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600000117

第117章 郑保卫: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路上一往无前(2)

从“实践锻炼”到“理论学习”

他说没有实践能力,就等于是一个“职业废品”;他说没有理论指导,就等于是一个“技术工匠”……在他看来,“理实并重”是培养德才兼备新闻人才的根本要求。记者:学新闻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曾经激情豪迈,但学习过程中却常常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很多同学去媒体实习时发现,学校里学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起到作用。而且媒体的老师告诉我们,新闻就是实践,关键看你会不会采写和制作新闻。我们都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郑保卫:我记得在我原来任教的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当时兼任院长的新华社社长穆青为学校确定的办学方针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我想,搞了一辈子新闻工作的穆青强调学习新闻要“理论联系实际”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新闻学是一门带有人文性质的社会科学,没有新闻理论的科学指导,没有正确的新闻观,要想做好新闻工作是很难的。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李强,他利用假期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写出了《乡村八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这与他有着强烈的新闻敏感、接受过系统的新闻理论教育密不可分。

所以说,学习新闻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新闻记者不能仅仅是一个客观报道者,也不能只是掌握了采写编评技巧的“技术工匠”,而应当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境界、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洞察力、新闻发现力和思想穿透力的人,这些都需要扎实的理论修养。

但另一方面,新闻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理论学得再好,如果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如果没有在新闻实践中经受锻炼,那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职业废品”。因为再好的理论都要落脚到实践中,都要用于认识和总结实践,用于印证和诠释实践,用于指导和引领实践,并且能够分析和预测实践的未来发展,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集中体现,也是“理实并重”原则的最好体现。

记者:理论重要,实践也重要。那我们具体到底该怎么学新闻呢?

郑保卫:我想,学习新闻要尽可能做到“四多”,即多阅读、多思考、多动笔、多实践。“阅读”、“思考”、“动笔”、“实践”,这是一个系列工程。“阅读”就是要通过阅读与学者和知识对话,要学习前人的思想、人格,学习前人的文风、文采,学习前人的方法、思路。坚持长期阅读,再注意融入自己的思考,并且要落到笔下,坚持写读书笔记、阅读感受,就会让人受益无穷。

我看到现在有不少同学在学新闻的时候比较浮躁,他们往往急于实践,满足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写手”和“工匠”,而不愿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多思考些问题,这对一个新闻人的长远发展并无裨益。

我记得当年我和童兵一起在人大读研究生时,我们的导师甘惜分教授让我们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总共50卷,我和童兵就每天啃一点儿、记一点儿,一年多下来做了几千张卡片,后来编写了40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而且通过阅读,我们不但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而且学习和认识了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行,这种阅读的收获,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至于“实践”,我认为实践的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课堂实践,即利用实务课程进行课堂训练;二是校媒实践,即利用校内媒体进行业务实践;三是假期实习,即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我觉得,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最好把寒暑假充分利用起来,不一定都进媒体,也可以深入社会做些调查研究;四是毕业实习,即集中时间到媒体进行新闻实战演练,将自己所学的理论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同时实现思想和理论上的升华。毕业实习的媒体不一定都是省会城市以上的媒体,中小城市的媒体也是不错的选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些地方媒体一方面门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对实习生的需求也较大,我想在里面同样可以得到思想和业务上的锻炼与提高。

记者:您刚刚谈到很多实践锻炼方面的建议,我们都非常受益。那对于我们这些研究生来说,怎样开展新闻学研究,怎样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您能给我们提些建议吗?

郑保卫: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在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已经改为两年制,我明显感觉到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同学们第一年忙于上课,第二年一开学就急于到处找工作,写作硕士学位论文的时间很有限,许多同学论文做得比较仓促,完成得也比较粗糙。

我觉得,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考虑实行“二八律”,即:20%的研究生可以定位为“研究型人才”,让他们将来搞教学或研究,走学术研究之路,而80%的研究生可以定位为“应用型人才”,让他们将来进入业务岗位,从事新闻实务工作。实行“二八律”,有助于明晰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也有助于研究生自己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关于毕业论文,我想,这是同学们两年或是三年研究生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

论文的“选题”,是决定研究生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一环。对于怎么选题,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体现出一个人的学术眼光和创新思维,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努力锻炼并不断增强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所谓“问题意识”,简单说,就是你写的论文要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两个新闻实践或理论问题,总之要带着问题去研究。至于选择什么问题,我想,应当尽可能选择那些与当前我国新闻实践联系紧密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选择那些当前新闻学学术研究中的热点或是前沿问题。

二是要小题大做。论文选题切忌大而空,我建议大家从小问题切入,然后往深处拓展,争取做出大文章。

三是要有论战意识。学术争论、思想碰撞,往往能出现最闪光的东西。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存在观点争议的问题来写。争论的过程就是不断加深自己对问题理解和领悟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借鉴和吸收的过程,通过争论,有助于拓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四是要量力而行。建议同学们在选题时要注意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或学术积累,同时还要考虑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总之,要尽量选择那些自己能够驾驭而且有把握写好的题目作为论文选题。

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将来一定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采访后记】

在郑老师到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前三天,原国务院新闻三局局长任一农老先生,也在同一地点,面对同样的对象,说“当今新闻学研究界有三座高峰”,而郑老师就是他所说的“高峰”之一。三天之后,当我们第一次在江北机场见到这座“高峰”时,感觉他分明像个慈祥的爷爷,步伐矫健,身材挺拔,声音洪亮,嘴角挂着微笑。尤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他背在肩上的那个黑色挎包。一眼见他背着挎包迎面走来,我们突然有一种朝圣者的感觉。

与郑老师在西南大学相处的短暂日子里,我们时时都发现,他如同一座宝藏,这不只是在学术方面,更有人格的魅力:他吃不了重庆的麻辣烫,但却对火锅里渗透着的热情倍加赞赏;他生在山东,但也对成长之地福建情有独钟;他清晨在校园里漫步,在毛泽东、爱因斯坦和蔡元培的雕像前驻足,在传媒学院门前两位新闻学与传播学大师邹韬奋和麦克卢汉的雕像前凝望,这些雕像,在他看来,是一座座思想的丰碑,而他自己,流露出来的是让人钦佩的执著与真情……

别时,午后,阳光灿烂。我们在绿阴小道上已走远,他从车窗伸出双手同我们再次道别,祝福我们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他的微笑是那般随和,目光里充满着长者的殷切和真诚。

同类推荐
  • 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今天的医疗模式是千百年来随着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发展而来的。看病之难与贵已成公众热点话题。柯杨教授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医药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参与、组织专家分析总结医院状况、提出独到见解。在本讲柯校长从医疗体系角度、法律政策、医学教育等探讨医患关系,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既符合医疗规律又满足群众需要的有效、高效医疗体制与运行机制。
  • 人口新论

    人口新论

    该书从研究人的统一性着手(即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进一步研究了人的生产价值、消费价值和大于价值的理论,提出了人口与环境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孩”永续平衡定理,即每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实现人口内部的基本平衡乃至人口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基本平衡;建立人口控制系统,加强人口控制领域的研究。最后,对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是毋庸讳言,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就是致力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的一本著作。书中通过系统清理、检讨、评估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力争回归、尊奉教育的原旨、本真,寻找更有效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
  •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热门推荐
  • 阎王速递

    阎王速递

    两年前在大火中毁灭的快递公司,两年后再次出现,入职这家公司,他送的又是什么?
  • 我的随录记

    我的随录记

    有一些小想法就记录它吧,用来记录生活,并为此坚持
  • 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

    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娇宠:腹黑总裁,狠会爱

    重生娇宠:腹黑总裁,狠会爱

    上辈子,小妤实在是点背到家,谁叫她命不好,性子又软,她认了。重生归来,这该死的命运就是不肯放过她。既然无法摆脱弱小的现状,那就做一只坚强的金丝雀吧。“反正他总有一天会放手,而我总有一天会长大,那在这之前,就好好积攒实力吧”美人妤心中默念。直到那个冷酷的男人沉溺在她温柔的身体里不能自拔。“什么?你要娶我?怎么可能?上辈子明明不是这样的,我是不是拿错剧本了?”小妤一脸懵逼。“傻瓜,前世今生,我所爱的唯有你一人”腹黑的某人勾起唇角,将她拥进怀里。实力强大,内心孤独的冰山王子爱上柔弱美丽,孤苦无依的画家小仙女。在一个政局动荡的南洋小国里,几大家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故事。本文背景架空,请勿多过联想,谢谢
  • 当暗恋者告白之后2

    当暗恋者告白之后2

    腼腆小可爱×生人勿近男嘘…谁想听听他们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之岳不群

    诸天之岳不群

    违反万道盟约盟约只为你归来,岳不群你会成功归来吗?
  • 女王独尊:王爷追妻有点难
  • 至尊唤灵师:鬼帝的驭灵宠妃

    至尊唤灵师:鬼帝的驭灵宠妃

    陆宛宛穿越异界,成为了一名至尊唤灵师。她不仅可以超度徘徊在人世间的亡灵,亦可铲除作恶人间的魔灵。她掌握神秘的驭灵之术,轻松主宰一国战局!度亡灵,伐魔灵,爱憎分明,有仇必报,杀伐果断!本文1对1,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跳坑。……“天地灵力,由我号令!已逝去的徘徊亡灵啊,说出你的愿望吧!”“掌控自由与生长的自然之灵啊,魔灵,除!”“吾名陆宛宛,至尊唤灵师是也!国之重器,由汝所持!今后,你便是一国之主!”
  • 犯罪判断学

    犯罪判断学

    本书稿是对作者上一部著作《犯罪论体系——司法评价犯罪的标准、步骤和方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的通俗简易表达。《犯罪论体系——司法评价犯罪的标准、步骤和方法》提出并详细论证了“四标准六步骤”的犯罪论体系,重在哲学和逻辑上的论证,对于犯罪论体系中的一些专门性知识没有进行阐释和论述。本书在坚持“四标准六步骤”的犯罪论体系的基础上,从“犯罪概述”、“刑事违法判断的标准”、“主观恶判断的标准”、“刑事违法判断的步骤”、“主观恶判断的步骤”、“司法评价犯罪的方法”等方面重点对专门性知识进行阐述和说明。尤其是对于司法评价犯罪的步骤作了如下改正:第一步,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第二步骤,犯罪客观要件实质符合判断,第三步,犯罪客观要件前提符合判断。前三者是刑事违法性判断步骤。第四步,犯罪主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第五步,犯罪主观要件实质符合判断,第六步,犯罪主观要件前提符合判断。后三者是主观恶性的判断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