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400000020

第20章 叙述(2)

二、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身份,用第三者的口吻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经过。叙述时,可以使用“他”或“他们”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叙述时,叙述者只是一个旁观者,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以全知全能的视点统领全局,广泛地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及人物心理,故又被称为“万能人称”。因此,一般人物较多、事件较复杂的作品都采用第三人称,如中长篇小说、通讯、报告文学等。《红楼梦》就是巧妙运用第三人称的典范。总体上,全书采用全知视角客观地描述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变化,但在局部上,它又灵活采用单一视角,描写人物、展示环境。比如,在第三回中,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感触,展示了贾府的概貌,介绍了贾府中一大批重要人物,特别是通过林黛玉的独特感知和心理活动,增强了描述的感染力。

第三人称叙述缺乏第一人称的真实和亲切,不便于直接抒发写作者的情感。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第三人称叙述常借用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及梦境、幻觉等,通过人物的语言或思维活动,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如鲁迅的《阿Q正传》,文中就利用阿Q的独白和梦境来描写他的心理活动。

三、第二人称

关于第二人称叙述是否存在的问题,目前说法不一。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叙述的人称是以作者的观察点和立足点来确定的,叙述者只能以当事人或者局外人的身份叙述,没有第三种可能。有些作品把第二人称代词“你”或“你们”引入文章,实际上这个“你”或“你们”要么指代读者,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某些段落;要么指代作品中的人物,如朱自清的《给亡妇》等,而唯独不是叙述人。有些作品中的第二人称在叙述时,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甚至可以深入“你”的内心世界,这只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因此,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只要分析一下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就会发现他们用的仍然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文章中出现第二人称代词“你”或“你们”,只是一种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表现手法。从凭借叙述人来确定人称这一依据来看,否认第二人称叙述存在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使用第二人称“你”或“你们”进行叙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人称叙述不完全等同于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也很难把它归入第一或第三人称叙述中,因此,我们不如就称其为第二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综合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使用时也比较灵活,可以通篇都用第二人称,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也可以和其他的人称综合使用,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人称叙述还可以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仿佛面对面谈话,可以直接进行情感的交流。“你”既可以是文中的人物,也可以是读者。如朱自清的《给亡妇》,全文都运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如同向读者倾诉衷情般的亲切自然,直接向亡妻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正因为这一点,第二人称叙述经常运用在抒情诗或抒情散文中,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作者直抒胸臆,亲切而感人。

可见,第二人称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应当承认这一叙述人称的存在。

有时为了充分发挥叙述人称的优势,往往交替使用第一和第三人称,有时也会插入第二人称。人称的转换既能灵活、客观地展示故事的大环境,又能细腻地表现人物的感受。如鲁迅的《祝福》、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等,都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交替使用的范例。需要注意的是,在改换人称时,要交代清楚,必要时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加以提示。

第三节叙述的方式

叙述的方式有很多,从不同角度可有名目繁多的划分方法。常用的叙述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

一、顺叙

顺叙就是按人物活动或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或者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以时间的流程为序,易于把事件过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从总体上看都采用了顺叙的方法。古代散文名篇《曹刿论战》、《桃花源记》,现代散文名篇《藤野先生》、《长江三日》等也都依自然时序展开叙述。顺叙也有其不足,表述缺少波澜起伏,容易平淡、乏味,如同流水账。因此,在运用顺叙时要注意处理好材料的主次详略,注意剪裁;另外,不宜单纯使用顺叙,可用其他的叙述方法穿插其中。

二、倒叙

倒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自然时序进行叙述。我们可以把倒叙看做是顺叙的一种变通,它不是将人物经历或事件过程作逆向叙述,而只是把其中的某个部分提前,其余部分仍以顺叙为主体的叙述。

倒叙可以造成悬念,起到突出局部、渲染气氛、先声夺人的作用。比如,鲁迅的《祝福》,先写祥林嫂在除夕之夜爆竹声中死去的悲惨结局,然后再叙述其一生的不幸遭遇,意在激发读者思考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政权、神权、族权、夫权是中国封建社会制造妇女悲剧的根源,这就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倒叙的内容大多情节曲折,时空跨度较大,内容有突出特征,或事件的结局包含特殊意义,以吸引读者或观众。如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其他还如《辛德勒的名单》、《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泰坦尼克号》等影片都采用了这种叙述方法。

使用倒叙时,要处理好倒叙与顺叙的衔接与转换,要有明显的界限和必要的过渡,使衔接更自然。还要处理好倒叙部分在顺叙过程中的照应关系,以做到前后呼应。

三、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一些有关的内容,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叙述线索上去。恰当地使用插叙,可以有效地打破单一顺叙的单调与沉闷,使叙述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同时也增加了叙述的容量,使文章枝繁叶茂。

根据插叙的具体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插叙分为追叙和补叙。

追叙,指追忆过去或回忆往事的插叙。如鲁迅《故乡》中,当母亲提到闰土时,就插入了一段“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紧接着作者又追叙了“我”与闰土少年时代交往的一些生活片段。这就与眼前的中年闰土形成了强烈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变化。

补叙,指插入对情况和事件的解释说明或对人物身份、性格等的补充交代。如《红楼梦》第二回中,作者在介绍林如海的家庭状况时,就有一段补充式的插叙:从林如海现今的官职,讲到他的过去,再讲到他的先祖、父亲。由近及远,既交代了人物的出身,也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插叙只是辅助手段,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要事件。要注意保持主线突出,避免节外生枝。另外,插叙的起止要适当,要保证文章整体的连续性和流畅性,使文章头绪分明,衔接紧密。

四、平叙

平叙,指对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个或多个事件进行的一种平行叙述。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因此又叫分叙。平叙与顺叙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而平叙的对象一般是一些头绪较多、内容复杂的事件。例如《水浒传》中,一百零八条好汉齐到聚义厅,就是用平叙法一个一个地分别叙述完成的。再如《红楼梦》中同一时间宝钗出嫁和黛玉去世用的也是平叙。

平叙可具体分为两种:一种叫并列平叙,就是先叙一事,再叙一事,即所谓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例如,《三国演义》中常有“这头按下不表,先说那头”之类的话语。另一种叫交叉平叙,即将两个或多个事件交替进行叙述的方法。

平叙可以将纷繁复杂的事件,表现得有条不紊,错综有序。剧本写作也常用平叙方式,尤其是武打、争斗等题材的剧本,为了表现双方紧张激烈的矛盾斗争,常常采用“换镜头”的方法,让人同时看到双方或几方的行动,从而造成一种紧张气氛。

【思考与练习】

一、先用第一人称写一段校园生活,然后尝试着改用第三人称叙述,体会由此而带来的变化。

二、对近期上映的某部影片的故事梗概和影片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作简要介绍,写出两段叙述文字,并分析该影片具体使用了哪些叙述方法。

三、选择你生活中最精彩或最感人的一段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同类推荐
  • 学校室内外运动的组织编排(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室内外运动的组织编排(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本书是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系列之一,为了加强学校体育运动会的管理,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丛书,包括学校体育运动会各个单项的组织与编排知识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
  • 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运用探索

    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运用探索

    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介绍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着眼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英语、翻译知识,进而激发和活跃学习者的兴趣。也注重针对性和通俗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应用水平。同时从实用的角度,为英语学习者以及从事对外贸易的工作者提供—条简洁的商务英语翻译的路径,旨在提高学习者在商务环境下运用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进行商务翻译的能力。
  •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主要讲述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上演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故事。萧红以悲悯的笔调,展现了当时黑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现状,对旧社会中底层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此外,本书还精选了十八篇萧红所著的短篇小说,可说篇篇精彩,语言质朴却又内蕴深藏,字里行间表现出对旧社会的深切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无限同情。
  • 班主任综合素质锻炼

    班主任综合素质锻炼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一本送给高中生的绝佳礼物!史上最牛的高考作文猜题法。讲高考作文的书浩如烟海,但没有谁想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我们能将所有高考作文题归纳为三道题。
热门推荐
  • 帅气逼人

    帅气逼人

    当帅也能成为一种力量,霍启明已经无敌了!世界将因为他的帅瑟瑟发抖。“美联社报道,旧金山局部发生巨大冲突,主要冲突方皆为女性,诱因是……一位好莱坞国际男巨星在推特上轻视了霍启明的帅,目前英王妃,迪拜公主,华夏妇联,皆对此巨星表达抗议。”PS:一本轻松愉快的日常爽文而已。霍启明的后援团:700724577
  • 爱情白米饭

    爱情白米饭

    她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么多的话,语无伦次,然后泪流满面。他把她揽在怀里,让她轻轻地依靠在自己的肩上。两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吧。可是只要有坚持下来的勇气,还是要好好活着。阴差阳错在一起的人,不一定不适合。
  • 从超神学院开始掠夺诸天

    从超神学院开始掠夺诸天

    【轻松爽文】获掠夺系统,穿位面之中,掠夺主角机缘、女人、资源,誓要做那至高无上的最强者!“诸天万界,谁主沉浮,这里,我才是主角!”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界幻龙

    异界幻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众神历四千五百二十六年的中秋,唐灿懒洋洋地坐在树杈上,仰望着头顶即将相交在一起的两轮圆月,诵出了一句不属于这世界的诗句。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不但这句诗不属于这个世界,连他自己...
  • 韩宋

    韩宋

    至正十五年,刚经历高邮之战的元帝国风雨飘摇。这一年,韩宋初建,各地红巾起义如火如荼:张士诚称霸高邮;郭子兴征战江淮;方国珍逍遥台州……这一年,雄据欧亚大陆的元帝国,步入迟暮之年,垂垂老矣。这一年,一个身世离奇的少年,踉跄跌入乱世,为这风云跌宕的时代,注入一针强心剂。这一年,他立下誓言——驱除胡虏,重立汉廷!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逻各斯基督论(第二版)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逻各斯基督论(第二版)

    此著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以前在上海出版,现在重新修订后再出版。此书主要探讨基督教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学派之一——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哲学和神学思想。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是公元二至四世纪基督教哲学和神学的轴心,通过公元325年的尼西亚会议,它深深地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对于欧洲文明来说,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出现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哲学和神学理论是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希腊化时期两希文化结合的典范。在这一著作中,作者力图以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神哲学为基本视域,勾略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概貌和基督教哲学和神学的特点,从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欧洲文明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丧化败俗

    丧化败俗

    在末世,是生存重要,还是人性重要?在末世,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一手遮天,横行霸道,唯我独尊?在末世,一切都可以!只要你想,你够本事,就可以称王!《丧化败俗》告诉你,什么是末世,什么是人性,什么才是生存!让你彻彻底底的看到人类,处在丧尸世界的那种伤化败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