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600000005

第5章 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3)

2.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的条件

在整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1)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但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国家的对外开放,而且也大大促进了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这20多年中,我国新闻事业不但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宣传思想、新闻理念、报道业务和经营管理机制与方式上都有很大的调整和变革,从而使得新闻传播能够建立在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学理、更加讲究效益和效果的基础之上。

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为我国新闻事业营造了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得我国传媒业不但尝到了借助市场发展自己的甜头,同时也积累了在改革和创新中求发展的经验。以都市报为主体的一些大众化报纸顺应时代的需要,“面向市民,面向社会;关注市场,关注读者;精心策划,精心办报;注重效果,注重效益;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发展报业”的成功做法,带动了整个报业的改革和发展。广播电视也适应市场需要,根据不同听众、观众的需要,细分市场,设置不同的节目、栏目和频道,实现受众的“分众化”,同时注意打造“精品栏目”和“精品节目”,用以吸引受众,同样获得了成功。

我国传媒业在改革发展中所焕发出来的创造力,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新闻学的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离不开这些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所提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验与资源。

(2)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传播本身就是民主的产物。新闻传播与民主政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新闻传播,民主便失去了它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民主精神的新闻自由;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得以存在的一种保护手段和实现形式——为民主自由勇敢呼号的新闻媒体。而若没有民主,新闻传播便会失去自己应有的品质,失去体现新闻传播本质与内涵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党和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创造良好的民主政治氛围,营造全社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指导新闻工作方面,党和政府近年来逐步放宽政策,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给媒体以更多的自主空间,为它们更充分地发挥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新闻媒介也适时地依靠党和政府在“信息公开”、“舆论监督”和“社会民主”等方面所采取的一些宽松政策,在实行信息公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加强舆论监督、实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发扬社会民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也促进了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指导新闻工作方面采取了许多鼓励媒体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关于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实行信息公开、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治理整顿党政部门报刊、推进传媒业的产业化的建设和发展等等,为媒体解决一些长期以来改革发展中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提供了保障。

特别是在2003年春天抗击“非典”的报道中,政府前所未有的实行信息公开的力度和加强舆论监督的强度,使得新闻媒体获得了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功能和作用的空间。中央和地方的许多媒体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及时、广泛、准确地传播有关疫情的信息,对抗击“非典”中的失职者和枉法者进行有效的批评和监督,使群众真正感受和体会到了关键时刻传媒的作用。这段时间里的新闻传播信息量之大,针对性之强,传播效果之好,都是以前少有的。这些经验将对以后的新闻改革和传媒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3)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

学术研究需要一个开放而又宽松的氛围与环境,这是保证其能够广纳众家之长、博采众家之言、促进学术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新闻学要求得创新和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环境和条件。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呈现出逐步开放的趋势,在总结和梳理自身传统和经验的同时,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吸纳国内外的一切优秀理论成果,用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其实,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新闻学本身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它总是根据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新闻工作性质与任务的变化,用新的实践、新的理论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

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在批判与借鉴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指导和创办工人报刊和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实践,创立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列宁则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总结自己利用党报党刊指导组建政党、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经济宣传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党的新闻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传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这说明,这些无产阶级的领袖们都坚持了开放和创新的原则。他们始终是站在时代的潮头,根据当时形势发展和新闻实际工作的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适合当时需要的新的理论观点的。可以说,正是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那许许多多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时期的革命斗争和新闻工作实践,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闻事业的党性立场、舆论导向、群众路线、政治家办报、实事求是作风,以及新闻工作要适应革命斗争与经济建设需要等一系列新闻工作中的重大原则性问题的独特理解。

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纳营养,不断地改革创新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永远的话题,也是我们新闻学理论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理论研究,要弄清哪些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学习借鉴别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哪些是需要按照传统和常规办事的;哪些是需要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改革创新的。总之,新闻学研究也要坚持改革开放,真正学会不断用新的知识、新的实践、新的理论去充实、完善、创新和发展新闻学的学科理论。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应当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顾名思义,这个理论体系要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当然,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新闻学,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反之,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就应当是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本质的。

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就需要我们所创立的新闻学理论体系能够充分体现我国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所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所应遵循的基本方针,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等等。

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我们所创立的新闻学理论体系能够准确表述我国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应采取的发展方略,所应体现的风格特点等等。

当然,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首先应当体现和建立这门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框架。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必须首先解决作为“新闻学”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框架问题。

根据多年来我国新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对新闻学学科基础知识理论框架问题的认识上,主要涉及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什么是新闻”;二是“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三是“怎样做好新闻工作”;四是“新闻工作者应当成为怎样的人”。按照这四个问题,通常新闻学基础知识的理论框架包括四个层次:一为“新闻”;二为“新闻事业”;三为“新闻工作”;四为“新闻从业者”。也就是说,许多研究者通常是按照这四个层次来阐释和论述新闻学理论的基本问题的。

社会主义新闻学也应从这些基本问题入手,弄清它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存在方式、表现特征和行为特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需要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状况的充分了解,需要对我国新闻事业近年来经验和教训的全面总结,需要对新闻学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因此,必须靠全体新闻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历史性进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我们积累的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打下的坚实的新闻理论基础,都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有力保证。我们相信,一个科学的,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终将会建立起来。而在构建这个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新闻学也一定会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同类推荐
  • 我报道,报道我

    我报道,报道我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报道”,收录了田聪明同志70年代中期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以来所发表的新闻报道,展示了作者调研、采写的扎实功底以及时刻关注民生,深入思考、思想解放的魄力。第二部分是“报道我”,主要收录了田聪明同志在西藏、原广电部等地区和中央机关工作时与之相关的13篇报道。这些报道主要介绍了田聪明同志20年前进行的电影改革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反映了他推动参与改革的魄力和担当,凸显了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流动性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集聚到了社区。社区已成为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须臾不可少的好帮手。当前社区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都向当下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乡社区服务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如何做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诸方面的工作。
  •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著名时政经济评论家魏雅华先生近年来所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200篇时政评论。作者以手术刀式精准的笔触,对中国社会的痛点、难点和盲点,病灶、时弊和缺陷,尤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啃不动的硬骨头,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病理学解剖,内容涉猎广泛,批评尖锐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掷地有声。全书分时政,国际,财经,税收,医疗,住房,法治,股市,体育,文化等10卷,共计30余万字。
热门推荐
  • 是你我不是我们

    是你我不是我们

    后来我才明白,我终究到不了长安,也不曾拥有过长安。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方与圆大全集

    方与圆大全集

    方圆智慧是为人处世的永恒智慧,是玩转乾坤的至高学问。为了让读者既能充分了解方圆哲学,又能游刃有余地使用方圆之道,把握好方圆之度,我们推出了这本《方与圆大全集》。本书是以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阐释方与圆大智慧的作品;是从浅显到深奥,完整展现方与圆哲学的经典;是同类图书中迄今为止内容最全面、方法最实用、技巧最丰富的版本。全书共分六篇,分别为“方与圆”、“方圆智慧——以方容圆,以圆纳方”、“为人之道—一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处世之道——能方能圆,亦方亦圆”、“商海之道——有方有圆,名方实圆”、“谋略之道——由方而圆,由圆而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活了2000年

    我活了2000年

    我活了两千年,从秦汉末年到现代社会……很多时候我都会想,我活了这么久是好的呢还是不好的呢?随着时间的变化我慢慢的变得无趣了起来,所以做起来工作……直到最后我去应聘了一名警察……
  • 星辰在上

    星辰在上

    夜深人静,在高楼林立的钢铁围栏环绕下,孤独行进的你,是否有一天会奢侈的停下来驻足。然后突然冲动地抬头看向天空,或许能幸运的看到满天星辰闪耀的久违惊喜,那一刻是诸神为你降下的赐福。
  • 惹上亿万大亨

    惹上亿万大亨

    他是商界的神话,天之骄子,手腕铁血,冷峻如神祗。却没想到,有一天竟会被人扑倒强吻。错愕之余,却又沉沦于她的甜美当中,占尽便宜……婚里婚外,缠绵不休,方休至死。
  • 金蝴蝶的翅膀

    金蝴蝶的翅膀

    她,父母双亡,性情冷漠,做事心狠手辣,因为她整天都带着面纱,所以外面几乎很少人见过她真面目她最著名的标志就是右手手腕处刻有一个金色的蝴蝶刺青他,有些痞子气,又有些霸道,还又有些温柔不平凡的两个人注定不平凡的相遇“明明长的不难看,为什么要带着面纱?”“看在你救了我的份上,不如…我以身相许好了?”直到有一天,社团被灭,最亲近的人被杀死,她才恍然大悟“韩泽弈,你接近我是有目的的,对吧…”…“要怎样你才肯放过我身边的人?…“一命换一命怎么样…”说罢,她决绝的跳进了身后的火海,最后连尸骨都没有找到三年后她浴火重生,华丽归来一心一意只为复仇!在她精心设计下,他们相遇了他看见了她那双曾经带给他刻苦铭心的记忆的熟悉的眼睛他激动的扯下了她的面具丫头,是你吗?…”“对不起先生,你认错人了…”当年的真相是否能重见天日?身份之谜是否能被揭开?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 捡了一座锁妖塔

    捡了一座锁妖塔

    【不废材,不后宫,不套路,不种马】作为富二代,官二代,秦修生活乐无忧。直到当他捡到一座锁妖塔时,人生变得更加精彩。闲着没事找个女妖调戏调戏,谁敢欺负我,找个妖大佬揍他………
  • 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然红颜薄命。“萧军”与“萧红”相配,合起来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萧军和萧红都出生于民国时期,青年时期结识后曾同居过一段时间。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萧红的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他二人曾1933年合著发表过《跋涉》,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萧军去了延安,萧红随后东渡日本求学,两人就此分开。在日本期间,萧红与萧军进行了长期的通信,本书辑录两人这期间的往来信件内容。萧红在信中曾说:“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的确,这也是萧红一生中最安稳幸福的一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