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200000057

第57章 世界著名赛事报道模式及其特点(6)

②与外国同行互通信息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赛事,大项目28个,小项目302个,如此艰巨的采访任务仅靠个人能力是绝对不能胜任的。一位体育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已经和国内同行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但是在奥运会上,不要忘记前来采访的近万名外国记者,他们是非常宝贵的信息资源,与他们建立起协作的关系也会帮助记者出色完成采访任务。在以往的大赛采访实践中,不少记者就依靠外国记者提供的信息,成功地采访到独家新闻。这里所说的独家,是指国内媒体仅此一家。奥运会报道的竞争虽然十分激烈,但国与国媒体之间的竞争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只要不是重大新闻,与其他国家记者分享信息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记者能否建立起“国际人缘”。例如,《中国体育报》国际部的记者几乎人人都与外国同行建立起友好关系,遇到重大事件发生时,打个越洋电话就能问个明白。在奥运会上,这样的关系就能帮上大忙。但要想获得国外同行的帮助,只能靠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人缘。

③不要过分依赖录音设备

采访时录音是记者为写作稿件而采用的一种手段。但是,奥运会赛场十分嘈杂,记者众多,在外围时基本听不清被采访人说些什么,当记者回放录音时,很可能话语听不清楚,或者出现因技术故障而没有录上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记者的时间不够用。每天要赶路、看比赛、出席新闻发布会、分析成绩、写稿件,基本上没有时间把录音全部回放一遍。所以,要坚持在采访现场进行笔录,并同时对记录的内容画出重点和疑点,力争在现场得到解答。一般情况下,记者能够基本记住采访的内容,只需要对重点地方进行录音的回放,写作就能顺利完成。

④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渠道

奥运赛场的新闻竞争异常激烈,每个记者都想作出深入报道,然而要达到这样的高标准,前提是建立多层面的信息渠道,使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其中最重要的来源还是运动队和代表团。作为专业体育记者,由于长期报道某个运动项目,往往会与运动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有的还发展成为朋友关系。但是奥运会比较特殊,由于任务重大,教练和队员的心理压力都很大,再加上严密的安保措施,不可能像平时那样随时能接受记者的采访。因此,在奥运会前,记者要多到国家队观看训练,观摩资格赛或选拔赛,从中获得大量的赛前信息。同时,要与教练达成某种默契,即使在每场比赛,尤其是重要场次的比赛结束后,能够通过电话进行采访。有时,主教练工作繁忙,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可能没有时间接受采访,记者则可通过该项目的裁判、队医或者随队翻译了解情况,这些信息渠道也是不可忽视的。有时,运动队会由固定的班车接送,司机和场馆管理员也是信息的来源。

本节思考题

1.简述大众传媒与奥运会的关系。

2.举例说明大众传媒对奥运会的传播。

3.简述奥运会的报道特点。

第二节足球世界杯报道模式及其特点

一、国内外足球世界杯报道

1.国外媒体的足球世界杯报道模式及其特点

世界杯足球赛的历史,也是足球新闻的发展史。在世界杯的最初阶段,落后的通讯技术决定了低水平的新闻竞争,而由于缺乏新闻竞争,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到1978年间,世界杯赛基本上是主办国和参赛队所在国家和地区媒体的事情,更确切地说是欧洲、南美国家媒体的事情。

在早期的足球世界杯上,由于媒体采访的人数少,记者们可以随意进入比赛场地、运动员更衣室、训练营地,与教练和球员“聊天”,轻易地获得第一手新闻。这样的好事是现在采访世界杯的记者们想都不敢想的事。由于当时的通讯技术比较落后,摄影记者传一张图片需要几十分钟时间,大大影响了报道时效,使消息难以及时传到世界各地的球迷那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各国媒体对足球世界杯的报道主要体现在通讯社与平面媒体上。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知名通讯社派出专项记者,与世界杯举办地的驻外记者联合进行采访报道,及时而大量地发出稿件。路透社被体育媒介公认为在足球报道中独树一帜,其足球赛事分析及足球评论最有见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世界主流体育报刊、杂志,对世界杯也都有全面而深入的报道。在世界杯比赛期间,美国的《体育画报》、法国的《队报》、德国的《图片报》都进行专题报道的策划。综合报纸在世界杯举办期间往往会辟出专版或者专栏进行集中报道。在平面媒体的世界杯报道中,多采用专栏作者的形式,以人物特写、赛事分析、赛事评论等多种体裁,满足了广大足球爱好者的阅读需求。由于采写者对足球项目十分精通,保证了文章的质量。

1982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成为传播媒介值得纪念的一届比赛,这届比赛不仅参赛队伍扩大到24支,而且从这一届世界杯赛起,欧美地区开始通过卫星进行电视现场报道,比赛的盛况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数亿观众。电视直播不仅加速了足球的商业化进程,扩大了世界杯赛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足球新闻,特别是世界杯赛新闻的竞争。

在国外电视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中,首次进行比赛转播要追溯到1954年的第五届世界杯,而在我国,直到1978年才开始转播世界杯。50年间电视转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2006年德国世界杯为例,除了在转播场次、转播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刷新了历史纪录之外,各电视公司大量丰富的世界杯栏目,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世界杯赛期间,各国电视台都挖掘能量,最大限度地报道世界杯新闻,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开辟多个频道,并且全天候播放足球节目。

2006年世界杯的报道是另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在这届比赛中,国际足联首次放出了世界杯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这是新媒体进入主流渠道的标志之一。全球共有十几个国家购买了网络版权,在亚洲有中国、韩国和日本。

按照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公布的数字,采访韩日世界杯的正式记者为3600人,而德国世界杯人数已经达到5000人。德国世界杯32强共有736名球员,平均每位球员被6.8名新闻记者追踪采访。

2.国内媒体的足球世界杯报道模式及其特点

在对足球世界杯赛的报道中,电视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传播媒介。据中央电视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观众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是足球,因而足球赛事转播也最受欢迎,首当其冲的便是足球世界杯。所以,世界杯赛成为中央电视台赛事转播的重头戏也就不足为奇了。

(1)电视足球世界杯报道

①中央电视台的足球世界杯报道

1978年,第十一届足球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中央电视台选取了几场重要比赛进行转播,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转播世界杯赛。

这届世界杯赛事的转播虽然是录播,但已使中国的电视观众同世界爱好足球的观众们一道,享受到足球世界杯的快乐。当时进行转播解说的是宋世雄和孙正平,他们未能在西班牙去亲身体验到世界杯的现场气氛,而是在香港边看画面边配解说,配完后再将录像带加急寄回北京,次日再进行播出。除了两位解说员,参与这次赛事录制的还有导演张家成和哈国英,四个人齐心协力完成了中国电视转播世界杯赛事的壮举。

1978年,中央电视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转播了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并在电视赛事传播史上第一次使用了通讯卫星。

由于地理原因,1986年世界杯比赛在北京的夜里举行,正好是观众睡觉的时间,但中央电视台仍然直播了全部52场比赛,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首次直播世界杯决赛全部场次的比赛。这届世界杯的电视转播依然延续了以往的做法,派人去香港看着画面添加解说,然后通过卫星传回北京。在这次赛事直播中,中国电信部门也给予了大力协助,全国的微波站也打破常规,跟着加夜班,经过多方协调配合,顺利地完成了这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转播。

经过几届世界杯比赛的转播,中央电视台已经积累了经验,又向前迈进了一步。1990年罗马世界杯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少量记者前往比赛举办地,现场采访团队规模虽小,却探索出一条新路。

1994年足球世界杯期间,中央电视台前方报道组也只有五人,其中主持人两人、记者两人、技术人员一人。这样一支“袖珍”的团队,为中国观众带来世界杯赛事的转播。本届世界杯赛上,中国共有六亿人次通过电视观看了比赛。

1998年世界杯赛在法国举行,随着自身实力的提高,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规模不断扩大,前方报道组增加到九人。在赛事转播的方法与手段上也有新意,除了现场解说,后方演播室进行包装,无论在报道规模还是转播质量上都更上一层楼,不少观众对这届世界杯赛上孙正平与黄健翔联合解说的风趣与深刻仍然记忆犹新。

2002年韩日世界杯在地理条件上对中国有利,基本上不存在时差问题,中国国家队又是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观众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国媒体看准这起关注度高的“媒介事件”,提早做好了报道的准备工作,并纷纷派出记者前往现场采访比赛。中央电视台创纪录的44人的报道团,其规模可以与世界著名电视台相提并论。在节目的制作上,中央电视台也大动脑筋,将赛事报道分为前期、赛间和后期三个阶段。中央台的报道自2002年4月1日始,至6月30日世界杯比赛结束,不同时期的报道各有侧重。中央台在CCTV-1、CCTV-2节目中开辟了《你好,世界杯》《世界杯经典》等专题节目。在5月31日至6月30日赛事期间,中央台的九个ENC摄制组走遍了韩国和日本20个城市的比赛场,拍摄了64场比赛的赛前动态、赛间花絮和赛后新闻。所有赛事直播信号、新闻专题均通过设在汉城的国际广电中心(IBC)的演播室传回北京。在中央台本部,建立了800平方米的演播间。在世界杯期间,中央台每天播放11个小时的各类世界杯直播节目。与此同时,电视受众的反响也十分强烈,观众人数更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平均每场电视观众都在一亿人次以上。一些重要场次的比赛,平均每场收视人数达到两亿人,而中国队对巴西队的那场比赛,国内有三亿人收看了直播。这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转播,中央台取得了质的飞跃。

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赛的节目制作,中央台延续了前几届的做法,进行了精心包装,报道主题定为“豪门盛宴”。中央台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电影的一些娱乐元素。因为当时恰逢国产大片张艺谋的《夜宴》正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借用这一家喻户晓的电影片名来比喻足球世界杯赛是最合适不过的。在整个的节目运作上,中央台以“我爱世界杯”为主题,打造了一个全功能的传播平台,把世界杯资讯在央视体育频道上进行了最广泛的传播,掀起了24小时的世界杯收视热潮。CCTV-5分为三个时段传播资讯:第一个时段从晚上7点至次日早7点,此时段为赛事现场直播和晚间专题。第二个时段从早7点至中午1点,为早间专题,包括赛况资讯和赛事重播;第三时段是下午开始的《球迷世界杯》,以娱乐的手段传播世界杯资讯。从实际操作上看,中央台的赛事转播依然如同往届,但在报道的整体包装、创作观念及手段的运用上进行了新的尝试,获得了巨大成功。

自1978年开始转播世界杯比赛以来,央视共转播了八届世界杯赛事,通讯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使电视转播的质量一届比一届高。

②地方电视台的足球世界杯报道

在中央台重大国际赛事转播权一统天下的不利局面下,地方台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有限的赛事转播资源中作出自己的特色。在地方台的一致努力之下,世界杯期间对中央台的世界杯报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和AGB尼尔森媒介研究两个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6月10日的上海,CCTV-5的频道占有率为9%,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占有率则达到12%;在英格兰对巴拉圭的比赛中,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在广州的收视率最高能达到约15个点,CCTV-5在当地的最高点数只在5个点左右。央视转播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被轻视的现象。

2002年3月,中央台以2498万美元从德国基尔希集团手中买下2002年和2006年两届世界杯的电视转播权。当时,中央台决定独买独放,不给地方台任何转播赛事的机会。这让中央台成为韩日世界杯期间最大的赢家,世界杯广告收入达到4.5亿元。但在2006年世界杯时,央视改变了经营策略,向地方台二次出卖转播权。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了从广东、上海等地方台获得转让转播权的收益,如上海文广传媒集团(SMG)向央视付出了500万元的版权费;二是在中央台和地方台之间完成诸如中超联赛等相关体育节目的置换和重新分配。

同类推荐
  •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将市、区县侨联法顾委(团)、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搜集的第一手素材,以生动的案例以及对案例详细的分析来解决归侨侨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诸如合同纠纷、物权纠纷、继承纠纷、家庭纠纷等法律问题。《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中的所有案例均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性。
  • 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闻史

    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闻史

    陈力丹教授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出发,以报业为中心,讲述了中国新闻业的前世今生:性质上,我党执政后新闻媒体由民营到全部演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再到新时期的松动和变革;地理区域上,省报如何由大行政区的机关报演变而来;政策上,对新闻媒体的有力管理始终保持,延续至今;还具体介绍了某些大报(如《人民日报》、《大公报》)和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广播、电视等传媒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现行中国新闻制度形成并固化的历史原因,是对中国新闻史难得的客观总结,亦可视为寻求中国新闻业改革的“火力突破口”。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教育如此迷人:好学校是如何成长的

    教育如此迷人:好学校是如何成长的

    本书围绕“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的教育理念,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如何让学校和教室变成孩子的美好记忆”等一系列主题,并从学校的文化与细节切入,鲜活指出何谓学校的精神和行动,给我们提供了好学校的管理范式。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热门推荐
  • 机械乐园

    机械乐园

    突然死去的人,竟然以机械身躯重生。这是一场游戏,一场互相厮杀的游戏。他们想解开黑幕,只可惜完全无法跟黑幕的人斗,只能接受命运。
  • 名誉领事

    名誉领事

    巴拉那河岸的一座小小的港口城市中,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行动过后,所有当事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辜被绑的名誉领事,骑虎难下的游击队员,备受良心煎熬的英国医生,在情人与丈夫之间犹豫不决的年轻妻子,还有冷酷无情的政客……宗教教义、社会理想、人性底线,在这场阴差阳错的混乱中,他们各自究竟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与太阳适度亲密的距离、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种种机缘使地球成为了生命的摇篮。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30万种,植物大37万种,每一种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在这些植物中到底蕴藏着什么样令人着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 赵小姐的美人心计

    赵小姐的美人心计

    本文1V1,甜宠文,男女主人公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人前,她是天真无邪,清纯可人,温柔善良,努力又敬业的“赵老师”!人后,她是虐后母,斗渣妹,心计百转的腹黑大小姐!人前,他是英俊潇洒,善解人意,让人爱慕的娱乐圈男神!人后,他是富可敌国,冷酷无情,腹黑傲娇的大少爷!多年前一个意外的kiss,让他们结缘,而多年后,再次相遇的两人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且看心机大小姐如何生撩傲娇男神!
  • 大唐剑歌

    大唐剑歌

    引剑入江湖,唐宫生波澜。武周后期,平凡的乡村少年林剑澜因救助匡义帮之主而卷入了武林间的恩怨情仇,却不料江湖迭生波澜的背后暗流涌动,亲生父母早亡也另有隐情,追查中一步步踏入了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虽睥睨天下也难逃岁月风尘的无奈,且游曳于权力漩涡看尽尘世贪恋。帝星将落,引势明争暗斗,沙城遗珠,徒笑算尽机关。是堪不破名利的丑态,还是让人赞叹的执着?沙洲弹剑,褪尽浮华,回看河山夕照处,落雪满肩逝无声。
  • 心灵诊所

    心灵诊所

    想死的都来找我。我是个记者,女的,报纸上我叫晓畅,主持心灵诊所,基本上就是跟精神病打交道。名气一大,烦得很,越烦越有人找。电话来的,短信来的,邮箱来的,直接来的,公安局110送来的,社区主任王会莲带来的,明明白白想自杀的,应有尽有。我的任务就是有心结的一律打开,想死的一律劝活。做得好的就做,做不了的就推,这是我的饭碗,我也要活。我做了二十年记者,文字功夫很好,头条上过不计其数。从长江涨大水,到小学生爱国演讲,大小报道,手到擒来。自杀、冤杀、暴力杀,还有谋杀,见过无数,打我一百枪也没有洞眼。每星期我为本报压轴一次,让读者知道我的厉害。
  • 花痴丫头太难缠

    花痴丫头太难缠

    “小裕裕,你看这个男生帅不帅啊,我觉得他的身材比你好诶。”沐允儿看着帅哥图笑得跟花一样灿烂,全然无视了旁边满脸黑线的帅哥。司朝裕立马环住沐允儿的腰,阴着脸说着“允儿,要不我现在让你检查一下是他的身材好还是我的身材好。”说完,把沉浸在帅哥中的沐允儿直接拖走。“允儿,别到处招蜂引蝶的,小心你连骨头的不剩”……(此文美男有的,深情有的,意想不到也有的)
  • 神级积分系统

    神级积分系统

    【2018热血爽文】天元大陆,妖兽横行,武道为尊!少年秦天,魂穿异世,丹田破碎,受尽屈辱。痛不欲生之际,得‘神级积分系统’,且看其如何逆天改命,傲世苍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个白力森

    三个白力森

    一九七四年秋天,中年白力森是个半边户,一家人只有他一个人吃商品粮。在矿务局像他这样的工人很多,多到有百分之五十。那时代,露天矿务局还是一个很好的单位,很多人因在这儿上班而自豪。白力森的木板房,是他在工地上搬了近两月的木板才搭起来的家。白力森搭好房子后就写信给乡下的老婆桂花,让她带上孩子来到矿上。白力森因此搬出了三个工人挤在一屋的职工单身楼,在职工楼边有了自己的家。当时,矿务局上班的工人百分之八十都是半边户,也就是亦工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