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400000025

第25章 白俄罗斯传媒和中国传媒的异同

*伊娜莎·布列斯卡谢夫斯卡娅

*本文是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伊娜莎·布列斯卡谢夫斯卡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六届(2009)年会上的发言摘要。

白俄罗斯和中国媒体在成立之初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在思想上支持社会主义建设,解释在国内和世界发生的事件。

白俄罗斯每个区内的主要全国性报纸都有自己的接待处,每个想要讲述自己问题的人都可以来到这里,报纸也努力帮助这些求助者。当然,这不是报纸或电台的主要功能,但这是从苏联时期起就形成的习惯。对许多人来说,大众传媒(无论是纸质传媒还是电子传媒)是寻求公正的途径。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很普遍,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消息——在求助于媒体后,一些人的生活获得了改善。在中央电视台的大门口,每天都可以看到反映问题的人。这种情况在白俄罗斯、在中国都很典型。这一方面表明地方政权有些软弱,一些问题在地方形成,但是有时不能在当地解决;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相信媒体和记者——这对于我们这些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是巨大的荣誉、巨大的责任。当然,媒体不能取代政府机关。

白俄罗斯媒体不拒绝国家补助,但政府在财政上只支持一些国有的和有社会意义的期刊:儿童、青年、文艺、文化、教育、专业和其他期刊。但是由于国家的支持不断减少,每年都有一些报纸和杂志因为无法找到读者而倒闭。

白俄罗斯媒体界的一个特点是(这种特点在中国没有):俄罗斯传媒占据相当大的市场。因为在白俄罗斯有两种官方语言: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居民读俄语报纸和杂志没有问题,许多俄语报纸和杂志在白俄罗斯自由出售。这种现象一方面增加了读者选择的范围,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它又制约了白俄罗斯媒体在一些范围内的发展。据我所知,在中国没有类似的情况。

现在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我和我的百万同胞所出生的那个庞大的国家消失了。新时代需要新媒体、新决策和新方法。目前,紧跟传统印刷媒体的是新的网络出版物和其他电子传媒,它们正在逐步把传统媒体挤出市场。并且,新闻不再专业化:许多“热点”问题的报道不再由记者主持,而是由能够上网的当地居民主持。可见,当代新闻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时期。

同类推荐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心语

    心语

    本书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整理一些具体的资料,并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学困生案例尝试对学困生存在的现象、形成的原因、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
  •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中非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非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为中国对非传播提供了生动范本,从中可选择中国的对非传播战略和外交战略。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起点,详细剖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认为非洲形象是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的产物。进而提出中国对非传播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起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非洲问题报道、非洲问题研究、媒体传播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研究等工作和学习的读者能从本书收益。
热门推荐
  • 穿越我是十三福晋

    穿越我是十三福晋

    穿越到清朝并不一定都是格格,也有可能是宫女,就比如穿越女瓜尔佳敏玉。清穿为宫女的敏玉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宫里攒够银子,等到出宫之后可以开家店铺自给自足。但是……一句话简介:腹黑男与贪财迷糊女的较量!
  • 快穿夫人又黑化了

    快穿夫人又黑化了

    她做梦,搅了他的劫。梦醒时,魂穿系统。一系统:“小姐姐,请跟男主谈恋爱,成为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男主哦!”南国:“我无心,怎么恋爱?”系统:“……”二系统:“叮!小姐姐,请记住,你生是男主的人,死是男主的魂!”南国:“我,拒接二手货。”系统:“……”三后来的后来,南国有了心,会流泪,还谈了恋爱。更可怕的是,她成了,惩罚她穿系统那个人的老婆!那个人,给了她一颗心,教会了她爱。从此,心是为他跳,泪是为他流。(简介无能,正文超甜。)
  • 电竞男神是个偏执狂

    电竞男神是个偏执狂

    【男强女强】再次睁开双眼,她成了莫关辞。女扮男装混迹于高中学校。学习渣渣,游戏渣渣?软弱可欺的废物?丑八怪在世?确定是在说她?当从学校倒数第一到全国竞赛第一。当游戏白痴被知名职业战队邀请。当软弱可欺到学校校霸横行。还有丑八怪在世真的是在说她吗?那一张盛世美颜,男女通吃的脸又是谁的?“没听过强扭的瓜不甜吗?。”莫关辞冷眼道。 “正好,我喜欢不甜的,越是不甜我越喜欢。”某男邪气一笑。
  • 小智的穿越

    小智的穿越

    小精灵迷们嗨起来,这是宝宝第一次写文!!!
  • 茶花女

    茶花女

    小说以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茶花一样圣洁美丽的妓女的悲惨故事。小说取材于小仲马的一段亲身经历,是小仲马对自己情感经历的忏悔书。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长得很漂亮的农村姑娘,只身来到巴黎谋生,不幸做了妓女。家境殷实的青年阿尔芒对她疯狂的爱激发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但这段如火如荼的恋情终因阿尔芒之父的反对而结束。阿尔芒不明真相,以为是玛格丽特故意背叛他,于是寻机羞辱她,最终使其在贫病交加中含恨逝去。
  • 若以晴天为爱

    若以晴天为爱

    在爱情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是那样的平凡无奇,可就是这样平凡无奇的人,总能为了与自己爱的人相遇、相识而不顾一切,“费尽心机“只为给对方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让TA能够多看自己一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故事,有的一见钟情,却能携手走过一生,有的循序渐进,可最后却无疾而终……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一个平凡的人为了挽回自己还未开始便结束的爱情而努力的故事。
  • 年轻人要多懂点形象塑造

    年轻人要多懂点形象塑造

    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超实用的个人形象定制手册。作者从影响个人形象的说话、气质、举止、性格甚至品质、心态、情商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塑造成功形象的关键点,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各个细节中。相信每一位读过此书的朋友都能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 我的老子是崇祯

    我的老子是崇祯

    我的老子是崇祯,我是崇祯的儿子朱慈烺,现在的身份是明朝太子。虽然有一个便宜老子还在撑着大明这艘船勉强不沉没,但他还是不靠谱,要想扶大厦于危倾,还得自己亲自出马!
  • 南衍喜欢

    南衍喜欢

    HE|校园+都市“英雄救美”这词拎出来正义又暧昧,只不过苏衍之没料到自己成了后者。那天晚上那条小破巷,那个从天而降一人捶翻一众小混混的美少女,都成了苏衍之对琼市的第一印象。穷、破、乱,哦,人还挺美。
  • 恋爱指南

    恋爱指南

    朱丽亚娜在拍卖会上大胆地冒险挑战了一次。父母定下的结婚对象是个门当户对却刻板的银行职员,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他作风正派。然而,因为想体验一下自由恋爱带来的心跳感觉,于是下标给了花花公子雷克斯的‘摩托车和骑马课程’。如果是和这个曾与许多女人玩过恋爱游戏的雷克斯,也许能够体验到恋爱的激情……然而,雷克斯像是看透了她心中不可告人的秘密似的,对她说道:“我提供的只是学习课程!”连花花公子都对我无动于衷,难道我就这么没有魅力吗?为实现梦想,已丧失信心的朱丽亚娜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