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600000015

第15章 中外广播电视 摄影 美术简史(4)

第二节 外国广播电视简史

一、外国广播简史

1.1864年,英国麦克斯韦预言电磁场以波的形式传播。1888年,德国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19世纪末期,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无线电通信技术。进入20世纪后,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在更广阔的范围进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2.1906年,德国的德律风根公司研制无线电话成功。1907年,美国的L.德福雷斯特在纽约进行了音乐和语言的无线电试验广播,为广播的问世奠定了技术基础。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广泛使用了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话。战后,无线电工业和技术转向民用,具备了建立广播电台的物质技术条件。

4.1920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私人经营的KDKA广播电台取得政府发放的营业执照,开始播音,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一家正式广播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1922年,英国、法国、德国、苏联开办广播。到1925年,正式开办广播的国家超过20个。此后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5.苏联于1921年6月在全国推行有线广播。1925年以后,苏联的有线广播加速发展,有线广播站和收听工具迅速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线广播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到1962年,苏联的有线广播收听工具的总数仍然多于收音机。1984年,苏联有线广播站有3.6万个以上,有线广播收听工具9600万个。

6.列宁认为,广播使“整个俄罗斯都能听到莫斯科当天的报纸”。莫斯科广播电台试播初期,首先开办的节目是“口读报纸”和晚间新闻。广播电台一诞生,就在信息传播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

7.美国KDKA广播电台开办时每天仅在晚间广播一小时,但开播后一周就及时报道了美国总统的竞选活动和选举结果。1924年10月,美国东西海岸26座广播电台同时播出了总统柯立芝的演讲。

8.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开办以外国听众为对象的广播节目。1929年,苏联开办德语、法语、英语国际广播节目。1932年底,英国开始对海外领地广播,1938年开办第一种外语广播。1933年4月,德国开始用短波定向定时向北美广播德语和英语节目。日本于1935年开始对国外广播。

9.二战前,广播电台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地区。二战后,随着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出现,广播事业在这些国家也迅速发展,在一些国家成为主要新闻媒介。到1985年,只有欧洲的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尚未设立本国的广播电台。全世界约有收音机16.5亿台,平均每3人1台。

10.1926年9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成立,正式组成了广播网,使重大事件的报道迅速传播到美国各地。到30年代初期,美国的广播电台在竞争中发挥了报道迅速、传播广泛的优势,成为一支独立的新闻报道力量。

随着众多的广播电台和广播网在美国出现,广播事业逐渐成为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竞争激烈的企业。它们通过提供娱乐节目、播送广告和独家新闻吸引听众,并日益趋向专业化,为特定的对象提供服务,以保证市场的稳定性。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开办的广播电台主要用长、中、短波的振幅调制方式播出。在广播电台数量急剧增长、发射功率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发生了频率拥挤、相互干扰的问题。1928~1933年,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发明了能提供纯净音质、收听效果良好的超短波调频广播。由于传播范围小等原因,其发展受到限制。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国际广播展开了激烈的广播宣传战。到1942年底,**德国在它的占领区设立了23座广播电台,每天使用53种语言播出新闻节目279次。1944年,日本每天使用24种语言对国外广播35小时35分,并在它占领的地区内建立了庞大的****广播宣传网。

在反***的各国中,英国从1941年起通过广播在欧洲发起“争取胜利运动”。1942年,美国创办美国之音广播电台,使用欧洲、亚洲通行的各种语言,向敌国及其占领区、盟国和后方居民广播。

战后,各国的国际广播电台使用的语言、播音时数、对象地区,随国际形势的变化有所调整,但普遍趋势是加强,尤其是广播发射机的单机最大功率从50~100千瓦增强到500~1000千瓦。

1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国和日本等国的广播基本上全部由公共广播机构独家垄断,以本国居民为服务对象,并向用户收取接收费用。它们都是各国重要的新闻传播机构。战后,部分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先后向私人资本开放,设立了以广告收入为经营目的的商业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则更为重视广播事业在教育和经济建设中动员人民的作用。

14.广播用于教育始于英国。英国在开办广播后的第三年开办了面向学校的广播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播出学习参考材料,成为正规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后开办广播的许多国家都把教育广播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15.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广播在加强团结统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尤其在对农村广播中,普遍着重于传授农业生产、卫生保健、小工业生产经营知识,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学校广播、识字教育、师资培训等也是发展中国家广播节目的基本组成部分。

16.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前期,在广播电台众多、频率特别拥挤的欧洲和美国,调频广播开始发展。1955年,欧洲有10多个国家开办了调频广播,60年代进一步发展为立体声广播。此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也陆续采用。

17.进入80年代以后,能够选择收听三套节目的有线广播收听工具迅速增长。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蒙古等国也是有线广播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中国从195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有线广播网。1985年,全国有有线广播接收工具8271万个。

18.随着技术的提升,有更多的国家开办了国际广播。80年代中期,开办国际广播的已有78个国家。规模最大的是苏联和美国,其次是英国、联邦德国和中国。印度、埃及、古巴等国的国际广播在各地区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外国电视简史

1.19世纪末期,少数先驱者设想并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884年,德国尼普科夫发明机械圆盘扫描方式(通称尼普科夫圆盘)。

2.20世纪初,进入电子方式电视广播的研制阶段。20年代末期,英美等国开始进行电视应用试验。1927年,美国的全电子式电视通过有线网络把图像和声音从华盛顿传到纽约。次年,英国用机械和电子混合方式进行无线播出试验,传出了静止图像。1930年实现了声像同时播出。

3.1933年,美国的兹沃雷金发明了具备光电转换和电子扫描双重功能的摄像管,把电视广播向实际应用又推进了一步。同一时期德国、法国、苏联、日本等都进行了实验研究。

4.1936年11月,英国正式开办电视广播,其图像在当时各国进行的实验中具有最高的清晰度。1939年初,美国、苏联开始进行电视试验广播。

5.1941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确定美国的电视技术标准为每秒525行,30帧。同年7月1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美国第一座电视台——全国广播公司的纽约WNBT电视台。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办电视的国家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战争期间这些国家的电视台或完全停播,或处于停滞状态。战后,上述各国的电视广播陆续恢复。

7.20世纪40年代末期有线电视首先出现在美国。初期,它通过架设在高处的天线接收距离较远的电视台发射的信号,用有线方式传至各个用户,改善了电视接收效果。60年代开始向中小城市发展,形成电缆电视网,并开始增加自己编排的节目。

8.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用NTSC制式首次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日本、加拿大分别在1957年、1966年采用同一制式播出。

9.电视问世初期,节目主要在演播室和事件现场直接播出。新闻性节目大量采用影片拍摄,其传递、洗印、编制过程同新闻的时效要求差距很大。

10.20世纪50年代后期,加拿大开始发展电缆电视,1984年8月,76%的有电视接收机的家庭已经成为电缆电视用户。西欧国家开始普及电缆电视,发展最快的如比利时,占拥有电视接收机家庭的80%以上。同时期,美国和西欧向电缆电视网提供节目的企业迅速增加。

11.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几乎全部有了电视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开办电视的国家也在20个以上,全世界开办电视的国家达50个。70年代,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电视台。1987年,开办电视的国家有141个,其中136个可播出彩色电视。全世界有电视接收机6.4亿台,平均每7.7人1台。

12.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闻节目所用的影片从35毫米改进为16毫米,并且能做到声像同时收录,但电视新闻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

13.20世纪60年代前期,法国、联邦德国相继研制成功SECAM制、PAL制两种新的彩色电视制式。为便于转播和交换节目,各国曾多次讨论统一彩色电视制式问题,但未能达成协议。国际上形成了三种彩色电视制式同时并存的局面。

1987年,播出彩色电视的共有136个国家,采用PAL制的68个,SECAM制的39个,NTSC制的33个,其中有4国采用两种制式。

我国于1982年正式采用PAL制。

14.1962年7月,美国发射“电星1号”卫星,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节目传送试验。1963年11月,“接力”卫星从美国向日本传送了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电视新闻。但这两颗卫星均为移动式卫星,每次只能传送10分钟的节目。1964年8月,美国发射同步卫星“辛柯姆3号”。

1965年4月,国际卫星通信组织的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国际卫星1号”启用,使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国际电视节目的传送和转播成为该组织的经常性业务。各国际广播电视组织设立的电视节目交换网开始每天通过卫星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新闻交换。各国电视台经常利用卫星传送和转播节目,大大加快了新闻的传递速度,扩大了电视的传播范围。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和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电视观众经常达到几亿人以至十几亿人。

15.美国1972年创办的家庭影院公司以播出电影为主,不播广告,是有代表性的节目供应者。1985年12月,其用户达到1460万。与此同时,向电缆电视网提供的节目很快增加到45套(1985年),包括电影、体育、音乐、宗教、新闻以及面对儿童、少数民族的广播等10多种。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卢森堡、瑞士等国先后开办了通过卫星向西欧电缆电视网提供节目的电视台,其中有对西欧各国广播的“空中电视台”、“超级电视台”,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合办的“三星电视台”(德语),卢森堡广播公司的“卢森堡电视新台”,法国的“电视5台”,加上以本国为主要对象的有15家以上,它们以用户缴纳的接收费用或广告收入进行经营。

16.1972年10月,图文电视由英国首先研制成功。它利用电视广播扫描间隙传送文字、图形资料,观众使用附加设备通过电视接收机接收。1976年,将已有的两种制式综合为“英国图文电视制式”,成为西欧各国普遍采用的标准制式。1985年,欧洲有15个国家开办图文电视,一般均与普通电视同时播出,提供资料数量200~600页不等。内容包括新闻、体育消息、天气预报、股市行情、旅游服务、商品消息等多种项目,观众可选择收看。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已开办此项业务。

17.20世纪70年代初期,录像机开始用于电视,后来制成电子新闻采录机(ENG),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时效,使电视真正发挥了声像兼备、传播迅速的现代化新闻报道工具的作用。

18.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供电缆电视网接收的节目改用卫星传送以后,电缆电视用户迅速增加。1985年11月,有用户3987.7万,占拥有电视接收机家庭的46.2%。有电缆电视网6844个(1985年4月数据),其中2500个提供电视节目30套以上。

19.1984年11月,美国开办了对外电视宣传机构“世界电视网”,定时对外播出节目。1985年4月起每天向欧洲提供两小时新闻和娱乐节目。1986年10月起,增加对拉丁美洲的传送,每天提供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节目各一小时,并准备向亚洲、非洲提供节目。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的“国际卫星组织”,也向该组织的成员国传送苏联和其他成员国家制作的电视节目。前述“超级电视台”、“三星电视台”、“电视5台”等均具有国际电视广播的性质。

同类推荐
  • 教学名家谈语文

    教学名家谈语文

    教学名家之所以成功,关键因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优劣,不在于环境质量的好坏,也不于其教学经验的多少,工作资历的长短,做事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智慧的追求、修炼、丰富与成熟。拥有了思想智慧、人生智慧、教学智慧,教师就可以神清气爽、底蕴深厚地与学生一道,共同走向自我求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康庄大道。
  • 感动学生的美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美德故事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
  •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法律文书学(第二版)

    本书作者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司法实务的实际要求出发,选择同学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读法律文书学这门课程。既有对古代和国外情况的介绍,使同学们开阔视野,又能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入手,重点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文书制作方法,选用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型案件材料进行评析,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本书作者干天全教授研究中国寓言数十年,精选两百多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分析寓言背后的智慧,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一则《坎井之蛙》,让人知道坎井外有海阔天空的世界,不能在狭小的环境里自我满足、自鸣得意;一则《刻舟求剑》,告诫人们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以发展变通的眼光来处理问题,墨守成规就会失败;一则《南辕北辙》,使人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确的方向,若方向错了,不管物质条件如何优越,自己如何努力,只会离预想的目标越来越远……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本书精选了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48篇,比较全面地集结了鲁迅作品中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部分。林语堂先生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收录在本书中的鲁迅文章,即使篇幅很小,也能感到文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因此,他被称为“战士”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鲁迅是多面的,他的部分文章表达的感情极为细腻,读起来温和,然你觉得这个“战士”有时候也蛮可爱。
热门推荐
  • 梦回千年

    梦回千年

    她是一个盲女,在别人的讥笑和欺负下长大,后来,她去治疗眼睛,因而结实了宋林。他对她很好,好到她以为和他有可能在一起,最后才发现,他的好,也只是出于可怜。她不需要他的可怜,转身离开,继而意外失忆。再相遇,她从他眼里看到爱恋,渐渐的才知道了,原来,他也曾爱过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海棠引

    海棠引

    我刊2010年第10期曾刊出小岸的《水仙花开》。此篇《海棠引》可算做《水仙花开》的姊妹篇。当年,海棠和水仙是情同手足的好姐妹,却因为推荐上大学,本来是留给水仙的上学指标,海棠却靠自己的身体赢得,两个农家女子人生轨迹都发生了改变。《水仙花开》发表之后,被多家刊物选载,引起很大反响,备受评论家关注。《海棠引》则将《水仙花开》中的次要人物海棠抽出来,展示农村女性进入城市、进入主流社会之后的另一种人生。看起来,海棠的选择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无论是婚姻的经营还是世俗生活的处理,她并没有因此而安定。不安和焦虑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某种标签。
  • 前半生风景与你

    前半生风景与你

    顾七笙不知道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今生遇上这个小祖宗。"顾大傻,我告诉你嗷,女孩子是水做的,要捧在手心里,所以你要把我捧在手心里哦~""切,你又不是""哼!我是汽水做的,要捧着不能晃,不然...我会炸!""哦?是吗?那你炸给我看看"微微上扬的嘴角出卖了某人此刻的心情"我...不理你了!"叮~苏傲娇已上线,请注意查收。
  • 原来我是朱元璋

    原来我是朱元璋

    盛世人杰我辈出,寒门子弟出贵子。万里江山任君踏,霸业宏图谈笑间。若无芳名传百世,亦可祸害遗千年。身前谁敢笑卿过,身死百里无鬼雄。傲气豪情惊天地,从此无人号日天。
  • 愿花落时节你还在我身边

    愿花落时节你还在我身边

    “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在初中校园的小树林里,他郑重地向她表白她的目光从书本上移开,怔愣地看向他,小声地说:“你不是从小就告诉不能早恋嘛?”他傲娇的抬了抬眼眸,刮了刮她的俏鼻,宠溺地说:“我们这不叫早恋,我们是青梅竹马,再说了,李白不也有诗云‘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吗?”“这能一样吗?”她深信不疑,“当然一样啊,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他的眸子里闪着狡黠的光芒,她把书丢到一边,微笑着抱住了他,说:“嗯!我也喜欢你,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像往常一样,她晃着他的手臂,甜蜜地笑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他伸长手臂抱住了她,贪婪地吸着她身上淡淡的香味,似是承诺一般,“好!永远不分离!!”……
  • 唐明的异世界之旅

    唐明的异世界之旅

    魔幻版盗墓你肯定没看过,金发萝莉,黑发御姐,功夫少女,猫耳娘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一朝失足,他误将她当成别人,将她当礼物收了。霓裳真是觉得什么都白搭了,想她好不容易才结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切,还没放松过来就掉到了这莫名其妙的地方。掉了就掉了,她认了,可是为什么身边要跟着一个癞皮狗,活像个心智不足月的小娃儿。看在这货好歹还是个王爷,她又需要栖身之所,就只好暂时委屈下了。墨夷轩墨夷王朝皇帝最无法掌控却又是最受皇上器重的王子,外人眼中的无用皇子,殊不知却是掌控整个王朝命脉的人。一朝相见,那抹身影进驻他的眼里,再也逃不开。
  • 一剑独峰

    一剑独峰

    武道,对年级尚小的盛独峰来说,很有诱惑力。不在于纵横天下的豪情满志,也不在于金戈铁马的快意恩仇,他只是单纯的喜欢,如此而已。一拂青叶伴春风,大江南北自不同。北入异乡不异客,南归旧命非旧人。挑酒跃马三千里,谁敢称王再称雄?群山万壑皆俯首,一剑绝尘我独峰!
  • 带着部落冲突玩穿越

    带着部落冲突玩穿越

    小强张开眼后一脸懵逼,什么情况,我啥时候成村长了?眼前的黄色流氓头们低声窃语:村长不是傻了吧!……可恶,别拿村长不当干部!!!(没有爆兵)
  • 河对面的标语

    河对面的标语

    李小军放学一回来,就去邻居家帮忙。说是帮忙,其实还是挣钱。邻居家修的是两层砖房,大人砌砖,挑水泥,抬水泥板,小孩搬砖,从一楼搬到二楼,一块砖给一分钱。李小军将三块砖摞在一起,弯腰抱了抱,没抱起来,取下一块,抱起两块砖就往楼上走。楼上已经有好几个小伙伴了。他们只顾干活,顾不上打闹,这与平时一点都不一样。见李小军从临时搭建的木板楼梯上上来,虎子就说:嗨,小军,你看,你爸睡觉的地方咋有那么多字?小军还没把怀里的两块红砖放好,仰起脖子去看,果真看见了。他有些奇怪,怎么那么大的字呀,还写在牌子上,牌子方方正正,白底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