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100000041

第41章 吕叔湘的故事——扶植后学 尽心竭力(1)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我国语言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扶植后学的饱满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务实与严谨的学风、孜孜不倦的开拓精神等等,集中地反映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思想风貌和高贵品质,为中青年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语言学界的中年骨干之中,有的人曾经听过吕叔湘的课,有的人曾经做过吕叔湘的助手,许多人曾和吕叔湘共事。他们的共同感受是吕叔湘乐于尽心竭力扶植后学。

1960年,语言所来了一位年轻人,给吕叔湘当研究生。见面之后,吕叔湘问他有什么爱好,他答:“喜欢音乐,对语音研究有兴趣。”吕叔湘说:“你可以研究语音与语法的关系。语法由我指导,语音问题,我为你再找两个老师。”第二天,吕叔湘就带这个研究生去见所里的几位语音专家。他对大家说:“从今天以后,这个年轻人也要跟你们学语音,也是你们的学生。”

这个研究生在大学里是学俄语的,但达不到应用的程度。吕叔湘告诉他,研究语音学,英语比俄语更有用。“我来教你英语。”他为年轻人找了一本斯威特的《英语新语法》做教材,每天给年轻人上课。

与此同时,吕叔湘发现所里不少同志有进修英语的要求,就开了一个20多人参加的进修班,选用美国弗里斯的《英语结构》一书做教材,自己授课。在吕老的指导下,进修班里有五位同志还把这本专著翻译出来,交出版社出版。

吕叔湘的一位助手,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她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考取了吕叔湘的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被留在语言研究所,给吕先生当助手。

在当研究生的时候,吕老就对她说,他在40年代写过一本《近代汉语指代词》的初稿,将来要请她帮着整理。可是,到她当了助手以后,吕老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不久,吕老找她谈话,给她一篇“些和点”的草稿,要她整理修改成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刚刚脱稿,吕老又给她出了个题目,要她研究一下《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吕老看完第二篇论文以后,又给她出了一道题目,叫她写一篇关于汉语史研究方法的论文,特别提醒要看一些日本学者的文章。为了写这篇论文,这位助手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看了初稿以后,吕老比较满意,但是不同意拿出去发表。他说:“你是把别人的话概括了一下,自己懂了就行,不一定要发表。”

这时候,吕老才把《近代汉语指代词》的初稿交给她,让她整理。

这位助手说,吕老为了让我整理好他的旧著,花多大精力来训练我!他对我的要求真是很严格啊!

在社会科学院大楼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一位现在已在语言研究所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抱病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说,吕叔湘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术、思想,乃至为人。

1955年,这位同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语言研究所工作。为了让他多方面了解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吕叔湘把他分到《中国语文》杂志当一年编辑。当他后来转入现代汉语研究室之后,吕叔湘发现他对宋元白话的研究有兴趣,就鼓励他在这方面努力,并且帮助他熟悉这方面的材料。这位同志在吕叔湘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可是眼看他的研究将获成果,“文化大革命”开始,将他的资料毁了,使他对科研心灰意懒。

有一天,他去看望吕叔湘,说起这件事。吕叔湘用一件自己熟知的往事说服他。吕叔湘说,当他在南京东南大学上学时,著名生物学家秉志在那里教书。秉志用自己收集的大量生物标本武装生物系,在全国学界享有盛名。不巧那年生物系发生一场大火,秉志的标本被烧光了。眼看自己前半辈子的成果毁于一旦,秉志并没有消沉,相反却更加努力地工作。后来,他再次收集齐全生物标本,并在生物学研究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吕叔湘说:“人家秉志是这样做学问的。他意志多坚强!而你失去的仅是三年之中收集的资料,怎么能灰心呢?”

这位同志从吕老的话中受到鼓舞,近几年科研成果累累。他编著的《近代汉语读本》已经出版,他的《古代白话文献简述》、《〈大唐三奘取经诗话〉写作时代蠡测》等论文,也在语言学界引起重视。

为了鼓励我国青年语言研究工作者,吕叔湘捐出多年积蓄的六万元,设立青年语言学家奖金(顺便可以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和朱德熙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曾多次重版,印数近一百万,按当时的版税办法,收取版税九万余元,他俩全数捐献支援抗美援朝)。奖金设立以来,每年评奖一次,至今已评了两次,有四名青年学者得奖。

一台录音机和一个新领域

1958年,一位年轻人刚进语言所便急于出成果,以施展大学里的抱负。当时,吕叔湘任副所长,分工领导现代汉语研究室,恰巧是他的“顶头上司”。

吕叔湘看到这位年轻人搞研究还没有上路,今天抓这个小题目做一下,明天又换个题目写一篇,很为他着急。一天中午,他特地把年轻人叫进办公室闲聊。吕叔湘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学问来不得急于求成!”年轻人脸红了。吕叔湘又接着说:“你勤于思考和动笔,这是好的,但千万不要企图用小本钱做大买卖啊!做学问一定要讲究个‘实’,要占有材料。”

吕叔湘要求他系统而深入地读别人的研究论文,写提要,写札记,做卡片,锻炼做研究工作的基本功。他依着吕叔湘的话,几年中间读了60多篇论文,都写了详细的提要。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次,年轻人在工厂碰到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几个工人围着他问:“老师,为什么有的人会说不会写,又有的人却会写不会说?你是研究语言学的,给我们解释一下吧。”年轻人想了半天,答不出来,只好支支吾吾地说:“这个,这个我还没有研究过……”

回家的路上,他考虑再三:这不是口语的研究对象吗?要有部录音机,把别人说的话录下来,再同他写的文章来对比,不就可以摸到规律了吗?啊,所里不是有一台小录音机吗?现在正躺在保险柜里睡大觉呢……他把自行车一转头,奔吕叔湘家去了。

吕叔湘听了他反映的情况后,很感兴趣地说:“语言有两方面:一是书面语,一是口语。眼下前者受重视,后者被忽略。你想做口语的调查研究,很有意义。可用录音机把人们说的各种风格的话录下来,包括受过教育的和没有受过教育的,有准备的和没有准备的。录下来了再把它一个字一个字地整理出来,再跟写的比较。”停了一会儿,又说:“至于录音机嘛,你马上写个借条,我批准照借。”

这位年轻人拿到了录音机,走上了口语研究的道路。他马不停蹄地工作着,在工厂农村里录到一部分讲话,还搞到一部分书面对比材料。他兴高采烈地去找吕叔湘,把录音带放给吕先生听。

吕叔湘不满意这些录音,他说:“你录的都是政治口号嘛,这不叫口语。你应该录点日常生活的口语,才有意义呢。”

吕叔湘找到一份报纸说:“昨天报上还登了某家母女失散30年喜团圆的事。你要是找到失散的母女,录下她们的对话,再拿来跟报纸上的报道比较,那才有意思哩。”

吕叔湘的几句话,让年轻人开了窍。他下工厂,串街道,访亲友,找线索,跑了北京许多地方,辛辛苦苦地录下了50多篇口语材料。吕叔湘眼看年轻人的工作有了长进,又把他找去了,说:“你现在可以整理材料了。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写一本书。我已经帮你拟了个提纲,你拿回去再研究一下。”

1978年11月,这位年轻人写成了书稿,吕先生审读了以后,亲自写信,把书稿推荐给一家出版社。第二年,年轻人的第一本著作《说和写》问世,后来一版再版,发行了30多万册。这本书出版不久,吕叔湘又给他写了一封信,恳切地说:“你的第一本书出版,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个大事。希望出这本书以后,千万不要骄傲,要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正像吕叔湘早就说过的那样,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口语研究是不太为人注目的。这位年轻人有一段时间很沉闷,因为他的课题难以列入科研选题。在研究室的一次选题会议上,吕叔湘说:“口语研究很有价值,我们还应该研究一下中小学师生的口语。是不是所里派一个同志到中小学蹲一两年?”吕叔湘话音刚落,这位年轻人就接上茬,说:“这个选题我有兴趣,我愿意到中小学蹲点,实验口语教学,提高中小学师生的口语水平。”

他连续在中小学蹲了两年,把口语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扩展、丰富了。在此期间,他写了30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种杂志上。后来,还写成了一本《小学口语教学》和一本长达28万字的专著《汉语口语》。十年之中,在吕叔湘的指导下,他从录音入手研究口语,走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应用的研究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共发表了140万字的著述。

我见到这位过去的年轻人的时候,他已是副研究员了。他说:“是吕先生带我闯进口语研究这个领域。他要我避免飘飘然,意思是叫我不要忘乎所以,仍要扎扎实实地开拓。他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相知何必曾相识

吕叔湘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语法修辞讲话》起,就不断收到读者来信,其中有讨论语法问题的,不乏很有见解的,他都尽可能解答,并通过这种途径结识了一些文字之交。“文化大革命”后,吕叔湘主编《中国语文》,也常常在来稿中发现人才。对瑕瑜互见的稿子,他往往提出修改的详细意见。他发现和扶植了许多素昧平生的中青年人才。

我见到北京语言学院一位副教授,她非常感激吕叔湘对自己的指导和培养。她说:“我和吕先生素昧平生,可吕先生扶持我就像对待他的学生一样。”

这位女同志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六一届毕业生,在北京育才中学、红旗夜大教过语文。1974年才调到语言学院,专门教外国留学生学中文。

外国留学生不会正确运用可能补语(动词+得/不+补语),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在寻找可能补语应用的范围和规律,写了一篇关于可能补语的论文。开始她不敢投给权威杂志,而是交给一个普通学刊,没有被采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才把这篇论文投到《中国语文》,希望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

当时,她是无名的。她既不把自己看做千里马,也不敢想象会碰到伯乐。一天,她收到《中国语文》编辑部的一封信,信里说:“你的论文我们准备发表。这篇稿子经吕先生看过,他在统计表方面提了点意见,希望参照修改。”她没料到吕老在百忙中会对她的稿子提意见,大为感动。后来她这篇论文,经过修改以后,终于刊登在《中国语文》杂志上。

1982年下半年,她写出第二篇论文《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范围》之后,亲自登门送给吕老审阅。

过不了几天,吕叔湘又一次给她的论文写了修改提纲,还附上了一张短信,指出她的毛病,说:

我觉得你原先标的节次有点乱,给你调整了。又,例句的编号最好全篇一贯到底,便于前后称说。这要在文字段落调整以后才能着手。

你写文章的毛病主要有两点。一是眉目不够疏朗(组织工作薄弱),二是文字欠明净(有些地方字句啰唆)。希望你在调整段落之后,再从头到尾把文字修改一遍。

她没有辜负吕叔湘的希望。1983年《中国语文》刊登了她的第二篇论文;同年,她被语言学院评定为副教授。

像这样的事还有不少:河南一位副教授的第一篇论文是吕叔湘帮助修改的;天津的一位副教授的第一篇论文也是他帮着修改的;还有不少别的地方的中年语言学者的论文,都浇铸了他的心血……他审阅过的稿子应以数百万字计算。他不欺无名,扶持后学,真是相知何必曾相识。

有一次,外地一位中学教师给吕叔湘寄来一部《句子结构图解》的书稿,助手认真阅读以后,认为没有什么学术价值。但是,作者一笔一画认真工作的精神又使她感动,她特意把书稿交给吕先生看看。

几天之后,吕叔湘把助手找来,说:这个教师的研究方向有问题,很可能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位教师用很大的力气,花费很多时间画出这两大本图解,是不值得的。句子结构是由一些基本格式构成的,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画成图解就足够说明问题了,何必大量重复呢。现在这位同志选了许许多多复杂句子作图解,并且每个句子都分析三遍,花这么多时间,太可惜了。不能再让这些同志走弯路了。我已给作者写了一封回信,请你抄一份交给《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发表,我希望更多的同志不要走这种弯路。

吕叔湘的文章发表了。他热心为后辈把正科研方向的精神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中美比较》中,秦朔通过中美价值观、经济、科技等的对比,为我们展示出两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事例详实,语言轻松活波,让你只需看这本书,就能轻松了解美国文化,并能在两国对比中深入的认识中国。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

    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

    本书是在2006年12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引入了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并依据我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以及各个时期的突出特点以及民族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内在联系,将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划分为创立期、完善期、发展期、创新期四个主要发展阶段,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是国家民委社会科学项目“我党第三代集体领导对民族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最终研究成果。
热门推荐
  • 凤女璇玑

    凤女璇玑

    帝星异动,天降凤女。世人只知得璇玑者得天下,而不知孤星蔽日,近者伤,亲者离。且逢天下兼并战争纷起,群雄角逐,谁主沉浮?局中局,计中计,且看凤女璇玑主得沉浮,抢得良人,笑傲天下。
  • 独自闲行

    独自闲行

    《独自闲行》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的精选散文集。散文集共分四辑,分别是“淡之美”“自然说”“风物谈”“世间事”,收录了李国文谈生活、品人生的经典文章,如《淡之美》《耕耘者说》《晚霞的赞美》《茶余琐话》等,透过这些真性情的文字,读者可以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处世智慧,收获丰富的人生启迪。
  • 顾少您的恋爱请签收

    顾少您的恋爱请签收

    重生前,洛柒染恨透了一直保护着她的顾宸默重生后,洛柒染觉得顾宸默好帅帅哟~片段一:“顾宸默,你个混蛋!!!!”洛柒染哭得梨花带雨。“好好好,柒柒,我混蛋我混蛋,你别哭了,哭得我心疼”顾宸默手足无措得在小柒柒脸上“乱摸”洛柒染:???众人:!!!顾家上上下下:???!!!什么玩意儿,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顾少么,顾少诶,c国著名钻石王老五,霸道狠戾,杀人不眨眼......可这是个什么鬼?这么温柔的顾少亮瞎我们的双眼好嘛顾少宠妻请低调啊!!!我们受不鸟~
  • 你若在,我还爱

    你若在,我还爱

    我亲手杀死了我的孩子,只因她是女孩......如果你还在的话,我还会再次爱上你。
  • 灭秦(3)

    灭秦(3)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反派爹地滚远点

    反派爹地滚远点

    安荞对八年前对她弃之如履,现在却整日围着她转圈,想再续前缘的男人表示无语。“抱歉,与我而言你太老!”她冷眼看着他说道。“我老?不好意思,老你也只能认了,你欠我的八年先还了再说!”安荞??????这还有天理吗?明明当年是他先说分手的!“债还了,再说理!”他一如既往的霸道强势!
  • 柔软的力量

    柔软的力量

    作为白宫史上最年轻的副幕僚长,艾丽莎经历了许多美国历史上的经典时刻——在白金汉宫见英国女王、在冰雹天气里如期推进一场反响很好的竞选演讲——无数不完美的时刻要靠艾丽莎的机智和细致来扭转局面。《柔软的力量》是一本行事指南,讲述艾丽莎如何成为“美国权力层”的一员,又依靠什么在白宫权力圈中一次次战胜挑战。艾丽莎分享了她在美国政界和其他领域中成功的策略,包括自信的重要性、如何才能避免表现得愚蠢、为什么所有事最终都要归结于勤奋刻苦等。强硬和强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柔软亦可以战胜一切。
  • 重生之别惹男神

    重生之别惹男神

    【完结】【无任何重生爽点,非爽文,入坑谨慎】上一世她追逐着他整整十年,最后却只得到一张婚礼请柬。一朝车祸,重回十年前,当她发誓再不与他扯上关系时,他却步步紧逼……“你为什么要招惹我?”“讲点道理好不好,明明是你先来招惹我的。”*爱而不得,搔首踟蹰。但去付出,去追寻,去改变,去成为更好的自己,爱意就会蓬勃生长,终究有结果的那一天。十年前高二暑假的那个夏天,席暮的一句“等我回来”引发了一切的故事。所以最后也是因为一句“等我回来”,舒桐选择了相信他,舒桐选择了原谅。不要害怕,等我回来。欢迎回来。这是一个爱而不得,搔首踟蹰,历经艰难,终成眷属的故事。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错妃诱情

    错妃诱情

    她是御医之女,兰心蕙质,妙手仁心。他是天朝贵胄,惊才绝世,冷酷无情。七年前一场邂逅,她用自己的救命药草,救了他一命。七年后一场错缘,她做了他的王妃。当她失了心动了情,他却找到了最初倾心挚爱的佳人。她饮下他亲手端来的毒茶,为他的意中人试药,汹涌的疼痛涌来,这一刻,折磨她的不仅是那杯毒,还有情殇的狂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