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500000004

第4章 阿多尔诺关于现代主义艺术审美特征的论述(2)

我们不会把艺术作品中描绘的事物与真实事物等同起来,但我们也不会越出视觉把握到的空间去作推理,也就是说,我们认可艺术作品所描绘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的“真实性”,把它理解为一种虚像。举例说明,我们在观看一幅画时,不会相信在画中看到的是真实的一个人、一座桥或是一个苹果,但我们却认可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个人、一座桥或一个苹果,这就是艺术幻象在起作用。

制造幻象是古典艺术的诉求,但到了现代,艺术明显具有摆脱幻象的欲望,“现代主义的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试图摆脱其幻象特征”。事实也确实如此,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这一转变做了分析,他认为现代主义绘画刻意强调绘画的颜料特质及其平面性,而这些都是传统绘画尽量避免的。比如早期印象派画家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其背景只笼统地画成了灰色,缺乏纵深感,人物用色也偏向原始颜料的颜色,它径直告诉观赏者,我就是被画上去的。现代主义绘画虽然在构成幻象上设置了障碍,但阿多尔诺认为艺术的幻象性是没有办法摆脱的,因为“幻象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实质性的艺术作品特征”,要摆脱它就像鹿要抖落鹿角一样困难。“如果艺术为了实践概念而消除这种联系(幻象与现实的联系———笔者注),那必将摧毁自身根基。”在阿多尔诺的美学理论中,现代主义艺术的抽象与幻象的问题有着承接的关系。

三、现代主义艺术的谜语特质

阿多尔诺认为“艺术作品像谜语一样,自身分为确定的和不确定的”。这不确定的部分,便是艺术的谜语特质。阿多尔诺认为艺术的谜语特质与历史有关,“从前将它们变成谜语的是历史,现在,一再将它们神秘化的也是历史”。在过去,艺术具有谜语特质是因为艺术与巫术的天然联系及具有的膜拜功能。到了近代,人们对古代艺术的解读失去了原先的语境,再加上其原本的神秘性,艺术因历史而神秘化了。而到了现代,艺术的谜语特质多是艺术家人为的结果。

人们向来热衷于破解艺术的谜语特质,作品越是晦涩,人们就越想探个究竟。

阿多尔诺认为,毫无艺术敏感性的人往往以现实原理彻底地抑制住审美行为,希望以此来破解艺术的谜语特质,这实质上是一种完全否定艺术的审美方式。而艺术家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复制或重演来获得对艺术的解释性知解,这种行为“消除某些谜语维度的神秘化”,实际上与解开艺术之谜是两回事。阿多尔诺认为,艺术如谜语一般,有显亦有隐,因此不可把艺术视为完全透明的东西,艺术之谜不可解,却有着潜在的接近它的途径,知解力可以使作品得到适当解释,但作品仍有待破的谜题。由此,阿多尔诺认为“理想的听众兴许是这样一种人,他完全不懂音乐可又十分熟悉音乐”,意在一个听众既可用知解力来充分把握音乐,又意识到艺术的谜语特质的存在。

阿多尔诺特别指出现代艺术的谜语特质,主要表现在它作为“片断性超越”上,“它们并非神话,而是谜语,主要因为它们是拒绝承认整体的片断,即便它们确像成为整体。这一主题涌现在艺术之中只是最近的事”。卡夫卡的小说就是这种片断性超越的典型代表,他以稀松平常的冷静甚至是冷漠语调描写小人物的被异化的生活,作品中充满碎片式的书写、扭曲的意象、荒诞的情节,这些常常令读者感到费解的元素加强了小说的谜语特质。阿多尔诺在《美学理论》中表达了对卡夫卡的推崇,认为他的小说是自律的文学作品,具有批判及超越意义,这与其小说所具有的谜语特质是分不开的。

总之,表现形式上的不和谐、抽象性、幻象性以及加强的谜语特质,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特质。这些审美特质都可以理解为现代主义艺术对“非同一性”做出的努力,显然也是艺术自律的具体表现。必须注意的是,现代主义艺术之所以能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异的力量,除自身所具有的艺术追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现代工业社会所提供的实体性契机。现代工业为人类提供新的生理体验(包括新的视觉感受等等)及技术支持,这些都影响了新的艺术观念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这么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家在利用现代工业社会所提供的素材来对社会本身进行质疑和反抗。因此,阿多尔诺认为“艺术若能一方面吸收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业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能遵从其自身的经验模式并且同时表现经验的危机,那便成了真正现代的艺术”。因此,艺术包括其自身与它所遭遇的社会的关系问题。阿多尔诺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是自律的艺术,与其社会性有着辩证的关系。

结语

阿多尔诺认为艺术以完满自我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态度。但是问题在于,艺术自律与社会否定之间的作用是如何达成的?艺术如何形成一种向外的机制,甚至是革命效力?阿多尔诺也意识到了现代主义艺术会陷入两难境地:或者与流行艺术合流,或者陷入自说自话,这两种情况之下艺术的社会性都无法达成。

接受主义美学家耀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年)在《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中对阿多尔诺的否定主义美学作了批判。他认为阿多尔诺的否定主义美学抛弃了艺术的交流功能,这使得他的理论不适用于现实。首先,阿多尔诺很难解释肯定性作品的价值,因为确实存在很多经典作品在整体上是具有肯定性的。

固然,阿多尔诺在《美学理论》中提到经典的肯定性作品具有内在的否定意义,但阿多尔诺并没有考虑读者在接受这些作品时的状况,读者看中的,还是这些作品中的肯定性的部分。其次,耀斯认为,那些成为经典的否定性作品,在读者接受的过程中“会失去其最初的否定性”,耀斯称之为“第二次改变视阈”,这是否定性作品成为经典的代价。因此,否定和肯定这对范畴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它不能使我们充分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同时,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审美经验的首要社会功能会遭到剥夺”,即艺术的交流功能无法实现。在阿多尔诺的美学理论中,艺术成为“无窗的单子”,现代主义艺术在完成审美自律时便会实现自己的社会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接受、阐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耀斯较之阿多尔诺更关注读者对艺术的接受问题,这确实是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美学的重要转向。比较之下,我们看到,阿多尔诺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康德美学的传统。这一美学传统强调艺术作品自身的圆满以及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前提。

阿多尔诺对现代主义艺术及流行音乐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前者支持,对后者反对。而这两种态度的出发点,是对艺术自律性及艺术对社会的批判作用的考察。以同样的尺度,我们仍可以对阿多尔诺之后的艺术作出判断:现代主义艺术由于自身的封闭性已经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境地,而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大众艺术却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具有了批判效力。阿多尔诺的理论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显然缺乏说服力,我们有必要从更多元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现实和阿多尔诺的理论本身。

无论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推崇还是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读者都能从阿多尔诺的论述中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救赎”主题。这使得我们想到马丁·杰所言的构成阿多尔诺思想的五个“力场”的其中之一———犹太情感,这里的犹太情感并不指作为犹太人的宗教归属,而指一种思维传统,即深刻的危机意识和“弥赛亚”式的救赎,以及对乌托邦的追求。阿多尔诺把救赎的任务付与美学,更确切地说是付与现代主义艺术。但正如理查德·沃林所言,阿多尔诺忽视了艺术的“实用的纬度”,即“它们在塑造、了解和改造历史上存在的个别生命方面所起的作用”。在阿多尔诺看来,审美与深刻的哲思直接相关,现代主义艺术所传达的“非同一性”更多地是抽象的观念而非愉悦的审美体验。这样的结果是艺术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艺术的批评力也会式微。与此同时,20世纪兴起的大众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把这些艺术形式笼统归为“文化工业”确实颇为草率,而文化工业批判本身“已经僵化为一个笼统的自圆其说的预言”,学界已把注意力转向其他角度多元的文化批评上。阿多尔诺所期望的具有救赎功能的艺术已经发生了转移。

萨义德(Edward.W.Said,1935~2003年)评价阿多尔诺是“令人生畏却又极具魅力的人物,他是20世纪中叶具有主宰地位的知识分子的良心,终其一生都在与各种危险周转、奋战”。确实如此,无论对阿多尔诺的理论的指责多么理由充分,但都无法否认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以及他对社会事实的敏锐感知力。

而以阿多尔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式的批判精神,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对人文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杜彩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罗丹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

同类推荐
  • 幸福成长

    幸福成长

    本书收录了“小神童”谢梓硕的部分文学作品,谢梓硕用笔记录自己的幸福成长历程;包括已经发表的作品、随笔、个人日记,绘画;体裁分为散文、诗歌、故事等,包括谢梓硕在北京皮皮鲁讲堂的讲课。收录作品有《第一次升旗》、《画出小小新天地》、《美丽的锡林郭勒盟草原》等。
  • 五一先生诗集

    五一先生诗集

    吴卫祖先生,字越,号鄙夫,别号怪癖、西伍、辛卯兔,又号五一先生,一九五一年生。江苏江阴申港西伍村人。爱博览、好云游、广交友。兴趣广泛,尤嗜盆景、书法和文学艺术。
  •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雨夜短文

    雨夜短文

    本书是余秋雨散文新作,篇幅短小,意境至美。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内容:“万里入心”,是有感于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些人或事,记录并生发出一些感触,进而展现出一种人生哲理和生活态度。这些内容对于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来说,无疑是人生规划中的航标灯塔。“文史寻魂”是对千年文脉的点穴式提领。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庄子、史记、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的脉络,同时对相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相当量级的文人进行评介。文末开列余秋雨特选唐宋诗词必诵篇目。
  • 这段感情只对你我有意义

    这段感情只对你我有意义

    有人说爱情是陷阱,有人说爱情是谜题,有人说爱情是蜜糖,也有人说爱情是砒霜。昨日的错过成为今日的憾恨,午夜梦回,谁的心头没有飘过一丝陈年旧影?我们携带着酸甜苦辣的爱情步入围城,用一颗心经营婚姻,到最后的结果怎样,谁也说不准。人人都期望在风风雨雨的人生中,有一个牵着你手的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男人,一种女人,却酿出了各种各样的爱情;世界上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我”,一种是“你”,而这段感情只对你我有意义……
热门推荐
  • 剑仙在上

    剑仙在上

    霸者无双!勇者无惧!仁者无敌!人族纷争,妖族霍乱,神族自危,诸强鼎立,风云际会。少年十载出深山,一步入凡尘,却只是世俗轮回的阴谋伊始……
  • 风雨引归处

    风雨引归处

    江湖潇洒饮浊酒,仗剑天涯不归路。这是一个守候寻找的故事(大胆入坑,小甜)
  • 80后女子婚姻图鉴

    80后女子婚姻图鉴

    80后,即将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独生子独生女,二胎,男多女少,有人已经离了两次婚,有人还在不停相亲,有钱过不好,没钱过不成,工作家庭,怎么平衡,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不敢停留,更不敢后退,只能埋头往前走,管它虎豹豺狼!
  • 龙山四友

    龙山四友

    本文所记乃是蒲城一个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读之家,从小好武,最喜结交江湖豪侠之士,才十七岁便匹马仗剑,出作壮游。与其好友结拜为龙山四友,专诛灭异派余孽,报效国家。
  • Criticism and Fiction

    Criticism and Fi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分割线

    分割线

    张正山后来最迫切也最惧怕做的一件事就是为女儿张园查寻高考分数,这是因为他已经有过两次相同的经历。对于张正山来说,从等分到查分的过程实在是焦虑万分、备受折磨又心惊肉跳。女儿张园读“高五”,这是第三次参加高考。现在,张正山正等女儿考试回来。他把脖子奋力地伸出阳台,灰白的脑袋像只老葫芦被阳光悬照在空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两边摆来摆去。整整一个下午,张正山的脖子就这么伸着扭着,仿佛要在流动的街面上找回遗失已久的传家宝。大约五点半的时候,女儿张园手里大红色的文件袋一闪一闪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 白衣夫君一相逢

    白衣夫君一相逢

    生为何物?死又为何物?世上有他便是生,世上无他便是死。永远只有付出,回报只是奢想。活着很痛苦,死了没有他更痛苦。生不如死,却又不敢去死,我怕永远见不到他......魔女——紫衣爱上他之前,泪从未出过眼。爱上他之后,泪从未离开脸。
  • 山河入戏

    山河入戏

    莫璃要是知道师父这趟下山之后会发生这么多的幺蛾子,非提前打断他的腿…呸,说什么呢,打断自己的腿。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看似毫无章法,却又层层叠叠,似结成了一张细细密密的大网,严丝合缝地将她罩在其中,然而迷雾障眼,始终无法窥得全貌。山河如戏,风月入局。江湖与梦同煮,归去?任他翻云覆雨。TIPS:1.本文含有轻微的仙侠元素,非仙侠文,不喜慎入。2.本文含有轻微的穿越元素,非穿越文,不喜慎入。3.作者为国产大型古风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三》骨灰级玩家,文中含有极其轻微的设定成分致敬该游戏(例如“女人耽误我悟道”),不喜慎入。如有雷同,都是作者的错。4.本文前几章略慢热,约第九章左右开始有甜饼,小可爱们请安心食用。5.本文写完之前绝不开新坑!
  • 穿书之春风满地

    穿书之春风满地

    梁令仪穿越到了一本重生悔过文当中,成为了里面男主不存在的妹妹!但是剧情一开局,她未来大嫂就被二哥给蝴蝶掉了......接着她发现了,这个世界,不仅有让重生女悔不当初的高冷大佬,还有守护灰姑娘的重生霸总、和学神竹马在一起了的漫画家青梅、阴郁自闭小可怜和他的小太阳白月光.....等等!为什么她的小伙伴都有女主光环?!她的呢?!梁令仪: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本文风格:日常向,文风啰嗦,节奏慢,不习惯的慎入!新文《快穿之小狼狗饲养指南》开更啦,欢迎大家来新书玩呀!ps准备考试,暂时停更
  • 专家诊治女性生殖阴道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女性生殖阴道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全面并且权威地解释了女性阴道炎的所有问题的书;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