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100000020

第20章 “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2)

在采访了蒋先生后,我们又通过有关方面联系到了政府的相关人员。无奈的是,对方虽然接受采访,但拒绝我们的录音等行为,并要求我们承诺,采访内容只能供学习研究,不能公开他的真实身份。出于为无房户谋求答案的心理,在对政府人员的采访中,我们主要是较有针对性地询问了政府近期出台的热门“限价房”的相关问题。

政府有关人员向我们小组详细地解释了政府出台政策的意图,以及一些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在采访之余,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房价居高不下的意见。

一、市场需求旺盛,是推动房价高涨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是明显,这一系列住房需求也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居住环境的不断优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使得外埠与境外人士购房和置业需求旺盛、比重加大。另外,人们普遍预期房价上涨与实际市场表现相符,强化了人们的预期,不仅使自住者购房时间提前,标准提高,面积扩大,放大了市场需求;且带动了一些投机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扩大了总需求。在总供给一定的前提下,带动房价提升。

二、土地开发、建设成本提高,间接导致房价居高不下。近几年来,随着土地出让制度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对土地储备、开发贷款等环节的严格控制,开发商的土地购置成本普遍提高;同时,搬(拆)迁的周期、居民的安置与补偿等因素,推动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走高;另外,人工费用、建材价格的上涨,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新建和待建商品房的开发成本,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三、商品房供应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开发建设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但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周期,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增加市场供应量,进而改善供求关系,遏制房价的过度上涨。

综合房地产商与政府人员的意见,房价上涨归根究底是市场行为,虽然政府的政策和调控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市场本身的自我调节。而市场具有自发性,商家追逐利益的现象更是难以避免。究其根本,政府法律政策的完善是使房地产市场顺利运行的基础保障,而房地产价格自我的理性回归则是房产价格回落的根本动力。

高楼林立,何以为家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而住房问题,又是现在中国老百姓首要关心的问题。中国人是一个“家庭”观念非常浓重的民族,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中国人一生的梦想。住房问题从来就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和市场问题,它是一个事关国家安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不可否认的,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房屋是“家庭”的载体。但这样的民族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助长”了房价的“疯涨”。除了客观原因,许多中国人在主观意识上对于诸如“租房”,“二手房”这样的字眼有抵制,希望能够一次到位,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屋。而在房屋购买方式上,许多人更倾向于一次性付清,认为分期付款“不划算”。诸如这些观念上的误区,如果媒体在宣传引导时能够给予合适的指引,也许会从侧面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当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合理结构:政府帮助少数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和中等收入者买得起普通商品房,高价商品房则由高收入者购买。可现在,在虚高的房价下,低收入者、中收入者都无购买力。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同样难以承受高房价,另一方面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却无法顾及到这个群体。最后,他们就成了尴尬的“中间夹层”。

这是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里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较多关注这一人群的原因。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还是应以低收入人群为主,所以更多需要从控制房地产商方面入手。而房地产商们之所以可以“钻空子”,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中国是法治国家,完善的法律才是保障房地产市场长久良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另外,在我们采访的个案里,对于相关政策不了解或者只了解一点点的人比例较大。所以我们以为,对中产阶级这一群体进行相关房产政策的宣传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鼓励相关人群自觉为切身利益努力,是维持法律顺利执行的必要措施。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这个短短的调查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中国房地产未来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无论是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最重要的在于执行者怎么落实。诚如接受我们采访的无房户一样,即使形势并不乐观,但我们依然对中国房地产的未来保有信心,保持乐观。期待我们的报告能为北京甚至全国的无房户做些什么,也期望看见中国房地产越来越好的明天。

调查后记

从题目的选定到如今的最终完稿,我们六个人,一直坚持着要做一份有意义的调查报告,正好赶上第二届子牛杯,我们也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虽然题目的选择被认为是太高、太深,不适宜大学生做,但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即使在酷热的8月,大家还要在北京的各个大街上去分发问卷,即使面对政府部门的难联系,不配合,最后每个人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大家看着这一万多字的沉淀,心里被满满的成就感填满。

最大的感触,或许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欣慰吧。我们现在这份论文,是融合了大家每个人的心血而成的……在这个调查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调查的数据或是资料,我们更感受到了来自团体的强大力量。

——彭媛

从第一次看到《中国农民调查报告》时,就被调查报告的力量深深震撼,虽然我们还是学生,在这条社会调查道路上能做的可能只是关注、关注、再关注,但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为将来积累感性材料,埋下一颗种子,无论走到哪儿,什么时候,心底都会惦记着社会周遭和人民大众,无论今后能否迈入新闻殿堂,什么地方,我们都会如实记录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

——王珏雅

希望这次调查活动能对我及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在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上都有所帮助。

——季晓龙

暑期社会调查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帮助我们大学生认识了社会,终有一天我们将真真正正地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展现我们的抱负和智慧。

——张澄

回顾调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既难忘又充实。但对于调查工作的责任意识,应该是我们进入课堂的第一天就学到的,就像一位老师在上课中要我们牢记的一样,我们“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誉毁忠奸”。

——侯颖

我相信,本次调查中所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会有很大的参考和运用价值。

——阿依组丽帕尔

教师评语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表面的繁荣,房价的居高不下、节节攀升导致了居民住房消费的畸形发展,这种现象不仅使政府的民生经济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也可能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我国经济甚至金融体系的安全。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其高房价尤其令人关注。调查组的彭媛、王珏雅、阿依组丽、侯颖、张澄、季晓龙六位同学紧扣社会热点,针对这一现象选择了“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的课题,他们拟定了详细的实地调研计划,确定以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式,制定调查问卷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突破层层阻碍,联系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采访,取得可喜成果。同学们在对无房户的个案深访中也表现出提问的技巧性,将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各方面的收获都让人赞叹。

可以看出,通过这次调查,调查小组不仅了解了很多北京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的情况、国家针对这些情况出台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掌握了北京一些无房户的具体情况等,也加深了对房价、房地产等相关经济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从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同学们通过与社会的深层接触,使自己在采访、写作、评论、数据统计等方面的水平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此篇调查报告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文字顺畅,数据分析到位,结论对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建设性,达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

(方毅华)

同类推荐
  •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已成为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本书着重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出发,就新时期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社会管理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 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反思

    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反思

    如何建构新闻传播学科?如何推动新闻传播教育?本书分为理解新闻传播学、作为志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哲学、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心理等多角度建立新闻传播学的想象力,并通过学术对话验证了某些学术想象;第二部分围绕全面实现新闻教育的综台性、学木性和人文性展开探讨,既有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台理性的深思,也有对教学改革、读书与研究方法的分享。
  •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高校博物馆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直接载体,是高校发挥文化建设示范作用的重要窗口,是高校发挥文化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本书从历史发展、现状、功能、文化指导意义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是一本介绍、考察教育诸要素及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经典之作,全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七大重要因素。本书在1884年首次出版,此后一度被有志从事宗教教育的年轻人用做教科书,也被教会学校的教师用做实用手册,帮助很多人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热门推荐
  • 宁少,宠妻如命

    宁少,宠妻如命

    她是因为两年前的丑闻初恋男友消失而封闭内心的娇俏少女,他是金戈铁马杀伐果断的第一总裁。缘起,我在人海中一眼就望见你,而我们之间不仅仅是缘起,你看到我后,迈开轻快的步伐快速地向我奔来。她意外负伤,靠在他怀里:“你快走,不要管我。”“不可能!”他阴沉着一张脸。亲妹妹跟她对战。“小墨叔,我不喜欢你妹妹。”“嗯,我也不喜欢。
  • 惊天悍妃

    惊天悍妃

    什么叫喝口凉水都塞牙,风嫣然是最好的例子。先是猪一样的队友,在她没有退出爆炸区域引爆炸弹,害她魂穿她人身。好吧!至少活下来了,还混个将军嫡女的名头。两天好日子没过,他那个老爹的女人和孩子们有计划把她嫁出去,嫁就嫁吧!结果还是个病秧子,这下一下子就点燃了风嫣然的火爆脾气。“老娘不发威,你们不知道老娘是谁是不是?”罗刹一脸扭曲的看着自家王妃,他已经无力吐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撞青春

    撞青春

    青春是难以忘怀的旅行,因为一路上有陪伴我们成长的人,沿途的风景无比的美丽。我们一路上,有快乐、难过、悲伤、遗憾......却依稀记得那一抹最初的悸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北歌之蜀青

    北歌之蜀青

    蜀山,乃是人类仙地,公认的第一门派。但是蜀山出山的自古都是男子,道士。怎么这小姑娘也是蜀山的人?那咱是叫她蜀山道姑了?老是叫人家道姑,蜀山弟子就不能谈恋爱了?我们信奉道教,但又不是六根清净的道士。我们也要谈恋爱,领略一番红尘的好吧。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三生默许之倾城舞

    三生默许之倾城舞

    他是这片大陆唯一的神!白衣飘飘,广袖流仙。玉面男儿,绝世容颜。踏的出红尘万丈,踏不出瑶瑶稚儿的情深意一片。即使,历经三世,对于她的痴念只曾不减!若然,必须要负了天下才能与她相守!那么,再多七百年火狱的焚烧又能算得了什么?
  • 无孔不盗

    无孔不盗

    赵云飞在中学辍学以后,当过服务员,买过棺材,最后进入了古董店,陈教授要入蜀找寻张献忠的墓穴,结果在里面遇到了易数中的死亡循环,剥了皮的蟒蛇,火蜥蜴,传言中的毒蛇之王——墨蛇,原来这个墓穴是一个双重墓穴,里面埋藏着两位墓主,一位就是杀人魔王张献忠,另外一位就是五千年前的神话中的公羊天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