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000000001

第1章 序

进入近代以来,我国无数先贤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包括前赴后继地宣扬和争取言论自由。胡适在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人物,也是宣扬和争取言论自由的核心人物。

胡适毕生都在为言论自由而著文、演说,虽未写过言论自由的专门著作,但他的言论自由思想自成体系。吴麟的博士论文《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从“为什么要言论自由”和“怎样才能言论自由”两个方面,缜密深入地剖析了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基本理念。

就“为什么要言论自由”而言,它涉及言论自由的具体价值。根据吴麟的研究,胡适主要从个性发展、人权保障、民主宪政三个角度立论。他认为:(1)言论自由能够促进个性发展,养成自由独立的人格,有利于铸成“健全的个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应不以“思想言论”入罪,让青年自由探索。(2)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人权首先需要确立法治基础;争取人权亦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因此,应建立能够“批评政治”的自由;“负责任”的言论不受非法干涉。(3)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互相关联:保障言论自由自是民主宪政的应有之义;言论自由亦是实行民主宪政的必要条件。

胡适维护言论自由的理由中有一点格外突出,即强调个人权利——言论自由应以个人为本位。公民个人的言论自由权不可让渡,这一基本人权具有价值优先性。笔者特别欣赏胡适从基本人权的角度来看待新闻自由。

从王韬的“广见闻、通上下”到康有为的“去塞求通”,都是从报刊在朝廷上层和底层民众之间的沟通功能的角度来说明言论自由的意义。这是国家功利的角度,而不是国民权利的角度。当时没有人能将言论自由上升到国民的人权的角度。戊戌维新运动前后的言论自由思想与前一阶段显著不同的特征就是出现了崭新的理论基础——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一些人开始认同和宣扬自由主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生而具有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一切自由权利。但是即使在这时候,有些人对作为人权的自由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梁启超说:“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野蛮时代,个人之自由胜,而团体之自由亡;文明时代,团体之自由强,而个人之自由减。”这种说法又渐渐离开了人权的理论基础。他喜欢强调的是“报馆有益于国事”。既然强调“有益于国事”,就可能有言论被判定为无益于国事而受打压。

历史证明,只有把言论自由视作人权加以保护,才是最切实的保护;视作有益于“国事”,就要服从于“国事”。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广大青年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那时,最高当权者拥有规定和制造“国事”的权力,没有言论自由这一人权的人们就丧失了任何发表异议的可能。只有作为人权的言论自由充分实现了,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做到胡适所说的“铸成‘健全的个人’”,进而真正做到“有益于国事”。

在“如何才能言论自由”这个层面上,也就是论述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根据吴麟的研究,胡适主要强调以下途径:(1)言论自由要“自己争取”。一方面,争取言论自由应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争取言论自由时须注意讲究技巧。(2)言论自由必须“负责任”。因此,应秉持“敬慎无所苟”的理念,以“独立的精神”、“研究的态度”、“清楚的思想”议政。(3)言论自由须相互“容忍”。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不能相互“容忍”则无言论自由。因此,在观点相异之时,应该谨防“正义的火气”。

胡适所讲的这三条,在当时并不是很多人能认识到的。笔者多年研究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深感胡适所讲的这三条,每一条都符合言论自由的运行规则和道德伦理。甚至于用来观察当代社会的实际,也是切中时弊的。毋庸讳言,我国当下言论自由度不能说高,种种原因导致的报刊管理不能说不严,但笔者观察我国当今几家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报刊,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努力做到了这三条。它们争取言论自由的逐步扩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有时难免碰钉子、受挫折,但它们不知难而退,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注意讲究技巧”,继续奋进。因此,在改革开放年代不断提高新闻自由度的过程中,常常能引领潮流。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敬慎无所苟”,既要有“独立的精神”,又得有“研究的态度”、“清楚的思想”。不是故作惊人之谈,不是依靠哗众取宠,去刺激发行量。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既敢解放思想,又能实事求是。

胡适在谈到言论自由时,常常强调“宽容”、“容忍”。胡适认为,“理未易察,善未易明”,所以人人都不应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笔者在研究新闻自由时,常担心我国发展新闻自由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宽容不同意见的传统,会出现意见暴力的现象。我国媒体缺乏客观、公正和平衡报道的传统,更需要媒体从业者学会尊重不同意见,发表不同意见。而且在网络信息时代,每个公民也应这样做,因为每个公民既是被宽容的客体,又应是宽容的主体。只要看看网络舆论的现状,就会发现宽容不同意见对于营造正常的舆论环境乃至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方面是缺乏言论自由;另一方面也出现过绝对主义的言论自由思潮。对于后者,有必要多说几句。绝对主义的言论自由思潮对革命者利用报刊活动,假新闻自由之名,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曾经起过很大作用,我们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那种报刊活动不是新闻自由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近代引进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但是对于自由主义真正全面了解的不多,特别是对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认识不够。亚里士多德说:“法律是自由的‘拯救者’,而不是自由的敌人。”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取消或限制自由,而是维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总之,法律是“自由的科学”,自由是不能违背法律的。但中国人向来多认为,自由“为任便而行,毫无拘束之意。凡出于吾心之所欲,必使偿之而后快皆可谓自由。”在我国近现代史上,鲜有人强调言论自由对法律负责。甚至中华民国开国时期颁布的在许多民主国家也不算过分、不会视为对新闻自由的破坏的三条《暂行报律》,很快就由于报界的炮轰而被废除。

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既要提倡争自由,又要讲求法律责任。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出版自由思想;同时也离不开挖掘我们民族自己的思想资源。而胡适的言论自由思想一方面主张积极争取言论自由,同时在履行言论自由时讲究责任和容忍。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理性和科学的体系。与同时代的我国其他思想家相比,则更高一筹。因此,今天重温胡适言论自由思想,仍然能得到很多启发。

吴麟做这项研究难度很大。因为胡适未写过言论自由的专门著作,虽然其毕生都在为言论自由而著文、演说。这样,她必须在阅读近2000万字胡适本人的作品,100余种相关研究论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次,胡适是个复杂的人物,在革命至上的年代,对于胡适大有可批可贬的说辞,但他作为文化人确有可圈可点之处。改革开放增加了我国文化的包容性,使得客观公正地研究胡适成为可能。可是,对于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研究,仍然不无异议。因为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研究至今仍被许多人视为敏感的课题。尽管如此,吴麟仍然克服了以上有形无形的困难,把这个问题的研究做得很扎实,很成功。她的这篇论著获得了新闻史学界几位著名教授的好评,并且先后获评为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确实难能可贵。

孙旭培

2010年春于北京天通苑

同类推荐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培根一生留下了多部著作,最为读者熟知的就是这部《培根论人生》。400年来,这部哲理散文经典一直畅销全世界,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们”。《培根论人生》的内容贵在其角度的不同,其中探讨的,有很多都是关于健康、完善、和谐的人生的认识及其建立的根基。其中有知识的内容,也有价值观和信念的取向。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女主了不起

    重生之女主了不起

    一朝重生,扮猪吃老虎整治恶人扶持弱爹爹,教导包子娘。顺带还得拐回一个丈夫。女主望天表示好难啊~
  • 古灵曦怪

    古灵曦怪

    古啸程破案真的很灵!阳曦剖尸真的很怪!一个是被公主嫌弃的大官,一个是被竹马抛弃的仵作,他们是旁人眼中八字不合,斗智斗勇的冤家,却阴差阳错成为破案夫妻档...在一件件谋杀奇案中,抓住的是凶手,靠近的真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风雪夜旅人

    风雪夜旅人

    他是战功显赫的支队长,她是小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雪夜惊现一桩离奇命案,让他们同时卷入了时间的轮回,两段毫不相关的命运因此缠在了一起。他们反复停留在同个时间段,却一次又一次与凶手失之交臂。拨开云雾,真相终于慢慢浮出水面,竟然又牵扯出了案中案。凶手作案动机扑朔迷离,案件真相环环相扣。两人在时间的轮回里与凶手争分夺秒,抽丝剥茧,真相触手可及时,一场爆炸,他亲眼看着她葬身火海。周围的人都说他面对妹妹的死表现得过于冷漠,一系列异常的举止让人怀疑他与这起命案有关。可是温阳心里知道,他比谁都冷漠,也比谁都温柔。
  • 终极游戏系统

    终极游戏系统

    平凡的大学生陆闲,偶然获得可以刷副本爆装备的游戏系统,各种装备,技能;各种职业转职。什么!还有其他类型的游戏?fps?moba?竞速游戏?等一下我还没上车呢!从此陆闲走上了不由自主的升级打怪爆装备的装逼之路。
  • 虫洞(长篇选载)

    虫洞(长篇选载)

    急性阑尾炎发作的那天正好是个周日。在此之前,我对急性阑尾炎一无所知,我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实在无法忍受才去了医院。检查完毕,大夫说,割掉吧。我说,割掉什么?大夫说,阑尾。我说,已经不疼了,还割吗?大夫说,那就输液吧。我说,只吃药,不输液行不?大夫说,不行。就这样,我在第二天去了社区诊所,开始生平的第一次输液。社区诊所周日刚乔迁,诊所安静整洁,大夫和护士客客气气,与印象中乱糟糟的、脸孔像针管一样冰冷的大医院截然不同。小有小的好处,草虽然卑微却总是温暖的。
  • 天道杂货商

    天道杂货商

    陈默的字典里没有问题,因为能用灵币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间铺子里什么都有,付得起灵币,星星都给你摘下来。这间铺子里没有太多的规矩,可就有一条铁律……欠我钱者,虽远必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归乡养蛊场

    归乡养蛊场

    诡秘时空中,“神”设计出一款游戏,将各个空间的人抓进制作出来的新地图中,玩家需搜集地图内的材料物资,当地图收集度达到100%时便会开启最终任务——存活到最后当前地图的获胜者可以传送到下张地图中,继续着游戏没人知道游戏到底有多少关,但传说中活到最后的奖励是自由,送回家乡这款游戏名为归乡,玩家更愿意称他为蛊缸方烽被抓入游戏中,他的愿望便是当个圣诞老人,满足所有人的心愿让这残酷无情的环境里实现爱与和平。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