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400000040

第40章 论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特征(1)

刘家思

剧场性作为戏剧的一种基本属性,是戏剧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否则,戏剧就无法演出。但是,每一个剧作家都会有自己的取向:有的只是皮相地玩弄一些手法,有的只是生硬地夹进一些笑料,有的则内化为一种主体全方位的审美追求,这已经被事实所证明。显然,剧作家不同,作品的剧场性的强弱、优劣也不一样,剧场性的形态特征也不同。因此,戏剧的接受效果也迥异。许多同题戏剧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演出效果呢?虽然原因复杂,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同的剧作家营造的剧场性不一样。戏剧创作成就的大小差别与剧作家营造剧场性的成效关系很大。曹禺是20世纪的戏剧大师,他的戏剧之所以久演不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他在创作中始终以受众接受为本位,形成了强烈的剧场性。这种剧场性,既表现了一切优秀戏剧的普遍性特征,又打上了曹禺自身的鲜明印记。这正是他的戏剧剧场生命力强的重要前提。那么,这种曹禺式的剧场性具有哪些内在的特征呢?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

在曹禺的戏剧中,剧场性不是局部的,而是一种整体感应,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创造的结果,整体感突出。然而,这种整体性与仪式性又是统一的。这是曹禺戏剧剧场性的一个鲜明特色。众所周知,戏剧是综合艺术,它起源于人类的仪式。这是学术界的共识。马丁·艾思林说:“戏剧和宗教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宗教仪式。”苏轼说:“‘八蜡’,三代之戏礼也。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附以礼仪,亦曰不徒戏而已矣。”王国维则指出:“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不管是八蜡还是巫觋,都是一种仪式,既娱神也娱人。显然,作为中国现代戏剧最高成就的代表,曹禺的戏剧也是人类原始仪式的遗存态,其剧场性与仪式性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

我们后世之所以认可人类的原始仪式是戏剧的源头,关键就在于原始仪式的形态特征中潜存着戏剧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人类的原始仪式是以娱神乐鬼为目的的,是一种信息的发出与接受的交流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表达的是原始先民祈福消灾的愿望,实际上是人类童年时代生存状况的自述,是一种主体情感意愿与生命期望的表达,它和戏剧表现人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同时,原始仪式有着“约定俗成”的内容、形式和一系列程式。傩仪是初民用以驱鬼除疫的一种禳祭活动,在宫廷举行时,“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

这显示了鲜明的形式化的原型特点。赫伯特·韦辛格对古代中东加冕、成年以及诸多个人仪式和现存的节令仪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其基本的形式模型。包含九个要素:(1)必不可少的神王作用;(2)神和某一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3)神的受难;(4)神的死亡;(5)神的复活或再生;(6)创世神话象征性的再创作;(7)神圣婚姻;(8)凯旋游行;(9)天道重行。这种形态特征表明,仪式是可以重复和模仿的,它在内容、形式和表演上与戏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而且,原始仪式是一种集体的狂欢化的活动,在酬谢鬼神的同时,也给原始的先民们以灵魂与情感的撞击,带来情绪的愉悦和心灵的影响,这与戏剧那种集体的观演活动是一致的。因此,马丁·艾思林指出:“我们可以把仪式看作是一种戏剧性的、舞台上演出的事件,而且也把戏剧看作是一种仪式。”胡志毅指出:“如果我们承认戏剧起源于宗教祭祀,那么戏剧性与仪式性的关系就是本体意义上的关系”,“仪式应该有三个层次的建构:世俗仪式、审美仪式与宗教仪式。戏剧作为一种审美仪式,起源于宗教仪式,还原于世俗仪式,或者说以世俗仪式为基础,以宗教仪式为指归。”这就揭示了戏剧的剧场性与仪式性的内在联系。

曹禺的戏剧是人类原始仪式的一种现代性变形,所展现的是人类生命的一种仪式。曹禺在戏剧中营造剧场性,强化受众的感应度时,充分利用了戏剧作为一种仪式对于审美接受中的感召力。“在他的剧作中,主要角色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与坚强的生存意志,热切地渴望自由渴望幸福,因而催生了非凡的智慧、胆识与勇毅,形成了巨大的意志力与行动力,奋勇抗击着邪恶和黑暗,高扬起生命的理想意义,呼唤着人类社会的光明与希望,祈望着人民的幸福与安宁。”“这种反复通过人物超人的智慧、胆识、勇毅、刚强和巨力来进行反抗、寄寓理想、表现追求的戏剧行为几乎是约定俗成的,构成了曹禺戏剧的基本模式。”这实际上构成了曹禺戏剧审美仪式的内核,“是与宗教仪式和世俗仪式上下贯通的。”在《雷雨》中,曹禺不仅在序幕和尾声制造了一种浓浓的宗教氛围,而且从第一幕到第四幕中,那郁闷的天气、隆隆的雷声以及燥热的人心,使天地、神鬼、自然、生灵神秘地交互感应着,蕴蓄成神秘的吸引,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一种抓牢心灵的魔手,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场力,裹挟着受众。

在《日出》中,那八段置于篇首的题辞渲染和制造了浓厚的宗教气氛,那日夜交替、循环复始的时空也显示了一种强烈的宗教仪式特征,那时消时涨、时强时弱、时远时近的打夯声显示了巨大的宗教场势,那种世道的邪恶、生命的受难、生命的崇高与人格的庄严,将一个涅槃而复活的仪式演绎得美轮美奂。正是这样,形成了强烈的剧场引力。在《原野》中,那沉郁的大地,莽莽苍苍的原野,黑云密匝、充满怪相的天空,以及阴森恐怖的阎罗王、判官、牛首马面、死者的幽灵,与疯狂、痛苦、不能自主的无奈的人诡秘地交感着。在这里,巫术与宗教的仪式显得更加直接和浓重,已经转换成了人物的动作、冲突,形成了一种阴郁浓烈的戏剧场势,感染着受众。在曹禺的戏剧中,无论是英雄复仇的神话原型,还是英雄涅槃复活的神话原型,或者是英雄救世的神话原型,参见刘家思:《苦闷者的理想与期待——曹禺戏剧形态学研究》上篇第二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都体现了原始仪式的鲜明特征,是曹禺戏剧生命仪式的集中体现。曹禺戏剧的剧场性就蕴涵在这种神话仪式中,是一种对主体的整体感应。诺斯罗普·弗莱指出:“神话是一种核心性的传播力量,它使仪式具有原型意义,使神喻成为原型叙述。”曹禺就是“借助神话祭礼——原型象征的方式来启示观众”,在一种艺术的整体感应中对受众形成裹挟。

仪式是以一种整体的效应在影响着在场者。马丁·艾思林指出:“仪式的本质是什么,仪式和戏剧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二者都是带有从演员到观众、从观众到观众的这种反馈的三角影响的集体体验。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一种不可能孤立生活的动物,势必形成一个部落、一个氏族、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而深切地依赖这些集体体验。因为一个社会团体的一致性就其定义而言,是由一系列共同的风俗、信仰、观念,由共同的语言、神话、法律和行为准则构成的。但是首要的是,这个团体(和其中的每个个人)必须能够体验到它自己的一致性:仪式就是一个原始部落以及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用以体验这种一致性的手段之一。”原始先民在宗教仪式中与天地、与鬼神、与自然达成共同的感应,达成了一致性。这种原型仪式的整体性效应在曹禺戏剧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曹禺戏剧对受众的感染力,不是来自某一个局部,而是来自它的整体性。曹禺说《雷雨》和《原野》写的都是一首诗,充分显示了他对整体性的重视。对于《日出》,他说:“《日出》里没有绝对的主要动作,也没有绝对的主要人物。顾八奶奶、胡四与张乔治之流是陪衬,陈白露与潘月亭又何尝不是陪衬呢?这些人物并没有什么主宾的关系,只是萍水相逢,凑在一处。他们互为宾主,交相陪衬,而共同烘托出一个主要的角色,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也充分显示了对于整体感应度的把握。曹禺创作中对整体性的强调,当然也显示了曹禺在营造剧场性时的整体思维。曹禺一方面以一种整体的象征与隐喻形成一种强烈的仪式化的现场情绪感应氛围;另一方面又以一种世俗性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以一种现实性形成一种心理场势的操纵力,同时,又以一种宗教的悲悯情怀和震慑力量来处理世俗人生中种种人性和道德的迷失与罪恶,造成一种情感的主导力量。正是这种整体的艺术效应,使曹禺戏剧的剧场性显得格外强烈。

任何事物都具有表现性,它是把“内在的”东西与“外在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桥梁。客观事物外在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被人直接感知的性质即为表现。这种“表现”能将其内部的某种意蕴或特征等深层的性质表现出来,即为表现性。事物的表现性能够刺激人们的视知觉,被人们所感觉和认识。艺术是主体创造的活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表现性特征,这是作者情感、心灵、审美感性的独特显现。曹禺的戏剧,实际上是剧作家有感于现实社会和生存境遇而不能不写的“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是一种“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主观形式。即使是后期被称为“命题作文”的剧作,也带有强烈的主观表现的特征,遵循了他自己提出的“必须真知道了,才可一写,必须深有所感,才可一写”的原则。在这种强烈的主观表现中,“情”与“理”交织在一起。正是这样,曹禺戏剧既“感动我们”,“又使我们思想”;既“给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又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因此,它产生了强劲的剧场拉力,强烈地操纵着受众。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表现性是一种植根于个人经验的人类共有的社会需要,人们可以借助它表现自我、放松情绪和调适情感与心理。曹禺的戏剧真诚地表现了他本人所体验到的真实情感与心绪,表达了自己的主观精神、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以强烈的表现性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表现性作为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特征,就是指曹禺在戏剧中始终将剧作家的主观感情与心绪融入细致、生动、深刻的生活真实与人物形象的描写之中,借助由“内”而“外”的强烈的情感表现和情绪表达来营造剧场性、激发受众接受兴趣的艺术特征。这种表现性特征,一方面反映在戏剧情境的预设与创造上。《雷雨》中的冥冥的雷、雨、风、电;《日出》中的嘈杂声和打夯声;《原野》中的龟裂的老树、撕裂成血湖似的破口的天空、昏暗暗的灰雾、喷着火星乱窜的火车以及野塘、野草、野风;《北京人》中的迟缓低郁地迈着“滴答滴答”衰弱步子的古老苏钟、“吱扭扭,吱扭扭”单轮水车声、剃头师傅打着如同巨蜂鸣唱一般嗡嗡的“唤头”声、磨刀剪的人吹起烂旧的喇叭“唔吼哈哈”的吼叫、此起彼伏的乌鸦噪声、城墙上孤独的号声,以及盘旋在云霄里的断断续续的鸽哨响等等,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性。而且,剧中紧急复杂的人事以及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油画般的人物生活场景,也都显示了突出的表现性特征。这都形成了强烈的剧场感应力。

另一方面反映在人物的言行表现上。曹禺的戏剧人物描写,既突出在特定的人事关系中性格逻辑的完整性,又十分重视在特定境遇下人物言行的变形处理;不仅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因心理和情感遭受刺激所造成的言行变异,而且有时还以荒诞手法来展示特定情境催发的人物灵魂的扭曲和裂变;无论是那充满情绪的潜台词式的对话及其外在的表情与声调,还是人物诗化的对白、独白、旁白和有意为之的朗诵式表演,以及那种内心世界的袒露、情感的倾泻和行为的激烈错乱等等,都显示了很强的表现性。同时,还反映在戏剧节奏感的调控和把握上。曹禺在戏剧中总是既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编排,以穿插、重复等手法形成跌宕、对立而又统一的强烈效果,又能够在场面中制造层次感,在“步步深入”中凸显剧场的“势能”,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使受众的主体心律随着戏剧的节奏起伏,从而形成了剧场的感染力。他总是将自己的情感或心绪转化为可以直接看到或听到的表现性形式,形成一种剧场性。这种艺术表现性强烈地感染着受众,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受众,显示曹禺创作的深厚功力。

事物的表现性在人的知觉活动中占有优先的地位。在许多场合中,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知觉是以对该事物表现性的知觉为先导的。艺术表现性与人类思想情感具有深层联系,它是主体情感与对象固有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它对受众的思想、情感、心理和情绪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戏剧接受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知觉上的主体反映,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受到刺激,而这种刺激力又来源于形成剧场性特征的表现性因素。可以说,曹禺的这种主观表现性显示了强劲的艺术张力,它先天性地具有外显性和扩张性的动力特征,会像电流一样传递到剧场中的每一个位置,使受众受到感染,对受众从感情到心绪都施加影响。于是,曹禺戏剧的剧场性呈现出了表现性与张力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同类推荐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教你学美术书法

    教你学美术书法

    美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全书呈现的装饰艺术也是美化了生活,其内容从《欧美各国的装饰艺术》、《美国的装饰艺术》等多国方面的装饰艺术。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回乡之路

    回乡之路

    当大城市中的住房、教育、医疔“新三座大山”压在青年人身上时,以往被人们视为大后方的农村,能否给年轻人一条出路?“丁零零……丁零零……”讨厌的闹钟响了,把我从酣梦中刺醒。我蜷曲如虾米的身子变换了一个姿势,成“大”字摊在床上。缠人的瞌睡意犹未尽,像水蛇缠绕一般,让人迷迷糊糊睡意难退。人就是欠睡,像欠奶的孩子,总想着那一口。
  • 铠甲勇士斗神

    铠甲勇士斗神

    在当初的恐龙时代,虽然恐龙时代已经毁灭,但是事情的真相,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传说中的凯恩斯经过了六千五百万年的过程终于苏醒,开始寻找所谓的寄生体来加速培养自己的军团,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个同时拥有闪光和幻影的身影,缓缓的出现在世界中央,改变了这一切。新书:《铠甲勇士猎神》
  • 我真没想出名啊

    我真没想出名啊

    (新书,我只会拍烂片啊,已发!)那一年,穷疯了的陆远拿着五个小时写好的剧本,成功地向某白富美忽悠了一百万投资……起初的他只想花八十万随便拍拍应付下,然后在电影上映前夕卷走剩下的二十万回老家从此老老实实地娶老婆做点小本买卖,同时打死他也不来横店了……但是……票房爆炸了……官方书友群:980804755
  • 霍少今天又戏精了吗

    霍少今天又戏精了吗

    A市所有人都知道两件事情。南宫锦喜好女色,所行之处,皆有女人相伴。霍庭深则是反过来,不近女色。两人臭味相投的人联合起来,在A市横行霸道,所以A市流传一句话,宁惹阎王,莫惹南宫。惹了他,霍庭深肯定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某日,纠结了许久的霍庭深终于鼓足勇气,然后拦住了南宫锦:少爷,即便你是男人,但是只要你愿意和我在一起,谁敢说什么,我让他全家都不好过。南宫锦单纯的眨了眨眼睛:那你找我干啥,我又不是男的啊,你去找莫云寒哈,别挡路哈。霍庭深顿时石化,等反应过来直接扛回家再说!
  • 白朴元曲集

    白朴元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起风的时候想起你

    起风的时候想起你

    她受不了有一天那些曾经的炽热浓情变得平淡无味,她以为这便是她和俞致礼分开的初衷。她将和俞致礼的幸福时光妥帖安放着。她告诉纪灿,这些年,她一直都觉得庆幸,她和俞致礼分开是他们两个人共同决定的,唯一的阻碍不过就是因为他们不想再爱彼此了。很多年后,纪灿告诉她,没有那么简单。她终于开始怀疑,自己在那一年为什么轻易离开了。而后缺失的记忆一点点被拼凑,她才恍然,原来,岁月不欺人,只是他们都透支了太多美好。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宠巫纪元

    宠巫纪元

    异世大陆,巫宠为尊,女为王者,驰骋疆场。治疗系小巫宠与饲主小医巫之间的日常。 本文很日常,真的很日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海贼之龙裔

    海贼之龙裔

    【海贼同人】又名《海贼之大将黑龙》这是一个海军在世界各处抓捕海贼团,孤立草帽小子一伙的故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