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500000009

第9章 试论师事魏校对归有光的影响(1)

石旭红

作为一位正统文人,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学养根底当然在程朱理学。谈及治学经历,归氏曾言:“余始五六岁,即知有紫阳(即朱熹)先生,而能读其书。迨长,习进士业,于朱氏之书,颇能精诵之。”归氏对理学的接受,除时代背景的因素外,早年问学于魏校当为关键一环。对此,《明史》归氏本传曾有提及:“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徐乾学《重刻〈震川先生全集〉序》亦言:“太仆少得传于魏庄渠(即魏校)先生之门。”归氏生前对魏校极为尊敬,称校“为当世大儒”、“当代名儒”。两人在师生关系之外还有一层姻亲关系。校是归氏原配魏氏的伯父,有光的从岳父,对有光曾寄予厚望。归氏曾云:“余少为先生家婿,获闻绪言,顾迷谬无所得。而先生晚年属望之意,特惓惓焉。”言语中有作为弟子的谦逊,师生感情的深厚、亲密亦可见一斑。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就所据资料,试从师事魏校入手,探讨理学对归氏的滋养,以及这种滋养对作家思想、品格、个性、文章的影响。

魏校(1483~1543年)字子才,号庄渠,谥恭简公。弘治十八年进士。曾任南京刑部郎中、兵部郎中、国子祭酒、太常卿等职。著有《大学指归》、《六书精蕴》、《周礼沿革传》、《庄渠遗书》等。据《明史·儒林一》,校为人刚正,敢于抵制刘瑾宦官势力:“守备太监刘瑯藉刘瑾势张甚,或自判状送法司,莫敢抗者。校直行己意,无所徇。改兵部郎中,移疾归。”关于魏校讲学的时间、情况,归氏多有记载:“庄渠魏先生,于正德、嘉靖之间,以明道为己任。是时海内慕从者不少。”“余从舅恭简公,讲明河、洛之学,海内之士,往往来聚星溪之上。”魏校讲学之时,正是阳明心学大盛之际,因此,校与阳明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号称唐宋派之一的唐顺之,始事魏校,后转而师从阳明。尤令归氏痛惜的是,魏校身后其学式微。归氏云:“然自公之云亡,门人学徒何啻五侯倍谲”,“后二十余年,能自名其师者,几于无人。”魏校的弟子,《明史》本传除列有唐顺之外,尚有王应电、王敬臣,归氏文集所及,尚有周孺亨、周孺初、魏庠、魏诚甫、魏濬甫等,归氏本人当然也在其中。从归氏文集看,魏校门徒当中其家族成员占有相当比例。其中,魏庠是魏校之从弟,魏诚甫、魏濬甫是魏庠之子,所以归有光说:“公于其家子弟,尤所属意。而吾舅光禄公辟家塾,延致名儒。”又说:“诸子孙壻受恭简公之业,多在成均及郡邑序。”此外,友人故交之子也在其中。比如周孺亨兄弟,就是魏校好友周广之子。归有光说:“公(指周广)好性理之学,与魏恭简公相善。故诸子皆及恭简之门。”关于魏校的学术贡献,归氏认为当以《易经》研究为最。其言:“易理以大,恭简昌之,世以有闻。……公(指魏庠)克承之,恭简是师,咸遂其仁。”归氏文集中相关的研究文章有《易图论》上下后、《大衍解》等,很可能是受魏校启迪而成。

魏校的学问主要来自于明初大儒胡居仁。其本传说:“校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而贯通诸儒之说,择执尤精。”胡居仁,人称胡敬斋。《明史》本传说:“其学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操而勿失,莫大乎敬,因以敬名其斋。”主敬是其学问核心。同时他又注重躬身践行,史称:“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其《进学箴》云:“诚敬既立,本心自存。力行既久,全体皆仁。”关于主敬,胡居仁得意门生余祐之说可作解释:“程、朱教人,专以诚敬入。学者诚能去其不诚不敬者,不患不至古人。”可见胡居仁之说承自宋儒。敬作为传统儒家的观念,可以上溯到《论语》。孔子对敬早有论述,如:“敬事而信”(《学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修己以敬”(《宪问》)、“事思敬”(《季氏》)等。到了二程分别提出了诚敬、持敬的主张,其后朱熹明确提出了主敬之说。诸如: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一主乎此,更无内外精粗之间。学者当知孔门所指求仁之方,日用之间,以敬为主。不论感与未感,平日常是如此涵养,则善端之发,自然明著。少有间断,而察识存养,扩而充之,皆不难乎为力矣。造次颠沛,无时不习,此心之全体皆贯乎动静语默之间,而无一息之间断,其所谓仁乎。程朱都非常看重孔门的敬字,认为敬是士人涵养品格、为人治学的先决条件。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由内到外的修养方法及要求。如对外貌容态的要求是“整齐严肃”,包括衣冠端正、神情恭敬、举止中规中矩等;对内心的要求则是“主一无适”、“提撕此心”、“专一谨畏”。总之,要求士人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诸如: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严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则所谓直内,所谓主一,自然不费安排,而身心肃然,表里如一矣。人心常炯炯在此,则四体不待羁束,而自入规矩。只为人心有散缓时,故立许多规矩来维持之。但常常提警,教身入规矩内,则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规矩绳检之。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由此可知,敬由孔子提出,经二程、朱熹的挖掘、充实、丰富,已经系统化、理论化,成为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明儒所继承。主敬在理学体系中属人格修养理论。其核心是要求士人对圣人及其经典深怀敬畏虔诚之心,通过日常的从内到外的长期修养,成为仁人君子。这一理论的实质是涵养品格、塑造心灵。由于这一特征,从宋儒到明儒都很强调它的实践性,而这也就构成了魏校授徒的特点。

魏校因袭前贤主张的同时,授徒仍有自己的风貌。简而言之,正如其谥号所昭示的:恭简,即恭敬简默。具体有两点:一为“主静”,一为“默成”。关于“主静”,归氏尝予以总结:“先生之学,始得之馀干胡敬斋。大要以主静为功,葆和冲和,蓄极而发。尝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惟潜龙为近之。”所谓“主静”,即是朱熹说的“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魏校所强调的正是士人自我修养时心态的恬淡平和,远离浮躁,以及日积月累的功夫。关于“默成”,实际是延续其师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的理念。魏校本传讲到其弟子王敬臣曾这样描述:“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躍起问安。事继母如事父,……初,受校默成之旨,尝言议论不如著述,著述不如躬行,故居常杜口不谈。”可见,“默成”是以讷口少言,笃志力行为尚的。魏校的学说代表了宋明理学的共同特征:一是理学在修养方式上的个体性、内倾性。因为朱熹主张“大抵为己之学,于他人无一毫干预”,胡居仁亦说:“学以为己,勿求人知”,所以理学强调的是个人在敬畏戒惧之心态下,关注自身内心的修养,以内心的“专静纯一”,主导外在的立身行事,包括抵御外界的喧嚣、诱惑与干扰。在这一信念驱动之下,士人自然走向返躬内省。如此一来,倾向内心、不事张扬就成了它的特征。二是注重践履的实践品质,要求弟子把修养身心贯彻于日常平居之中,以自身的行动来担当道义,化学成俗,救正世道人心。这些对归有光及其同辈都产生了直接影响。

首先,魏校对归氏思想的影响,可从《书斋铭》略见端倪。《书斋铭》的作年,一般认为应在归氏三十岁左右。归氏说,自己的书斋坐落于市井当中,日夜遭受骚扰之苦:白日“耳边声哄然。每至深夜,鼓冬冬”,欲求静而不可得。由此他想到“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的事,并对那些“其学多得之长山大谷之中,人迹之所不至”之处的“名人高士”心存羡慕:“以其气清神凝而不乱也”。但最后归氏认为,静与不静取决于内心。只要深怀敬畏,内心自然就远离嘈杂而澄澈安宁。所谓“书斋可以市廛,市廛亦书斋也”。其铭文云:

彼美室者,不美厥身。或静于外,不静于心。余兹是惧,惕焉靡宁。

左图右书,念念兢兢。人心之精,通于神圣。何必罗浮,能敬斯静。鱼龙万怪,海波自清。火热水濡,深夜亦惊。能识鸢鱼,物物道真。我无公朝,安有市人。铭文中所言“余兹是惧,惕焉靡宁”,正是朱子所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所以归氏闹中取静的做法仍是从主敬的修养上来,即如他所说“能敬斯静”。

同类推荐
  • 宋词概论

    宋词概论

    从宏观的角度来论述宋词发展过程,着重探讨宋词与宋代文化生活、宋人词体观念的形成和宋词的发展趋势,对宋词演唱情况、宋代歌妓状况的研究探赜索隐,别辟蹊径。
  • 兴隆家事

    兴隆家事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深深铭刻在每个国人心中。千百年传承下来优秀家规、家训、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自强自律精神。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中的第三本。本书是对《元曲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和尹博数十年对元曲的研究,最终成文。本书在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原诗、译文、注释、辑评几部分,力求准确、完整和精当。《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既可以作为高校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供一般的元曲爱好者参考使用。
  • 罗曼采罗(孙更俊译丛)

    罗曼采罗(孙更俊译丛)

    本书是海涅继《诗歌集》、《新诗集》之后的第三部杰作。内容以故事诗和史诗为主,分为史诗,悲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湮坏的世界

    湮坏的世界

    大考前的一个月,一位美少女闯入废宅少年齐凌的生活,先是直接霸气表白,然后又是放线钓鱼,最后更是更改了少年的志愿,将文科改成了湮科。简介无力,前期无力,大概可以理解为面临着毁灭性灾难湮坏的半科技玄幻世界。主角废宅,感情方面很怂。(本书非单女主,双女主,另外有炒股角色,练笔作,食用需谨慎)
  • 灵气修仙都市

    灵气修仙都市

    在人人能修炼的世界中。在少部分的特殊的城邦除外。没有花里胡哨的秀气,只有拳拳到肉的猛男(有部分特殊的职业)-注试毒需谨慎。(本书很毒,谢谢。)(都市修仙文,,,就是合法修仙)
  • 山河八荒之仙境天

    山河八荒之仙境天

    东皇仙尊治理的仙境天本来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封神之战后与妻子隐居于斗寒宫,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而这时,一个埋藏八万年的惨案被彻底翻起,牵引着整个修仙界的利益,从而看清了修仙界中的尔虞我诈、自私自利。门派之间纷争不休、各国屯兵蠢蠢欲动、天界仙界暴露出了弱肉强食的本相,与此同时当年的战神卷土而来,给本就争乱不休的仙境天添上重重黑影,身为主宰的东皇,面对着这个腐烂的修仙界,还有救吗?
  • 妃谋天下:浴火归来

    妃谋天下:浴火归来

    前世苏子衿眼睁睁看着她抱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灌汤药活活的疼死。再活一世,杀母弑弟夺子之仇不共戴天,苏子衿双手踏火而归,誓让她们血债血偿。唯独放她放心不下的,是那一袭紫衣,和满是疼爱宠溺的双眸。前世我欠你一条命,今生只有以身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归来清水出芙蓉

    归来清水出芙蓉

    自古女人不易。被权贵爱上的女人更是不易。恭如是单纯地以为自己在为爱情做出牺牲。但是现实却清醒的给她一记耳光。因为难产惨死宫中。机缘巧合公安大学侦查专业的王华华竟然穿越到了她的身体里。继承了恭如是身体的王华华为了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下去。努力奋斗。没想到却卷入了一桩桩事件。她用小小的身躯承受了太多。从单纯到成熟,一点点抽丝剥茧的推理,一次次水落石出的真相。看她怎样一步步复仇,一步步走向顶峰。最终俘获腹黑王爷,当上大国首富。
  • 快穿攻略,只为你

    快穿攻略,只为你

    三千位面,总能找到你。 “你确定要退?”——“不,这辈子你都是我的。”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管,既然你把我带回家了,那就不能抛弃我。” “我和他很早就认识了。”——“没事,我不后悔没有和你一起度过的时光,因为遇见你,我的时光才刚开始。” “你真的了解我了吗?”——“嗯,我喜欢你,就只喜欢你这个人,无关性别。”前方高甜,男强女强,男女互宠,作者无脑。
  • 一片冰心

    一片冰心

    有一阵,我厌倦了职场生活,于是决定换个环境。没过多久,我就将一封辞职信递交给了上司。递给辞职信的第二天上午,我的老板就找我谈话。他倚靠在用真皮制作,而且一看就价格不菲的摇摇老板椅上,漫不经心地摇晃着身子,左手夹着一支黑色粗糙棒棒状的巴西雪茄,右手时不时地在老板桌上端起刚泡好的西湖龙井茶,凑到嘴边吹上几口气,抿上一小口。我很规矩地坐在他对面,身体不由得紧张了起来,脸色通红,心跳加速。为了掩饰这种拘束感,我很快地将两手放在腿上,低着头三心二意地抠起了指甲。我此时的这种心态行为,或许对于别人看来,好像是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样子。
  • 九转吞天诀

    九转吞天诀

    宋琅重回少年时代,身具吞天神族血脉,修炼绝世功法九转吞天诀,掌握无上炼丹术,杀尽前世仇敌,携手绝色娇妻,成为无上霸主!“曾经,我没有能力救我的族人,如今,我要整个世界匍匐在我脚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