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6700000027

第27章 国际传播的效果(4)

自20世纪中叶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开始迅速发展。美国在影视、电脑、激光唱片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文化产品占领了世界主要的文化市场。西方其他国家文化产业虽然不如美国发达,却同样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一篇题为《美国流行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写道:“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美国已经控制了全球信息的命脉,其音乐、电影、电视和网络、软件几乎普及全球,它们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审美观、日常生活与思想。”即使存在对西方社会制度的批判或者负面信息,也都是建立在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的预设之上,以不触及社会制度为前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或者美国文化的全球化。

美国文化产业的世界性扩张引起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主权国家的抵制。由于对民族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各国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针对美国的文化产品制定防御性政策。整个欧洲都加强了文化产业的管理和开发,先后推出一系列项目以促进文化内容和新技术的结合。例如,信息2000(INF2000)计划、媒体II(MEDIAII)计划等均以提高欧洲产品的竞争性为目的。

在这方面,法国的力度最大。好莱坞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成功使颇具法兰西文化特质的法国电影面临困境,造成本土电影国内、国际市场的萎缩。早在1989年,法国政府就说服欧共体共同制定规则,规定国内电视台必须播放一定比例的国产节目;在1993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又强调法国文化的特殊性,并反对美国把影视产品引入谈判内容的要求。此外,法国还制定了经济配额和补贴制度以加强本国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也制定了文化保护措施。韩国在上个世纪末已经将发展本国文化产业作为国策,日本则推出各种旨在推广日本文化的活动:1989年成立了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语国际中心,其目的在于向世界各地推广日本语,在这一项目的影响下,很多与日本发生经贸往来的外国人都开始学习日语。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还在华盛顿举行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借机推销日本的文化产品,甚至包括电视和音响设备,以及可视电话和日本汽车等。

此外,第三世界国家的不断努力以及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政策使得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譬如,2008年,引起国际受众广泛关注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就体现出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征。电影里的角色设计、价值观念等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角色对白也充满了老庄的哲学思想,看起来主要是塑造中国文化。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影片仍然宣扬了西方的价值观念。譬如,片中最关键的“龙之轴”实质上是提倡西方文化尊崇的个人英雄主义,提出“成为英雄的奥秘”并非真的是“Nothing is everything”,而是“Everything is yourself”,这个“奥秘”虽然以“无字天书”形象出现,但本质却不是强调以无胜有的老庄哲学,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民族文化之间的“杂交文化”。

文化信息的全球化扩散既加速了文化在不同国族之间的传播,又建构了新的国际文化和传播结构。因此,国际传播成为一个勾连着文化、意识形态、媒介资本以及传播的物质技术等不同层面的复杂系统。

第五节 国际受众的涵化

从长远看,媒介的效果在于影响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早在20世纪90年代,李普曼就在其名著《舆论学》中提出“身外世界的脑中图景”的概念,用以描述媒介借由信息建构起一个符号化的现实。在国际传播中,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国际受众不得不依赖媒介了解外在世界。但传播系统并非像镜子一样完全忠实地再现外部世界,而是带有某些倾向性,这种传播最终引导受众认同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价值系统。

国际传播通常为强势国家和媒介所把握,此传播系统不断整合异质文化和价值观念,引导国际社会形成“主流化”,即西方化的社会现实观。

一、涵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涵化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及其同事提出来的传播理论。这一理论将现实分为三类,即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媒介反映的“符号现实”,以及传媒受众所理解的“观念现实”。格伯纳在研究中发现,这三种“现实”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传媒塑造的现实与受众所感知的现实间存在着显著关联。在传播过程中,媒介对信息的把关和过滤作用控制了传播的内容,受众在传者提供的信息框架内解读信息并建构自己关于现实世界的印象。对被传播者过滤的内容,受众并不知情,因此,传播成为影响人们对现实认知的重要力量。

格伯纳的研究主要就电视展开。他认为,电视在人们形成客观世界的认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长时间接收电视节目中大量的暴力和犯罪等被扭曲与渲染的形象,受众就会在媒介诱导下曲解外部世界,譬如高估与惧怕暴力犯罪、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等。格伯纳的研究发现,人们收看电视越多,其“观念现实”越接近媒介所提供的“符号现实”而非真正的“社会现实”,这种效果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民众立场与行动。

关于涵化作用的程度,格伯纳提出,这主要取决于收看电视时间的多寡。也就是说,看电视的时间越多,就越可能认为社会现实是电视所描述的那样。涵化理论暗示出媒介产生影响的过程很可能是间接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在后期研究中,格伯纳提出了“主流效果”和“共鸣效果”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都不同,但是受到电视的影响会逐渐认同电视上呈现的主流意见。与此同时,看电视少的人群则较易保持观点的不同和多元状态。就此,格伯纳提出,电视的涵化功能更多表现为对文化的整合,类似重力吸引作用。“共鸣效果”是指在电视中的内容、观点与受众的观念一致或相近的情况下,涵化效果就会显著扩大。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具有更广泛的覆盖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比广播电视的影响范围更大,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制度、种族、人种以及性别,因此,在新媒介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信息环境中,媒介具有更显著的涵化效果,其表现也更加微妙。

二、国际传播的涵化效应

在国际传播中,传播媒介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发行范围甚广的纸媒为主。这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媒介覆盖性之广远远超过了任何国内的媒介。它们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形成当代国际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化”过程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直接决定了国际受众对国际社会的认知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培养其地球公民对国际社会的共同印象。因此,国际传播的涵化功能更为强大也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涵化效果的层级化,传播结构中处于弱势的一方被涵化的程度更深,传播能力越强被涵化的程度越低。

国际传播主体的复杂性、多层次性使得涵化效果呈现出不同层次。国际传播主体有个人、组织、企业以及政府、国家等多种表现形态,涵化效应的强度依次为个人、企业或组织、政府和国家。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个人由于缺少机会直接参与各种国际事件或接触事实,获得信息的渠道又最为稀少;与此同时,各种力量对国际传播的控制、人际传播力量的弱化等,都使得个体受众更加容易接受信息传递的观念和再现的事实,并将其作为现实世界进行认知。涵化效应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最为明显。随着传播主体规模的增大,掌控和利用的信息渠道也逐渐增加,与传播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涵化功能逐渐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另外,欠发达地区和族群由于接触媒介的机会偏少、运用媒介能力偏低,对国际社会的认知几乎全部来源于国际主流媒介,被主流观念整合的程度也非常高。与此相反,发达地区和族群由于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也有机会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认知。

不过,在信息社会,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崛起扩大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其“去中心化”的传播结构赋予受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受众一方面受其传播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外界提供信息并影响别人,他们在被涵化的同时也成为国际传播涵化力量之一。

尽管包括普通受众、欠发达国家、弱势群体在内的各种传播主体一直努力扩大话语权,并且也依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取向选择媒介和解读信息,却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国际传播结构,也根本不可能改变作为传播结构中的弱者被主流化观点整合的倾向。在分析电视的传播机制时,戴维·莫利指出,电视讯息虽然拥有多义性,但其中的各种意义并非平等存在。从业者必然会提供具有“方向”或“封闭”结构的讯息,并使之成为若干可能解读方案中的倾向性解读,因此“虽然意义的‘完全封闭’是不可能的,但它是按倾向性解读的方式被结构化的”。相较于一般传播而言,国际传播结构中的显著失衡使得信息的解读方式被深深地结构化,国际传播的涵化功能更加强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一国的角度看,媒介的涵化功能在于造成国内公众对一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内化;而在国际社会中,由于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见主要来自于以西方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国际受众对国际社会的认知过程也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价值观念的扩散过程,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关于世界格局的一致性认知是按照发达国家的设计形成的。或者说,全球受众是在国际主流传媒的框架下建构了关于国际社会的现实观,这既包括一些由国家政府及宗教团体所控制的媒介,也包括一些基于资本再生产而进行全球化扩张的大型媒介集团。并且,这些全球扩散的价值系统并不是专门针对欠发达国家,而是同样提供给本国民众。在此种传播结构中建构的现实观不可避免地局限于发达国家、国际大型传媒集团,亦即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观念、宗教和文化生活方式的认同,以及对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忽视、轻视甚至歧视。譬如,国际传播涵化效果的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是引导受众对某些人群、族群和国家形成刻板印象,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受众的偏见,影响其对异质文化和群图的认知,形成文化间的隔绝和误读。受众对非洲形成贫困、愚昧的印象,对某些土著居民形成落后、野蛮的印象等现象均提供了长期处于失衡状态的国际传播结构中,受众对某些族群形成极端印象的例证。

对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国家和媒介集团而言,这正是其想要达到的效果。国际传播各主体已经深刻意识到媒介的涵化功能。在国际传播中,利用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倾向不仅是一种客观的效果,也是大部分国际传播的目的。

依照伯格纳的理论,涵化功能的本质主要在于稳定现有的价值体系,形成同质化的社会现实观。由此可推知,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主控地位的国际行为主体,利用国际传播引导各国族、各亚文化群体的受众形成关于世界的同质化的观念,其本质并非试图改变受众的态度,而是要保证他们的态度尽量顺应主流观点,或保持与主流意识相似的既有观点,即维护现有的国际传播秩序,为稳固国际社会结构提供话语和意识形态的保证。因此,国际传播的涵化效应也就与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文化全球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鉴于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其涵化效果不仅要考虑到受众的选择性触媒和解读行为,还应该考虑到国家政策法规对国际传播的控制、受众所处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对其经济、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特殊触媒行为。

总体上看,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逐渐变得多元化,国际传播一方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媒介资本的跨国流通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积极谋求在国际领域中的话语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信息的流通有突破由发达国家流向欠发达国家的趋势;而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则使得国际传播呈现出多边状态,突破传统传播中以国家为主体的结构,每一个国家、组织的传播和经济行为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使国际传播系统变得更加敏感。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2.媒介资本的全球运营对国际传播形式有何影响?

3.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应用会对国际传播议程设置产生何种影响?

同类推荐
  •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在这些精英人物的身上无不闪耀着顶天立地的种种可贵品格。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些超级精英呢?本书全新角度、无盲区揭秘西点军校培养成功人士的独特秘诀,力求用经营理念超越传统教育理论为你揭开西点军校的神秘面纱,详尽还原西点军校优质管理秘诀,迅速提高你的领导力、执行力、人格魅力,10单元70课最详尽的介绍让你全面解读成功需要的意志品质。接近成功,从《西点军校公开课》开始。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政府新闻发布和对外传播

    政府新闻发布和对外传播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我国对外新闻发布与传播也日益频繁。郭为民局长就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和对外传播的历史发展和现状问题展开讲解。他从四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和对外传播问题:一是积极开展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政府新闻发布的历史发展;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发布;四是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当前突发事件频发的现实形势下,政府新闻发布传播环节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塑造国家和政府的正面形象,营造开放的舆论环境,增强对外交流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独二代”、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群对“规范”二字熟视无睹的“熊孩子”。该如何管理这种“熊娃”横行的班级呢?本书就是一位班主任亲身实践的案例,既有面对面的直接“斗法”,让这些“熊孩子”的行为慢慢走上正轨;又有班级管理中的巧妙出招,让闹腾的教室里日渐有序;还有和家长们的联手“使计”,从家庭教育寻找根源,让孩子真正逐步转变。
  • 半世繁华半世劫:宜红旧事

    半世繁华半世劫:宜红旧事

    宜红,中国红茶三大品牌之一,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至爱,占据晚清民初红茶出口的半壁江山。东方茶港汉口,一场围绕宜红的商战正在上演。这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一场特殊战事,洋行连横,华商合纵。国际茶市刀光剑影,波诡云谲。家国情仇,华茶命运,全在一曲宜红挽歌深处……
热门推荐
  •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自助游

    很多人都有周游世界的梦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梦想也就胎死腹中了。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如何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条件下去实现这个梦想,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国内出版界近年来介绍国外旅游的书不少,但适合中国内地人真正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书基本没有。因为这类书基本没有提及如何解决签证和在国外食住行的具体资料,对我们自助旅游者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这是一本介绍一个普通的内地中国人在不跟旅行团、也没有特别背景的情况下,如何能完成比、荷、卢三国自助游的书。书中有笔者亲身经历的游记,更重要的是:到这三个国家自助游要什么手续?要有什么条件?最少要多少钱?旅行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本书都有详尽的答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 帝钰常清

    帝钰常清

    他说,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即朝朝暮暮。她听罢,柔柔一笑,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后来,她走了,他说,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她看着他,说,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谈,八行诗犹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后来,他去找她,她问他为何如此傻?他回答道:殊途,怎可让你一人快活?她哭着说,你真傻。他说未必,你看十年了,我才来寻你,你却还等在这里……她一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她天生贵且娇

    她天生贵且娇

    苏解语天生贵命,却被家族弃绝,原以为这辈子,她只能与身边的倒霉护卫相依为命,却不想有一天,她还是贵不可言,青云直上!而沈岸这倒霉护卫……居然比她更尊贵!苏解语:“……”更有甚者,不知何时她身中奇毒,还无药可解。倒霉护卫呵呵一笑,说:“毒是我下的。解药也是我!想要?谈恋爱啊!”苏解语:“……”她去尼玛的╭(°A°`)╮杀!【亲爹不疼亲娘上天的落魄千金小姐x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神秘护卫】一句话:谈恋爱吗?给你下毒的那种!注意:女主前期很怂不美,听到她爹就怕,后期很美很diao,见了她爹就杀,男主并非真、护、卫。
  • 哈尔滨窃贼

    哈尔滨窃贼

    哈尔滨的今夜是个平凡的夜晚。欧罗巴建筑风格的楼窗飞虹走霓;皑皑雪道上,白俄男女偎依着谈情说爱;南岗区的伦敦舞厅依旧是乐鸣聒耳,红男绿女翩飞。不过,今夜魏淑窈在舞厅的举动却一鸣惊人,令人刮目相看。女友王达芳要领男朋友鲍藏仲和她认识,她便特意在舞厅里包了个雅间,作为会面的地方。舞友们都说王达芳交了好运,与讲义气有钱的魏淑窈交上了朋友。王达芳为使魏淑窈多了解鲍藏仲,索性将他俩扔在雅间,自己找伴舞男郎跳舞去了。在舞厅里包雅间破费的钱可不少,包一个晚上所用的款子足够两个平民一个月的生活费。
  • 极乐寺墓穴之谜

    极乐寺墓穴之谜

    1945年二月的个午夜。哈尔滨极乐寺沉浸在神秘的黑暗中。此刻.大殿里正发生一件不寻常的事“放,放,慢一点,慢点!放,放……”随着意如方丈的轻声命令,沉重的黑色棺材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随着缆绳的下放,慢慢消失在穴口.往下沉去……外面寒风凛冽,星光惨淡,坚硬的冰粒雪花被狂风卷得漫天飞舞,惨白的世界在风的怒号中颤抖着。偶而,几声汽笛传来,尖厉的声音像不满这隆冬的严寒,听来如诉如泣。
  • 源之尊

    源之尊

    一名孤独的生灵,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生活。一天,那名生灵,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始创造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 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 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 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 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 要。