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100000022

第22章 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一、眼睛要盯住事实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是党报和党的新闻工作者不可动摇和背离的原则。因此,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第一项基本功就是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把眼睛紧紧地盯在事实上面。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报的光荣传统。战争年代里,我们发的战报,缴几条枪就说几条枪,俘虏多少就说多少,哪个城市已攻克,哪条道路已失守,从来都是清清楚楚,绝不讲假话。这样,才做到了取信于民,取胜于敌,同日寇和国民党的宣传机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是,这些年来,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报上出现了一些假新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俗话说:一条小泥鳅,搅浑了一塘子清水。人们看到一篇假的报道,往往怀疑报上的其他新闻也不是真的。这就严重地影响了新闻所发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的作用,直接损害我们党的信誉。真实,确实是党报的生命,我们绝不能有半点的疏忽。

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等都要真实可靠。第二,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语言和动作,原因和结果,都必须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合理想象,更不能虚构。第三,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如背景材料、数字、史实、语录等都必须准确无误。第四,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也必须讲究真实。新闻的观点必须从材料中来。认识的高度、事物发展的程度,也都要按照实际情况来提炼。好的,不要说得过满,要留有余地;不好的,也不要讲得过死,绝对化了,否则,都会出现副作用。新闻宣传中,因为不留余地和绝对化而帮了倒忙的事,是有前车之鉴的。这里就不多列举了。

也许有人会说,新闻宣传要跟形势,所以就得经常变角度,所以有些事实要用各种角度来写。我以为这话只对了前面一半,后面一半却不敢苟同。报纸上的宣传是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改变角度的。新闻宣传上角度的变化,正是由于新形势下事实发生变化的结果。如果因为宣传上的“变角度”,便把旧闻用来当新闻,那就完全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万万要不得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新闻并非客观主义的有闻必录,而是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予以实事求是的反映,因此,势必要加强提炼,拔高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一种片面认识。应该指出,在写新闻时对所掌握的大量事实材料进行选择、加工、提炼,这是事实,是可以允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拔高。有的同志写新闻,为了追求所谓思想境界高,喜欢找一些“闪光”的语言,认为新闻只要事实准确无误,认识可以加一点,这是不对的。实际上,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也是客观存在,不能随意乱加乱改。

我举一个例子请大家一起分析:

某山区有一次修小水库,因为男壮劳力外出搞多种经营去了,只好由留村的老幼和女劳力齐上阵。第一天挖土,坏了许多箩筐。怎么办呢?箩筐是运土的工具,离了它,还修什么水库呢?到城里去买一些来吧,但该村离县城太远。大家束手无策,只好眼巴巴地宣布次日停工。

恰巧,村里有个养牛专业户王老汉。他在大家歇工之后,特地把用坏的箩筐收回家。当晚他彻夜不眠,终于把坏箩筐全部修好。次日凌晨,王老汉叫醒村长,一齐挨家挨户叫人上工地。原定的停工,又变成了出工。想起王老汉的辛劳,大家越干越欢了。

这么一件事,起码反映了两个方面:(1)反映王老汉心里装着水库;(2)反映王老汉勤俭节约,舍不得扔掉坏的箩筐。从这两个角度实事求是地写,都是无可指责的。但是,有一位通讯员偏偏以此写了一篇《一曲共产主义思想的赞歌》,惹了不少麻烦。有人说王老汉娶儿媳还举办酒席呢;还有的说,他嫁女儿还收了不少聘金呢,等等。原来的一件好事,一下子变成了别人针砭的对象,可见拔高要不得啊!

也许有人会说,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新闻时,总要提出合理的报道要求,这就无法避免“导演摆布”现象的出现。对此,我不以为然。我以为,在采写新闻之前,我们着眼于推动和促进工作,积极地建议和帮助有关单位做好某项工作,然后总结、采写出新闻来,是允许的,而且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决不能用主观的框框去套客观实际,硬要人家从属于自己写稿的需要。如果采取“导演摆布”的办法写新闻,就是真正的主观唯心主义,万万要不得!

特别应强调指出的是,新闻中可以运用某些文学手法和技巧来进行形象描述,以增强宣传的效果,但绝不允许虚构!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记者党性的表现。新闻工作者还必须有对革命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作风。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出现错误。一篇新闻从采访到写成,要反复、细致地核对材料,务求确凿无误。稿子写成后,要同被采访对象见面,同被采访单位的群众见面,同被采访单位的领导见面,最好还要由该单位的领导签署审稿意见。

二、吃透两头,把党的政策与基层的实际结合起来

搞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一篇新闻的好坏,关键在于问题抓得准不准,能不能抓出新意来。旧调重弹,固然抓不出新意;而泛泛而谈,也免不了落进“一般化”的泥坑。抓问题的本领,应该说是记者的看家本领。有人也把这个本领叫做“新闻眼”。那么,记者的这个看家本领如何获得呢?

我们知道,孙行者之所以有火眼金睛,在于他在太上老君的丹炉里炼了九九八十一天。记者要会抓问题,要抓得准,也得炼。这个办法便是:吃透两头,把党的政策与基层实际结合起来。第一,要抓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1980年4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平反刘宝金冤案的阻力在哪里》,就抓住了平反冤假错案中存在的问题。报道虽然写的是刘宝金这个典型,但他在当时平反冤假错案中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通过这个报道,可以使更多人受到教育,从而推动全国的冤假错案平反工作。又如1982年六、七月间,《光明日报》曾就北京怀柔县发生殴打女教师的事件作了连续的报道。这组报道针对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中存在的比较常见的、性质极为恶劣的问题进行报道,产生了较大反响。第二,要抓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1978年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如何解决“抓药难”的问题》,197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群众为什么买不到生姜》等报道,都是抓住了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第三,要抓带有个性特点的问题。例如1979年7月14日《光明日报》发表的《钢筋防腐剂不再“喝”牛奶“吃”白糖了》,1980年7月30日《湖北日报》发表的《随县县委书记走访鼓励包产户》等,都注意了个性特点,不是一般地、笼统地写,而是通过群众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带有个性特点的一个个具体事例来反映的,使人读了感到亲切,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

要做到抓准问题,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政治水平和深入基层的程度。一切新闻工作者,务必完整、准确地学习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全局;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实际中去发现那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思想解放,敢于碰、肯于钻,才能抓到那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要练就一支铁笔杆

写实。新闻的特点就是凭充分的事实来感染、影响读者,没有具体事实就不成其为一篇新闻报道。正是在这一点上,新闻和报纸上的社论、评论等说理文章不一样。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最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写新闻必须善于运用事实来体现党的政策,体现某种思想,而不借助抽象的议论,一定要禁绝空话连篇和笼统、抽象。稿子写成后,要反复读几遍,看哪些是套话,哪些是漂亮话、车轱辘话,一经发现,就要下决心删去。

写实四法:(1)善于选择和运用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用一个好的典型事例,既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又有鲜明的个性,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许多新闻,特别是短新闻,往往是用一个典型事例写成的。例如:1978年8月27日新华社播发的短新闻《成群鸭子涌进合肥市》,就通过多年未见的“鸭群过街,车辆让路”这个典型事例,反映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取缔了限制养鸭的土政策,农村家庭副业的蓬勃发展。(2)对事实进行概括。采写新闻,尤其是综合新闻,除了有典型事例以外,还要有概括的材料。概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但是这个概括必须是基于事实基础上的概括,而绝非任意拔高。(3)尽可能写一些现场气氛,这样可以增强宣传效果。有了从现场获取的一些最新材料,稿子就可以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新闻特色。例如曾获1981年“好新闻”奖的《体育报》上发表的消息《邹振先惊人的一跳》,开头便这样写道:“22日晚十时许,布加勒斯特华灯初上。‘八·二三’体育场四周看台上观众的视线,一齐随着水银灯的光度,投向三级跳远的沙坑。‘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电子记分牌上显示出中国运动员邹振先的成绩:‘17.32米’!”这头三句关于场景和气氛的描写,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比赛现场。(4)在叙事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议论。可是,对于新闻来说,事实无论如何必须占主导地位。新闻绝不能以议论来代替事实,也不能仅仅为了印证已有的概念才引用事实。同时,新闻中的议论也只能是从事实本身得出的,不能用抽象推理来得出。新闻中的议论必须十分精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写短。新闻要写得短小精悍,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写清楚最重要的事实,在有限的文字中包含一切必需而又重要的东西。这有很多好处:可以写得迅速及时、突出最主要的东西,避免材料的堆砌;可以腾出报纸版面刊登更多的群众来稿,丰富活泼版面;还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了解尽量多的重要事情。

新闻短小精悍最重要的标准,是内容要简练、充实、精彩。同时,文字简洁、篇幅短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早在30多年前,延安《解放日报》就提出:“新闻要五分之四是500字左右的。”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短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简明精练,脍炙人口。他只用了140多字就概括了这一场震撼世界的渡江战斗,简明精练到了极点。有些话,一句就是一幅图画,有关这场战斗的一些主要情况也都一一交代得清楚明白。我们首先要学会写这样的短新闻。为此,就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取舍材料,正确选择主题;要有强烈的群众观点,下决心写得短些;要自己写短,不要依赖编辑改短。

写及时。新闻的特点之一就是快,就是把新近发生的最新事实极快地报道出去。否则,新闻就变成了旧闻,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新闻发得快与慢,常常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有些政治上的问题要求我们发得迅速及时,发得慢了还会起反作用。及时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对敌斗争的胜利与否。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迅速及时的新闻,会对实际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使新闻以新鲜生动的内容引人注目,使读者及时看到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新貌,深切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脉搏,受到极大的鼓舞。目前,很多新闻不新,有的还是“一年来”,“最近以来”。我以为,这种新闻大凡是没什么人看的,就是看了也引不起共鸣,无法发挥新闻教育和鼓舞人民的作用。

同类推荐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本书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织机构教研组(教研室)的性质、历史与现状、基本职能、以及与教研室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教育因素,并对教研室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本书中,谭传宝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德育”这一虽妇孺皆知但是却常常雾里看花般令人迷惑的概念做了系统而严谨的定义,并以大量浅近文字梳理、解释,试图让初次接触者也能洞悉其深意、理解其价值。另外,本书对德育的诠释完全切近时代特色,关照现实问题,建言德育实践,努力填平学术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为正室

    穿越之我为正室

    俆明薇,是这一世她的名字。身为大家族的嫡女,一辈子的命运从出生就开始被定下了。受家族的教养长大,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男人做他的嫡妻,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管好后院的妾。这些,对受着正妻教育的俆明薇来说,不过是信手就能拈来。平平淡淡,再回首她和傅恒已经成婚五年了,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也有了一屋子的莺莺燕燕。感情这种东西,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过。没想到,她的丈夫,忽然问她要起这个来了。没有的东西,她又怎么给的了呢?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王者蜕变记忆夜

    王者蜕变记忆夜

    金达玲是一个在别的同学眼里比较冷漠,但在熟识她的好友及家人面前却是一个极其开朗的女孩,有思想,有学问,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是爷爷的一句“订婚”打乱了一池春水。金达玲原本是有自己喜欢的人的,那便是同校的宋天鸣学长,但是现下家人却硬要给他弄个未婚夫。她咬牙切齿,想尽办法的想要让成俊宇这个“未婚夫”知难而退。只是这个男孩为何总是一副他们很相熟的样子?他真的很死皮赖脸,可是为何他霸道的样子又有那么点帅气可爱!……在她终于为之心动的时候,却被他远在美国的异性好友出来搅局。他脸上那种悔恨痛失的表情又意味着什么?难道他们之间除了这段感情还有着什么别的?如果第一次遇见只是偶然,那这一次一定是命中注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影重重

    鬼影重重

    我叫张凡宇,故事是发生在我刚进大学的那会儿。当时,正好是接手了一个活动,要去图书馆拍一些照片来用。但是在寝室将那照片拿出来看的时候,我当时差点没有吓的晕过去。照片上,只有着一个皮头散发,身着白色衣服,头发将整个脸都遮住了的女子,女子的舌头朝着外面伸着,双手朝着前方,似乎在抓什么一般!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灵异事件,亦是与这些照片相关。照片上的女人,到底是谁?为何对我纠缠不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门牙

    门牙

    陈子涵的门牙没了。几名同学慌慌张张跑进办公室来报告我:陈子涵的门牙磕飞了。正在改作业的我,手哆嗦了一下,心也跟着上下甩了甩。我强作镇静,站起来冲那几个学生挥挥手,示意他们带我去现场。肇事者是王鹏飞。经过是这样的,课间时,陈子涵从口袋掏出一块巧克力在几个同学面前晃荡,王鹏飞晶亮的双眼立刻喷射出贪婪的光芒。要知道,缺少管教的王鹏飞,父母离异,自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偶尔只能啃个苹果什么的,对于巧克力这种食品,老人们认为压根不用吃。面对很少能吃到的巧克力,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垂涎。
  • 武道凌天

    武道凌天

    苍澜大陆,群雄并立,武道凌天。少年林寒得武道,炼元气,闯秘境,夺造化,为寻找父母走出一条逆天之路。八大圣族皆为蝼蚁,各路天骄一招轰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