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100000065

第65章 十字路口的乌兰牧骑——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现状调查(1)

刘亚洲

20世纪60年代始,一个普通的蒙古族文艺团体几度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多次接见;在周总理安排下进行了全国巡演赢得社会广泛好评;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题词给予鼓励和肯定。

这个光荣而普通的文艺团体就是: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蒙古语之意为“红色的嫩芽”,内蒙古自治区每一个牧区或半农半牧旗县都有这样一个文艺团体,全区现有74支乌兰牧骑。他们常年在草原上为牧民免费演出蒙古族歌舞,题材多源于当地生活。为了便与流动,每支演出队伍都控制在十几个人左右,但农牧民出身的队员们多数都多才多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

乌兰牧骑成立于一个特殊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草原上地广人稀、分散居住的现实给基层政府开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957年,在锡林郭勒盟自发成立了第一支乌兰牧骑,十二名队员在草原上边走边演,兼做宣传、服务、辅导工作,得到了牧民的认可,此后这种形式迅速在草原上推广。

在各项条件较为落后的时期,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在演出之余甚至还负责帮牧民修理电器、理发。而今,各种媒体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使乌兰牧骑担负的任务也更为单纯,其在五十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艺术传统也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2007年1月,在内蒙古赤峰市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宝音门德提出议案:“乌兰牧骑值得保护”。他以自己居住地的巴林右旗乌兰牧骑为例,表达了对乌兰牧骑现状的担忧。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是一支在内蒙古自治区非常有影响的演出队,20世纪60年代,老队员巴德玛三次随队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参加全国巡演,后来成长为自治区著名的舞蹈家。近些年来,这支队伍更是屡次获奖。

时下,这个演出队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和忧虑呢?

2007年春节期间,我来到他们的所在地——赤峰市巴林右旗进行了调查。

一、转型困惑:生存如何定位

51岁的张志刚退休前是巴林右旗文化局副局长,曾主持乌兰牧骑工作十余年。张志刚坦言自己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受老一辈敬业精神的熏陶,自己独当一面以后要面对的却是新的时代环境。

“文革”后期,乌兰牧骑还处在混乱之中,高中刚毕业的张志刚就加入了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德玛很欣赏这位热爱蒙古族艺术、会吹笛子的汉族小伙子,他很快就成长为巴德玛的得力助手,并从老队长手里接过接力棒,担任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长。在任十余年的出色成绩让他成为这支队伍继老队长巴德玛之后的标志人物,他也被公认为第二代乌兰牧骑人的代表之一。现在他已经退休一年多了,但说起乌兰牧骑,仍然很容易让人感到他心中的压力和焦虑。

1.“我们现在基本都没有几个好演员了”

提起德德玛、金花、拉苏荣这些广为人知的蒙古族艺术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成长背景:乌兰牧骑。几十年来,乌兰牧骑培养了很多广为人知的蒙古族艺术家,巴林右旗的老队长巴德玛当年也是享誉全国的舞蹈家。乌兰牧骑的舞台曾经是一个光芒四射的舞台,但是接力棒传到张志刚手里之后,外面的“大舞台”开始和这个“小舞台”抢起了人才。

自1996年起,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流失问题逐渐严重,每年都会有几名演员离队,有时每个月都会有这种情形发生。舞蹈节目占了乌兰牧骑日常演出比重的绝大部分,全队的舞蹈演员总共才14人。1999年经过挑选录取了10名毫无基础的初中毕业生,按照规律培养四五年之后就可以成为合格的舞蹈演员,眼下应该是骨干了,而实际留在队里的只有4人。

“来要人的都是一些内地的演出团体。开始的时候我实在生气就会训那些跟外面谈的演员,但是人家给的工资却是比我们的要高两三倍啊!所以我们的一些优秀演员不惜放弃编制出去闯荡。我后来就不训他们了,但是我实在是着急啊!

你想想没有明星的演出是什么样?!”张志刚说道。

“演员水平的提高是乌兰牧骑事业提高的捷径,可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没有几个好演员了。现在我们的演员水平都比较平均,培养两年有个机会他就想走,想提高太难了。原来我们的演员都至少要三个月培训才能上场,可有时候实在缺人来了没几天就得上!”编导萨仁高娃也谈到自己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演员的基础太差,很多时候实现不了她的创作意图。同时演员的频繁流动又要求她不断地去培训新演员,花在创作上的时间自然减少了。

这些年,张志刚看着他的演员流向了北京、长沙、广州等大城市,心态也在逐步调整。“我特别愿意带这些孩子,但是太难了,我想给他们涨工资,可是我做不到啊!演员的流动在现阶段还会继续。”但现实的压力也使他始终难以轻松:“不断地有演员在走,演员总是在频繁地流动,以至于有人认为乌兰牧骑要垮了,甚至有人提出了是否要保留乌兰牧骑的问题!”另一方面,张志刚的心里也有着巨大的落差,在他做队员的年代,这支乌兰牧骑还是一支稳定的“精英部队”,但现在他却要不断地招兵买马。

2.“自治区的经费到我们这儿早已经没有了”

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不仅冲击着乌兰牧骑队员的心灵,也在渐渐地改变着乌兰牧骑的生存方式。张志刚上任后不久,乌兰牧骑开始执行财政经费包干政策——由旗政府每年拨发定额经费,其余所需则要自己想办法。张志刚说:“自治区的经费到我们这儿早已经没有了,全靠旗里那点儿钱。我在各级会议上都在说这个事儿,但是解决不了。”

计划经济时代的乌兰牧骑全部任务就是为牧民演出,每一场演出的费用都由政府报销。但是改革之后,乌兰牧骑要考虑的因素就多了起来。张志刚说道:“80年代的时候,我们曾经一年演出160多场,但是这些年我们一年只能演六七十场。

为什么?现在我一年的经费只有30多万,下去的场次如果太多不到年底我的经费就用完了。需要经费的地方太多了,我要支付十几名临时工一年的工资,还要购置新服装、新道具。你看我们排练厅的地板是1996年铺的,现在走在上面就像走在雪地上一样,但一直也没有钱换。”

为了缓解紧张的经费状况,也为了给队员们增加收入,张志刚开始尝试在为牧民演出的闲暇带队进行商业演出。这些年他也带着这支队伍去过北京、西安、长沙、杭州、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虽然每年通过演出队员们可以得到三千元左右的演出补贴,队里也可以多收入几万块钱,但张志刚的心里并不痛快,因为乌兰牧骑在市场上获得的回报与他们的艺术水准是不相称的。

2005年,他带队到长沙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演出,和他们的同台那些节目在他看来非常不认真,演员在台上只会调侃,歌手更是一点儿基本功都没有。但演出结束后,尽管乌兰牧骑的节目是在比赛中获过大奖的,报酬却是最低的。

张志刚无奈地说:“实际上我们这些高雅的艺术推向市场的时候往往不行。

我们在昆明世博会上都能得到各国观众的喝彩,到了市场上观众就欣赏不了非常高雅的东西,这种现象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虽然已有多年奔走演出市场的经历,但张志刚认为现在他们的商业演出运作还不成熟,还只是在尝试。首先是他们在为牧民演出的同时承担着为政府进行外事演出的任务。这些演出的时间都不确定,因此他们无法签订长期的演出合同,一半以上的短期演出任务也因为要完成政府的演出任务而取消。对于这一点张志刚认为作为事业单位,必须为政府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政府的支持。另外他们的商业模式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现在主要还是通过熟人找关系来演出,不成规模也不稳定,难以有大的发展。

3.“完全进入市场我们根本没办法生存”

张志刚也一直注意着其他乌兰牧骑的发展,希望能够从中吸取经验。通过观察他发现,自治区各支乌兰牧骑这些年改变了过去发展较为平衡的局面,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鄂尔多斯市的乌兰牧骑,在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下,由市政府投巨资排演了大型民族风情剧《鄂尔多斯婚礼》,依托当地的旅游业每年能创造上千万的价值;陈巴尔虎旗的乌兰牧骑则改变以往为牧民进行供给制演出的做法,一律采取有偿演出,极大地改善了财政状况。但是,更多的基层乌兰牧骑由于当地财政的限制,生存较为艰难甚至出现了解散的情况。巴林左旗乌兰牧骑就在2005年因经济困难演员流失无法演出而被解散(此事引起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后在自治区专项工作组的努力下重建)。

在当地就乌兰牧骑的发展也有着种种不同的意见,进行商业演出有了一定的收获之后,就有人建议将乌兰牧骑完全市场化。对这一看法,他完全持否定态度:“且不说它不符合乌兰牧骑的精神,完全从市场的角度考虑我们也根本没办法生存。现在的我们这个地区的演出市场整个比较疲软,旅游市场还是空白,在本地生存很难;乌兰牧骑只是单纯的蒙古族歌舞演出,演出功能太过单一,到了内地脱离草原这个文化环境也很难得到认可,演过几场就没人看了。市场化根本解决不了生存问题,只能是改善一下财政状况。”

张志刚总结说现阶段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是通过政府经费来求生存的,通过在市场上的收入来进行创作和发展。这种现状对于一心求发展的张志刚来说是很痛苦的:“我们经常会有舞蹈排好了就是服装到不了位的情况,那舞蹈怎么看?而且搞好了一场演出之后我们经常就不太敢细推敲了,为什么?改就要再花钱。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是很痛苦的。”

作为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特殊历史的事业单位,这支乌兰牧骑过去要面对的是艰苦工作环境的挑战,而在新的时期,他们必须在为牧民演出、做好政府的“文化名片”、进行市场探索之间争取新的平衡。这些老队员都是搞艺术出身,搞商业他们还是半路出家。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他们的焦虑似乎是必然的,而他们的市场探索也因此处在较为初级和幼稚的阶段。

巴林右旗人大秘书于洪亮长期关注乌兰牧骑问题,他认为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对于乌兰牧骑在新时期如何发展的理论建设方面出现了较大的空白,指导乌兰牧骑工作的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有关的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加紧这项工作。

虽然退休了一年多,张志刚的心里还是放不下乌兰牧骑,队里的领导遇到大事还是要找他商量。今年年初,张志刚和队里商定准备担任队里的经纪人,或许这个新的职务最能说明乌兰牧骑所经历的变化和挑战。现在,在张志刚的心里,开拓演出市场对乌兰牧骑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虽然现在演出市场上闯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矛盾,但是他认为这对于现阶段乌兰牧骑的生存来说还是有好处的。他说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下定决心,敢于吃苦。”老队长重新出山寄托了很多人的期望,而他们的市场之路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二、体制困局:人才如何接续

乌兰牧骑曾经是很多蒙古族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随着演出市场的形成,利益的冲击让这个意味着荣誉和光环的职业也面临着挑战。但同时,乌兰牧骑自身建设的不足也是部分队员离开乌兰牧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自1996年以来,新招收演员的转正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1.十多年无一人转正,临时工成为演出主力

对比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的人员构成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有人员41人;编制内人员为25人,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临时工16人,每月工资600元。

但这支乌兰牧骑的演出工作尤其是舞台表演95%以上都是由临时工来完成的。

为何一个事业单位需要靠雇临时工来演出呢?

乌兰牧骑的特点就是人员少,机动灵活,适合为分散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演出。建队之初,乌兰牧骑的人数通常在10到20人之间,现在25个编制的数量也是根据当初的演出实践确定的。但是舞蹈演员的舞台生涯到30岁左右就结束了,除去成为编导或转型为器乐演员之外,大部分的演员已不适合在乌兰牧骑工作,老演员的安置问题就凸现出来。以往会将老演员分离到文化工作部门如博物馆、文化馆、小学等。在等待调节之时,就只能招聘临时演员,等到编制空缺后将其转正。

1996年之后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了对编制的管理,其他文化工作部门的人员也相对稳定,编制也没有出现空缺,不能接受来自乌兰牧骑的老演员。

因此在1996年之后,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就没再为一名队员办理过转正手续。

根据今年的统计数字,现在乌兰牧骑队内有35岁以上的老演员14名,占编制总数的65%。这些队员大多也难以在队里充分发挥作用,队员好斯、布和说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工资表上有五名队员他们根本连面都没见过。“老队员出不去,新队员进不来”,这个问题也给乌兰牧骑造成了相当大的财政负担,每年为支付这部分临时工的工资就要从他们仅有的三十多万活动经费中支出三分之一。而对于那些等待转正的队员来说,生存就更加令人担忧:如果转正问题在他们舞台生涯结束之前都不能解决,年纪大了的他们能去哪儿呢?

同类推荐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躁动与迷茫,网络作家花千芳用尖锐、犀利却又不失温暖的文字,讲述着他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他对家国兴衰、前路命运的时代思考,有着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从未因自己的草根出身而畏于对公共事务发言,热情执著地歌颂祖国的进步与光明,希望给这个时代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照亮更多的中国人。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天使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还要继续做班主任的回答。这份态度、这份坚持、这份笃定、这份幸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翻开本书,动情的细节描写,深刻的教育思考牵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班级的管理、教师的修炼、学生的沟通……19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2年教育博客保持更新,坚持给学生写信超过40万字,自己制作印刷学生成长纪念册……于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诠释了一个真正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成功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班主任品读、思考的书。
  •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本书是赵雪江老师多年经验的总结。以高三学生为对象,按月编排,根据高三学生经常遇到的心理难关,提供指导,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可读性强,语言生动。不言高考却决胜高考,不语幸福却遇见幸福。高三学子的心灵伙伴,高三生活的实用指南,高三解读的全新视角,师生联袂的真诚献礼!
热门推荐
  • 医品神算

    医品神算

    何谓天眼?天眼又称天目,传说中这一能力,号称天眼通,能观三界六道,能看万物本质,可洞悉世间万物变化。江南—一个孤儿,重回八岁,开启传承。从此医界多个神医,商界多个女王,时尚界尊其教母,娱乐圈多个大佬。
  • 英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5册)

    英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5册)

    本套装共5册,分别为《对我说谎》《从此以后》《亲爱的妹妹》《拼布娃娃》《公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大佬做小弟

    快穿大佬做小弟

    大佬1号:“我的星球为樱落而转!”大佬2号:“求求你樱落,多看我一眼吧!”大佬3号抱住樱落的大腿,哭着求着不让她离开。......樱落掉进了一个坑爹系统,从此存在感为负。说话被无视,打饭被遗忘,班主任发卷子,打量了她半天,“同学,你是我们班的学生吗?”樱落:“......”别人绑定系统,不是女主,就是逆袭女配。可她绑定的系统,却穿成了连脸都不存在的路人甲?!系统:“想要活下去吗?就征服所有的主角吧。”再后来,一个个大佬跪在她的面前,只希望能以最近的距离仰视她。#小透明不是小透明,你大佬终究是你大佬!#.....莫西莫西,这算人生巅峰吗?【轻松爆笑,别问了,跪下来一起唱征服!】
  • 暗红

    暗红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大,着力演绎军人"周五"一生的命运、感情起伏变迁的边地军旅小说。本文主要从分析周五、赵六、郑七男性形象出发,来探究波澜壮阔的世事变迁下,人物身上所折射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人物形象背后深刻的悲剧意识。 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三个人在战争年代走到了一起,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轨道中,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一种隐匿的力量推动着……由于时代和人的错位,三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他们的每一步都仿佛在一个宿命的连环中前行,都牵连出更多曲折离奇的情与景。
  • 重生之恋倾城

    重生之恋倾城

    她,风华绝代,貌美天成,武功高超他,举世无双,气宇不凡,腹黑无耻一个是智慧无双、嚣张跋扈,消息网遍布天下的清溪阁阁主。一个是令人闻风丧胆、令人胆寒,心狠手辣,辣手摧花的朽阁阁主前世她临死时才知道自己报错了恩,错把材狼当恩人,恩人当仇人,但是她从未后悔喜欢他,君九离我很庆幸我爱的是你,哪怕是和你作对时,我也不后悔喜欢你重生后某女表示要做好一个好妻子,好好的对自己的夫君,以补前世的遗憾,但是那些经常在她面前蹦跶的太后、钰王又是什么鬼?小心老娘拿你们去烹了!——————————————————宠文决对的宠文哦!超甜!无虐无小三无小白莲,男强女强!推荐新书《三生缘之魔帝绝宠倾城妻》希望大家多多关照新书(?,,?ω?,,)?可
  • 系统世界入侵地球

    系统世界入侵地球

    神秘的系统世界进入地球,分散于世间各地的系统被聚集在系统世界内,分开参加系统颁发的任务。那么问题来了。当一名系统拥有者进入动漫世界会导致世界壁乱成一锅粥,那么十名,一百名系统拥有者同时进入呢,这个世界是不是要炸?!
  • 我有一颗科技树

    我有一颗科技树

    最强水德天君仙侠类,系统文,让我们走进水的世界……
  • 万古仙帝诀

    万古仙帝诀

    万古大陆至强者因被兄弟出卖而陨落主角王翔因一处机缘重生重生后的他走上复仇与巅峰之路
  • 被电竞女神带飞的日常

    被电竞女神带飞的日常

    掉钱眼里的阮心悦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代练,最大的梦想不过是窝在家里数着小钱钱玩玩游戏。已退役的职业电竞大神周意川只想去看看未来的媳妇儿到底长啥样,不想找到了个真.宝藏女孩(褒义的)阮心悦——有点邋遢有点懒,还很宅周意川——打脸专业户阮心悦:我只想做个代练,你却要我打职业从此废柴宅女阮心悦开始了一年又一年反复磋磨的电竞生涯周意川:我想和你做朋友你却只想着分手从此叱咤风云的电竞大神周意川开始了漫长苦逼的追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