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几乎是同时接到了上海在职研究生和北京在职研究生给我布置的为他们的学术论文集撰写序言的作业。

看着两地在职研究生们撰写的涉及到新闻学与传播学各个领域的论文篇目,看着学生的名字,我一面感慨他们在专业上的成长,一面也陷入对他们的回忆。

新闻学院的在职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本科学历背景,走出大学校门通常都超过了三年,这些年轻人在社会上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只是在周末,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校园,用周六和周日的两天时间听老师讲授新闻传播学的各门专业课程。

我原来曾经认为这些学生大都是为了那个文凭来吃苦的。后来的几个事情颠覆了我的看法。两年前夏季的一个周六,瓢泼大雨下得天昏地暗,那天下午是我给北京的在职研究生讲新闻采访写作课。我想这样的天气课堂上不会有几个学生了。没有想到,走到教室门口时,我看到花花绿绿一大片撑开的雨伞放在走廊的地板上,走道也被挤得窄了大半。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啃着面包、吃着各种显然是带来的快餐,这些学生已经听了一个上午的理论课,下午他们还要在这里听三个小时的实务课。同学们有说有笑谈论着他们关心的事情,完全没有丝毫的吃苦受罪之状。那时我是被这些在职研究生感动了。

2009年12月北京奇冷,一个周六的下午,我给新一届在职研究生讲课结束时问大家有什么需要我协调解决的事情?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能帮助我们把明天的课换个教室吗?那个礼堂实在是太冷了。”我细问得知,他们周日的课安排在老图书馆一层的一个大会议室进行。

下课后我和几个学生到那里一看,原来会议室的入口处两个朝北洞开的大门完全不能抵御寒风,让空调完全失效。

学生们说:上周已经在这里听了一天的课,让我不要为难,告诉我他们还能坚持。一个学生甚至笑着说:“冬天总会过去。”那时我又被这些在职研究生感动。

在职研究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学生群体。两年前我去上海给那里的在职研究生讲课。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让我参加他们的一个学术交流组织的成立大会。这个成立大会让发起者们编排成了一个真正的联欢会,气氛热烈,男生女生纷纷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才能。他们的会长,一个叫茅渝锋的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还有声有色地唱了一段长长的沪剧。其间,当他们用幻灯展示出他们成立的这个学术交流组织的规划时,我不禁吃惊,从组织机构的编制到运行目标的设计,从活动方式的选择到负责人员的安排,从学生媒体的组建到社会联系的扩展,那完全是一个严密的大型项目的规划方案,方案的核心部分都有着中英文的对照。PPT片面设计得如此精致,显示着这些在职研究生们做事的认真。我从中不仅看到这一代年轻学子的才能,而且感觉到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自由的心灵。

和这些在职研究生接触的过程中,我有几个深刻的印象,一是他们的社会工作经验使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深刻理解,他们会在课堂上提出非常深入的问题,会让教师看到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授课反响,也会让教师感到自己的局限;二是这些学生十分珍惜重新学习的机会,他们不仅会向教师提出深入学习的各种要求,而且会不加掩饰地向教师表示他们对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欣喜和失望;三是这些学生要比在校学生更为辛苦,一个人一旦决定投入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就意味着人生中一年半的时间里不再有周末的休息。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结束了周日下午的课程,和北京在职研究生一起走出教学楼的时候,他们和我说:老师,我们现在去火车站,我们是外地的学生,每个周末来北京上课。当时我在惊讶之间感叹这些学生求学的毅力。

从这些在职研究生们撰写的论文可以看到,他们是针对他们的实际工作和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和在校研究生相比,他们的视野更加宽阔,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的研究目标更加务实。

可以说,这些在职研究生的存在,督促着我们这些当教师的人更多的关注日新月异的新闻传播的实践进程,更多地了解着今天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更多地思考着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

我为今天这些学习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们感到庆幸。他们不仅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进程,同时还赶上了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革命。这些伟大的历史变迁,给了今天学习新闻传播的年轻人千载难逢的机遇,让他们领略人类文明的诸多前所未见的景观,感受社会进步前所未有的成就,领悟大千世界前所未闻的事态。

当今中国的开放社会和现代信息技术让他们得以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同文化的情状,触摸整个世界的动态,感受人生的丰富内涵。

这一代年轻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间,可能有着更大的压力,更多的苦恼,但同时他们也有着更多的追求,更多的享受。他们比自己的前辈更加充分地开掘着自身的潜能,更加丰富地履历着他们的人生。

平日,我在和这些学生交谈的时候,往往觉得是在和我的朋友们交流,不知老之将至。而像现在这样雪后清晨,静静在文字间和他们对话之时,才会想到三年之后我就达及退休的年龄。我二十岁时走进北京大学校园当上中文系新闻专业本科生的情景,三十岁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当上硕士研究生的情景都历历在目。人生真是如此急促。

在对自己的人生局限由衷感慨之际,我真诚地希望今天的年轻人,希望我们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幸福的人生。

2006年,我曾经为新闻学院那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写过一篇致词。现在附上,作为一个老校友为我们新闻学院的在职研究生们送上的祝福。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你们一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你们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了!

这是值得你们自己骄傲、也是值得你们的亲人和朋友为你们庆贺的大事!因为你们不仅拿到了一张标志你们接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证书,而且因为你们毕业于中国最优秀的新闻学院。

这意味着,从明天起,你们将带着你们从这所学院学到的全部专业知识、在这所学院里形成里的人文品格和职业精神,开始你们新的人生追求。

你们毕业的这个时刻,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个非同寻常的重要时期。新闻业正在为推动这一伟大的社会进程发挥着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替代的作用!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重地把你们这届毕业生———中国的高级新闻专业人才作为我们为之骄傲的“产品”奉献给我们的祖国。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投入激动人心的新闻工作!我们相信,你们所处的时代不仅对你们的专业工作提出了特殊的高端要求,同时也为你们施展自己的专业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学们:珍惜你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珍惜你们获得的任何一个专业工作机会!珍惜你们的生命时光!珍惜你们毕业的这所学院的声誉!

作为教师,我们给你们上的课程已经全部结束了。但是,我们想对你们说的话似乎还没有说完。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们还想嘱咐你们:

永远不要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生活和工作都是由无数的琐事组成的。人生的道路上会遭遇各种暴风骤雨。

永远保持充满理性的自信!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你们会遭遇各种你们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磨难坎坷。你们会遭受各种误解和不公,你们会失败、会痛苦。但是,请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对明天怀有坚定希望,自信往往是激发一个人克服困难潜能的终极力量。

永远脚踏实地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所处的这个变革的时代给了人们太多的渴望、太多的需要、太多的追求。你们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目标可能会不断地调整、变化,但是同学们,请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贪图安逸。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永远恪守善良、正直、诚实、勤奋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无论你们坚守这些原则的时候遭受到什么样的嘲笑、误解、甚至是敌意,你们也不要放弃这些原则,因为这些原则是成就人生理想的前提,是创造各种专业业绩的基础!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之际,我代表赵启正院长、代表新闻学院的全体教师,向你们送上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祝你们健康!祝你们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幸福做出你们的专业贡献!

作为你们的教师,我们永远会注视着你们的身影!

同学们,请记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你们母校,会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无论是你们获得成功之时还是陷入困苦之际,母校永远会在你们身后,注视你们、爱护你们、帮助你们!因为你们是新闻学院的孩子!你们是母校最为宝贵的财富!

高钢

2010年2月9日 北京 雪后清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同类推荐
  •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本书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人们通常把文明看成一种现成的财富,但作者认为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而且,作者推翻了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的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文明的进程。总之,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社会经济,而且考察人的情绪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变迁;不仅重视重大事件,也从小处着手,探讨人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以小见大。是一部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
  •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探索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探索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专著,本书通过对国内“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透析了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科技发展的作用。对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框架体系、模式、机制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梳理了联合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策略。以期能够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推进地方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长远发展。
  •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本书以全球史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女权思潮和实践的缘起,尤其把晚清中国的“女权”论和改革实践放在西方文明论在近代中国传播、转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究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以及成因,考察欧洲文明论的性别标准在晚清如何传入中国,以及对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晚清女性论者的“女权”论述,探讨女性是如何回应由男性开辟的“女权”论述的。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阿瑟·史密斯是一位美国公理会教士,中文名字为明恩溥,1845年7月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872年,偕妻子来华传教。侨居中国54年,完成《中国人的性格》那一年,他已经有了22年的中国生活经验。
热门推荐
  • 从权力的游戏开始

    从权力的游戏开始

    在这个四季时序错乱,长时酷暑或又寒冬十年的世界,残酷、黑暗的一系列宫廷斗争,相互厮杀,不会停歇。我从黑暗中醒来,成为谷地的没落贵族,却身怀系统和世界记忆,于我而言,危机等同于转机……
  • 天外大梦自蛊书

    天外大梦自蛊书

    又名《蛊真人之天外大梦》梦境绕绕,异世界,通过不懈努力成功爬上人生巅峰的顶级演员——金煌,看《蛊书》,有幸成为蛊界执掌。活得悠闲自在,有空写写剧本什么的就已经很好了。未曾料到,自己的魂魄会被蛊界给盗了去。降临《蛊真人》,回归母世界?觉醒前世记忆?煌?金煌?还是凤金煌——九转宿命蛊规定的大梦仙尊?我到底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与古月方源同处一个天地动荡的时代。一念仙尊,一念魔尊。“天下大势,宿命将毁,翻天覆地只在一息之间。”看过《蛊书》,是优势,亦是劣势。不若坦然面之,亦或会不同。群号:905727804
  • 大家余韵:经典系列(套装共3册)

    大家余韵:经典系列(套装共3册)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荷塘月色》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
  • 禁言界限

    禁言界限

    倾听禁言者的忠告,在界限外寻到那条布满荆棘的路,然后......活着回来!
  • 引木生

    引木生

    身为大夫不是只救人不杀人吗,你要是知道真相,还有颜站在我面前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来自瓦歌世界的琥珀

    来自瓦歌世界的琥珀

    陆五,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住处、工作、钱还有其他的烦恼。但是一次偶然的抽奖,他抽到了一个叫做holoera的奇怪电器,然后,他的命运改变了。一个来自异世界的穿越者进入了他的生活……本小说受人约稿所作,保证完稿,大家请放心收藏。
  • 霸王春秋5:破局入杀越勾践

    霸王春秋5:破局入杀越勾践

    春秋第五霸,越王勾践。没有人愿意被消灭,这是一场很残酷的较量。作为大禹的子孙,在即将亡国之际,忍辱负重,屈膝投降。时刻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以待时机。 做局者设局围杀,入局者破局反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局中。谁是别人的工具?谁是别人的棋子?蒙在鼓里,到死不明真相! 弱小的越国究竟凭着什么苟活了下来?凭什么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又凭什么横行江淮,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越国果真那么弱吗? 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揭示“做局”的秘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解剖手记

    解剖手记

    5年的不供之仇,警局的短暂,持久的卧底生涯,待到真相大白确实永不瞑目……本文处于初期创作,人物,环境都来源于个人想法,请勿对号入座!!!本文系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