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400000001

第1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1)

——在“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北京大学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张研农

*本文是作者2009年11月23日为“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所作的首场演讲,收入本书时文字略有变动。

如果要回答人民日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那么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走近人民日报、认识人民日报、了解人民日报。所以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些人民日报的情况,人民日报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想法。

先请大家看我们的《抗震救灾特刊》《奥运特刊》《国庆特刊》。大胆的照片、疏朗的版式、醒目的标题、特色的报道,是不是跟你们心中的《人民日报》不太一样?

再给大家念几个标题,《“雷”伤了群众信任》《辩证看待“火星文”》《我向省委书记“拍一砖”》。这样的词语,你们会想到是《人民日报》上的标题吗?

还有一些批评报道(比如“‘被就业’是这样发生的”、“官员入股煤矿为何查而不处”、“万里长城为何屡遭侵犯”)、热点事件追踪(比如南京“徐宝宝事件”)、深度报道(比如“五问中国教育”),是不是在选题、标题、内容上都还是有些锐气、生气?

再看最能代表《人民日报》特点的评论。字正腔圆的评论员文章,是人们对《人民日报》的第一印象。我们随便找了两篇最近的评论员文章:国庆60周年的系列评论,大家看看那种不容置辩的口气是否已经变得娓娓道来?还有我们的大型政论任仲平文章,在网络上被200多个网站主动转载,这样的政论在表达上、在视野上是否有些变化?

有位网友发了一篇《请静下心来读一读〈人民日报〉》的博客文章说,“作为长期的读者,我感觉到了它的改变、它的改变的决心。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它,也应该说是不公平的。”

一、从三个维度认识现在的人民日报

1.历史坐标下的人民日报

2008年年初,针对人民日报创办的“民主政治周刊”等版面上的调整,南方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不必过度解读这件事情,因为“国家越来越开放,政治越来越有迹可查,《人民日报》的政治晴雨表功能也该淡化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民日报》曾是政治“晴雨表”,人们习惯在《人民日报》报道的字里行间寻找政治讯息,揣度政策取向。比如198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在五版发了一个“小豆腐块”的文章,叫《长途贩运是投机倒把吗》,当时被很多农民贴在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货物去赶集,因为报道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农民挑着农产品进城卖掉,不是“投机倒把”。

《人民日报》在历史上有过一言九鼎的地位,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让新的舆论格局“群雄并起”,《人民日报》不再是一枝独秀,社会也不再会一呼百应。甚至由于历史的原因,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人民日报》产生了一些刻板印象。比如2009年7月,我们新创刊的“社会新闻版”的年轻编辑,在“天涯社区”发了一个征集新闻线索的帖子,引来大量网友“围观”。少部分是叫好:《人民日报》放下身段到网上来找线索;大部分是怀疑:《人民日报》报道这些吗?其中很多言辞还比较激烈。

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辩证地认识人民日报的历史和现实。

一方面,党中央机关报的独特地位,让我们有了独特的“话语权”,但并不是“传播权”,因为“说话”是单向的,而“传播”是双向的。目前的舆论格局,因为极大的开放和包容性,而带来了极大的竞争性,任何媒体都不能置身其外。如果我们不能用好党中央机关报的政治优势,不能将这种“话语权”转化为传播力,“主流舆论的代表性声音”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人民日报积淀很深、积累很厚,积弊也不少。时代进步了,我们如果不做增量改革,不紧跟时代,那些积淀就会蜕变为包袱,转化为负资产。比如,我在人民网参加访谈时,就有网友将《人民日报》的文字称为“土星文”,新闻研究界也早有“新华体”、“人民腔”的说法。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在纷纭复杂的舆论场,仅仅有导向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而没有导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我们秉承的“主流话语体系”就会面临被边缘化和空壳化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当然,在保持忧患意识的同时,我们也充满信心。从各家报纸国庆社论被网络转载情况看,《人民日报》社论的转载率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媒体。

这可以说明: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中,在重要评论的影响力上,《人民日报》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在海内外读者看来,《人民日报》依然是中国社会主流舆论的代表性声音。

对于《人民日报》而言,政治“晴雨表”作用或许淡化了,但社会“风向标”的使命必须承载,主流舆论的旗帜依然要扛,主流舆论首席代表的责任仍然要担。不遗余力地传播主流价值观,是《人民日报》不可回避的责任与使命。

2.传播场域中的人民日报

讲到现在的传播场,先给大家讲一个小例子。前不久,我去参加人民日报社澳门分社的成立仪式,仪式还没结束,人民日报社的手机报上就已经发出了信息:手机已经迅速地成为了新兴的媒体终端。而实际上,在仪式开始的头几分钟,就已经有随行记者通过手机,把相关消息上传到自己的“围脖”上进行了共享。当下,微博(“围脖”)成了网络上一种新的言论平台。

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看到各种新技术,把从电脑到手机甚至到身边的任何物件,都打造成了出其不意的媒体。在这样的时代,甚至连讨论互联网都显得有些过时了。

当然,互联网在舆论场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了。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第一次与网友在线交流。短短几分钟后,中国各大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都在首页推出了这一信息。总书记是为人民日报成立60周年而来考察的,但总书记去人民网的这个新闻迅速遮蔽了这个原有主题,“总书记在线与网民交流”成为举国甚至举世瞩目的新闻,两个小时之后,路透社就发出了述评,其后法新社、俄新社等多家外国媒体给予了报道……这个细节生动地说明了新媒体的力量。

确实,信息技术的进步,让中国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是我们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打个比方,年轻人都喜欢去KTV唱歌,大家一起唱歌时,有一种人叫“麦霸”,拿着话筒,不管唱得好不好,什么歌都唱。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媒体场”就好像是一个KTV包房,但没有“麦霸”,“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从我们国家来看,现在网民人数是3.3亿,手机用户接近7亿,这是近10亿只麦克风啊!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所描绘的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在这样的传播场域中,人民日报不能总是霸占着话筒却唱不出好听的歌,也不能光是干坐着听别人唱歌,而是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对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民日报自身发展的要求。在新的舆论格局中,不同媒体的竞争,核心是舆论引导能力的竞争,是传播能力的竞争。紧跟时代,勇于变革,赢得受众,就是新的传播环境给人民日报的挑战和机遇。

3.国际格局中的人民日报

奥巴马在上海跟青年交流时说:“在美国的学生中,学中文的人数增加了50%。”实际上,虽然增加了50%,但在美国2 800所大专院校中,学中文的学生人数只有5.1万多人。而中国2 600多所高校中的2 300余万在读学生,基本都要学习英文!这个数字上的差距,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成在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媒体跟国际媒体的差距。

与这种差距相对应的,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渴望。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就是过去马克思所说过的一句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有一组数字意味深长:到2008年1月份,共有来自54个国家及国际机构的378家新闻机构约700名记者在华常驻。这个数字与2002年相比,驻华外国新闻机构增加了100多家,记者人数翻了一番多。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中国的分量、中国的块头和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时代场景的切换,意味着我们新闻舆论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如果不能用我们自己的声音说话,如果在国际舆论场中没有响亮的中国声音,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就只能是一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初版于1928年,书中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科扎克基于多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所著。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尽管本书完成于80年前,但其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作者以长期的新闻实践为基础,详细描述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生存与发展境况,全面观察了新媒体对党报采编方式、广告运营方式、发行方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党报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发展策略。本书选题紧扣现实,论述角度新颖,案例详略得当,语言通俗流畅,不仅适合新闻传播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以作为新闻管理者、从业者的业务参考之需,还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研究者案头阅读之备。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历史人口政策,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分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婚姻生育政策外,还从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政策、人口登记与管理政策等方面拓宽历史人口政策的研究范围,力求在理论上影响并逐步改变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人口政策史当成“生育政策史”的现状,推动人口政策史研究向更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为当代人口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热门推荐
  • 氪命手游

    氪命手游

    寿命氪成了负数,怎么办,挺急的,在线等。
  • 头条天后帅炸了

    头条天后帅炸了

    走最野的路,做最靓的女,喝最烈的酒,爱最……最迷人的男人,是顾笙箫?对不起,告辞!昆仑境,陆如酒。威震四方,赫赫有名的天才……祸害。有朝一日,虎落平阳被犬欺?被欺是不可能被欺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被欺负的。只有她欺负别人,不存在别人欺负她!我陆如酒,不知道什么叫年少轻狂,只知道胜者为王!顾笙箫:嗯?中二病,打群架,写检讨,叫胜者为王?我陆如酒,一生从不服输,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顾笙箫:嗯?谁昨天问我要零花钱的时候,喊我爸爸?我陆如酒,问鼎娱乐圈,扫平修道界,开宗立派,舍我其谁?旁边有人道:陆姐,顾先生喊你回家搞作业。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神魔医仙

    神魔医仙

    为了一件神器,她被杀回了一百年前。末世降临,世界重组,仙道新开。她携轮回而来,掐指神算,未卜先知。一不小心太高调,惹上各路鬼魅魍魉。神秘男现身大杀四方,花样秒杀。“晕,玩得正高兴,神皇,求轻点。”他嘴角微挑:“……你还想怎么亲?”
  • 非常难欺:女相独倾城

    非常难欺:女相独倾城

    乱世之中风云涌动,朝堂之中阴谋不断,沙场之上腥风血雨,人人都想成为这乱世雄主,人人都想统一天下,坐拥这锦绣河山!她为自己逝去的爱人守护临江。他为天下能早日安定协助郢国。她倔强从不服输,他内敛不愿表达,叶清绾曾质问她,是否认清过自己的真心?她内疚自责,强迫告诉自己,大师兄是兄,她爱的就是彭初辞,脑海里又浮现出少年满含愤恨的言语,“这是乱伦,为天下所不容!”这乱世能否有情?这苍天可否仁慈一次?
  • 废材狂妃之第一王者

    废材狂妃之第一王者

    云海悦,云家第一废材,风云国第一白痴丑女,灵魂翻转,当第一杀手灵魂主宰之时,王者归来,携手最强男人叱咤天下
  • 官居超品

    官居超品

    新书《我的手环能修仙》求支持,求围观。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现代中医,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一家少年身体后读书,赚钱,把妹,悄然改变着天下,我的大明朝再无遗憾!书友群:130388231,欢迎加入
  • 逍遥女王爷风流史

    逍遥女王爷风流史

    她无心权位,却卷入乱局,一无所有后,峰回路转,找回身份,一身华服,重回龙潭虎穴,几经波折,终掌握自己命运动乱开启,为国家,为爱人,披甲上阵,集奇人异士共平战乱,造就属于自己的传奇他是,她在这个世界第一个依赖的人,重重阴谋下,无奈另娶他人他是,让她怦然心动初恋脸,乱局中,自愿站在她身后,为她开拓商业版图他是,肆意洒脱的少年将军,他们有婚约,有盟约,亦有情他是,不见素黎君,怎知倾国色,国破家亡的落难皇子,搅弄风云前生的感情背叛,今生小心翼翼,情归何处
  • 寒门贵婿

    寒门贵婿

    美而近则妖,一个男人怎么能长得这么美,何满子第一次见到顾维泽的时候,就感觉他笑得不正经,她一直不怎么喜欢他,连他追她,她也认为一定是他的恶作剧。顾维泽追何满子追得热烈,但那热情也撤得痛快,何满子庆幸自己并没有将他的热情当真,好在,她一直没有喜欢上他,只是,再看不到他时,为什么她的心,会揪得疼……五年后,那个男人又出现了,还是那样的……好看,一个男人,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何满子还是看不惯他,只是,心里雀雀的小欣喜,美人如花隔云端,只要这样远远地看着他,就好……何满子嫁给顾维泽的时候,满城都是一个女人凭借美貌嫁入豪门的事,忘了说,其实,何满子也是个美人的。灰姑娘嫁入豪门,只是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