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000000001

第1章 序

我在大学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20多年了,深知“现代文学作品选”一类的教参书对于中文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重要性。记得有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史家曾说过一个意思:完整的大学中文教育,因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也有不同。对于本科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作品赏析;硕士生阶段则要进入“史”的层面。至于博士生,则要进入“学科”领域。看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对于本科生是极其重要的。中国大学本科的文学教学一直有一个传统,即采用“文学史”与“作品选”结合的方法。所以,类似“古代文学作品选”或“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一类的教参书在坊间常见,学生们手里也有不同出版社、不同编选者的选本或选评本。不过,讲授大学现当代文学的教师,绝非都懂得“作品选”如何“选”以及如何“评”。即将什么样的作品选入,选了又如何讲评?这就出现了一类学者,或者说是学者的一项工作,即像做《宋诗选注》的钱钟书那样的“选家”。应当说,一个学者能够成为“选家”是很难的。这既要有“史家”的宏阔视野和独到的文学史“史观”,还要有对作品的细读功力。更深入地说,还要有对文学史作为“人”的历史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前一段时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的颜浩副教授将她主编、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们集体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以下简称《导读》)的校样给了我。伴着书稿纸上留有的墨香,我捧读一遍,阅读后的感受可谓欣喜过望。使我感受较深的,是颜浩等几位学者的确表现出了“选家”的素质。

首先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确有某种“史家”的眼光。我以为,本书的选者综合了迄今为止的多种文学史叙述,按照选者的话就是“希望以新的文学史观为基础……力求做到全面、公正、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自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诞生开始,就先后存在着不同的文学史叙述,如左翼的、启蒙现代性的、日常性现代性的等等。但这些文学史叙述被多数人理解为无法融通、互相代替的关系。讲授文学史的讲台,于是成了翻烧饼的作坊。颜浩等人选编的这部《导读》,从大的角度来说,是将多种文学史叙述融入自己的文学史史观;从小处说,又不失自己的独到理解。因此,让什么作品进入选本,对选者来说是费了许多心思的。举例来说,现在的中文专业学生,大多不读左翼文学,而这部《导读》却选入了吴组缃的作品。但是,选者选入该篇的考虑又与众不同。一般的选本选编吴组缃的作品,通常是择取其最常见的左翼小说《一千八百担》,但这部选本却选入了《菉竹山房》。照我看来,后者虽不是典型的左翼作品,但若论表现人性的细致与深度方面,直接来自于五四的启蒙现代性传统。而其艺术上的精致,也超过了作者的其他篇什。同时,《导读》又将《一千八百担》放在“拓展阅读”中加以说明。这样的选法,就融会了多种文学史叙述,突破了一般死板的文学史教材的框框。让学生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扩大对某一种文学形态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其次,《导读》对作家某些作品的选入,也包含了选者对文学史某一种独特的史实、事件的理解。在《导读》的“作品导读”的文字中,不仅有一般的文学史知识的讲述,还有对文学事件的梳理、文学史实的集纳,同时还有包括作家生活的各种材料引证。这种选法和导读方法,也是一种史家的学术功夫。对于学生们来说,则是在不经意之间,也经历了一次学术训练,触摸到了文学史学习中的细微之处。点点滴滴的选讲文字,构成了同学们不曾读到的另一种文学史。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一种补充学习,也是对作家们生命与创作历程的深度体会。比如,选者选入了胡适早年的白话诗作《十一月二十四夜》,其中就透出了选者希望学生们了解胡适诗歌创作中的“删诗”过程的想法。应该说,胡适白话诗的创作,包含了鲁迅、周作人、俞平伯等人为之“删诗”的成分。甚至于选者还从北大新发现的胡适遗物这一最新的资料,说明了胡适诗歌在“删诗”过程中被经典化的史实。另外,像《导读》选讲了汪曾祺的《职业》、朱湘的《葬我》、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等,都不止于对作品一般的赏析。各种对文学史与作家生活史实的梳理,都透入了作家的精神世界,讲述了作家的文学与生活、生命的关系。对于学生们来说,文学史知识不仅是纸上的“死”的文学史,而是一部有着活脱脱生命感的“人”的生活史。

再次,是《导读》中充溢着既有学术性又不失优雅的赏析文字。我理解上面提到的那位文学史家对于本科生“学会赏析作品”的说法,这意味着学生们要懂得什么是美文,又怎样评析。文学的使命之一,就是审美。不过,许多文学教育的老师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干巴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条条框框要点式的讲章,不仅使学生们不懂得审美,甚至于失去了对文学的兴趣。《导读》的文字,更接近于学术随笔式的散文。清丽活泼的文笔,不仅完整地讲出了道理,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又一种文学性的阅读。这样集学术论析与“悦读”于一体的“导读”文字,恰是我们在文学教育方面最值得赞许的。

另外,《导读》的体例安排也较合理。在每篇作品后,不仅有“作品导读”,还有“拓展阅读”。后者不仅提供了作者的其他重要作品,还附有最重要的一些理论阅读书目。这种做法,不仅使同学们扩大了作品的阅读面,还能引导他们进入初步的研究层面。当然,对授课教师来说,则是给教学提供了参考。可谓一举三得。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就是《导读》的编选者在作品版本选择方面严谨的学术态度。为了保留文本的原貌,《导读》对入选的作品尽量采用了初刊本或初版本,并在作品后注明了版本出处。这是许多“作品选”的编选者不愿意做或者忽略不做的。这既是选者所受严格学术训练的结果,同时也是将这种训练传之学子的良好方法。

读完这部《导读》,我感到高兴。既是为这几位做出成绩的年轻学者,同时也为拥有这部《导读》的读者们。我深信,阅读它的同学和广大读者,都将会收益多多。

张鸿声

2010年2月20日

同类推荐
  •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以沈从文身边最亲近的亲友对他的回忆,体现沈从文有温度的日常。作者笔触凝练大气,道出了沈老温厚纯良的品性,也刻画出了沈老肝胆相照的气概。
  •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是一个小山村的名字。她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太行山脉深深的皱褶里,像蜂巢一样,简单又丰富,默默地悬挂在高高的崖壁上,浸润着风雨,黏附着阳光。小村的脚下有一条河,叫漳河。漳河浩浩而下,哗哗作响,喧响在历史里,流淌在《诗经》里,于是,就有了采桑人杨柳依依的柔媚,就有了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豪壮。漳河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条大河,她和黄河一起,哺育了广袤的中原文化。
  • 刀尖上的舞者

    刀尖上的舞者

    边缘女性犯罪:都市敲响了警钟,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文献揭示,当前中国女性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女性犯罪占犯罪总数的百分之二左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约占百分之七、八;现在则高达百分之二、三十。我们曾重点调查了北京城乡结合部三个区看守所的在押女犯。
  •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主编陈晓明先生,是我国研究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旗帜性人物。他身处学术制高点,高屋建瓴地甄选国内及海外最具深度的研究成果于一册,展现莫言作品扎实的力道与灿烂。正如他在《序言》中坦言:“《莫言研究(2004—2012)》选文自2004年起,而下限则止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后批评界对于莫言的评价论述,想必会有所不同,而《莫言研究(2004—2012)》的下限设定恰恰是希望避开有意无意的后见之明。”
  • 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

    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辽宁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邀请王光中等老领导和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并编录出版《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很有意义。这一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也是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奋斗历程的很好见证,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辽宁的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热门推荐
  • 完美共存

    完美共存

    当双重人格对上多重人格,谁输谁赢?警与匪的对战,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哪个胜哪个败?一个是温婉动人的妻子,一个是冰山美人的法医,缠绵的情谊、怦然的心动,谁去谁留?一个果敢杀伐、一个周密谨慎,哪一个才是主人格?如果人生是一场长跑,谁才是能顺利到达终点的哪一个?完美共存,等你来解密。
  • 数码兽骑士的誓言

    数码兽骑士的誓言

    巴古拉心不死,趁着方舟计划后虚弱的世界树无力反抗之际卷土重来。十三皇骑几乎覆灭殆尽,遗忘了记忆的多路兽踏上了寻找记忆的路程,也同时遇到了巴古拉军的围剿。一路上遇到战斗暴龙兽、巫师兽这样的伙伴,也遇到木偶兽这样亦正亦邪的家伙,还看见了钢铁帝国那宏伟的建筑,藏在暗处的混沌三将军。一路上的成长,是否能够寻回丢失的记忆,被巴古拉军团夺去的世界是否还能回到世界树的掌控。一切故事,都悄然流淌在数码世界里,如一条静谧的河流缓缓前行…………
  • 法棍见闻录

    法棍见闻录

    刘昆,法术师届的搅屎棍,故又被称刘法棍。
  • 黑化少女太强大

    黑化少女太强大

    因为记忆被封存,五岁之前的事全不记得了。映像中有“烯哥哥”这个人,可是就是不知道自己跟他是什么关系。她到洛维学院寻找答案,却招惹了这样一个人“你别跟着我了”“不行,你去哪,我就去哪,你甭想甩开我”她无奈,扶了扶额:“我到底怎么你了,为什么缠着我不放”“因为你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我离不开你了”某人一脸奸笑,你注定是我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全本)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全本)

    我这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正文简介】秋忆南觉得,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仅仅只见过一面,却是想忘而忘不了的人,总觉得该为她做些什么,付出点什么。那个人的名字叫水悠然。他记住她是源于第一次相逢时的怦然心动,是冥冥中的注定。他说:他要让她成为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水悠然觉得,这世上也总有那么一个人,甚至没有见过面,仅仅知道他的名字,也会将他牢牢深记。那个人的名字叫秋忆南。因为他是她大学奖学金的资金赞助人,是她大学期间大部分生活费的来源之所。她说:我们的一生,只不过在寻找,寻找一个人,用一转瞬爱上,一辈子回忆。这样的两个人,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彼此的纠缠,彼此的牵绊,还有彼此的那份心动。他们彼此错过了六年,都以为六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忘了彼此,忘记一切该忘记的东西,却原来发现,他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六年的时间其实可以很快,快到美好的仿佛还在眼前,伤痛的却还来不及遗忘。六年前,她突然离去,留下满世界疯狂找她的他。六年后,她从英国归来,在那最美好的秋日与他再次相遇。只是那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六年前那个只会疼她,爱她,惯她的阿南了!他们的爱,被时间搁置了整整六年。他们的爱,彼此融入骨髓,刻骨铭心!他们的爱,隔了那六年的光阴,能否继续,谱一曲秋日私语?
  • 我居然有可能是神

    我居然有可能是神

    我?穿越到修仙世界,修仙?哈哈,我已成神,何以修得?敢问地面武修谁敌手,我要踏破这地,谁能阻我。敢问天上伪神谁敌手,我要踏破这天,又谁能挡我。敢问天上地下,世界上真的没人是我刘峰的对手吗?(45度天空仰视,外加忧郁小眼神。)
  • 魔龙焚天

    魔龙焚天

    吴毅捂着额头,摆了摆手:“都先等一下,等我把混沌神族那群神都杀光,再回来陪你。”魔界之王重生,这一世,吴毅弥补遗憾,再战辉煌!
  • 我在末世当尸帝

    我在末世当尸帝

    系统:“请问您是要选择进化路线来提升自己的实力成为末世战神,还是选择统帅路线,成为最终的丧尸之帝呢?”苍龙:“我全都要。”系统:“受大脑机能影响,您只能选择一...”苍龙:“我不想重复第二遍。”...“叮——您获得了进化统帅双天赋,开启您的称帝之路吧。”苍龙:“这还差不多,只有小孩子才会去做选择题。”...
  •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III) 怪诞蔓藤花纹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