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500000011

第11章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王永

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韩、德、意等国已经开始以立法等手段促进本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而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更是掀起了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公约》诠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写为ICH)的独立属性和价值。“ICH”定义是针对全球多元文化面临的迅速衰减所带来的深层隐忧,为了更好地创造文化对话空间和保障文化生命活力而诠释出来的。定义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深层认知和观察,具有由表及里的全球政治、经济意义与不断绵延的文化意义。

《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民族文化的DNA,在新文化生成中起着发动引擎的作用。这诠释了这个议题的重大理论价值。艺术是跨文化交流的软性力量,相对容易超越语言、民族和政权的隔阂,《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也让我们了解到这项研究对于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及传播的重要实践指导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是产生于农业文化式微,信息时代方兴之前的后工业时代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时代性的全球文化使命。

目前,在中国期刊网上可以检索到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有1400多篇,绝大部分都发表于近三年的各类期刊,可见各界力量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关注。

通过对这些成果进行的查阅和分析,会发现这些成果多集中于政府立法操作层面和产业经济推动层面,理论和学术的阐释与讨论层面文章很少。而检索全球影响较大的academic search complete数据库,共有19篇论文标题或关键词涉及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成果亦不算多。至于中英文专著或者论文集也并不多见。

虽然国内已经成立了几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但力量尚显单薄。

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和现状是相关联的。《公约》被各个国家和地区认定并执行的时间有限,因此大部分力量还是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及名录的申报与审核、全民保护意识的唤起和民间组织及资金的吸纳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多内容的研究实际上原属民俗学、民族学的范畴,在概念的厘定和转换上也还有一些工作要做。但是我们站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的当下来观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理论关注和学术提升。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考察及政府保护工作成果的凸显,以及博物馆、图书馆、表演场、网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化、影音化和数字化的进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已经开始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固化的视听形式。这也就意味着,出现了一大批遥远的、陌生的、活态的“文本”对象,这些文本对象包含了丰富的关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本体信息,它们并未曾或者还并未曾从某些特定的新颖的角度被学者所关注过。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的前沿研究任务。应立足于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保存的成果,对它们进行及时的艺术人类学解读,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地位和学术属性,以坚实的成果贡献于人类学研究领域,并促进学术工作的拓展、深化及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口传遗产及表达方式研究

口传遗产类包括箴言、谜语、传说、童谣、传奇、神话、史诗、符咒、祷语、圣歌、戏曲等。它们传达着知识、价值、集体记忆,在文化多样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的许多形式一度就是大众娱乐。许多表现方式在特定社群中是流行的,但也有一些有着严格的限制,比如,仅在成年妇女中流传。在许多社群中,表演口头艺术是非常专业化的职业,表演者因其对集体记忆的传达而拥有崇高的地位。这些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价值。

比如满族说部中保存的《尼山萨满传说》。其中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萨满神穿越冥界,代人找回死去儿子灵魂的事情。这个故事在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很容易理解,因为新中国成立前流行的“跳大神”的习俗恰是萨满文化的一个遗存,里面谈到的对待身体、疾病、灵魂的观念来源十分久远,在萨满文化辐射范围内的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民间文学中都能够找到很多相似的线索。它给我们一个经典的东方式的故事讲述模式,其中包括独特的穿越人间与冥界的时空交叉方式。这种方式与有所关联但历史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更为显著,里面包含着在这片地域中自古以来人们现实的神灵崇拜与神灵需求。还有值得研究的一点是故事的讲述方式。即故事的目的是反故事,或者说是消解故事的东方式叙事思维,在结局中总要告诉人们故事的不可迷恋性。可以与印度的佛经故事与中国的传统小说统观,也可以与西方的时空穿越题材故事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故事本身和其欣赏者之间同中有异的深细之处。

2.表演艺术研究

表演艺术的核心包括特定的声音或器乐、舞蹈、戏剧,但实际上还有例如哑剧、诵歌和特殊故事讲述方法等传统的形式。表演艺术包括多样性的文化表达,说明了人类创造性的丰富。音乐自然是表演艺术中最经常遇到的形式,乃至交叉到典礼、节庆及口头传统中,音乐可以提示人类对于过去的联想。比如韩国的传统歌曲充满了凄怆的情调,这和韩国的“恨文化”关系密切,也与朝鲜民族的体质相关联。

根据韩医名著《东医寿世保元》的理论,韩国人以“少阴人”和“太阴人”居多,少阴人情感丰富,易于迷信,吃苦耐劳,适合技艺制造和艺术创造,这是一种民族属性,可以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深入探讨。

舞蹈可能被简单地描述成身体的有秩序表达,伴随着音乐、歌唱或器乐。抛开其物质的属性不谈,其节律性的移动、步伐、姿态等常常是表达日常行为中情绪、情感的有效手段。传统戏剧表演常常结合着动作、歌曲、舞蹈和音乐、对白、叙述和吟诵。此外,相关的道具、制品和文化空间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简单地以音乐的节奏研究而言,古代表演艺术节奏的核心是节奏缓慢,配以小幅的跌宕与回环的旋律。以庄子的“大音希声”理论来印证,引发了音乐乃至绝大多数娱乐形式与生活本身的节奏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轴心时代的哲学乃至农业文明的发达都是建立在慢速的生活基础之上的,正是这种生活节奏的打破、引发了艺术节奏的巨变,进而带来了文化的转型。

3.社会习俗、典礼和节庆活动研究

社会习俗、典礼和节庆活动等代表了一个社群的惯常的生活模式。社会习俗为某个文化圈所共同拥有,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典礼的举行具有强烈的空间限定,而节庆则在时间上被约定俗成。以韩国的第1号无形文化财,也就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宗庙大典为例,仪式本身包含着完整的献礼程序。它提示了仪式对于张扬祭祀对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意义。最典型的部分就是其中烦琐的程式和本来只能表演在庙堂的八佾舞。它给了我们当前文化中反仪式的简化式文化一个反思,当仪式被简化,该仪式本身的严肃性也就被取消了。

东方文化中对仪式的重视反映了农耕文化中暗藏的绵力与条理性的长处。这种绵力来自于阴性体质,也来自于慢速的农业文明,能够诞生优雅的创造性成果。

但我们也应看到,古代各级各类的科举考试往往是绵力的选拔,它所提拔的官员行事稳重,但缺乏阳刚的勇力,也给文化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在与西方的崇尚爆发力的文化对抗中如何发挥绵力之长,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这对于我们适应后工业文明及信息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非物质文化遗产焦点问题的理论应对

从艺术学的角度描述一些现象,进而努力探寻和推测人类在其诞生之际,之所以要创造出艺术这种精神生活形式和精神生产产品的原始动机、心理状态和文化背景,从而最终揭示出艺术的本质,即艺术本质的人类学还原,这是艺术人类学最根本的任务。

研究侧重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兴对象与人类学研究这个热点领域的联系,使对象与方法之间得到一种对接和调试,从各种比较体系中寻求对象的差异和人的文化本质。而这种差异的寻求正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也是人类长久健康地栖居于地球之上的保障。

艺术人类学是艺术与人类学之间的离合关系的产物,它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成为一门有系统的学科。旧式的“艺术人类学”主要以研究无文字社会的艺术为己任,而新的艺术人类学在时间性和区域性上有其更大的范围,因为它要重建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艺术性的生活方式,它不但承诺要对全景式的人类艺术景观做出更加广泛、全面的观察,而且寻求对艺术和人生的真理做出自己的理解。面对的挑战就在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造成的阐释上必须时刻谨慎的误解,这需要大量的精力去面对个案材料。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所操作的是对象的艺术要素,必须通过这个中介和中介性的理论才能回归到人的本质理解这个最终目的。一般认为,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取向与研究立场在于:将在一定社会或群体中被认定为艺术的文化现象置于一个特定的内部机制中来讨论其外部关系网络,确定该艺术活动对其文化语境的提示性,以及其文化语境对艺术活动的约束力,从而展开对艺术—文化—人之间多种关联性的探讨。相应地,以传统的田野考察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但是其理论性需求明显增强,全球性与人类性的追求日益昭显。具体研究方法应以田野考察、实地观摩、数据分析等人类学一般研究方法为基础,加上故事模式、旋律分析,甚至戏剧拉片、仪式模拟等专业化的研究方法为新的补充。当然,传统学术的感性哲思和逻辑论证才是最终阐释的基石。

总之,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代表了在特定的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时空板块结构中人的活动记忆。这种记忆与它的周围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独特的结构,它能够帮助我们认知不同文化下人的体质、情绪、情感、欲望等方面的不同状况。这种结构的要素以及配合作为一种最为本色的出演,往往即是曾经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和娱乐的形式。其情况一方面可以拿来做各时代、各族群、各民族、各文化圈的人类学比较,从而得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记录,另一方面也可以拿来与当代人的周边文化结构进行比较,认清失落和背反人性的趋势,回归和深化人的本质属性,不断剥落当代文化中戕害人类身心的各种概念。同时,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的总结还可以看清其间和其后的“变种”,对于民族文化的本土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永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吴敬梓的情怀与哲思

    吴敬梓的情怀与哲思

    本书是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在对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后创作的文化随笔。全书共分为十章,分别从吴敬梓的生平、小说、文论、交游、儒生情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吴敬梓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贯穿他一生的儒生情怀,阐明了他小说作品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人及社会的深刻影响,能为后人了解、研究吴敬梓提供有益的参考。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人文中国十三讲》从文学艺术、文化历史、新闻传播等专业课程中提炼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有效教学载体,从文化、历史、伦理等视角切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当今中国文化的活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对读者进行理想、信念等精神指引,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书十三讲包括:“山水诗词中的‘自然’情结”“唐诗金曲排行榜”“乡土中国与鲁迅的启蒙——以《阿Q正传》为中心”“沈从文小说与中国儒道人格理想”“汉字文化例说——从汉字构形看汉字文化蕴涵功能”“中国古代文化产业的历史脉络”“从抒情到叙事:中国传统文学结构的衍变”“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国家相册: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新媒体时代的交往革命”“民以食为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略讲”“先秦文献中的传播伦理与沟通智慧”“‘孝’的文化诠释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 汪曾祺闲话

    汪曾祺闲话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图文并茂。记录了作家苏北与汪曾祺先生交往十余年中的一些往事以及汪曾祺先生生活中的一些逸事。以学生晚辈的视角刻画了一个可爱、严谨、旷达的老人——汪曾祺的形象。
热门推荐
  • 初初见你,又见自己

    初初见你,又见自己

    我最近常常在想:从怀一次孕到生一个孩子,经历的是最亲近的人给到的人情冷暖。可能有些伤害再也抹不平;有些感情再也回不去;而身体上实实在在的烙印,也再也去不掉。分娩,让我们用崭新的视野审视全新的版图,初初见你,又见自己
  • 科幻大师经典代表作品集(套装共12册)

    科幻大师经典代表作品集(套装共12册)

    科幻小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去体验无数种可能性,去理解并感受超出日常经验之外的人类境况,在被更为宏大的时空尺度、超越人类中心的多元视角所冲击的同时,获得感动和敬畏。本套装精选道格拉斯·亚当斯、雷·布拉德伯里和罗伯特·索耶、玛丽·雪莱、儒勒·凡尔纳等科幻大师代表作品集结成册,共包含《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生命,宇宙以及一切》《再会,谢谢所有的鱼》《基本无害》《华氏451》《火星编年史》《平行的世界1:原始人》《平行的世界2:人类》《平行的世界3:混血儿》《弗兰肯斯坦》《海底两万里》共12册。
  • 妃来横祸:邪王很宠很撩人

    妃来横祸:邪王很宠很撩人

    一朝穿越,她本无意沾惹是非,却被母妃早逝的皇子乱了心。她以为他是弱小无助的小可怜,可“小可怜”一朝登上皇位成了王。“子衿,天下为聘,你可愿嫁?”
  • 红楼之溶掬黛

    红楼之溶掬黛

    红楼一梦,醉千秋,清丽绝俗俏佳人,才华诗情羞煞须眉浊物!一缕青丝缠绕无数!他,水溶,宇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一身温文尔雅的气度令天地为之失色,却甘愿为她放下所有的一切!她,黛玉,一朵绝世清莲,傲然世间,清新脱俗,看着他,她的夫君,心中砰然一动,不明白的情思,悄然绽放在心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水木相融,情真意切,相携相扶!蓝淩又一次开文,大家多多支持,写的不好,大家莫要见怪!网络处女座《红楼之水溶玉心》大家记得多多去捧场,看一下哈,虽然写的不怎么样,但是也还不错啦(偷笑)我正在看的一本书,《挽红楼之玉舞九天》私心认为还是很不错的,还在连载中,后续发展还不清楚,呵呵!碧绿青竹《梦红楼之水润绛珠》大家看看哦,呵呵三月江南的文笔《情深之蝶舞飞扬》重新开文,多多支持《梦红楼之溶黛》
  • 非典型弃妇

    非典型弃妇

    某穿越女扮猪吃老虎的逆袭宝典:上辈子被老公劈腿,再世为人竟遭退婚!喂,都混得这么惨了,怎么还不战斗?!某只啃着猪蹄,眼神呆滞……综上:这是一只非典型弃妇,穿越大神开了挂,让她掉进皇子窝里,她表示鸭梨山大。心灵美,吃遍天,问题儿童全拿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了本生死经

    佛说了本生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杉矶之王

    洛杉矶之王

    科比:曼巴精神,我还能说什么。詹姆斯:很难想象他只有十九岁。库里:他就像能提前预判我的传球路线一样,在他面前运球简直是一种噩梦。哈登:后撤步对他没用,因为他会提前站在那里,然后造进攻犯规。凯里欧文:他的表现让我想起16年总决赛,那是段难忘的回忆。裤子马:他真的很厉害!球哥哈特英格拉姆点赞裤子马。从末轮秀到板凳匪徒再到洛杉矶之王,他席卷NBA,带领洛杉矶刮起青春风暴。他是天生的杀手之王!
  • 浅浅遇深深念

    浅浅遇深深念

    总有一曲清歌是谱给平凡的人,总有一支妙舞是源于泛泛之辈。顾林遥,一个平凡得足以跌入尘埃里的女孩儿。论相貌,上有校花,下有班花,她仅够得着清丽可人四字;论双商,十五六岁的高中生,情商尚浅,智商也有待开发,脑子里除了课本就是作业,实在无趣;论性情,她从小便胆小怕事,遇事能躲则躲,不能躲时那必须顺手拉上一个垫背的!就是这么一个平凡不着边的女孩儿,却惹得校草着急上火,招来了一众女同学的羡慕嫉妒恨……“喂……你们听我解释,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只爱学习不爱校草,我把徐修言还给你们还不成吗?”
  • 机战天擎

    机战天擎

    当战舰刺破天穹,机甲碎灭恒星,强者的意志可闪耀于世......选择堕落,选择隐去,只为有一天以更强的姿态归来!黎明降临之前,必有曙光临世!
  • 绝代佣兵倾城妃

    绝代佣兵倾城妃

    她本为现代雇佣兵,一朝穿越成盛世王朝林相女扮男装的女儿身上,看她如何惩治渣爹后娘,实施训夫之道,玩转属于她的盛世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