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600000012

第12章 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5)

直接用新诗的形式来预告期刊的诞生及征稿,不仅在读者中可以引起广泛关注,且更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并且预告所采用的在当时富有广泛影响力的四大副刊之一的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连续刊载的方式(1921年10月18、19、20日连续三天),更展现了他卓越的编辑艺术。

由叶圣陶撰写的《诗》月刊第1卷4号《读者赐览》中的一段话极有代表性,不仅代表着他个人对于文学青年的鼓励,更代表着文学研究会群体对于现代文学队伍建设的宗旨:

我们很喜欢,本期里有了许多新的姓名了!我们故意把这些新投稿者底作品编在头上,用以表示我们的热烈的欢迎。我们敢敬告读者,本刊各栏是一律公开,欢迎投稿。我们并不愿意专门把自家几个朋友底来稿颠来倒去地登载;如果读者有佳妙之作寄来,我们总当尽先采用。

在《诗》月刊创刊时期,中国新诗创作还非常薄弱,在《诗》上发表作品的大部分作者都是新人:1卷1号上的汪静之、潘漠华、健鹏、程憬;1卷2号上的陈学乾、冯雪峰;1卷3号上的侠隐、孑耕、维祺、汪复泉;1卷5号上的陈昌标、张守白、朱以书、何植三、施章、王梓音、吴俊生、葛有华、陈乃棠、蘅魂、陈斯白;2卷1号上的芳信、冯西泠、徐雉、张鹤群、王佐才、王怡庵、郭理同、崔小立、王祺、夏爱白、冯文炳、李宝粱、玉薇、赵景深、叶伯和;2卷2号上的林文渊、孙骞、柳叶青、成绍宗、潘振武、张渭泾、倪文亚、朱枕新、曹世森、甘乃光、刘碧溪、程宪钊、查世元、罗青留、刘梦苇等。正是经过叶圣陶等人的发现、培植和扶掖,他们的诗、译作才得以公开发表,并由此步入文坛,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尽管《诗》月刊存在时间不长,但有近百位诗人在上面发表了近五百首新诗,除了上述诗人之外,它的投稿者还包括了胡适、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顾颉刚、王统照、朱自清、俞平伯等,阵营颇为可观。该刊不仅为新老诗人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让更多读者了解了他们的创作,而且引导读者逐步认识并认同了处于初创时期的中国新诗,在审美心理、欣赏趣味上逐步靠近了迥异于传统诗歌的现代新诗,这些都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诗》月刊的编者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揭开了新的序幕,在新诗创作仍然处于拓荒期的情形下,他们的努力促进了中国新诗的繁荣。

(二)编辑《小说月报》时期

叶圣陶接手《小说月报》的编辑之后,更加注重对文学创作的鼓励。注重刊物的文学性,积极推出新的作家和作品;改革刊物的编辑体例,使其更趋于艺术化和标准化。他接手后的第1期——18卷7号,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作专号”:收入了胡也频、徐元度、刘一梦、何燕、高歌、戴菊农、梁州、刘枝等十余位新人的作品,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也没有翻译作品。他还多次公开申明自己“兼容并蓄”的编辑宗旨与对繁荣新文学创作的急切的期望:“希望作者们更益修炼,更益精进,《小说月报》在这里等刊载你们尤见光辉的名篇……只要大家努力,不肯懈怠,好收成总在后头。”

在这期“创作专号”的“卷首语”中,他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严肃性:

创作,创作,岂是随便弄著玩玩的事情,该有它的深的根柢吧。……但是,如其我是个作者,尤重要的乃在我自有我的深的根柢。枝叶繁滋,华实荣貌,只有联著在自己的根柢上才可能。这不定要组成有秩序的言辞表白出来,甚至不定要自觉地存在意念里。有莫从指点而又无乎不在的这么一种——一种什么呢,却无以名之——渗透全生活,正是最深最深的根柢呢。

他还同期发表了《读〈柚子〉》、《完成》、《毫不》、《法度》等文章,强调创作不能单凭“天才”和“灵感”,需要渗透生活以及精密忠实的“技工”,作品要讲究“法度”,创作过程中要反复“酝酿”、“琢磨”,反复修改,将“感情思维”予以“最适切地表达出来”,使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都臻至“无暇”的“满意”的境界。

叶圣陶编辑工作严谨认真。他以文会友,广交朋友,一方面热情地恳请鲁迅、陈望道、郁达夫、胡愈之、俞平伯、朱自清、郭绍虞、丰子恺、许地山、庐隐、夏沔尊、郑心南、潘家洵、周建人、周作人等已经成名的作家为《小说月报》撰稿;另一方面,非常注重扶植新人创作。他特别重视不相识的作者来稿,沙里澄金一样予以挑选,并且热心指导作者进行修改。丁玲的处女作《梦珂》、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暑假中》、《阿毛姑娘》、《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都是在叶圣陶指导下进行修改后,分五期刊登在《小说月报》头条位置上的。丁玲的小说以其特有的细腻与率真,将现代女性在社会变革中内心的苦闷、感伤抒写得淋漓尽致,成为当时文坛上耀眼的新星,并且坚定她了以后的文学创作道路。

巴金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的问世,也多亏了叶圣陶的慧眼提携。叶圣陶在巴金友人索非那里偶然见到书稿后,不仅决定发表,而且亲自撰写连载预告,并且多次予以特别推荐。《灭亡》取得的成功不仅使更多的人领略到巴金的才华,而且增强了他进行文学创作的自信,最终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卓然出众的大家。

身为编辑的叶圣陶,对各种流派的作品采用兼收并蓄的原则,注重作品的艺术成就,不拘泥,不狭隘,积极为他们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

他欣赏戴望舒《雨巷》以特有的“诗”的“新的形式”、“音乐的效果”、“绘画的效果”给诗坛带来的勃勃生气,特别为他在19卷8号上刊发了组诗“诗六首”,使“雨巷诗人”自此蜚声文坛。

他赞赏沈从文捕捉事象的特有风韵,以及他笔下湘西世界的动人风情,先后发表了沈从文的《在私塾中》、《或人的太太》、《柏子》、《雨后》、《诱拒》、《第一次作男人的那个人》等六篇作品。他注意到废名小说的独特风格,不仅将他的作品《小五放牛》和《桃园》刊发在《小说月报》上,而且将其与契诃夫进行比较。

他称赞朱自清的散文是不能增减一字的“完作”,而冰心的诗则是“以智慧和感情的珠缀成”。据统计,在这一时期里,“他为茅盾著作写的广告竟有8则之多,为沈从文、冰心各写6则,朱自清5则”。这些评价文字洗练、概括精当,不仅利于读者更深入了解作家,而且也影响到了后来文学史对他们的评价。

此外,他还注意推动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如茅盾的步入文坛就与他的积极鼓励直接相关,这些都对当时的新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茅盾的影响

茅盾非常重视作家队伍的建设,他认为强大的作者队伍是办好刊物最关键的因素。刊物能否成功,编辑对作者的组织工作至关重要。在《我走过的道路》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编辑工作心得:“与各方面的关系建立了,稿件源源而来”。他认为自己编辑的刊物之所以能够获得较高声望与影响,“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得到了广大作家的支持,……是靠广大作家的乳汁滋养成长的”,“有如此广大的作家群做后盾,身为编辑的我,只要做做补空填缺的工作就行了。”虽然不无谦虚的成分,但是的确说明在他心目中,高质量的作者队伍以及与作者长久友好合作关系的保持,是刊物成功的关键。

在茅盾看来,强大的作者队伍不仅是必须的,而且应该是开放的,他反对稿源上的关门主义,提倡作家队伍的创作风格和政治成分在不违背刊物政治立场的情况下可以具有多样性,这样才能保障作家队伍的广泛,从而更有利于体裁和题材的丰富,使刊物显示出厚重和丰满,得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在《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中,对于外国文学“不论如何相反之主义咸有介绍的必要。故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为人生的艺术,两无所袒,必将忠实介绍,以为研究之材料。”这充分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小说月报》并不排斥现实主义风格之外的作家。后来他主编的抗战时期的著名刊物《文艺阵地》发刊词中也宣布“这阵地上将有各种各类的‘文艺兵’,为了抗战,在献出他们的心血。”

这些都表明了他力图广征博采、广取博撷的编辑宗旨。

茅盾认为,强大的创作队伍还应该是动态的,因此特别注重培养新的创作力量。他把发现可塑之才、扶植和培养文学新人与期刊长久发展相联系,将刊物当作发现新人、培养新人的沃土,在强大了文坛创作力量的同时,也使刊物不断汇入新的创作力量,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带给读者不断的新鲜感。

在改革《小说月报》之初,茅盾就开辟了“创作”栏,在改革宣言中,介绍此栏的意图:“同人以为国人新文学之创作虽尚在试验时期,然椎轮为大辂之始,同人对此,盖深愿国人共勉,特辟此栏,以俟佳篇。”

这一栏目不断推出新人作品,有时还组织作者讨论,组织读者评论刊登的作品,从中发掘文学新人,推出优秀的文学新作。

经过这样的精心策划和运作,培育了徐玉诺、汪静之、梁宗岱、朱湘、潘漠华等一大批新生力量,成为文坛璀璨新星。

茅盾特别注意对青年作者的作品予以适当优待,以便扶持他们的成长。他曾在《小说月报》中借回答读者来信表述了这种思想:“本来一件文学作品,我们只须问‘好不好’,好便登;不管作者是年轻或是年老。但是青年的文艺,颇有虽然艺术上不很完善,而青年活泼之气,却极充足的:像这一类,便不能用‘好不好’的死规定去范围,应该原谅其短处,把它发表出来。我们刊登青年的文艺,就取的这个标准。”

为使刊物保持作者队伍的稳定,茅盾采取了很多相关措施。

首先,以及早着手和长期沟通为原则,积极建立和巩固作者队伍。往往在一份新刊还只是个意向时,茅盾就开始招收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了,一旦与作者有了联系,又会长期与之保持信息联系。不仅体现了作为编辑者的自觉意识,而且也使所编刊物具有了更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长期紧密团结一大批作者,也使刊物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如他接手《小说月报》之后,就致信给从未谋面远在北京的王统照,请他写稿并且代约熟人写稿,稍后他不仅收到了郑振铎的复信及由他约好的冰心、叶绍钧、许地山、瞿世英、王统照等人的稿件,而且建立起了与这些作者的密切联系,这也是促成文学研究会成立的重要契机。

同类推荐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
  • 王少燕与讽刺喜剧

    王少燕与讽刺喜剧

    本书系著名讽刺喜剧作家王少燕的三个子女编著的一本文集。书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戏剧家王少燕的生平历史,创作经历和写作成就的记叙,讲述了王少燕革命奋斗,为祖国文艺工作奉献终身的历程。第二部分是王少燕代表作剧本。第三部分是王少燕三个子女分别创作的追忆父亲的文章。
  • 巴赫金的狂欢

    巴赫金的狂欢

    卧室兼书房。简单的家具、单人床、书桌。地板和书桌上摞满了一堆堆书籍。巴赫金此时正趴在书桌旁写作。房东太太上。她抻了抻衣服、围裙,故意干咳了两声。房东太太对不起,巴赫金先生。我不得不打断您的工作,如果您整天待在屋里也算工作的话。巴赫金噢,我亲爱的房东太太,您好!您的到来正好能让我飞速旋转的大脑暂时休息一下。我确实是在工作,一点儿都没偷懒。这种工作和在工厂车间、集体农庄里的集中劳动有些不同,但实质上是一样的。
  •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有梦楼随笔(格致文库)

    本书所收录文章为之前发表在报纸、杂志的,有对异域电影的看法,有对中国影片的见解,更有对中国传媒的的认知。还有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过往之事的回忆,有对北大学习生涯的回顾,也有和朋友往事的记忆,另外,还有对“艺术”“义”的看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和谐理性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以和谐与理件为双重视角,借鉴并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哲学审视与反思。本书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做新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诠释学的特质,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反思和新的哲学论证,呈献具有宏观性和价值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 穿越三国之战神吕布

    穿越三国之战神吕布

    重生三国战沙场,败尽诸侯为雄主。笑问天下谁敢战,谁可敌我吕奉先。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涂炭生灵。吕布,字奉先,曹操进军徐州,吕布兵败被杀。然而,开挖掘机,会高超医术的姚小乐竟然神奇般地穿越在了吕布身上。他发誓要与天下谋士斗智,与天下勇士斗武。他要打败天下英雄,成为这三国霸主。 (此书是历史架空,以战争为主,涉及仙、佛、道、鬼等神异之事,非纯战争,若是不喜,请绕道而行。)
  • 耐克如何缔造运动王国

    耐克如何缔造运动王国

    从最初开着一九六四年份的普里茅斯勇士车,载满进口田径鞋四处推销,到现在,耐特的发型有过多次的改变。有时他的发型使人联想到法国小说中的人物福特洛伊;有时,又像早期的披头合唱团,或是十五世纪的僧侣;然而,现在坐在餐厅里,一手拿着饮料,一手握着太阳眼镜,五十五岁的耐特那头又长又卷、金中带红的头发和修得很短的胡子,使他看起来极像个成功而略显示老成的摇滚乐歌手。
  • 总裁的小妖精

    总裁的小妖精

    沈白慕原本只想毕了业找份安稳的工作,平平安安地和男朋友江浩相守一生。却没想到一场贪念,自己被送到恶魔的身边。“沈白慕,你现在应该明白自己永远逃不开我的手掌心!”沈白慕仰着头,满脸的不屑:“可是就算你得到了我的人,也永远得不到我心!”“呵,没关系,能得到你的人就已经足够了……”
  • 佛说弊魔试目连经

    佛说弊魔试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气场的神奇力量

    气场的神奇力量

    改变全球千万人的气场魔力,全世界高端人士的成功密钥。比尔·盖茨、奥巴马、巴菲特等奉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法则。气场的神奇奥秘是什么?如何修习气场以积聚能量?为什么大人物有无比强大的气场?为什么有的人一出场就与众不同?为什么有的人光华四射,有的人却平淡无奇?华彩四溢的背后有怎样的气场修炼故事?如何从小人物一跃成为备受追捧的大红人?有气场,就有吸引力、影响力、震撼力!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成就人生!
  • 完美绅士

    完美绅士

    职场女王暗恋自己上司告白失败,国际雇佣兵出身的俊俏保镖男主走进她的生活,保护她、治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