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500000013

第13章 受众:艺术创作的起始与归宿(2)

研究受众,必然涉及对于电视剧的“接受”原则与规律。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有过一些思考,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愿就教于方家。

一部电视剧需要被受众认同和接受,这是它的价值的根本所在。而怎样才能够被受众认同和接受呢?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把握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这样说可能有点远,但我觉得这是很本质的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一再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他把二者比作一个铜板的两面。这个比喻既简明又深刻,非常朴素,但是反复想来会觉得非常有道理。我们能不能这样去概括认识:科学和艺术是有共同特点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但是它们又有不同的特质。其本质的不同大体上可以认为,科学揭示的是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而艺术更重要的是揭示主观世界的情感规律。那么如果致力于把对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和主观世界的情感规律的把握进行一种有机的融合,是否将有利于电视剧的生产和推出,并使之进入到受众的内心,发生一定的作用,并从而产生艺术的审美魅力呢?因为,人的情感固然是千变万化、因人而异的;但是人的情感总体上离不开喜怒哀乐,这里面就有它的必然性,由必然性而产生它的典型性、规律性。电视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于这种情感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就越有普遍性,就越能够应和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其艺术的生命价值就会越加久远。这能不能看做优秀电视剧作的一种标识呢?

中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的文章《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我已学习过十几遍,如今依然在学。他指出:“人类第一流作家的文学或艺术,多半是所谓‘雅俗共赏’的。”

他又进一步用一句话作出解释,“不但是在文艺价值方面是属于第一流,就在读者及鉴赏者的数量方面也是数一数二的,为其他文艺作品所莫能及。”也就是说作品的艺术质量与审美者的接受数量,这两条是缺一不可的。宗老还举出例证,国外的从荷马到莎士比亚,以及歌德的诗歌、拉斐尔的绘画、莫扎特的音乐等等;中国的李白、杜甫的诗歌,施耐庵、曹雪芹的小说等等。由此他认为这样的一流具有相当的通俗性;但这样的通俗性并不妨碍本身价值的伟大、风格的高尚、境界的深邃和思想的精微;其奇特之处在于它们不拒绝通俗。宗老的论述使我联想到李政道先生所讲的科学与艺术之不可分割的关系。受众喜爱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一种人间性、普遍性;这种人间性和普遍性,构成了人类文艺作品的典型性。宗白华先生还告诉我们,一切所谓典型的文艺,都下意识地有几分适合于一般人,即“俗人”和“常人”。我想,我们的电视剧受众应该就属于这样的俗人和常人;他们对艺术的欣赏有自己的要求,这种要求便是艺术的普遍性和人间性。这里涉及创作电视剧根本性的定位问题。我们的受众正是一批“常人”,是最广大的常人。如宗老所说,这样的常人是天生朴素的,没有受到过艺术教育与理论的、也没有文艺上任何主义与学说的成见的普通人。当然,这些普通人、常人并不等于外行,他们抱着天真的、自然的、朴质的、健康的,但不一定浅薄的口味来欣赏艺术。

他们正是古往今来一切文艺的最广大的接受者,一切文艺创作家的作品得以传播与保存,也还得靠着这些无名的常人。因此,我们的电视剧创作首要的便是符合于他们生活的、审美的需求与趣味。在我们的受众调查中,关于“您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数据显示:选择率(可选多项)由高到低依次为娱乐占53.8%、消磨时间占45.1%、获取资讯占36%、掌握时尚潮流占25.5%、宣泄增进情感占18.4%、满足好奇心占17.2%、增加聊天话题占9.4%、解决生活难题占4.5%。其中明显的选择是前三项。这些数据大体上可以代表或反映着广大受众的收视取向,因而将有助于我们对电视剧生产的规划和策划。关于“哪些因素对您收看电视有影响”,数据显示影响因素(可多选)由大到小依次为:随意选择见好就看占48.3%、因习惯收看占34.9%、因偏爱收看占31.2%、因推荐收看占26.7%、因电视预告收看占24.6%、因报纸评介收看占23.8%、因名剧精品必看占23.7%、因片名或片头吸引收看占22.6%。这8项之中最多是见好就看,数量将近一半;习惯与偏爱皆超过1/3;其他则相差不大。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数据表明18-24岁者因名剧精品必看占48.8%,这将是我们电视剧生产面对的今日和未来最重要的受众群落,因此在选题策划时尤其需要着力关注。同时,调查数据也告诉我们:受众年龄越低,越凭感性收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则趋于理性,直至养成一种收视习惯。这应该是我们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依据。想来有趣的是,宗白华先生的理论文字涉及到了各个艺术门类,包括音乐、绘画、书法、戏剧、舞蹈、雕塑、园林、建筑等等,却把电影电视空下了,我曾玩笑说:老人家给我们留了口饭吃。用宗老简明理念给予我们的启示和面向1000余位不同层面受众进行的调查数据,来思考我们的电视剧生产和传播,我想也是合适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常人的宇宙观是一切宇宙观的基础,常人的艺术观是一切艺术观的基本形式。如果可以这样看,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确一个观点:我们要“以常人为本”来策划、创作、生产我们的电视剧,传播我们的电视剧,推动我们的电视剧,发展我们的电视剧。

常人——受众要看的艺术作品里面需要有些什么内涵呢?以我的理解,其一,他们要求的是生活和生命,是真切的生活与生命体验。大量描写现代生活的优秀电视剧,固然具有贴近普通受众的特点,使他们感到亲切而感动,并由此做出收视选择;即使古装戏,其实仍然在切合着常人的生活体验。不论是描写康熙还是雍正,受众要看的还是符合于他的体验的内涵。同时,仅仅只有切身体验的生活范围还不够,他们更需要生活体验范围以内的生命表现。为什么常人相信花能解语?为什么常人相信西风会在树林里叹息?花朵本是大自然的一种生命现象,如何能解语?而西风又哪里会在树林里叹息呢?正是常人赋予它们以生命的意识,是他们对于自己亲身体验的生活生发了生命的感悟,才会这样地去接受、去认同,以人性的内蕴赋予万物。我想,我们的电视剧也应该考虑到这样的审美特质。在我们的受众调查中,关于“怎样的电视画面使您在频繁调台过程中停留”,数据显示“事件现场直播”选择率最高,占52%。这证明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在最真实的现场、以最鲜活的传播手段——直播出现,因其距离观众最近,而最受观众的关注。这也说明受众需要与自身生命体验最具有互动性的传播因素。

其二,常人——受众要求艺术作品具有独特性。也可以说,失去了独特性,作品就失去了基本的艺术品格。当然,独特性将展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前些时观看由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的《导弹旅长》。这部电视剧固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我仍认为它是成功的,而它的成功正在于它的独特性。它以全新的视角展示了在高科技条件下“科技强军”的时代特征、新型高科技装备的训练方式、未来战争的状态。它不仅是军事题材的新突破,而且包含着故事情节与叙事手段的新突破,人物形象塑造的新突破;它以具有独特光彩的高素质、高学历、高智商的现代军人群体,面对丰富复杂的矛盾冲突展开剧情,构成了色彩斑斓又正气凛然的军营独特景观,因而让观者为之动容。

在我们的受众调查中也有相应的数据显示:关于“您对某部电视剧感兴趣的原因”中“情节比较吸引人”居第一位,占76.3%;以下为有明星者,占40.9%;画面造型漂亮占31.1%,与《导弹旅长》给予我们的感受可以相互印证。当我们对于部分受到观众喜爱的电视剧作进行分析时,便会发现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既要求现实、要求贴近,同时,还要求奇特、要求奇迹。人们在看一部作品的时候,既要求这部作品能够和他的生活体验勾连起来,同时,还要求有奇妙的审美愉悦。为什么好莱坞号称“梦幻工厂”,为什么它能具有占领全球影视票房的垄断性?在它那里观众常常能够感受到幻想的瑰丽奇特。那种充满幻想与憧憬的瑰丽、奇特的神光,是人们想象之中的、却又不能达到的。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引起了广大受众的热切关注。看过后有人问我:你有什么感受?我说:由于其中非常强烈的、突出的视觉冲击力而获得了审美愉悦;但是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其中到底有多少内容,故事到底有多少层面,这些就另说了。个人的体验,也可以印证常人对于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既贴近他的生活,又有奇迹的发生。由此也说明独特性是一部电视剧获得广泛认同的一个必要前提。

其三,常人——受众的艺术欣赏还要求一种极致性。这里的极致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品要力求深刻,要通过艺术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能够开掘出常人生活里带有普遍性的、被常人认同的典型境界;二是作品要足够“尽情”,特别是在重要段落或关键时刻,创作者要不吝笔墨、生气贯注,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使高潮部分真正能够引领全篇,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以充分满足受众的欣赏欲望。在调查问卷中,受众观剧的选择数据:“特级制作的视觉奇观”占32%、偷拍镜头占29.1%、天灾人祸情节占29%、角逐格斗场面占23%;而男女亲密画面仅占19.3%、温馨家庭场景仅占16.9%。这些数字亦可说明一定的问题。在这方面,好莱坞影片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往往在不需要铺排的地方一笔带过,而在关键部位大书特书。在观众觉得无计可施之时,它却一波三折、闯关夺将,把戏做足而绝不凑合,赢得受众的喜爱自在预料之中。反观我们的电视剧作,有的开头好,结尾弱;有的开头弱,结尾好;还有的中段差,出现“塌腰”现象。从这些地方就看出了编剧、导演艺术水准的高下,节奏把握的优劣,剪裁手法的得失,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关键时刻达到淋漓尽致的“极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探寻的正是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与科学在于对自然宇宙普遍规律的探寻,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类推荐
  • 巴菲特、索罗斯、比尔·盖茨成功的比较

    巴菲特、索罗斯、比尔·盖茨成功的比较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华大讲堂(2010)

    华大讲堂(2010)

    本书收录2010年作客“华大讲堂”的龙永图、陈少峰、王长江、黄平、李慎明、唐元、李林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经济形势、城市文化、政党政治、国际形势、全球化发展、十二五经济、中国法治建设等热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内容系根据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公务员学习心理研究与培训效能提升

    公务员学习心理研究与培训效能提升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公务员职业性质及特点、公务员心理发展现状、我国传统的学习心理思想等,第二章为公务员学习心理的内涵及特点,包括公务员学习心理的内涵、公务员学习心理的特点等;第三章为公务员学习心理的研究理论及方法,主要包括公务员学习心理的研究理论、公务员学习心理的研究方法等;第四章为公务员学习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务员学习动机研究、公务员学习方式研究、公务员学习策略研究、公务员学习环境研究等;第五章为公务员学习的生理学与心理学基础,主要包括公务员学习的生理学基础、公务员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等;第六章为影响公务员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职业发展因素、其他因素等方面。第七章为公务员培训效能的提升途径。全书内容针对性强,逻辑性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适合于广大公务员朋友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创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创新

    本书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管理的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研究的,重在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操作性强、可供借鉴的参考,同时也总结了高校管理的有效之道,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的逻辑体系和实务理念。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热门推荐
  • 花开已半夏人走茶未凉

    花开已半夏人走茶未凉

    她,裴小染,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初二生,原本只是想安安静静的过完这个初中生活,但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去了一个专门为她布置的圈套……蒋洛婷的转学到底是为了什么韩思娅又是有着什么秘密以往自大的洛煜轩为何同样转来梧中?
  • 魔君仙宠:绝色小妖祸天下

    魔君仙宠:绝色小妖祸天下

    她本是一只想潜行修炼,得道成仙的小妖。可是送给她一个法力无边的师傅,从此踏上遇神调戏,遇魔威胁得瑟的小日子。唯一错的事就是动了情,情深至死,你要负我,我便玉石俱焚,你要爱她,我便颠覆天下。
  • 极品村姑

    极品村姑

    好好做着阿飘的苏夏惊魂未定下被村民们浸了猪笼!大如磨盘的玄龟贼热心的说要帮她找回家的路?一脸惊慌的苏夏有一天发现自已引以为傲的小蛮腰不见了!!好不容易才把小日子过顺,苏夏莫名感到自已的本领回来了?!只想养娃看戏的苏夏,无奈感到这个世界同末世一样随时都在改变。PS:此书无男主!
  • 宠妻狂魔之娘子别跑

    宠妻狂魔之娘子别跑

    一眨眼的功夫,老母猪也能上树,这事身为医学界天才的马娇娇,是打死也不会相信的,但眼前的情景,却让她不得不相信了。蓝天白云、清风阵阵、小河潺潺、绿草幽幽,几头大水牛背驮着,数只低头细心清理羽毛的水鸟,甩着长长尾巴,悠闲的在草甸子上吃着青草。附近的一些老农,头戴破烂斗笠,干瘦乌黑的老手拿焊烟袋,蹲在田埂上眯着一双老花眼,笑呵呵的看着长势不错的水稻,不远处一间间整齐有序,用泥巴混合草……
  • 战场歌姬

    战场歌姬

    洛天依:“辅助的真谛不就是开无双吗?把对手都消灭了不就胜利了吗?还有,我的出场费可是很贵的,所以包吃吗?”大唐皇帝:“殿下,价格您随便开,我们大唐帝国承受得起,但您也不能直接要我们大唐亡国吧!”洛天依:“那,就3天,就3天!”大唐皇帝:“1天,不能再多了,那可是我们3年的屯粮啊!”洛天依:“…………我有那么能吃吗?”大唐皇帝(疯狂点头)洛天依:“系统,干完这单应该可以换很多吃的吧?”系统:“……我养不起你(??????ω???????)”一个歌姬(吃货)在异世界的求生(美食)之路(大雾)主世界是全新的世界,偶尔会穿越去获得技能了。作者是在校高中生,所以,你懂的,咕
  • 临于此世

    临于此世

    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他应该做些什么呢?
  • 契约定情:蜜养萌妻太撩人

    契约定情:蜜养萌妻太撩人

    她不屈服于命运使绊子,却栽在他温柔的陷阱,成了他的金丝雀。她把爱藏得小心翼翼,因为她知道自己在他心中只是个宠物。身份之谜被解开,她的未婚夫正等着她赴约。祁冉:“大叔,契约到期,后会无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触动心弦

    触动心弦

    他的悲摧之处在于顾盼生辉的美人对他的熟视无睹,如若终生不相识,他还会不会为她的无视而失落,继而陷入情网?她却无知无觉,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梦中不能醒来,那又绿江南岸的微风细雨能否转入此间来……你许我一抹笑颜,我馈你一世芳华!且看一段都市男女的爱情童话……
  • The Innocents Abroad

    The Innocents Ab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妻而遇

    不妻而遇

    推荐绾绾新文:《婚宠》http://m.pgsk.com/a/967609/***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护士,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四年前的一起事故将他们的命运牵扯在了一起。隐婚四年,他视她为无物。而他却是她心口的朱砂,不能轻触的芳华。在桑葚的心里,傅亦桓是一个触摸不到的存在。在人前,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在人后,他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傅亦桓的出现打破了桑葚自诩坚固的原则:他会在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带她回家,却也会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将她推到记者面前。他会温柔地在她耳边诉说情话,也会在她面前揽住别的女人笑靥如花。傅亦桓不知道,桑葚为了留在他的身边,曾经牺牲了多少幸福。桑葚也不知道,傅亦桓为了甩开她,宁愿退出娱乐圈。浮光错良人,当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的时候,他却轻而易举地将她的幻想捏碎。“如果不想离婚,现在就滚出我家。”他的眼眸凉薄,不似人前的温暖。她执拗不已:“要离婚,下辈子!”***良人不可待,若与浮光错年华。她也有倦怠之时,如果能够选择她愿意从不与他相识。然而千帆过尽,他终有愧意。这一次,他不能再放手。他在她的城池里驻足久立,能否能到她回头的风景?如果年华就此终止,他愿交付浮光,赠她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