装死骗过鱼贩子,从容地饱餐美味的鳗鱼;他让老狼叶森格仑把尾巴伸进冰洞里钓鱼,结果变成了秃尾巴狼;他一次次捉弄狮王派来的使者,以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所有的敌对者……他既聪明伶俐,又狡诈残忍,让人又爱又恨。列那狐的故事引人入胜,精彩隽永。
  •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考场作文专用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考场作文专用

    在作文课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素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没有注意它们。在这本书里,用14个专题,告诉你如何“抓住特征写出‘爱’”,如何“情景交融绘春色”,如何“学会把握文章结构”,如何“学会捕捉爱的细节”,如何“饱含深情书别意”,等等。方法实用,范文经典,点评中肯,还有推荐给你看的课外书,帮你全方面提高作文水平。有了它,作文提分不再难!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阅读,英美家庭陶冶子女情操必备的文学读物。影响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和劳伦斯创作的不朽经典。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小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一处古老庄园里的亲戚家中收养。在幽僻宁静的乡野和淳朴的乡人中间,她的性情渐渐变得平易。一天深夜,循着神秘大宅长廊一端传来的隐隐哭声,她被带到了一个同样古怪而孤独的小生命面前。玛丽的表兄,大宅的少主人科林生来体弱,长年卧病在床,性情乖戾难测。为了帮助科林,玛丽带他进入了庄园里被关闭多年的秘密花园。孩子们在生机蓬勃的小天地里不受干扰地玩耍,学会了友爱待人,恢复了纯真快乐的天性。一个因牵涉死亡记忆而被关闭的花园,现在,因为新生命在其中焕发出的活力,被重新开启。这不能不说是自然力的秘密,生命力的奇迹。
  •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

    365夜故事(美绘版)》既有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开拓心智的童话、寓言、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幽默故事等。故事脍炙人口,增进知识,益智有趣,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锻炼孩子的意志,启迪孩子的心灵。这本故事集是送给孩子们的一束繁花,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哲理和趣味性,陪伴着孩子走过天真快乐的童年岁月。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萌发于19世纪中期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对传统审美的全面反叛,小说、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舞蹈、建筑、设计、电影,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皆在这场运动中被彻底颠覆。近两百年来,现代主义余韵未消,当年的文化先锋们仍深刻影响着我们今日的文化生活。现代主义运动缘何而起?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和能量?在这本关于现代主义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中,彼得·盖伊将“现代主义”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现代主义风格代表人物或一件件名垂艺术史的经典作品,他以波德莱尔为这一波澜壮阔的研究揭开序幕,追溯了现代主义最初如何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于巴黎。随后,马尔克斯的小说、毕加索的绘画、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盖瑞的建筑等轮番出场,盖伊在书中将它们或相互比较,或相互融汇,以博学且风趣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盛会,而现代主义发展、壮大直至衰退的过程在其中得以清晰的显现。
  • 迷失的坟茔

    迷失的坟茔

    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声、车轮轧雪的吱哑声,伴随着西北风的哨音,汇成一曲生离死别的哀乐。黑丫咬着头巾的一角,眼里含着泪水,一鞭一鞭地抽在毛驴身上。她想一步赶到车站,又多么想叫毛驴慢慢走,能跟于了尘多呆一会。随着火车一声长鸣,黑丫使劲把于了尘推上火车。于了尘打开车窗,把手中的两只玉镯送给黑丫一个。黑丫双手捧着,按在胸口上,跟着开动的列车跑,恩情绵绵,怨离惜别,哀苦万般,言以难表。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村里来了民兵队,四处清乡,剿匪除霸,大面积扫荡国民党残渣余孽,于仁信是重点专政对象。恶人告状,于家的家丁郎三反咬一口,告于仁信欺男霸女,剥削穷人,害死人命。民兵把于仁信拉出去暴打一顿,关了起来,放出来没几天,就一命呜呼。
  • 美食异闻录

    美食异闻录

    在人类科技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一种被称为卡牌师的新人类出现。????而作为一名普通卡牌师的姜焱,却因为一本美食异闻录,逆转人生。但他不知道,也正是因为这一本美食异闻录,他,被卷入到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之中!PS:简介无力,大家将就一下吧!再PS:本书单女主!另外,本书含有正负两种能量,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毕竟,没有谁的生活,全是由正能量构成的,也没有谁的生活,缺少正能量!
  • 强者的平凡人生

    强者的平凡人生

    一边当普通的服务生,一边保护别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奋斗,经历坎坷离奇,最终战胜敌人,过上幸福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航空母舰实录

    世界航空母舰实录

    当1910年11月14日,美国人尤金·埃利驾驶着飞机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1911年1月18日埃利驾机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上,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飞机在战列舰上的起落意味着什么。然而埃利的这两次冒险尝试,催生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武器的诞生。
  • 失败的异世界之旅

    失败的异世界之旅

    这是一个正经人的不正经的异世界狂想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