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500000004

第4章 阿多尔诺关于现代主义艺术审美特征的论述(2)

我们不会把艺术作品中描绘的事物与真实事物等同起来,但我们也不会越出视觉把握到的空间去作推理,也就是说,我们认可艺术作品所描绘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的“真实性”,把它理解为一种虚像。举例说明,我们在观看一幅画时,不会相信在画中看到的是真实的一个人、一座桥或是一个苹果,但我们却认可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个人、一座桥或一个苹果,这就是艺术幻象在起作用。

制造幻象是古典艺术的诉求,但到了现代,艺术明显具有摆脱幻象的欲望,“现代主义的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试图摆脱其幻象特征”。事实也确实如此,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这一转变做了分析,他认为现代主义绘画刻意强调绘画的颜料特质及其平面性,而这些都是传统绘画尽量避免的。比如早期印象派画家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其背景只笼统地画成了灰色,缺乏纵深感,人物用色也偏向原始颜料的颜色,它径直告诉观赏者,我就是被画上去的。现代主义绘画虽然在构成幻象上设置了障碍,但阿多尔诺认为艺术的幻象性是没有办法摆脱的,因为“幻象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实质性的艺术作品特征”,要摆脱它就像鹿要抖落鹿角一样困难。“如果艺术为了实践概念而消除这种联系(幻象与现实的联系———笔者注),那必将摧毁自身根基。”在阿多尔诺的美学理论中,现代主义艺术的抽象与幻象的问题有着承接的关系。

三、现代主义艺术的谜语特质

阿多尔诺认为“艺术作品像谜语一样,自身分为确定的和不确定的”。这不确定的部分,便是艺术的谜语特质。阿多尔诺认为艺术的谜语特质与历史有关,“从前将它们变成谜语的是历史,现在,一再将它们神秘化的也是历史”。在过去,艺术具有谜语特质是因为艺术与巫术的天然联系及具有的膜拜功能。到了近代,人们对古代艺术的解读失去了原先的语境,再加上其原本的神秘性,艺术因历史而神秘化了。而到了现代,艺术的谜语特质多是艺术家人为的结果。

人们向来热衷于破解艺术的谜语特质,作品越是晦涩,人们就越想探个究竟。

阿多尔诺认为,毫无艺术敏感性的人往往以现实原理彻底地抑制住审美行为,希望以此来破解艺术的谜语特质,这实质上是一种完全否定艺术的审美方式。而艺术家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复制或重演来获得对艺术的解释性知解,这种行为“消除某些谜语维度的神秘化”,实际上与解开艺术之谜是两回事。阿多尔诺认为,艺术如谜语一般,有显亦有隐,因此不可把艺术视为完全透明的东西,艺术之谜不可解,却有着潜在的接近它的途径,知解力可以使作品得到适当解释,但作品仍有待破的谜题。由此,阿多尔诺认为“理想的听众兴许是这样一种人,他完全不懂音乐可又十分熟悉音乐”,意在一个听众既可用知解力来充分把握音乐,又意识到艺术的谜语特质的存在。

阿多尔诺特别指出现代艺术的谜语特质,主要表现在它作为“片断性超越”上,“它们并非神话,而是谜语,主要因为它们是拒绝承认整体的片断,即便它们确像成为整体。这一主题涌现在艺术之中只是最近的事”。卡夫卡的小说就是这种片断性超越的典型代表,他以稀松平常的冷静甚至是冷漠语调描写小人物的被异化的生活,作品中充满碎片式的书写、扭曲的意象、荒诞的情节,这些常常令读者感到费解的元素加强了小说的谜语特质。阿多尔诺在《美学理论》中表达了对卡夫卡的推崇,认为他的小说是自律的文学作品,具有批判及超越意义,这与其小说所具有的谜语特质是分不开的。

总之,表现形式上的不和谐、抽象性、幻象性以及加强的谜语特质,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特质。这些审美特质都可以理解为现代主义艺术对“非同一性”做出的努力,显然也是艺术自律的具体表现。必须注意的是,现代主义艺术之所以能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异的力量,除自身所具有的艺术追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现代工业社会所提供的实体性契机。现代工业为人类提供新的生理体验(包括新的视觉感受等等)及技术支持,这些都影响了新的艺术观念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这么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家在利用现代工业社会所提供的素材来对社会本身进行质疑和反抗。因此,阿多尔诺认为“艺术若能一方面吸收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业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能遵从其自身的经验模式并且同时表现经验的危机,那便成了真正现代的艺术”。因此,艺术包括其自身与它所遭遇的社会的关系问题。阿多尔诺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是自律的艺术,与其社会性有着辩证的关系。

结语

阿多尔诺认为艺术以完满自我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态度。但是问题在于,艺术自律与社会否定之间的作用是如何达成的?艺术如何形成一种向外的机制,甚至是革命效力?阿多尔诺也意识到了现代主义艺术会陷入两难境地:或者与流行艺术合流,或者陷入自说自话,这两种情况之下艺术的社会性都无法达成。

接受主义美学家耀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年)在《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中对阿多尔诺的否定主义美学作了批判。他认为阿多尔诺的否定主义美学抛弃了艺术的交流功能,这使得他的理论不适用于现实。首先,阿多尔诺很难解释肯定性作品的价值,因为确实存在很多经典作品在整体上是具有肯定性的。

固然,阿多尔诺在《美学理论》中提到经典的肯定性作品具有内在的否定意义,但阿多尔诺并没有考虑读者在接受这些作品时的状况,读者看中的,还是这些作品中的肯定性的部分。其次,耀斯认为,那些成为经典的否定性作品,在读者接受的过程中“会失去其最初的否定性”,耀斯称之为“第二次改变视阈”,这是否定性作品成为经典的代价。因此,否定和肯定这对范畴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它不能使我们充分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同时,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审美经验的首要社会功能会遭到剥夺”,即艺术的交流功能无法实现。在阿多尔诺的美学理论中,艺术成为“无窗的单子”,现代主义艺术在完成审美自律时便会实现自己的社会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接受、阐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耀斯较之阿多尔诺更关注读者对艺术的接受问题,这确实是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美学的重要转向。比较之下,我们看到,阿多尔诺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康德美学的传统。这一美学传统强调艺术作品自身的圆满以及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前提。

阿多尔诺对现代主义艺术及流行音乐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前者支持,对后者反对。而这两种态度的出发点,是对艺术自律性及艺术对社会的批判作用的考察。以同样的尺度,我们仍可以对阿多尔诺之后的艺术作出判断:现代主义艺术由于自身的封闭性已经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境地,而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大众艺术却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具有了批判效力。阿多尔诺的理论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显然缺乏说服力,我们有必要从更多元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现实和阿多尔诺的理论本身。

无论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推崇还是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读者都能从阿多尔诺的论述中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救赎”主题。这使得我们想到马丁·杰所言的构成阿多尔诺思想的五个“力场”的其中之一———犹太情感,这里的犹太情感并不指作为犹太人的宗教归属,而指一种思维传统,即深刻的危机意识和“弥赛亚”式的救赎,以及对乌托邦的追求。阿多尔诺把救赎的任务付与美学,更确切地说是付与现代主义艺术。但正如理查德·沃林所言,阿多尔诺忽视了艺术的“实用的纬度”,即“它们在塑造、了解和改造历史上存在的个别生命方面所起的作用”。在阿多尔诺看来,审美与深刻的哲思直接相关,现代主义艺术所传达的“非同一性”更多地是抽象的观念而非愉悦的审美体验。这样的结果是艺术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艺术的批评力也会式微。与此同时,20世纪兴起的大众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把这些艺术形式笼统归为“文化工业”确实颇为草率,而文化工业批判本身“已经僵化为一个笼统的自圆其说的预言”,学界已把注意力转向其他角度多元的文化批评上。阿多尔诺所期望的具有救赎功能的艺术已经发生了转移。

萨义德(Edward.W.Said,1935~2003年)评价阿多尔诺是“令人生畏却又极具魅力的人物,他是20世纪中叶具有主宰地位的知识分子的良心,终其一生都在与各种危险周转、奋战”。确实如此,无论对阿多尔诺的理论的指责多么理由充分,但都无法否认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以及他对社会事实的敏锐感知力。

而以阿多尔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式的批判精神,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对人文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杜彩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罗丹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

同类推荐
  • 戴笠本家写戴笠

    戴笠本家写戴笠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下午,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C—47型222号专机坠毁于南京附近江宁县板桥镇的戴山。专机上的戴笠和军统人事处长龚仙舫等十三人,无一生还。戴笠机毁人亡,上至蒋介石,下至军统大小头目如丧考妣。四月一日,例行的军统成立纪念会,成了戴笠的追悼会。军统内外勤头头全部到齐,蒋介石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含泪主祭。戴笠的墓址由蒋介石亲自择定,安葬在南京灵谷寺旁志公殿右侧。
  • 张先生说

    张先生说

    本书集结了近十年来张五毛所写的散文随笔,从其发表的两百篇文章中精选了四十多篇结集出版。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亲情、乡情,讲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想,以及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评论。其讲述亲人、故乡的文字发自肺腑,感人至深。而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想、对社会事件的评论,既有人情练达的金句,又有洞明世事的精确,幽默而不流俗,理性而不学究。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由五辑121篇微型小说构成,是将独特的目光栽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并用勤奋的笔触潇洒游弋于其中。它既有对乡村生活的忆旧,又有对现代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人生的歌咏和赞颂,又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热门推荐
  • 行走新纪元

    行走新纪元

    他放荡不羁,他智慧超群,他不争不抢,行走于新纪元新世界,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新纪元因他而开始!
  •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图说世界名人: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摧毁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他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大宋僧史略

    大宋僧史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交流群

    世界交流群

    在世界复苏的开始,各种天骄涌现,混乱与灾厄降临。穿越至此的李宇该如何在这个时代下生活。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荐。
  • 燃烧湮灭

    燃烧湮灭

    邪恶的世界,战乱的时代,一片被遗忘的大陆……醉生梦死,苟且偷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法则……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叫“斩”的人出现了……“燃烧吧!我的魂魄……湮灭吧!这个令我厌弃的世界!”数万道血红的光芒从地心升起,形成了一个半球型屏障,将这个大陆永远的封印,并以每五十年缩小一百平方米的速度湮灭着这片大陆!自此,这个世界彻底地疯狂了……
  • 神级主角光环

    神级主角光环

    一不小心,杨星穿越了,然后成为了绝对的主角,拥有了神级主角光环!神级主角光环到底有多牛X?打个架,对手能被自己绊倒摔成重伤!被高手追杀,仇人遇到仇人的仇人结果同归于尽!摔下悬崖,能够遇到逆天的传承、远古宝藏、无敌宠物!连被漂亮女杀手刺杀,最后女杀手都能够莫名其妙成为自己的女仆!……拥有神级主角光环的杨星,简直就是无敌的气运之子!美女?三宫六院?宝物?势力?装X?闷声发大财?一路横推?杨星表示,那都不是事。
  • 小保姆

    小保姆

    小保姆名叫山花,是吴敏母亲家雇用的,二十岁,乌林人。乌林是保姆之乡,那里很多村里的姑娘都离家外出,到城市里给人家帮工,或洗衣做饭抱孩子,或伺候老人病人。那些姑娘刚进城都本分得很,又朴实又勤劳。乡里妹子鬼样精灵,城里人的家务事一学就会,大多数一开始就能赢得主家的欢心。不过,也是大多数,一旦把城里人的生活习性摸透了,把该做的家务活学会了,她们的心也就涨高了,原来的主家再好,她们也要跳槽,恨不得跳到一个新鲜的制高点上去。按说,给吴敏母亲这样的人当保姆是够有福气的了。
  • 愿我此生不再爱你

    愿我此生不再爱你

    一个暧昧已久的故事,一场自欺欺人的爱情。原以为自己的一生会是甜腻宠文却不曾想竟是“我心向山,君心向水。”“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 本草经解

    本草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部心理小说,主人公为年轻的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心理活动,表露出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荒谬和唯心主义。在治疗新病人——一个无名氏“约翰·杜伊”的偏执行为时,霍顿终于精神枯竭,身心受创,陷入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这一人生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