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900000021

第21章 中国古代和谐论之流变及应用(1)

李珺平

一、缘起

国人正按执政党要求创建和谐社会,但理论界对和谐社会赖以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谐论——的探讨,却严重不足。我的意思是,和谐论的原初形态是什么?

有哪些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发展,在历史上有无变异、怎样变异?其优缺点是什么?这些问题较少有人研究。与此联系,更深一层是,和谐论在中国只是一种思想理论资源,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过作用?若发挥过作用,是哪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若未发挥作用,为什么?今天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抛弃什么、借鉴什么?

这些问题更无人研究。如果上述这些问题永远无人研究,创建和谐社会云云就比较盲目,也缺乏后劲儿,甚至会演变成一种政治广告——如同四处悬挂的横幅,热闹一阵儿之后,被丢进废品箱。

《易·系辞》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笔者学力不逮,但于能否创建和谐社会有忧患意识,故打算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看法。

二、原初形态:太史伯和论

中国古代之和谐论,有多种形式。

其原初形态,是太史伯和论。它出现于《国语·郑语》西周王室太史伯一段话中。

时间大约为公元前8世纪末(前774-前771),比《春秋》编年(前722,鲁隐公元年)早50年,比孔丘出生(前551)早220年。与西方文明相较,比希腊米利都学派早1世纪,约为雅典城邦开始形成,提秀斯宪法提出之时。太史伯,是周宣王(前827-前781)与周幽王(前781-前771)王室的太史,名颖,字硕父。

太史伯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以食兆民,取经入以食万官。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此为太史伯与郑桓公姬友的对话。背景是:郑桓公(宣王之弟,前806年被宣王封于郑[陕西华县],前774年被幽王封为司徒)见幽王无道,知周室大祸难免,请教太史伯如何避难、自保并发展。太史伯依据和论,指出幽王弃和而剸同的危险。由于以幽王为对象,所以太史伯比较强调先王的重要性。又由于对话在私密中进行,所以郑桓公坦率、诚恳,太史伯也和盘托出了个人看法,并结合宇宙构成论和政治实际做了分析。西周时代,太史是一个王朝或民族保存并传承知识的人。所以,太史伯看法不是个人的,而是时代、王朝和民族的。

这段话逻辑上分三层:一是提出了和的定义,二是从宇宙构成论和人类社会不同层面做了阐释,三是在说明和、同差异时,褒扬前者而贬损后者。

首先,“以他平他,谓之和”,我认为就是太史伯“和”的定义。

理解“以他平他”,关键在“平”字。平,许慎《说文》云:“语平舒也。从亏、八。

八,分也。”段玉裁注:“从八,分之而匀适,则平舒矣。”意思是,平(篆文)由亏、八组成。八,即分。亏,下部表示气之舒——呼吸舒缓,上部表示气之平——呼吸平顺。平以分为前提。呼吸舒缓、平顺,是因为均适剖分并塼合(融汇)。

“他”,第一个是复合名词、复数,指多种不同基质或元素;第二个“他”是单数,指均适剖分并塼合后形成的一种新事物。“平”,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个过程。不同基质或元素——多——在“平”方法作用下,又在“平”过程之中,被塼合为一。以他平他,即和,是一种双向塼合关系:(1)一虽是新事物,却源于多种基质或元素;(2)多虽零散,但均适剖分并塼合后变为一;(3)多种基质或元素塼合于一后,各自并未丧失自性。也就是说,多不是消失了,而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一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和论最精华部分,也是之所以叫做和的根本原因。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又说,“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意思是,只有和,万事万物才出现,才有勃勃生意,才平舒、畅达、丰长。

其次,太史伯从宇宙构成论阐释了和。

太史伯认为,和是宇宙构成的根本法则,任何事物都是多种基质或元素的和合。

“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句话有如下几层意思:(1)金、木、水、火、土,是5种基质或元素;(2)“杂”即方法和过程,即如前所云的“平”;(3)百物是一个个一。从宇宙构成说,和,即用5种基质或元素以“杂”方法和过程来创造事物。百,指各种各样;百物,即万事万物。5种基质或元素是多,由其塼合而成的万事万物也是多。物质世界的多样性,是由多种基质或元素决定的。虽然一中之多与万事万物之多在层级上有区别,但都是多。万事万物是不同的一,每个一又由多构成。因此,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元共生、多样并存的世界。

金、木、水、火、土,中国叫五行,英文叫five elements(即5种基质或元素)。冯友兰讨论《尚书·洪范》时,认为此译有问题。他说,五行不仅是静态基质或元素,还是5种动态的力,译为5种活动(five activities)、5种动因(five agents)或5种能力(fivepower)较妥。我的看法是,冯用活动、动因、能力来解释《尚书》五行,并强调其内部自组织与自运行作用,有道理,但若用来解释太史伯和论就比较困难。因为,后者虽包含五行内部诸因素的关系,但更强调的,却是作为主体的塼合能力,即在“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前,太史伯加了一个主语“先王”。从宇宙构成说,金、木、水、火、土5种基质或元素在“杂”过程中,无疑会发生相互作用,但太史伯强调的,不是这些作用而是先王的主导性。先王是谁?很难说。他显然不是一个具体人,也不是苏格拉底的神、柏拉图的造物者,更不是基督教的上帝。然而,他却是一个能塼合5种基质或元素并塑造万物的主持者。在我看来,先王可能指华夏古传说的三皇五帝,也可能指周部族早期首领如周文王。因此,这里的金、木、水、火、土确实应该译为five elements,才更妥当一些。

此论向人类社会推衍,太史伯认为,人的肉体、道德和艺术需要,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的政治活动等,无不是和。从人的肉体、道德和艺术需要言,五味与口,四支(肢)与体,六律与耳,七体与心,八索与人,九纪与德,十数与百体,是和。从人类生存繁衍言,先王在异姓(各种不同氏族不同部落)找配偶,以各种方法扩大财富,在各种人里选臣子以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各种行业招收百工以制造各种器物,也是和。从社会政治活动言,王者用九畡之田豢养百官,并给亿兆民众提供食物,更是和。总之,一物一个小和,一领域一个中和,整个宇宙一个大和。所有和汇为一体,即“和之至也”。

最后,太史伯区别了同与和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和的“以他平他”特征。从太史伯的区分看,和与同有下述差异:(1)从成分言,和需要3种以上,同只是1种,即“声一”、“物一”、“味一”。(2)从构造言,和是多种基质或元素的塼合,同是1种基质或元素的呈现与增加。1种基质或元素不能构成任何一物,更不要说万事万物,所以“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种声音组不成乐曲,一种颜色构不成美饰,一种味素制不成美味,一种材料塑不成事物。(3)从方法与过程言,和采用“平”(“杂”)形式,同只能“裨”(增加),即“以同裨同”。和源于多种基质或元素的千变万化及其塼合,因而产生万事万物,同只是同一基质或元素的简单叠加。因此,和能生物,同则剸而不继。

大致归纳太史伯和论的特征与性质如下。

从特征看,太史伯之和有如下标志:(1)和是3种以上基质或元素的和合。金、木、水、火、土,是5不是2,更不是1。因此,和处理“多一”关系。(2)多种基质或元素塼合起来的万事万物也是多。因此,和又处理“多多”关系。如果只看到前者而忽视后者,是片面的。(3)“和”的方法与过程是“平”(“杂”)——均适剖分并塼合。均适,既均又适,不是绝对平均与不适。均,即多种基质或元素之间是平等的,又各占一定份额。每种基质或元素应该有的都必须有,但份额不一定相等;适,即合适。均是适的前提,适是均的作用。无均不适,无适则不均。(4)和是生的基础。多种基质或元素塼合就能化生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存在繁衍又是和的象征。(5)和需要多种基质或元素,也需要“平”(“杂”)的方法和过程,但主其事者却是先王。因此,和承认多种基质或元素的自组织作用与自运行能力,但更强调先王的作用。(6)和关涉哲学和宇宙,但落实层面却是政治。先王能和故事业兴旺,后王不能和故失天下。从本质看,和是讲求3种以上基质或元素塼合并要求宇宙间万事万物共存相处的一种理论。

由上可知,太史伯和论的优点是承认基质或元素的多样性,承认事物的多样性,承认“多”是宇宙构成与存在的基础与根本大法,是万事万物勃勃生意的来源。其缺点,则是过于强调先王(在上者)的主持作用,无意中也肯定了他的意志。

三、变异:晏婴和论

继太史伯而起,且特征、性质大体相同的,是晏婴和论。

晏婴和论,即《左传》昭公20年(前522)所记载的“和如羹”说与“声亦如味”说。

此距太史伯和论已250余年(时孔丘29岁)。晏婴(?-前500),春秋时齐国宰相。

晏婴和论出现的具体背景是,景公打猎回来,晏婴在遄台陪侍。梁丘据赶来诣见,并附和景公。景公表扬之。由此引发晏婴评论。

晏婴说,附和君主不是和而是同。和是什么呢?晏婴说:“和如羹焉。”什么是“和如羹”?晏婴云:“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这就是“和如羹”说,也是晏婴和论的重心。

“声亦如味”说从“和如羹”说引出。晏婴说,音乐与和羹在构成、效用上是一样的。

“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理解“和如羹”说,也有几个关键词,如燀、齐、济、泄等。据孔颖达言,燀之以薪的燀,是炊;齐之以味的齐,是使各种味道适中;济其不及的济,是增补;以泄其过的泄,是泄减。合起来,“和如羹”的意思是,和羹需要宰夫增减不同味道,使之适中,也需要炊的方法和过程。由此亦可知,“声亦如味”的意思是,制乐需要乐师对五声从一气到九歌不同成分的相成,以及从清浊到周疏不同程度的相济。制乐与和羹在方法论上的联系是,前者的相成相济,等于后者的燀、齐、济、泄。

晏婴认为,和过的羹与和过的乐,君子吃了听了,就能心平。平,孔颖达无解。我认为,它不是指平静而是指各种成分的均适并塼合(与太史伯相同)。其意为,吃和羹,五味的均适并塼合导致了君子内心的均适并塼合;听音乐,五声的均适与塼合也导致了君子内心的均适并塼合。因此,平是一种宽容心态,一种接受并容纳不同意见的心境。我还认为,晏婴引《诗·商颂·烈祖》“既戒且平”的平,也是指均适并塼合。晏婴引此诗的目的,亦是把话题引向政治,以说明君臣之间不同意见的取长补短,犹如和羹与制乐一样,是一种均适并塼合的行为。“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晏婴和论与太史伯相同点如下:(1)强调了3种以上基质或元素“多”(水、火、醯、醢、盐、梅、鱼、肉,气、体、类、物、声、律、音、风、歌等)与“一”(羹、乐)的塼合关系。

(2)强调了作为方法和过程的燀与相成相济的和合作用。(3)强调了宰夫与乐师的主导地位。(4)暗示了“多与多”的关系——多种基质或元素经过燀与相成相济后,可产生多样羹汤与乐曲。(5)以羹、乐喻和,希望景公政治上有所作为。(6)表达了对“同”的厌恶,认为“以水济水”不能产生新事物,更不能使宇宙、社会充满多样性。

晏婴和论与太史伯也有差异:(1)较多使用两两并立或对立词语,如水火、醯醢、盐梅、鱼肉,又如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这些词语潜藏在多种基质或元素中不易发现,却是中国和论发生转折的一个标志。(2)“如羹”、“如味”,突出了一个“如”字。这说明晏婴采取的方法是比喻而不是分析。晏婴无形中把本来具有宇宙构成与社会构成意味的太史伯和论下降到了羹、声层次,更生活化了也更易理解了,但也使一种高远的哲学思考跌落到尘世,成为生活常识。

同类推荐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从古至今,学术论著不知有多少华章,然思考的世界的且影响今日的又有多少呢?本书收集了中外一百篇思考世界的学术论著,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壮景,让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瞻望未来的辉煌!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走进:8500万(“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走进:8500万(“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残疾人,是我们人类家园的一员,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邻居,是我们的同学,更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从小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当懂得的道理,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同学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太阳的颜色,看到太阳,我们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是让亲爱的同学们与身边的残疾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享一片蓝天,一起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父语子:爸爸说给瞻瞻的话

    父语子:爸爸说给瞻瞻的话

    在未来那些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的日子里,至少会有这些沉默的文字作他的友伴。愿把本书献给普天之下的所有孩子。2014年底,作者有了自己的孩子。从2015年元旦起,他在上班和照顾孩子之余,力争每天都给孩子写上几段话。历时一年,乃有是书。与孩子结下一场父子缘,守护孩子在人世的每一天。这种“守护”,伊始时,即如当下烹制给他的一粥一饭;这种“守护”,也终会变成孩子成年后,目送他时的信任与依恋。在未来那些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的日子里,至少会有这些沉默的文字作他的友伴。愿把本书献给普天之下的所有孩子。
  • 熟男熟女330问

    熟男熟女330问

    《熟男熟女330问》以问答的形式,揭示了熟男熟女在情感世界的种种谜团,是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情感心理学实用书籍。书中包含大量事例的解决之道,不但让你知道为什么,更告诉你该怎么去做。
  •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人一兽走江湖。听说夜府的废材小姐终于天赋觉醒,修为精进,带着只萌宠开始行走江湖,烧杀抢掠;听说某个杀人如麻高高在上的楼座也开始性情大变温柔似水,走遍终岳大陆;终岳大陆的光怪陆离、动荡不安让两人的相遇变得惊心动魄!前世:“夜九歌,你为了他血洗忘忧岛,导致生灵涂炭,必定会遭到天谴,万劫不复的!”“万劫不复?哈哈哈哈……好啊,今生为神,万劫不复;来世成魔,我必定只手遮天!”“本尊以灵魂之名起誓,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与夜九歌共生同死!夜九歌,你杀不死我的,哈哈哈哈……”今生:“君楼墨,我倦了这乏味的日子,你娶我可好?”她站在窗前,睡眼惺忪,半眯着眼睛凝望他伏案的模样。他抬眸,清澈的眼眸碎了一地的阳光,右手伏案,衣裳滑落:“昨日夜里,我用尽了全身力气。”她挑眉,羞红了脸颊。
  • 全球大娱乐家

    全球大娱乐家

    国有疆,音乐无疆!重活一回,倘若有梦,放手一搏!
  • 我们爱到悲伤止步:婉兮轻扬

    我们爱到悲伤止步:婉兮轻扬

    一个名叫婉兮的女子高考落榜之后,只身一人,远赴异地他乡,为生活四处奔波……无意中遇到一个名叫轻扬的陌生男子青春在这两个人的身上悄然打了一个结,让两颗孤单的心蓦然交会,那一刻迸射出最璀璨的光芒……轻扬为了婉兮的前程,决绝的松开手,并资助婉兮继续学业……婉兮决定为了自己,也为了轻扬,好好的活下去……然而,匪夷所思的命运终于不舍放过二人……就在婉兮学业已成,决定去找轻扬的时候,轻扬却被命运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生命中的意外总让人诡秘难测……两颗年轻而飞扬的心能否趟过那一条深不可测的命运之河?
  • 岛上的奋斗故事

    岛上的奋斗故事

    在这座岛上,我要度过一段漫长的生涯,想活下来就要一步步脚踏实地……
  • 一朝为后

    一朝为后

    所有都知道她很柔弱,只是一个眷顾自己幸福的小女子。可是当她披上战衣撕杀战场的时候。当她披上凤袍指点江山的时候。谁还敢说她柔弱?!他,是她的夫君,位高权重,却不爱她。当他爱上她的时候,她的心却摇摆…他,是她的表哥,盖世英才,纵使有感情也只能掩埋。可是当一份揪心的遗嘱,一颗春药的药力,他们又会怎样?!他,飘然世外的琴师,却也是她曾经要以身相许的人。当他以医师的身份介入他们之间,局势又会怎样的变化?他,最不起眼的他,永远不离不弃的守着她,难道才是她的良人吗?________推荐自己的文文<倾城>不会让你失望的喔~~~已经完结啦``VIP文。。《邪君妖妃》应该也是不错的文`嘿嘿——————推荐好朋友糖糖宝贝:十六岁,我被迫嫁入豪门
  • 穿越之痛扁贾宝玉

    穿越之痛扁贾宝玉

    作品简介:她,叶听雨,一个靓丽的现代白领;他,钟越,一个软件公司的小老板。两人海誓山盟蒙。却不料叶听雨却突遭劈腿。她被伤得痛不欲生。为了疗伤,她独自一人却旅游,却不幸被色狼盯上,她极力挣扎却无力挣脱……。穿越之后,实现了华丽的逆转:她变身为高贵的公主,皇帝御妹。他,成了贾宝玉。他把她当成……抓住她的手“林妹妹,对不起,是我负了你”……她满怀激愤上去就是几个大耳光:我呸,你个负心贼,害人精……我才不是你的什么林妹妹。你爱不起,就别乱勾引。没本事担当,就别来害人!……别让我一脚踢飞你。你给我去死!他不明白那个温柔可人、逆来顺受、只会哭不会反抗的林妹妹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强势、粗暴无礼……?最终,叶听雨离弃了那个背叛爱情的“宝哥哥”,投身爱人的怀抱。“让这个杀千刀的负心汉也尝一尝被劈腿的滋味!……”新婚之夜,老公对听雨的才貌、品行崇拜之至。自诩多情种子的贾宝玉,眼看着心上人成为他人妻,却毫无办法。“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风水轮流转,他也终于尝到了他加在林黛玉身上的痛苦……各位亲们,还等什么,赶紧跳坑吧!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不渡彼岸止归墟

    不渡彼岸止归墟

    彼岸花让人忆起前尘,孟婆汤令人忘却往事。孟婆在奈何桥畔守候了千年,渡过众人,可唯不渡己。纵是日日嗅着彼岸花的气息,对于前尘往事,她竟是一点记忆都无,她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亦不知自己为何在此。直到那日,他出现了,记忆的锁扣似乎有了些许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